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寫的送別詩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寫的送別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 送錢穆父》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 通:樽)
賞析
這首詞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詩人蘇軾知杭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jīng)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而作。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diào),創(chuàng)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議論風生,直抒性情 ,寫得既有情韻 ,又富理趣 ,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膩,婉轉(zhuǎn)回互,一波三折,動人心弦。
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元祐初年,詩人蘇軾在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時,蘇軾曾賦詩贈別。歲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別后的第三個年頭了 。三年來 ,穆父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赴瀛州,真可謂“天涯踏盡紅塵 ”。分別雖久 ,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更為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jié),借用白居易《贈元稹》詩句來說,即“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 ”。作者認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樣,是由于在朝好議論政事,為言官所攻。
以上數(shù)句,先從時間著筆,回憶前番離別,再就空間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來抒發(fā)作者對仕宦失意 、久處逆境所持的達觀態(tài)度 ,并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一道心、保持名節(jié)的贊頌,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貞的操守。詞的上片既是對友人輔君治國、堅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詞人半生經(jīng)歷、松柏節(jié)操的自我寫照,是詞人的自勉自勵,寓有強烈的身世之感。明寫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與主同,表現(xiàn)出作者與友人肝膽相照,志同道合。
詞的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 !般皭澒路B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繪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渲染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 ,由哀愁轉(zhuǎn)為曠達、豪邁,說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著為離愁別恨而哀怨。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與送者臨歧的悲感,二是世間離別本也是常事,則亦不用哀愁。這二者似乎有矛盾,實則可以統(tǒng)一在強抑悲懷、勉為達觀這一點上,這符合詩人蘇軾在宦途多故之后鍛煉出來的思想性格 。詞末二句言何必為暫時離別傷情 ,其實人生如寄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奔热蝗巳硕际翘斓亻g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詞的結(jié)尾 ,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tài)度。
詩人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 ,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游于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 ”,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tài)度來應(yīng)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xiàn)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 、灑脫情懷 。這首送別詞中的“一笑作春溫”、“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 ,是蘇軾這種豪放性格、達觀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
然而在這些曠達之語的背后,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
《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一紙鄉(xiāng)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zhèn)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黨學(xué)官》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賞析
《浣溪沙》詞調(diào),在詩人蘇軾以前的詞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寫景抒懷,而此詞卻用來寫臨別贈言(題記為:送梅庭老赴上黨學(xué)官),致力于用意,有如文章之序體,從而開拓了小詞的題材內(nèi)容。
“門外東風雪灑裾”,是寫送別的時間與景象。盡管春已來臨,但因春雪,而氣候尚很寒冷。這時有“雪灑裾(衣襟)”,而不言“淚沾衣”,頗具豪爽氣概。次句即有一較大跳躍,由眼前寫到別后,想象梅庭老別去途中,于“山頭回首望三吳”,對故園依依不舍。這里作者不是強調(diào)三吳可戀,而是寫一種人之常情。第三句再進一層,謂“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 !边@句用戰(zhàn)國齊人馮諼事,馮諼為孟嘗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視,彈鋏(寶劍)作歌道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zhàn)國策·齊策》)。此句意謂梅庭老做了學(xué)官,不必唱歸來了。同時又似乎是說,盡管上黨地方艱苦,亦不必計較個人待遇,彈鋏使氣。
過片音調(diào)轉(zhuǎn)高亢 :“上黨從來天下脊 ”。意謂勿嫌上黨邊遠,其地勢實險要。蓋秦曾置上黨郡,因其地勢高,故有“與天為黨”之說!跋壬枪胖濉保朔Q許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意謂勿以學(xué)官而自卑。筆力豪邁,高唱警挺,足以壯友人行色。末句補說,“時平不用魯連書”。魯連,即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曾游趙《史記》給他很高評價。因上黨是趙地,當時宋遼早已議和,故云時代承平,梅庭老即有魯連奇策,亦無所用之。此句既有勸勉梅庭者隨遇而安之意,又有對其生未逢時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
在這首詞里,作者用自己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去影響朋友,出語灑脫卻發(fā)自肺腑,真摯動人。
詩人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蘇軾寫的送別詩】相關(guān)文章:
蘇軾寫的詩05-25
王昌齡寫的送別詩02-23
蘇軾寫的西湖的詩01-25
蘇軾寫的詩大全02-08
蘇軾被貶儋州寫的詩03-15
蘇軾和王安石寫的詩10-19
蘇軾被貶杭州寫的詩04-02
蘇軾被貶之后寫的詩04-18
蘇軾被貶后寫的詩07-21
烏臺詩案前蘇軾寫的詩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