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簡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后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簡介相關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圓明園簡介 篇1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據(jù)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nèi)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后,向城內(nèi)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余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于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zhèn)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jiān)、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歷史上侵略軍的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英法聯(lián)軍到處燒殺搶掠、野蠻洗劫、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nèi)寺廟建筑也大多被毀于火。英法聯(lián)軍的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于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幸免于難。據(jù)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nèi)尚存有建筑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臺、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筑又遭掠奪焚劫。
在文學作品中似乎把火燒圓明園的罪過,歸咎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無能。聽起來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確切。歷史上的無數(shù)事實表明,一個貧窮落后、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只能處于被壓迫、被剝削、被侮辱、被掠奪的地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則再次證明:國家貧窮、落后、軟弱就要挨打。
現(xiàn)在,圓明園已辟為遺址公園,并正對遺址進行保護性維修,恢復山形水系、園林植被、橋涵閘路,部分古建筑也將重修。
圓明園簡介 篇2
占地面積
圓明園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筑面積比故宮還多1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等于8.5個紫禁城。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里,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tǒng)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后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chuàng)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有玲瓏剔透的樓閣亭臺;有象征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有象征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等。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筑藝術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內(nèi)還珍藏了無數(shù)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
水主題元素
圓明園復原圖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后湖景區(qū),環(huán)繞后湖構(gòu)筑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州”之象征。各個島上建置的小園或風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頗有登岳陽樓一覽洞庭湖之勝概,“垂虹駕湖,蜿蜒百尺,修欄夾翼,中為廣亭。紋倒影,滉漾楣檻間,凌空俯瞰,一碧萬頃”。西岸的坦坦蕩蕩,酷似杭州玉泉觀魚,俗稱金魚池。“鑿池為魚樂國,池周舍下,錦鱗數(shù)千頭!眻A明園西部的萬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涼,遙望彼岸奇花纈若綺繡。雍正喜歡在此居住。圓明園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澤)水法引水入室,轉(zhuǎn)動風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乾隆皇帝喜歡在此消暑。長春園西湖中的海岳開襟,在白玉石圓形巨臺上建有三層殿宇,遠遠望去好似海市蜃樓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萊瑤臺,取材于神話中的蓬萊仙島,原名蓬萊洲。相傳,秦始皇曾派遣一個名叫徐福的人,率領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東渡,去替他尋仙境、求仙藥,以企長生不老。這當然只能是“?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而雍正則讓工匠在圓明園的東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島,象征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島上建有殿閣享臺,“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樓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東湖命名為“福!薄T诟:K陌读硗膺建有十多處園林佳景。福海,東西、南北各寬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約35公頃,相當于北海公園的水面。這里水面開闊,景色秀麗,每于端午佳節(jié),在此舉行大型龍舟競渡活動。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觀賞河燈。冬日結(jié)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賞游。福海實際上是圓明園的水上娛樂中心。
建筑風格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jīng)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臺,東巡岱岳,巡游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勝水、名園勝景,就讓隨行畫師摹繪成圖,回京后在園內(nèi)仿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圓明園的園林風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處。杭州西湖十景,連名稱也一字不改地在園內(nèi)全部仿建。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乾隆帝南巡之后,在圓明園先后仿建有四處江南名園。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瀾園。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時,曾以海寧的陳氏隅園作為行館,并賜名“安瀾園”。乾隆皇帝很喜歡該園結(jié)構(gòu)佳妙,回京后就在圓明園四宜書屋左右,仿其位置進行改建和增建。園成之后,也題名叫“安瀾園”,當時仿建的另外三處名園,都在長春園內(nèi)。一處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齋東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園而建的小有天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寧(即南京)瞻園而建的如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蘇州著名園林而建的獅子林。如園和獅子林,都分別有16個以上風景點。
圓明園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于七月初七,設七夕巧筵的地方。這里可遠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組疊山,松巒峻峙,山澗之中瀑布飛流急下。在此近觀仰視有如廬山的峻峙氣勢,取名叫“小匡廬”。
坐石臨流,仿自紹興會稽山陰的蘭亭。建于雍正朝,俗稱流杯亭。東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會于會稽蘭亭,曲水流觴,賦詩修禊(祭祀活動),被傳為佳話。
圓明園的這座蘭亭,在仄澗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開間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歷代書法名家“蘭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學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跡,合為“蘭亭八柱冊”。乾隆皇帝讓把此亭改建為八方,并換成石柱,每柱刻一帖,這就是著名的圓明園蘭亭八柱。廓然大公,后來也總稱雙鶴齋,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葉,仿照盤山靜寄山莊的云林石室的山石,疊石而成的。嘉慶詩贊“雙鶴齋”:結(jié)構(gòu)年深仿惠山,名園寄暢境幽閑。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嶇石不頑。人們知道頤和園的諧趣園,是仿惠山寄暢園建的,其實,當時在圓明園也仿建有寄暢園。只是兩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寫的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藝術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時叫桃花塢,曾是弘歷讀書的地方,書室叫“樂善堂”。此景,號稱有山桃萬株。蘇州閶門內(nèi)舊有一處桃花塢,相傳是唐伯虎的故居。圓明園的桃花塢,雖然襲合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規(guī)范的束縛,廣征博采,形式多樣。
建筑形式
圓明園的主要建筑類型包括殿、堂、亭、臺、樓、閣、榭、廊、軒、齋、房、舫、館、廳、橋、閘、墻、塔,以及寺廟、道觀、村居、街市等,應有盡有。其盛時的建筑樣式,也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建筑可能出現(xiàn)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樣:既有常見的單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樸素淡雅;又有宮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頂,金碧輝煌;既有一進兩廂、二進四廂的規(guī)整院落,又有靈活多變的建筑組群。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種之多,除常見的矩形、方形、圓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還有很多獨特新穎的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書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環(huán)、方勝等,可謂豐富無比。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余處園中園和風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說的一百景。集殿堂、樓閣、亭臺、軒榭、館齋、廊廡等各種園林建筑,共約16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筑面積還多1萬平方米。園內(nèi)的建筑物,既吸取了歷代宮殿式建筑的優(yōu)點,又在平面配置、外觀造型、群體組合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規(guī)范的束縛,廣征博采,形式多樣。創(chuàng)造出許多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都極為罕見的建筑形式,如字軒、眉月軒、田字殿、還有扇面形、弓面形、圓鏡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勝形、書卷形等。加之在園林布局上,因景隨勢,千姿百態(tài);園中各景又環(huán)環(huán)相套,層層進深,形成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整體美。法國傳教士王致誠,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說:圓明園的建筑,形式變化較多,而且參差不齊,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宮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隨意安排的,沒有一座與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饒有興趣,人們不能在一覽之下,就領略這幅景色,必須一點一點地仔細研究它。
宗教元素
圓明園的寺廟園林,也是反映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cè)面。安佑宮(鴻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壽皇殿的舊例建造的。用來祭奉康熙、雍正“神御”,是園內(nèi)的皇家祖祠。宮為九間,正脊重檐歇山,以黃色琉璃瓦覆頂,是園內(nèi)體量最大的一個建筑物。周圍有喬松偃蓋,中軸線南端有兩對華表,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方壺勝境位于福海東北海灣岸邊,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瓊閣建造的,據(jù)史料記載,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這處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漢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個建筑體態(tài)龐大,金碧輝煌。每當清晨薄霧初起,該建筑在煙霧中時隱時現(xiàn),宛如瓊閣瑤臺一般。這處建筑的格調(diào)和氣勢,是我國現(xiàn)存園林建筑中所少見的。舍衛(wèi)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據(jù)說是仿照古代印度橋薩羅國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內(nèi)共有殿宇、房舍326間。康熙以來,每當皇帝、皇太后壽誕,王公大臣進奉的佛像都存放在這里。其中有純金的、鍍銀的、玉雕的、銅塑的,年復一年,竟達數(shù)十萬尊。圓明園遭劫掠焚毀,僅此一處所造成的損失,無論是經(jīng)濟價值還是文化藝術價值,都是難以用數(shù)字估量的。
【圓明園簡介】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簡介10-14
梁實秋簡介09-19
徐志摩的簡介06-08
黃庭堅的簡介08-17
劉禹錫的簡介03-22
季羨林的簡介03-27
《背影》簡介11-24
白居易的簡介09-09
離騷簡介02-02
梁實秋的簡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