- 相關推薦
生命痕跡散文
1979年4月25日。
晚飯過后,六點多時,聽到遠遠的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出于條件反射,我應了一下,心里卻有些疑惑,這會是誰?
諸暨口音,“介”發(fā)jia的音,音調(diào)卻因人而異。自從搬到光明路之后,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介眉”叫成jiǎméi,這個jia發(fā)第三聲,可剛才叫我的那一位,明顯是叫jiāméi,也就是說,這個人是以前的朋友或熟人。
心里正嘀咕著,來人已經(jīng)到了門口。
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滿臉是笑。似曾相識,卻想不起她何許人也。
她就這么看著我,笑吟吟的。
過了有幾秒鐘,她才開口:“你不認識我了?”
我想問:“你是哪位?”可又覺太不好意思,還是由著腦子飛速運轉(zhuǎn)。
“我是菡菡啊!”
啊?菡菡!
頓時,腦子一片空白。
很快穩(wěn)住了自己,連聲說:“進來,進來,你進來坐。
菡菡還是笑瞇瞇地看著我,順從地在我前面的竹椅上坐下。
正想問她是怎么知道我們住在這里的,菡菡卻主動說了:“是小張告訴我的。我本來要去找一位同學,從這外面走過,碰見小張,她告訴我你住在這里,我就來了!
小張就住在附近,她是暶暶的朋友,有時也上我這里來坐坐。
小張與我同年,卻比我低一級,是浣東初中67屆畢業(yè)生。
我問過小張:“你認識菡菡嗎?”
“怎么會不認識,我們是同班同學呢!”
我很高興,甚至可以說非常激動。然而,我只能不動聲色地對小張說:“下次你見到菡菡時,就跟她說一下,我們住在這里。有十多年沒見了。”
“你們認識?”小張有些好奇。
我盡量用輕描淡寫的口吻說:“是,我們原先是鄰居,小時候一起長大的!
這件事過去了好幾個月,以為小張壓根兒已經(jīng)忘了,沒曾想,這會兒,菡菡真的坐在了我的面前。
面對著我這狼狽模樣,菡菡沒有表現(xiàn)出一丁點兒的訝異。
菡菡與我說著這幾年她的一些情況,卻不問及我的境遇。
我聽著,也說著,時時走神。
有一點我是努力做到的,那便是笑,始終笑著。
其實,也沒有理由不笑。我真的非常開心。
菡菡一直到11點多才道別。
我想叫介昀他們送她回家,她卻堅決謝絕了。
“明天我再來!弊叩介T口,菡菡回頭說。
難怪我的啊。
14年了。心里結(jié)了14年的疙瘩,無論怎么說,都不是小事。
這也得從“雪恥路1號”說起。
菡菡小我一歲。當初,我們兩家是近鄰。雖然,從路名上看,我家是雪恥路,她家在青年路,分屬兩條路,可我們喝的是同一口井里的水,走的是同樣的那幾條路,上的是同樣的學校。
那時候,附近的孩子并不太少,但大多都只是玩伴,趕來趕去舞槍弄棒自封司令的那種。我從小不喜歡這樣的游戲,最愛的只是看書。有了書,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菡菡也是小書呆子。
我們理所當然地成了最好的朋友。
小時候,兩小無猜,倒也沒什么。漸漸長大了,我們再天天待在一起時,周圍的孩子便有了議論,大人也常拿異樣的眼光來看我們。雖然,我爸我媽、她爸她媽都沒覺得我們有什么不應當,但我們自己心里難免會產(chǎn)生許多的顧忌。
就這樣,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學校里,我們基本上視同陌路。
放學后,一切照舊,一起看書,一起做作業(yè)。那時候,我們兄弟三個,還常去菡菡家自留地幫著干活。
去了紹興之后,每個假期,我們還是湊在一起,還是有那么多說不完的話。
菡菡也上了中學。我們開始通信,信的內(nèi)容全是各自的學習與生活情況。我稱她“菡菡同學”,她叫我“介眉同學”。
1965年6月底,收到菡菡最后一封信時,已經(jīng)臨近暑假,快見面了,我沒有再寫回信。
放假回到諸暨,媽媽到車站接我。路上,媽媽突然對我說:“你以后不要再找菡菡了。聽說,你要是再去,她會用掃帚攆你!
“啊,不會吧?”我急切地問,“誰說的?”
“介昀說的,是菡菡的堂弟告訴他的。”
“這不可能,我又沒惹過她,她怎么……”
“我想也不會,但還是小心點好。”
一路上,我沒有再說話。
怎么可能會有這樣的事。
如果我得罪菡菡,惟一的可能是在信上。然而,最后一封信是她給我的,要是我在前一封信上有任何言語唐突,她怎么還會再給我寫信?最起碼,她應該會在信上有所反應。不是嗎?
媽媽不會騙我的。事實上,后來我問了介昀,也證實確實有那么一回事。
會不會是菡菡的堂弟造謠?
好像也沒有理由。菡菡的那個堂弟比我小3歲,一個僅僅是13虛歲的小屁孩,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
總之,我不相信。
我卻又不能不留一點心眼兒。以前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會第一時間跑去找菡菡。這回,得小心點。當天,我沒再去找她,雖然,有好幾本書想給她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她真的用掃帚攆我,那多出丑?
幾天過去了,菡菡也沒有主動找我。
不免心生懷疑,難道那話是真的?
每次路過菡菡家門口,都情不自禁地扭頭察看,希望她在門口,希望她對我微微一笑。然而,始終沒有。
終于在路上碰見了。
遠遠的,我見菡菡款款過來,緊張多于興奮。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我的心,慢慢地涼了。
菡菡對我視若無睹,低著頭,手指撥弄著衣角,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菡菡已在跟前,我張開了嘴,卻像受了什么魔法控制,發(fā)不出聲。眼睜睜看著她擦肩而過。
果真不理我!
不是謠言?
拼命地回憶,做錯過什么,說錯過什么。
沒有,根本沒有,堅決沒有。
但自以為沒有管什么用,它給不了明確的解釋——為什么?
那個暑假好苦惱,而且,我還得裝作若無其事。
又開學了。離開諸暨時,少了一個慣常的環(huán)節(jié)。沒向菡菡道別,或者說,是菡菡沒有為我送行。
兩個多月后,我因病重輟學回家。
之后一年間,幾乎沒見過菡菡。她,上學;我,深居簡出。
告別雪恥路那天,最后一次路過菡菡家門口,看到她在掃地。隱隱地覺得,此一別,也許會是永別,禁不住淚如泉涌。
……
黎明前,我才迷糊了一會兒。
家里人全上班去了,我開始等菡菡。
八點剛過,菡菡到了。
再次見到她,我居然沒有激動,心里有的只是融融暖意。
“昨晚你沒睡好吧?”菡菡看著我的眼睛。
我沒正面回答,反問道:“你呢?”
菡菡笑了笑,然后說:“你好嗎,這么多年……”
我還來不及回話,卻見她流下了淚。
昨晚當著弟弟們的面,菡菡只能裝作若無其事。
不知道怎么回答菡菡,只暗暗地嘆了口氣。
菡菡從口袋里掏出一方粉色手絹,掩面而泣。
我有些惱恨自己,要是我也可以動情地泣不成聲……
但我沒有,雖然,心里澎湃洶涌,難以言說。
見菡菡慢慢平靜下來,我有意岔開了話題。
還是說說以往。
我終于把藏在心底近14年的疑問擺了出來。
“你能不能告訴我,當初為什么不理我?”
菡菡的表情是吃驚的:“我沒有?是你不理我!”
什么?這叫什么話?
“不是你不理我嗎?”菡菡強調(diào)似地反問。
天哪!怎么這樣?
想想也是。我那次放假回來,一直沒像以前那樣找菡菡。換個位置想想,確實是我沒去理她。
我把她堂弟的話復述了一遍。
“你也不想想,我可能說這樣的話嗎?”菡菡頗感委屈地說。
“那是怎么回事?”
“一定是有人造謠,”菡菡想了想說,“很可能是阿力,那時他老糾纏我……”
我明白了。阿力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們也是近鄰。
唉,這樣的事,怎么就讓我碰上了呢?
“你們搬走后,我還打聽過你,可沒人知道……”
“你沒在路上碰見過我嗎?”我突然問。
“沒有啊,一直沒有!
“唉,我倒是見過你,只是,沒敢叫你!
那是1967年初夏。我勉強還能行走。一大清早,我蹣跚走出家門,想去書店挑一本心愛的書。那一天是我18歲生日。
清晨的風,涼爽宜人。就那么不足兩里的路,走得我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遙遙的,書店快到了,我松了口氣,疲憊地靠住行道樹,停下來歇息。
好久沒走這么遠了;赝麃砺,不由得有些欣慰。一高興,又挪動起僵硬的雙腿。
沒走幾步,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菡菡?!我險些叫出聲來。一驚一顫,渾身關節(jié)鉆心地疼。
沒有勇氣再仔細辨認,轉(zhuǎn)過身緩緩蹲下,佯作系鞋帶,眼睛卻緊張地向左瞥視。走近了,果真是菡菡。我唯恐她注意我,又希望她能發(fā)現(xiàn)我。最終,眼睜睜地,由著她輕盈地進了書店。
怎么也沒想到,會在那里巧遇菡菡。
又一次想到自己的“預后”。我知道,用不了多久,我會永遠站不起來……我好后悔,剛才為什么不干脆叫住她?
慢慢站起身來,努力挺了挺早已佝僂的腰背:“我要進去。我不能失去最后一次機會。”
最終還是收回了已然邁出的顫巍巍的右腳。我突然敏感到,菡菡剛才不可能不看見我。她既視而不見,我何必自討沒趣?我十分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一副狼狽相。人在陷入困境時,總是敏感的、自卑的。
真不甘心就此離去。我還想再看菡菡一眼。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菡菡始終沒有出來。太陽火辣辣的,照得我直冒油汗;雙腿幾乎麻木了。再這樣站下去,我會當場暈倒。
無奈,我再一次對自己說:“回去吧,書,不買了——回家!”
……
說到這里,菡菡早就哭成了一個淚人。
“別這樣,菡菡,都過去了。”我無力地寬慰道。
菡菡點點頭,抽泣著:“介眉,你的病,不會是因為我吧?”
我吃了一驚:“怎么會?你怎么這樣想?”
“因為……因為我沒理你,你……”
“不是的,”我連忙打斷菡菡,“怎么可能?”
“但愿……”菡菡低垂著頭,眼圈又紅了。
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掩飾地從躺椅上直了直身子,一不小心,手臂碰著旁邊的方凳,“啪”,書全掉在了地上。
菡菡伸手揀起書,看看書封面,放回凳子。這時,她手里還拿著個本子,是我原先壓在書下面的。她信手翻開來,看了起來。
這回,輪到我臉紅了。
昨晚上床后,我了無睡意,找了個學生練習本,寫道:
今天我又要寫日記了。是一時的沖動?未必是,又何嘗不是……
我尷尬極了。雖然我并沒有在日記里寫上一丁半點敏感的字句,只將昨晚的情景簡單地做了個“白描”,可畢竟……
偷偷瞟了菡菡一眼,卻見她讀得很專注,只是我拿不準,她紅紅的臉色意味著什么。
菡菡終于抬起來頭,合上本子,輕輕地撫了一下,用很平靜的口氣說:“你寫日記。俊
點了點頭,遲疑了一下:“昨天晚上才開始記的,我覺得……”
菡菡笑笑,她一定明白我這省略號隱含的是什么。
“以前不寫日記?”菡菡又翻開了練習簿。
我佯作隨便地伸手把本子拿了過來:“寫過,都半途而廢了!
菡菡認真地看著我問:“這回,能堅持下去吧?”
從念小學五年級起,不知在多少本子的扉頁上涂抹過這樣的“自勉辭”:“日記日記日日記,一日不記就忘記!比欢,每信誓旦旦一回,都只留下三五頁文字便關門大吉。
說實在的,我對“堅持”二字沒有把握,然而,面對著菡菡那對明凈的大眼睛,覺得自己實在沒有辦法說出一個“不”字。
半年后,按既定方針,年屆三十的菡菡出閣成了大禮。從此,那個似是而非的夢幻煙消云散,留下的惟有那結(jié)晶在紙上的斑斑印記。
品嘗苦澀絕對不是賞心樂事,好幾回都想毀了這觸目驚心的菲薄本本,就此中止無益的筆墨游戲,就是狠不下心來。
我相信無論什么事習慣成了自然都會積重難返。我依舊細水長流般刻畫著平淡而蒼白的人生軌跡。
曾經(jīng)的一切既然已經(jīng)淡去,就必須用新的什么來做填充。
就這樣,我堅持了下來。每日一記。
我這每日一記絕對找不出“身殘志不殘”之類的豪言壯語?蛇@些平鋪直敘,帶給了我始料不及的樂也融融。閑著無聊時信手翻翻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總都能發(fā)掘出無數(shù)美好的遐想或記憶。碰巧的話,還可以化平淡為神奇,被當時純屬無意的記述觸發(fā)靈感敷衍出幾篇足夠孤芳自賞的文字。如果有一天我真有能力書寫自傳體小說,毫無疑問,這些文字將是極為豐富的素材寶庫。
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論巨細,皆可為信筆所記。至于繁簡詳略,全取決于一時的感興。每天少則數(shù)百字,多則五六千。30多年下來,積攢了逾千萬言辭,疊加在一起,足有尺半高。我知道自己的流水賬不可以與大家手筆所記同日而語;不過,每逢翻檢展讀之際,心下總禁不住沾沾自喜。
我的日記,幾乎沒有自己的什么秘密,卻記下了許多朋友的點點滴滴。
曾經(jīng)開玩笑說起過這些日記的“歸宿”,有人建議大家“分贓”,哈哈,這主意不錯,可他們互相之間與我的關系畢竟并不那么平衡,也就是說,有些秘密是不可以互相泄露的。
好在近年來寫日記不再用紙用筆,所有的一切都保存在電腦里。有時想,有朝一日真的想舍棄它們了,一鍵毀之,最輕松不過的了。
問題是那一箱紙質(zhì)日記怎么辦?
真要我毀了它們,于心何忍?
畢竟,對我來說,她曾是歲月的寄托,更是我生命的痕跡。
【生命痕跡散文】相關文章:
歲月痕跡散文10-26
故鄉(xiāng)的痕跡散文06-12
人生的痕跡情感散文10-06
成長的中痕跡散文05-31
經(jīng)典散文:時間流過的痕跡10-13
夏天的痕跡優(yōu)美散文12-03
相遇的痕跡情感散文06-25
像風掠過的痕跡散文10-21
歲月的痕跡散文隨筆08-02
寫景抒情散文:秋的痕跡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