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社戲》 閱讀答案
做閱讀題要弄清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nèi)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
《社戲》原文
離平橋村還有一里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xiàn)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烏油油的都是結(jié)實的羅漢豆。
“阿阿,阿發(fā),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fā)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一聲答應(yīng),大家便散開在阿發(fā)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拋入船艙中。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著船,幾個到后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吃完豆,又開船,一面洗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里,什么痕跡也沒有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這老頭子很細心,一定要知道,會罵的。 大家議論之后,歸結(jié)是不怕。他 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 當面叫他“八癩子”。
“都回來了!那里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雙喜在船頭上忽而大聲的說。
我向船頭一望,前面已經(jīng)是平橋。橋腳上站著一個人,卻是我的母親,雙喜便是對伊說著話。我走出前艙去,船也就進了平橋了,停了船,我們紛紛都上岸。母親頗有些生氣,說是過了三更了,怎么回來得這樣遲,但也就高興了,笑著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說已經(jīng)吃了點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來,并沒有聽到什么關(guān)系八公公鹽柴事件的糾葛,下午仍然去釣蝦。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壞了不少。”我抬頭看時,是六一公公棹著小船,賣了豆回來了,船肚里還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說。
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yīng)該的。”于是對我說,“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么?”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這真是大市鎮(zhèn)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xiāng)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嘗嘗去……”他于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聽說他還對母親極口夸獎我,說“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卻并沒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社戲》閱讀題
1、解釋文中的兩個詞語(4分)
(1)旺相: (2)糾葛:
2、依次填入選文中橫線上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 然而 即使 況且 B. 因而 如果 況且
C. 然而 如果 而且 D. 因而 即使 而且
3、選文中寫了“月下歸航”途中的一件什么趣事?雙喜是如何解釋這件事的?
4、你對阿發(fā)的行為是如果理解的?請簡要回答。(3分)
5、六一公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4分)
6、文段主要是通過什么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2分)
7、“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jié)尾應(yīng)該怎樣理解?(4分)
《社戲》閱讀答案
1、(1)旺相:茂盛。(2)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糾紛。
2、(C)
3、寫了眾小伙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 “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
4、阿發(fā)憨厚無私,先人后己,偷豆都撿自家的偷。“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得多呢。”
5、六一公公是淳樸鄉(xiāng)民的形象。他寬厚,善良,淳樸,好客,熱誠,珍愛自己的勞動成果、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六一公公對于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zé)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yīng)該的”,他并不是吝嗇的人;后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xiàn)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
6、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
7、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xiàn)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