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徐志摩《黃鸝》教案
黃鸝
【教學目標】
一、分析詩歌中“黃鸝”這個意象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學生通過對詩人其他詩作的比較閱讀,了解徐志摩詩的特點。
【教學設(shè)想】
徐志摩這個名字對于中學生來說,是有幾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過留預習作業(yè)——“走近志摩”,讓學生走近詩人,搜集徐志摩的資料,了解他的主要經(jīng)歷。(上網(wǎng)、到圖書館查閱)從《黃鸝》入手,拓展閱讀,比較《雪花的快樂》《為要尋一個明星》《闊的!啡自娫谝庀蟆⑺枷肭楦猩系南嗤c。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黃鸝》。
(一)簡述詩歌內(nèi)容
詩歌寫一只黃鸝鳥不知從哪里飛來,掠上樹梢,默不作聲地佇立在那里,華麗的羽毛在枝椏間閃爍,“艷異照亮了濃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于是招來了我們這些觀望的人(一個怎樣的群體,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樹下,期待著這只美麗的鳥引吭高歌?墒撬鼌s“一展翅”飛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創(chuàng)作意圖已經(jīng)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無跡可尋,我們在詩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寶貴的啟示。
引導題:
1黃鸝有何特點?
(1)“一掠顏色飛上了樹”中,“掠”“顏色”表現(xiàn)了黃鸝的什么特點?
(2)“不作聲”能看出黃鸝什么特點?
(3)如何看待詩人“艷異”的感受?
(4)兩次出現(xiàn)“春光”“火焰”“熱情”含義有何不同?本體、喻體有何不同?
2你覺得“黃鸝”象征什么?
(三)體會詩人的情感
引導題:
(1)“我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我們”在期待什么?
(2)“怕驚了它”表現(xiàn)“我們”怎樣的心理?
(3)結(jié)尾中“它飛了,不見了,沒了”,詩人感受如何?
(4)這首詩言終意猶未盡,試談?wù)勗娙诉有哪些未盡之意。
(四)討論
師生以上述問題為引導,主要理解下面三個問題。
1黃鸝有何特點?
抓住“掠”“顏色”“艷異”等詞語可以看出,黃鸝迅捷、惹眼,這是黃鸝在一瞬間給人的視覺感受,充滿靈性、給人帶來意外驚喜;“不作聲”又多了幾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個“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比喻黃鸝,使人感受到它充滿生機、活力,熱烈、沖動、張揚,引人向往。
2你覺得黃鸝象征什么?
《黃鸝》是一首象征詩,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指出黃鸝形象具體的所指。詩中兩次出現(xiàn)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的比喻,也給我們重要的提示。因為無論是春光、火焰,還是熱情,都寓指了一種美好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已經(jīng)“不見了”。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這是一種理想的破滅,韶光易逝,青春不回,愛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確定黃鸝形象具體的意指,還必須聯(lián)系到徐志摩當時的思想狀況。
學生展示預習作業(yè)“走近志摩”的材料。
舉例:
徐志摩(1896—1931),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2年返國后在報刊上發(fā)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fā)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25年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shù)的發(fā)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chuàng)刊后任主編,并出國游歷英、美、日、印諸國。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chuàng)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shù)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我們知道,詩人剛回國時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他聯(lián)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準備在社會上“露棱角”。他將自己的高世之志稱為“單純信仰”,胡適則洗練地將其概括為“愛”“自由”“美”三個大字。正因了這“單純信仰”,他拒絕一切現(xiàn)實的東西,追求一種更完滿、更超脫的結(jié)局。
詩人在政治上則左右開弓,以至于有人認為新月派是當時中國的第三種政治力量。然而在現(xiàn)實面前,任何這類的“單純信仰”都是要破滅的。世易時移,再加上家庭罹變,詩人逐漸變得消極而頹廢。
由是觀,黃鸝的形象正象征他那遠去的“愛”“自由”“美”的理想。
3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應該注意到,在這首詩中詩人并沒有選擇“我”這一更為強烈的主體抒情意象作為主詞,而是采用了“我們”這種集體性的稱謂。黃鸝的象征意義不只是對“我”而言的。作為一群觀望者,“我們”始終緘默無言(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流露出一種“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情緒。徐志摩們也只能無奈地觀望,年青時的熱情被那只遠去的黃鸝鳥帶得杳無蹤跡了。
二、印發(fā)材料,比較徐志摩詩作三首《雪花的快樂》《為要尋一個明星》《闊的海》。
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為要尋一個明星
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著黑夜里加鞭;——
向著黑夜里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沖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為要尋一顆明星;——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沖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xiàn);——
那明星還不出現(xiàn),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著一具尸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闊的海
闊的?盏奶煳也恍枰,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紙鷂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風;
我只要一分鐘
我只要一點光
我只要一條縫,
像一個小孩爬伏
在一間暗屋的窗前
望著西天邊不死的一條
縫,一點
光,一分
鐘。
(一)思考
1比較三首詩意象的特點。
2談?wù)勥@三首詩表達的感情有何相同之處。
(二)討論
1?比較三首詩意象的特點。
(1)《雪花的快樂》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歡快、無拘無束、輕松自由)
“認清我的方向”(目標明確)
“飛揚,飛揚,飛揚”(堅定執(zhí)著、矢志不渝)
“她”——“有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征)
(2)《為要尋一個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
“瞎馬”——追求理想過程中的憑借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環(huán)境
騎手——詩人自比
(3)《闊的!
“一條縫”“一點光”“一分鐘”——表現(xiàn)出詩人追求光明的可憐、卑微和頑強執(zhí)著。
2?談?wù)勥@三首詩表達的感情有何相同之處。
(1)《雪花的快樂》
這首詩重復出現(xiàn)的“飛揚,飛揚,飛揚”織出一幅深邃的靈魂圖畫。雪花的旋轉(zhuǎn)、飛翔和最終歸宿完全吻合詩人優(yōu)美靈魂的自由、堅定和執(zhí)著。閱讀這首詩,體會詩人的情感,要關(guān)注到,這一切展開建筑在“假如”之上,F(xiàn)實中他的靈魂也許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現(xiàn)實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為要尋一個明星》
“為了尋一個明星”,這“明星”是什么?意象的隱喻是不確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與尋求者之間的嚴峻關(guān)系,黑綿綿的昏夜是對明星的一種嚴絲密縫的遮蔽,而執(zhí)著的騎手卻尋求它的敞亮,這中間隔著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騎手的胯下卻是匹拐腿的瞎馬。想往和可能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就這樣構(gòu)成了。至于這種意象,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躺著一具尸首。——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點影子時,主人公已沒有機會看到。從中我們體會到詩人追求理想過程中美麗的掙扎。
(3)《闊的!
徐志摩在他為數(shù)并不算很多的詩文中多次描寫過“飛翔”,“飛翔、飛翔、飛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稱放棄所有這些壯觀和逍遙,宣稱無疑象征自由的“闊的?盏奶”“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鐘”的時間,“一點光”的明亮和“一線天”似“一條縫”的希望。一個“小孩”,當然是純真、新鮮的,生命剛開始,希望剛萌生,絕對應該擁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開闊的自由與更長遠的生命。而卻“在一間暗屋的窗前”“望著西天邊不死的一條縫,一點光,一分鐘”。這里面,滿溢著詩人理想幻滅的幾許沉重和悲涼。詩中,一個天真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的希望顯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憐。
從這三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三首詩都是以浪漫主義的抒情筆調(diào)抒寫自我的“靈性”,都是在表現(xiàn)詩人對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對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惱。
三、本課小結(jié)。
【徐志摩《黃鸝》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徐志摩《黃鸝》賞析09-08
徐志摩詩歌《黃鸝》07-09
黃鸝課文原文08-17
柳宗元《聞黃鸝》賞析05-29
《黃鸝》閱讀練習及答案06-05
聞黃鸝柳宗元詩詞09-18
徐志摩詩歌06-22
徐志摩的詩06-22
徐志摩的散文05-29
徐志摩情詩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