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徐志摩故居
徐志摩故居
徐志摩(1896——1931),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月派”靈魂人物。蔡元培說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是詩化了的詩人。
故居簡介
徐志摩故居,是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后短暫居住地,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為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游景點。故居主樓底層兩側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陳列,展示詩人短暫而絢麗多彩的一生。
徐志摩故居是硤石鎮(zhèn)20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的典型中西合璧式少數(shù)住宅樓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志摩后人將故居捐贈國家。1998年12月,故居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整幢主樓建筑復原維修。
按原貌修復的故居為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外觀是間隔著紅磚線條疊砌的青灰色磚墻,散發(fā)著20年代特有的建筑情調(diào)。前廳及廂房底層有中式廊檐,雕梁畫棟,廳堂地面鋪著德國進口的彩色地磚,天頂裝飾考究的多重陰角線條,中西合璧,別具一格。第二進有露臺。臺門上方鑲嵌詩人表弟金庸的手書“詩人徐志摩故居”,正廳有啟功補書匾“安雅堂”,后花園內(nèi)有井曰“愛之清泉”,乃舊物。故居內(nèi)部布置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陳列和文學活動陳列。并根據(jù)徐志摩表妹回憶,復原志摩小曼的婚房、書房“眉軒”及張幼儀房間、徐母房間、廳堂等。1999年9月正式開放。
徐志摩故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月派”靈魂人物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后短暫居住地。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為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級旅游景點。故居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前后兩進,主樓三間二層,前帶東西廂樓。后樓亦三間,屋頂有露臺,可登臨。故居臺門上方有詩人表弟金庸的手書“詩人徐志摩故居”,正廳有匾曰“安雅堂”,乃啟功補書。
主樓底層兩側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陳列,展示詩人短暫而絢麗多彩的一生。正廳、臥室、書房布置復原陳列,再現(xiàn)詩人的家境和生活場所。
海寧硤石鎮(zhèn)西河街17號為詩人徐志摩祖居。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徐氏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歷來對他褒貶不一。徐氏一族,系出海鹽花巷里,明正德年間遷居硤石,世代以經(jīng)商興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鎮(zhèn)上有絲行、醬園、錢莊等,并創(chuàng)辦硤石電燈廠。這所大宅前臨街市,有門廳堂樓四進,約建于清嘉道年間。大宅舊有慎思堂,“四開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貨棧。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摩誕生于此宅第四進北廂樓。詩人在這里度過他的童年、少年,第一進北廂房即為當時讀書處。這里的居民,都知道徐志摩,知道是個大詩人,有的并能說出“新月派詩人”。
硤石鎮(zhèn)干河街40號,向來被看作是詩人徐志摩的故居。這幢西式兩層樓建于1926年秋,共20余間,有冷熱水管、電燈、浴室。樓下的深黃印花地磚,是當年從德國進口的'。1922年3月、徐氏與原配夫人張幼儀在德國柏林離婚,4年后和京華名妹陸小曼在北京結婚。詩人的“婚變”,當時在內(nèi)不為老父所容,在外不為一般社會輿論所諒。他于是萌生“歸隱”之念,于1926年11月16日偕新婚的陸小曼返回故鄉(xiāng),打算在這里度過隱居著書的生涯。但不足一個月,軍閥的爭戰(zhàn)擊毀了詩人月下伴美的隱士夢,倉促走避滬上。新居終未能挽住這位中國濟慈的詩筆,徒然給后人留下了一段美麗的遐想。
到海寧不用十分鐘就可以找到徐志摩故居。徐志摩在海寧硤石鎮(zhèn)的故居實際上有兩處,一為老宅,一為新宅。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就降臨在老宅第四進北廂樓里,徐志摩在老宅度過他的童年和少年約22個春秋。四百八十年前建造的老宅由于破舊不堪,于2001年被拆掉了。我們?nèi)缃窨吹降倪@棟二層樓中西璧小洋房是1926年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前修建的新宅。有冷熱水管、電燈、浴室等設備,這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農(nóng)村無疑是一座令人側目的豪宅。徐志摩稱此為他的“愛巢”。
【徐志摩故居】相關文章:
觀徐志摩故居作文11-12
臺北 梁實秋故居11-29
楊玉環(huán)故居12-31
楊貴妃故居05-29
文天祥故居11-08
徐志摩名言10-07
講述徐志摩11-12
魯迅故居游美文09-15
李賀故居照片11-10
徐志摩傷感語錄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