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贊美夏天詩句
夏天,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窖,使人喘不過氣來。知了熱得不停地鳴叫道:“知了,知了!”狗熱得趴在樹蔭下,吐出那鮮紅的舌頭,不停地大口喘著粗氣;雞熱得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走著。
1.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2.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3.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4.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5.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初夏睡起》
6.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7.麥隨風(fēng)里熟,梅逐雨中黃。——庾信《奉和夏日應(yīng)令》
8.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9.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0.朱顏碧墨放池畔,舞袖揮毫對玉蓮;盡態(tài)極妍宛若生,一脈幽香把君難。
1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12.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李白《夏日山中》
13.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14.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1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6.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17.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18.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9.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20.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21.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22.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
23.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24.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納涼》
25.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26.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7.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8.澤陂有微草,能花復(fù)能實。碧葉喜翻風(fēng),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yīng)與飛蓬匹。
2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30.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31.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3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33.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畿《三衢道中》
34.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35.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36.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fēng)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37.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38.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39.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40.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4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42.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43.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44.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5.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46.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7.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48.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唐·李商隱《晚晴》
49.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50.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
51.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52.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
53.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