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詩歌《白夜》賞析
讀顧城的詩歌,我們可以從中學(xué)到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顧城的詩歌《白夜》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白夜》
在愛斯基摩人的雪屋里
燃燒著一盞
鯨魚燈
它濃濃地燃燒著
晃動著濃濃的影子
晃動著困倦的槳和自制的神
愛斯基摩人
他很年輕,太陽從沒有
越過他的頭頂
為他祝福,為他棕色的胡須
他只能嚴肅地躺在
白熊皮上,聽著冰
怎樣在遠處爆裂
晶亮的碎塊,在風(fēng)暴中滑行
他在想人生
他的妻子
佩戴著心愛的玻璃珠串
從高處,把一垛垛
剛交換來的衣服
拋到他身上
埋住了他強大而遲緩的疑問
他只有她
自己,和微微晃動的北冰洋
一盞鯨魚燈
【賞析】
僅僅憑本真童心經(jīng)營童話王國顯然是不夠的,詩人突出的異想型人格,本來就是建構(gòu)幻型世界的強大支柱。“我是個偏執(zhí)的人喜歡絕對。朋友給我做過心理測驗后,警告我:要小心發(fā)瘋。朋友說我有種堂·吉訶德式的意念,老向著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高喊前進。”顧城在《談話錄》中描述了自己氣質(zhì)個性的主要特征。據(jù)此線索我們在他的作品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堂·吉訶德式的意念,異想的巨大功能是無所不在的:風(fēng),可以“偷去我們的槳”;山影里有“遠古的武士”;鐵船能“開進樹林”;“慧星是一種餐具;而“時間是會噓氣的槍”;“家俱笨重地路過大街”“鎢絲像一個傷口”……及至《布林》異想,則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西班牙會議變成口琴”;“拖鞋們成為青蛙”;“牙縫建成地鐵’;“耳朵長滿鐘乳石”。……異想充滿了思維的嚴重錯位。這種錯位的奇特性還在于:某種“神經(jīng)癥”的怪謬離忤,并非完全掩蓋童話的單純透剔。
乍讀《白夜》這首前期作品,看不出詩人那特有的、近乎“夢游癥”的異想素質(zhì),反倒給人寧靜平和的印象,其實他的“異想”是作為一種“狀態(tài)”,沉潛于毫不夸飾,頗有節(jié)制的冷靜敘述中,在質(zhì)樸客觀的表象后面,隱藏著深深的意味。這是另一種隱蔽的內(nèi)斂型,而非前面引述布林式的擴張型、暴露型。
聯(lián)系1981年,正是詩人處于內(nèi)外交困的窘境:職業(yè)、工作、房子、婚戀。外部的受阻、內(nèi)心精神的失調(diào),雙重壓迫使他在極為煩躁、焦灼、不安、痛苦狀態(tài)中,不時突發(fā)出一系列超現(xiàn)實囿地的狂熱奇想。他向往過一種逃避生活,一種在荒島上遠離人世喧擾、近乎原始耕捕、默守“鯨魚燈”、永遠和“北冰洋”對話的“田園”生活。這種寄托,導(dǎo)源于現(xiàn)實壓迫的深重,自然也就異想——外化出“替身”——“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是生活在北極圈一帶的“原始”人種,全世界迄今只剩下8萬多人,生活困頓,長期受白人統(tǒng)治,他們以捕獵海獸為生,多用石、骨制作工具,喜歡雕刻藝術(shù)。夏季住帳篷,冬季住雪屋,狗是唯一的家畜,用以駕馭雪橇,信服萬物有靈論和巫術(shù)。詩人忽然把注意力轉(zhuǎn)向遙遙幾千萬公里的北極圈,表面上看(特別是采用第三人稱)是對原始捕獵生活的客觀記敘,毋寧說是自己的心跡——寄托與選擇的巧妙披露。
詩開始,就突出愛斯基摩人的鯨魚燈,而沒有任何肖像特征描寫,只是照出“影子”“槳”和“自制的神”。濃濃的影子流露出孤寂,擱置的`槳顯出困頓與疲乏,而自制的神卻頑強地證明即使如此境況,信仰仍未完全泯絕。這個愛斯基摩人很年青,太陽卻從來沒有照耀他,他存在于太陽從不越過頭頂?shù)穆滓怪,因而他只?ldquo;躺倒”,孤獨地聆聽冰層的爆裂,想象風(fēng)暴中迸散的碎塊。行為是慵懶的,但思想并不慵懶,他的思想遠遠大于行動,他在困倦與逃避中無時不在苦苦“想著人生”——思索命運與歸宿。如此窘困,需要*別人資助,(妻子用珠串交換衣服)加深了他“強大而遲緩”的震動和疑問。在深深的悲哀中,伴隨他自己的只有“她”和“北冰洋”以及那一盞微弱的“鯨魚燈”。
至此,詩人在現(xiàn)實物質(zhì)與精神雙重重壓下,完成了對異域異族——北冰洋、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同構(gòu)異想。一方面在客觀冷靜,不動聲色的借代中寄托自身生存窘狀,另一方面隱隱折射出逃離現(xiàn)世、尋求解脫的意向。而那一盞開始和結(jié)尾出現(xiàn)兩次的鯨魚燈,是否有意提醒:慵懶的孤寂中仍尚存微弱的卻堅執(zhí)的“活氣”——一種不可熄滅的生存信念?
【顧城的詩歌《白夜》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顧城的優(yōu)秀詩歌11-21
顧城的詩歌20首11-27
顧城關(guān)于春天的詩歌9篇11-29
有關(guān)顧城詩歌的讀書筆記10-14
給顧城的詩現(xiàn)代詩歌12-24
鄉(xiāng)愁詩歌的賞析01-30
詩歌鄉(xiāng)愁的賞析12-08
徐志摩的詩歌賞析01-08
王昌齡的詩歌賞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