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維山水詩的審美特征分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很多人都經(jīng)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nèi)容,有時候也叫“考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維山水詩的審美特征分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詩具有朦朧、含蓄美,語言清新的特點。
在中國詩歌史上,山水詩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審美意蘊而大放光彩。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上承謝靈運自發(fā)鐘情山水之風,下起陸放翁親近山水、以山水為故人之氣。其詩語言清新,俊逸空靈,且處處滲透著禪機,因此又被稱為“詩佛”。王維的詩歌歷經(jīng)百世而不衰,至今仍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蘊,值得后人探索、學習。細品王維的山水詩,我們能發(fā)現(xiàn)其詩在審美上有些共性之處,具體有三:
一、“潛藏著超自然的幻想性”
王維的山水詩直觀上是描寫真實的自然景物,山水草木,其實在這其中也寄托了詩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期望和幻想。他所迷戀的那大自然的幽深一隅和他所選擇的靜態(tài)自然物,是這種“幻想性”的外殼和載體。他所渴望和追求的那種超脫人世動蕩、紛爭的自由而和諧的人生,則是這種“幻想性”的內(nèi)蘊。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主義有別于李白的游仙詩中的那種傳統(tǒng)浪漫主義,是用真實存在的自然物謳歌一個理想的世界。
王維的詩,如果不僅僅停留于詩人對自然萬物藝術形象的外部欣賞,而是深入詩歌的內(nèi)蘊,那么,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王維的山水田園詩里,實質(zhì)存在著一個充滿了真誠和友愛的“理想王國”。在這個“理想王國”,一切爭斗和沖突都可以消融于和諧完美之中。在這里,人與人之間可以友好相處:“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2];“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而且山水、草木、禽鳥之間,自然萬物同人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各安其樂、互不相擾,甚至融洽依戀、和諧交往的關系。這里沒有摧殘花木的暴雨颶風,沒有傷害弱小的兇鷲猛禽。它是一個由恒常處于平靜、和緩狀態(tài)中的紅蓮、水鳥、青松、明月、溪澗、白云和活動于其間的真實凡人所構(gòu)成的真實世界,然而卻又是一片脫離了塵世紛爭的“極樂凈土”。正如日本學者井口孝和所說:王維謳歌自然的詩,“與其說是指向物象的焦點,不如說是從現(xiàn)實的世界飛出,指向彼岸的世界”。在王維的詩中,我們不難看到以幻想形式表現(xiàn)理想世界的作品,如“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云霞成伴侶,虛白侍衣巾。青苔石上凈,細草松下軟。窗外鳥聲閑,階前虎心善”。和“文寡和兮思深,道難知兮行獨。悅石上兮流泉,與松間兮草屋。入云中兮養(yǎng)雞,上山頭兮抱犢。神與棗兮如瓜,虎賣杏兮收谷”!傍B不相亂,獸皆相親”,詩人描寫的是一種萬物、眾生皆不相爭斗,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諧的仙境,而這種仙境的產(chǎn)生正是由于詩人將其在現(xiàn)實中無法找到的美好寓于自然景物之中。
幻想的仙境和真實的自然,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因為詩人一旦離開高山、大川、白云、明月,就很難激發(fā)有關仙境的幻想,而生于幻想的仙境,離開山川、日月、星云乃至流泉、幽谷,也很難作單獨的表現(xiàn),但在王維的詩中,這二者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二、詩趣禪趣渾然一體
王維的佛學理論修養(yǎng)非常精深,很少有詩人能夠企及,并且他始終堅持較為嚴格的宗教實踐,通過對禪門妙法的透徹參悟,深得禪家三昧,清代的王士禎在《禪尾續(xù)文》中這樣說:“王、裴輞川絕句,字字入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確實,王維的詩中所體現(xiàn)出來對自然山水的卓絕感覺,心靈與自然山水的親近呼應,幾近天成。他能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花開葉落、草長鶯飛的大千世界,獨具慧眼地發(fā)現(xiàn)自然山水的秘密,并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靈淡遠,禪意濃郁的意境。具體來講,王維詩中的禪境有二:一是空寂,二是靜中有動,即生命的活躍。
先看王維詩中的空寂!翱丈叫掠旰螅鞖馔韥砬。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該詩第一個字便是一個“空”字,它恰如一個玻璃罩,對全詩有一種無形的籠罩作用,為全詩境界勾出了基本輪廓。當然,這里的“空”,不是一無所有,相反,山景中應備的這里都有:明月、青松、山泉、溪石、竹林、蓮荷,甚至還有浣女、漁舟。但所有的這些意象,在讀者心中引起的不是擁塞之感,而是更加重了“空”的感覺:廓明、幽寂、靜謐。造成這種藝術效果的,不在于山空,而在于詩人的心空,心空故景空,“空故納萬景”。山中一個個的景象相繼在詩人的感官中呈現(xiàn)出來,但卻不是詩人主動去聽、去看、去想的。“明”和“清”僅是月和泉的特征,“浣女”也不是詩人欣賞的美女。這些景物不曾滯住詩人的視線、情感,詩人視所視,聽所聽,沒有稍做停留,目既往還,心亦吐納。用佛經(jīng)的話說即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明月”四句中,前兩句本身就是極幽謐、極寧靜的景致;后兩句中的“竹喧”與“蓮動”,雖有聲音,卻不給人以囂鬧之厭。山景中這些輕微的聲響,在如此的需靜之境下,在詩人萬動歸于靜的心靈中,被詩人清晰地聽到了,這正反襯出了環(huán)境之靜和詩人心靈之靜。錢鐘書先生說過:“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正是此理。此外,如《辛夷塢》中的“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竹里館》中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也處處顯現(xiàn)著詩人心中的空靈、恬淡。
再看王維禪境的另一內(nèi)容:活躍生命的傳達。中國佛學――禪宗并不否棄生命!岸U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它講求“無生”,而以生法負荷一切。王維接受了這些思想,使詩人在厭棄政治,追求虛靜時,并不曾泯滅其對自然美、生命美摯愛的天性。他所追求的超脫只是對塵世俗禮的超脫,而不是對生命的一種擯棄。因此,他那些以空寂為主要特征的詩歌,絲毫沒有陰森之感,反給人一種明晰、爽快的愉悅;有的詩直接就是對活力與生機的禮贊。“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燈火起,處處采菱歸”。在艷麗的自然生活中,蘊涵著濃厚的生活情趣,表現(xiàn)了詩人對嫩竹、紅蓮這些富于生命之光的事物的熱烈向往。“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14]。整首詩給人以節(jié)奏明快、生機盎然的美的享受。所有這些詩句都充溢著蓬勃的生命力和情趣,彌漫著清新活潑的生機。
當然,這些熱鬧絕非塵世的喧囂。詩人由自然之靜幽冷寂體悟自然的生動活潑,進而體味這極大的動鬧中的極大靜謐。無論動與靜,都含著一片禪機,一份悠意,一種超然。
“禪宗與中國藝術的結(jié)合,首先是使中國古代藝術家體會到‘自然天成,活潑有趣’的表達方式”[15]而王維的詩歌往往就是在如此的心態(tài)下率意而為的,因而顯得極為自然,毫無斧鑿痕跡。
三、化用繪畫的技法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
王維作為一位具有音樂、繪畫才能的藝術家,對于自然美有著遠過于常人的敏銳感受力,同樣,他也常常利用這些藝術才能特別著力于對自然景物聲、光、色、態(tài)的表現(xiàn),細繪自然物象在某一特定情況下所呈現(xiàn)出的種種變換不定的色相顯現(xiàn)。他往往采用綠、青、淺藍銀灰等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恬靜的生活環(huán)境、飄渺的意境以及明朗清凈的藝術境界。
首先,詩人以畫家的眼光去觀照自然物。“隔窗云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林下水聲喧語笑,巖間樹色隱房櫳”[16]。整首詩如一幅有聲畫面。窗口恰如畫框,景物便像活的畫圖。所謂“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17]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講究的從大處著眼,在小處得力,以小景傳大景之情,物小而蘊大,深得畫中三昧。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句,詩人以畫家的眼光精選出一個個詩意畫意俱佳的意象,傳達出一個和諧寧靜的意境。
其次,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吸取了繪畫的技法。王維常常利著力于對自然景物聲、光、色、態(tài)的表現(xiàn),細繪自然物象在某一特定情況下所呈現(xiàn)出的種種變換不定的色相顯現(xiàn),以此來表現(xiàn)恬靜的生活環(huán)境、飄渺的意境!端{田煙雨圖》中“藍溪白石出,玉山紅葉稀”。溪水因山的綠而藍,石因水的藍而顯白,在滿山青翠的玉山上,點綴著稀疏的紅葉,綠、藍、紅、白,共同組成了一幅冷艷清奇的畫面。又如“秋山一何凈,蒼翠臨寒城。”“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所有這些色彩的世界,無不絢麗多彩,豐潤而富于生趣,活潑而不失優(yōu)美,艷麗而不失淡雅。
再次,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手法的運用。“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22],奔瀉涌入長江的漢水是實,而流于天地外,則是虛中想象。兩岸青山,遠望去若有若無,虛虛實實,宛若仙境!翱ひ亍眱删湟嘤每鋸埡拖胂蟮氖址,重在虛寫。通過這一番虛實相間的描寫,在讀者心中引起遐想。那水波山光的磅礴氣勢,那凌空飛動的宏偉境界,便如在目前。又如“白云回望合,青藹入看無”,白云青藹在詩人的進出之間,若有若無,虛實相間的寫出了登山的真實感受。這些詩句,使讀者對詩中之景,既有具體的感知,又浮想聯(lián)翩,給欣賞者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王維的山水詩,芳草青青,春光融融,詩趣禪意,相映生暉。他的詩體現(xiàn)了他對山水的理解,對自然的熱愛。他以山水為知己,娓娓地向它敘說心曲;他用詩說禪、談禪、唱禪,打開了詩禪相融、詩禪交流的大門;他的山水詩,對中國古代山水詩向心靈的歷程躍進,在山水先覺謝靈運與山水故人陸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仿佛是滿樹的玄想之花,其實是心靈的智慧之果。給人感悟、啟迪,讓人洞曉、豁達。沉潛含玩,不勝依依。正如丹麥文學批評家勃蘭戴斯所說:“他的整個生命都從自我狹窄的天地中涌出來,隨著溪流流走,他活躍的意識擴展開來,他把無知無覺的自然吸入自我之中,自己又消融在景物里……他同樣會隨著蕭瑟的疾風飛馳,伴著月亮環(huán)游天宇,并同無形的宇宙生命合二為一”[23]。王維無疑是中國山水詩發(fā)展長河中閃亮的一盞智慧之燈,為山水詩進一步向人類的心靈邁進照亮了方向。
王維《使至塞上》鑒賞分析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zhàn)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土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很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在王維的詩集中,這一類詩篇并不多,而同時代的詩人高適、岑參和王昌齡,卻以寫邊塞詩著名。
王維這首詩是許多唐詩選本都選的名作。詩中描寫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人到達邊塞時所見的景色。有人以為這個使是王維自己。因為王維曾于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出使塞上,在涼州節(jié)度使崔希逸幕府中任判官。如果這樣,題目就應當寫作《奉使至塞上》,F(xiàn)在沒有奉字,可見這個使字是指一般的使者。再看此詩內(nèi)容,完全是客觀的寫法,沒有表現(xiàn)作者自己的語氣,也可知此詩不能理解為王維的自述。
第一聯(lián)中的單車屬國,都是使者的代詞。李陵《答蘇武書》云: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原意是說使者沒有帶許多人馬,只用一輛車就夠了。后世詩文家就把單車之使簡化為單車,作為使者的代詞。屬國是秦漢官名典屬國的省略,這個官掌管投降歸順的蠻夷部族。因此,屬國就成為外交官的代詞。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肅省張掖、酒泉一帶,在漢代,此地與匈奴接境。講明白這三個名詞,這一聯(lián)詩就容易懂了。兩句十個字,意思只是說使者要到邊塞上去,已經(jīng)行過居延,進入胡地。上下兩句,實在是重復的。既用單車,又用屬國,過居延就是問邊。兩句只有一個概念。在詩學上,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好比兩個手掌合在一起。這種詩病,唐代詩人都不講究,宋以后卻非常注意,不做這種聯(lián)語。杜甫詩曰: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今欲就是即將,東入海就是西去秦,兩句詩只說了一件事。白居易詩曰: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得古原草送別》)這是詠草的詩,下句就是上句。郎士元詩: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送別錢起》)不可聽就是豈堪聞。這些都是被宋代評論家舉出過的合掌的例子。
頷聯(lián)是說使者過了居延,就像滾滾塵沙一樣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天的上空。征蓬是在地上飛卷的塵沙,現(xiàn)在江南人還把隨風卷地而來的塵土叫作蓬塵。出漢塞和入胡天,也犯了合掌之病,所以這種對法也是死對。
頸聯(lián)兩句,氣象極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遠處烽煙直沖霄漢,大河上一輪落日,沒有云翳,顯得格外圓而且大。大漠、長河、孤煙、落日,抓到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煙直落日圓,表示天氣晴好,無風無云,也是沙漠上的氣候特征。
結(jié)尾一聯(lián)說使者到了蕭關,遇到巡邏偵察的騎兵,一問,才知道都護的軍部還在離這兒很遠的燕然山呢。蕭關在今寧夏固原縣,唐時是防御吐蕃的軍事重地。燕然山,即杭愛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漢時大將軍竇憲征伐單于,曾進駐燕然山,在山上刻了紀功的銘文。都護是漢代官名,西域都護是守衛(wèi)天山南北兩麓的最高軍官。
王維這首詩的主題是描寫當時西域領土的廣大。過了居延,已經(jīng)出了漢代的邊塞,可是現(xiàn)在卻還是大唐的領土。再向前走,到了蕭關,才知都護(當時是節(jié)度使)的駐扎地還很遠呢。這樣看來,唐代的邊塞比漢代向西擴張了幾千里。但是,王維的地理概念,似乎有錯誤。蕭關在東,居延在西。如果過了居延,應該早已出了蕭關。王維另外有一首《出塞作》,自注云:時為監(jiān)察,塞上作。此詩第一句就說:居延城外獵天驕。可知他曾到過居延,不知為什么這里卻說過了居延,才出蕭關。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節(jié)度使的開府之地,王維用這個地名,恐怕只是對當時的節(jié)度使恭維一下,比之為竇憲。這最后一聯(lián),非但用燕然山,使人不解,而且這兩句詩,根本不是王維的創(chuàng)作,他是抄襲虞世南的。虞世南《擬飲馬長城窟》詩云:前逢錦衣使,都護在樓蘭。在樓蘭倒是符合地理形勢的。王維此詩本來可以完全借用虞世南這一句,但為了韻腳,只好改樓蘭為燕然,這一改卻改壞了。
【王維山水詩的審美特征分析】相關文章:
王維的山水詩05-25
關于王維的山水詩07-06
王維山水詩的風格11-30
王維山水詩文獻綜述10-19
王維有哪些山水詩08-22
王維田園山水詩的特點06-08
王維山水詩的主要特點03-20
王維山水詩中的禪意思想10-09
王維的山水詩代表作11-02
王維《使至塞上》審美賞析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