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原文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游子吟》的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⑴吟:吟誦。
、朴巫樱撼鲩T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桥R:將要。
、纫饪郑簱摹w:回來,回家。
⑸言:說。寸草:萱草。萱草(花)是中國傳統(tǒng)的母親花,相對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嗜簳煟褐复饶钢。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nóng)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講解: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它把人類偉大的母愛置于特定的藝術(shù)氛圍中,加以弘揚和歌頌,使之膾炙人口。
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所作。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顛沛流淳,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此詩寫的正是這樣的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xiàn)的都是詩人深沉的內(nèi)心情感。
這是一首樂府體詩,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簡括的語言勾勒出慈母為游子縫制衣裳的場景,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念親的至深情感。全詩淳樸素淡、情真意切,撥動了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尤其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兩句已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佳句。
首聯(lián),“游子”,本謂遠游的客子!妒酚洝贰坝巫颖枢l(xiāng)”。也許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勞,風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詩一開頭,就似籠著一層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詩看,“游子”也可指離鄉(xiāng)遠游的舉子。有唐以來,開科取士,游子不絕于途,輾轉(zhuǎn)流徙,饑寒相侵,倍受艱辛,“古若不置名,道路無欹傾”。詩人以其親身體驗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濃縮和轉(zhuǎn)嫁,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實況,賦予了詩的社會意義。
次聯(lián),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詩人進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愛的含蘊,原來臨行縫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飛走的針線,竟是慈母的絲絲縷縷情思!坝巫訜o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許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遲遲歸”的!岸陶绿N藉”(《白石道人詩說》),是詩意的生發(fā),更是意境的升華。
尾聯(lián),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化出,但較之原詩句,比擬切當,對比強烈,形象更為鮮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書但云安”,要解脫和拋卻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難而前,銳意進取,冀報恩于萬一。
“母愛”是人類純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永恒性主題!对娊(jīng)》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的詩句,簡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聲。冰心也在詩里寫道:“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和真切情意。平和的語言,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運用。它俚語入詩,明白曉暢,著語不多,純是白描,洋溢著強烈的生活氣息,那真摯深沉的感情就從平淡的語言中得出。
這首詩對后世影響很深。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愛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后人的深刻印象。
總之,這首抒情小詩歌頌了偉大的母愛,稱得起廣泛流傳千古不朽之作。千百年來撥動了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引起了萬千游子的共鳴。
點評:
這就是著名的《游子吟》。它親切而自然地歌頌了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中所講的“游子”,指離家在外或久居他鄉(xiāng)的人!耙鳌保糯姼璧囊环N名稱,意思同“歌”、“曲”相近!按绮荨保感〔,在詩中象征子女!靶摹保覆菰谏L中抽出的嫩莖。這里語意雙關(guān),既指草心也指游子的心。“三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征母愛。三春:即春天的三個月,包括孟春、仲春、季春(從每年的立春到立夏)。
偉大的母愛,如陽光一樣沐浴著兒女們成長。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給兒女們留下許多感受至深的印跡。對于孟郊這位長年離家在外,四處奔波的游子來說,感受最深的莫過于母子離別的痛苦時刻。因而他在詩中選取臨行前母親為他縫補衣衫的場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蓖ㄟ^“線”和“衣”,把母親對兒子難以割舍的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了。無論兒子遠行千萬里,母親縫制的衣服總會穿在身上。也就是說,母親無時無地不在遮護著孩子的身,溫暖著孩子的心!芭R行密密縫,竟恐遲遲歸。”這兩句寫母親縫衣服時的情景:慈祥的母親手拿衣服,針針線線,細密縫補。惟恐兒子遲遲難歸,所以把衣服縫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但做母親的內(nèi)心里,又何嘗不盼望兒子早日平安回家呢?詩人就是通過母親所做與所想的矛盾,非常細致地表現(xiàn)了慈母的一片深愛之情。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心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春天的陽光哺育小草,生動地比喻母親對兒子的溫暖,抒說兒子報答不盡慈母哺育之恩。
這首《游子吟》選取日常生活的普通場景,用樸素自然,明白如話的語言,細致而真切地突出了一個情字——慈母的愛子之情和兒子的感恩之情。千百年來,每當讀起它,都會使人心弦為一片愛的純情所震顫,引起兒女們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評析: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jié)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于此時。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此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nèi)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為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句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tài),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jié)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nèi)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lián)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薄罢l言”有些堪比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小小的萱草花表達的孝心怎么報答得了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tài)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全詩最后用一雙關(guān)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代,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梢姟队巫右鳌妨艚o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作者介紹:
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F(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創(chuàng)作背景
《游子吟》寫于溧陽(今屬江蘇)。此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泵辖荚缒昶礋o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jié)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fā)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名家點評
明代高棅《唐詩品匯》:劉云:全是托興,終之悠然。不言之感,復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猶不忘淡,詩之尤不朽者。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鐘云:仁孝之言,自然風雅。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親在遠游者難讀。顧璘曰:所謂雅音,此等是也。
明代邢昉《唐風定》:仁孝藹藹,萬古如新。
清代張惣《唐風懷》:南村曰:二語婉至多風,使人子讀之,愛慕油然自生,覺“昊天罔極”尚屬理語(末二句下)。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貞元、元和間,詩道始雜,類各立門戶。孟東野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線……”,真是《六經(jīng)》鼓吹,當與退之《拘幽操》同為全唐第一。
清代岳端《寒瘦集》:此詩從苦吟中得來,故辭不煩而意盡,務外者觀之,翻似不經(jīng)意。
清代宋長白《柳亭詩話》:孟東野“慈母手中線”一首,言有盡而意無窮,足與李公垂“鋤禾日當午”并傳。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即“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與昌黎之“臣罪當誅,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后世影響
孟郊的這首《游子吟》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shù)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又有兩位詩人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對后人的影響。
1992年9月香港舉辦了一項活動——“我最愛的十首唐詩”,評選結(jié)果按得票多少為序,最后在眾多唐詩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這首詩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向世界各國推薦的學生優(yōu)秀讀物。[3][5]教材中也有選用,被收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
《游子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
2、認識波音記號,并學會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表現(xiàn)母子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說說你的媽媽是個怎樣的媽媽?(生答)
師: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其實自古以來媽媽給予自己孩子的都是無私的愛。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媽媽,請大家看圖片(課件),請同學們告訴老師,在這幅圖片上描繪了什么?
生:答
師:同學們都回答的非常棒,這幅圖片啊,主要描繪的是一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縫衣服的場景,圖片上的兒子就是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孟郊,他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和感激之情,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游子吟》
二、吟讀古詩,體驗母子情。
1、教師指導學生深情的讀古詩。
2、老師跟音樂讀古詩,請同學們模仿老師讀古詩。
3、師范唱歌曲,孩子們聽歌曲。
4、師說說古詩的意思,孩子們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深情朗讀古詩。
三、 學唱歌曲
1、跟師用“l(fā)u”模唱歌曲,學生完整的用“l(fā)u”模唱。
2、跟師學唱歌譜。
3、在生唱歌曲之前再聽范唱,請學生心理默唱歌詞。
4、學唱歌詞。
5、歌曲中有幾個角色?分別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兩個角色。
6、師跟學生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中的角色。
7、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動作表現(xiàn)。
四、情感升華。
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自古以來詩人借詩抒懷,這是因為母親對孩子傾注了無私的愛,愿為孩子付出一切,下面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正式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
師小結(jié),請同學們再一次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游子吟》,希望晚上你們可以把這首歌曲獻給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和感激之情。
教學反思:
《游子吟》是一首描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言的愛的抒情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題,我這堂課主要以“情”為核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感情教育。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游子吟》一詩時,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訓練,教學中滲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一、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
一直以來,古詩教學都側(cè)重于理解詩意。而在設計這課教案時,我把古詩教學的重點轉(zhuǎn)移到朗讀與創(chuàng)設情境之上,所以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導入——生讀——師讀——生再讀——看——唱——設計動作——表現(xiàn)——情感升華——完整表演。每個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流暢,過渡自然,且能做到層層深入,使學生與詩人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二、對比師生間的朗讀,層層推進
詩歌歌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队巫右鳌芬詷銓嵉恼Z言,生動的形象,真摯的母愛,而被廣泛傳誦。教學中,我采用對比老師與學生的朗讀,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引領學生在誦讀中走進文本,在品味中體驗情感。比如。在引導學生體會深夜為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補新衣母親的情感時,通過課件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朗讀時。學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偉大深沉而無私的母愛,我們無以為報,但可以通過聲音去贊頌母親,把自己對母親的愛通過深情的歌聲把感情抒發(fā)出來。
三、 延伸意境,升華情感。
《游子吟》一詩內(nèi)容簡短,理解容易,而母愛是博大的,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歌頌母愛的詩歌與故事。老師的一則故事使孩子們對于詩歌的情感得到了升華。,讓學生在感悟母愛的同時,增加對其作品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一節(jié)課,我不斷的想把母親對于游子的關(guān)愛和游子對于母親的感激之情灌輸于孩子,使我自己覺得課堂上言語不夠干凈利落,我自己的情緒高漲,卻沒有帶著孩子們一起快速進入角色,所以感覺自說自唱的部分比較多。對于一個陌生的班級,我預想的太過完美,與孩子們互動很少,也沒什么默契,課堂上教唱的部分太少了,顧及孩子的接受與情感部分也太少了。最后情感升華部分我如果能與孩子有個小溝通就更好了,自己掌握的還不夠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讓抓住孩子的心,調(diào)動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我教學的重點。對于音樂老師而言,除了具備有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
《游子吟》教學反思
《游子吟》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簡潔,感情細膩深厚,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地愛和感激之情,立意深遠,通俗易懂。谷建芬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歌聲中感受古人的文采和蘊含其中的道理,用心用情編織了一曲依依不舍、飽含深情的“母子愛歌”。
在此課教學時,我先創(chuàng)設情境,從古琴音樂進入,在渾厚悠長的古琴音樂聲中播放古人的吟唱,讓學生感受“古風”,從而走進歌曲的意境當中,接著讓學生欣賞古詩詞加入現(xiàn)代音樂后的歌曲版的《游子吟》,從而感受“新韻”,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在教授新歌的過程中,通過聆聽、模唱、對比、體驗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學唱歌曲,感知歌曲情緒。對比中感受五言古詩的聲律特點、音樂節(jié)奏的相同點,以及古詩的聲調(diào)與旋律的音調(diào)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作曲家依字創(chuàng)腔的創(chuàng)作手法。
在學歌教學中,我始終把”情”放在首位,從模唱、到學譜,再到唱詞,處處都注重學生情感的投入。在教學中,我先從歌詞內(nèi)容入手,讓學生模仿母親縫衣服的感人情境,讓學生在模仿的同時,感受歌曲的意境。接著又由縫的動作讓學生感受裝飾音的作用。從模唱到演唱,一切都很順利,學生能夠把歌曲中的情感哼唱出來。整個環(huán)節(jié)似乎比較順暢。但在整個教唱環(huán)節(jié)中,關(guān)注學生太少,個別學生沒有唱對,沒有及時糾正,這是整節(jié)課的敗筆。還有就是,在整節(jié)課中過分強調(diào)情感,個別的語句有點啰嗦,不夠精煉。
無論在哪門學科的教學中,情感的教學,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情感不僅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之一。而人的情感不僅是由遺傳和成熟決定的,而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人的情感發(fā)展植根于教學活動之中。音樂是聲音的藝術(shù),但更是情感的藝術(shù)。在本課中,我在教會歌曲的同時,更是著力于學生“游子”感情的體驗,將“情”融于音樂,在音樂中體驗“情”,這也是我本課的教學教學目標之一,在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上,我對本節(jié)課還是比較滿意的。
以上是本人對此節(jié)課的點點思考,許多細節(jié),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上中不斷完善、提高。
【《游子吟》的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游子吟》原文賞析10-17
游子吟的原文及賞析02-08
游子吟原文及賞析02-26
最新游子吟的原文賞析 孟郊游子吟原文賞析03-20
《游子吟》原文、注釋及賞析09-26
孟郊《游子吟》原文賞析05-16
《游子吟》原文譯文賞析07-06
《游子吟》原文翻譯及賞析03-02
《游子吟》的原文詩句賞析釋義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