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溫庭筠《瑤瑟怨》閱讀答案
引導語:《瑤瑟怨》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含蓄溫婉,詩意濃郁,耐人尋味。今天我們來做一下這首詩的閱讀訓練題。
瑤瑟怨
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注釋
]①這是寫女子別離悲怨的詩。
①瑤瑟:對瑟的美稱。
②冰。呵鍥龅闹裣cy床:指灑滿月光的床。
③瀟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內(nèi)。此代指楚地。
④十二樓: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閱讀訓練
(1)古人對此詩這樣評說:通篇布景,只“ ”三字露怨意。
(2)詩中“夢不成”之后所見的是什么?所聞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3)詩歌第三句“雁聲遠過瀟湘去”和《滕王閣序》中的“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在表情達意上有何不同?(4分)
(4)對于這首詩的理解,有人認為是寫女子的別離之怨,有人認為是寫音樂的意境與感染力,你贊同哪種理解,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5.讀過此詩的人,一般都認為,“十二樓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對此,你是怎么看的?(5分)
6.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試結合詩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夢不成
(2)所見:冰簟、銀床、碧天、明月、輕云、南雁、瀟湘,以至于月光籠罩下的玉樓;所聞:雁聲;所感:“怨”情。
(3).“雁聲遠過”寫出了雁聲漸漸消失在長空之中的過程,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調(1分),從側面暗示出主人公凝神屏息、傾聽雁聲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狀(1分)。
“雁陣驚寒……”登高望遠時的聽覺聯(lián)想,寫出大自然的和諧(1分),表現(xiàn)作者登高望遠是飄逸脫俗的興致(1分)。
(4)別離之怨:頭一句寫主人公因思念而尋夢卻又尋夢不成的憂怨(1分),第二句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緒(1分),第三句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調,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第四句寫孤居獨處的離人面對明月,會勾起別離的情思,團圓的期盼(1分)
音樂的意境與感染力:首句寫中夜不能寐,后三句暗寫彈瑟:第二句寫彈瑟是的環(huán)境氣氛(1分),第三句寫彈瑟時雁就像是因瑟聲的動人引來,又因不勝清怨而飛去一樣(1分)。曲終之后,萬賴俱寂,惟見月照高樓,流光徘徊(1分)。彈奏著則如夢初醒,悵然若失(1分)。
5.我也認為“自”用得很好。“自”是徒自、空自的意思,(1分)孤居獨處的離人面對明月,會勾起別離的情思,團圓的期望,但月本無情,仍自照高樓。(2分)“自”生動形象地傳達出詩中主人公的孤寂與怨思。(2分)
6.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第一句借冰涼的竹席和灑滿月光的床,寫出主人公因傷離念遠難以成眠,又尋夢不成的憂怨。(1分)第二句展現(xiàn)了一幅清寥淡遠的碧空夜月圖(秋天的深夜,長空澄碧,月華似水,只偶爾有幾縷漂浮的云絮在空中輕輕掠過),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緒。(1分)第三句雁叫更增添了清冷孤寂的情調,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第四句借徒自照臨高樓的明月,表現(xiàn)主人公的孤寂落寞與別離之思。(1分)(可根據(jù)上述得分點給分,也可答對兩點即給滿分。)
【溫庭筠《瑤瑟怨》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溫庭筠 《瑤瑟怨》09-15
溫庭筠《瑤瑟怨》唐詩11-16
溫庭筠《瑤瑟怨》賞析06-03
溫庭筠《瑤瑟怨》全文及鑒賞08-25
溫庭筠《瑤瑟怨》簡析09-17
溫庭筠《瑤瑟怨》原文、注釋、賞析09-10
溫庭筠的瑤瑟怨全詩翻譯賞析11-02
溫庭筠瑤瑟怨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9
李商隱《錦瑟》閱讀答案10-05
溫庭筠《蘇武廟》閱讀答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