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閱讀以及答案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佟懊颗R大事有靜氣!边@是晚清兩代帝師翁龢教導弟子時所言,他認為:自古賢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險事,越能心靜如水,處變不驚。凡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滅”。
同樣教導弟子時所言。他認為:自古賢圣之
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險事,越能-心靜如水,處變冪幛。凡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诤螢殪o氣?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講,靜氣就是“能沉得住氣”。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東晉不足十萬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萬虎狼之師,形勢不可謂不兇險。但是,主帥謝安此時卻在后方指揮所里不慌不忙下著圍棋。前線軍報傳來,他只隨意地看了一眼,又繼續(xù)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實在忍不住了,詢問戰(zhàn)況,謝安才輕描
波寫地說道:“小兒輩遂已破敵。”毛澤東在長征途中面對萬千敵軍的困追堵截,用靜氣一次次帶領紅軍化解危機,創(chuàng)造出奪占婁山關、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輝煌戰(zhàn)績,在危急關擊力挽狂瀾于既倒。
、垡粋人的靜氣從哪里來?他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需要自己
不斷地去歷練和積累。航天英雄楊利偉,在航天飛行的整個過程中,心率始終在70次左右,
絕對稱得上心如止水。在飛船里戴著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電腦鍵盤,難度之大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萬眾矚目、全球媒體關注的情況下,要保證200多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實現零失誤.時
于常人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楊利偉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時練一樣鎮(zhèn)定從容。
載譽歸來時,面對記者他吐露真情:經過十幾年如一日不厭其煩的刻苦訓練,不斷積累經驗,
普通人也能完成這樣的操作。的確,培養(yǎng)靜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個過程就如鐵杵磨針一
樣充滿了艱辛。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驚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心里沒底,也就是沒有駕馭大
事的能力和本領。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書籍就是精神食糧,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長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學的人,事業(yè)越開闊,頭腦越冷靜。還要善養(yǎng)正氣。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膘o氣要靠正氣來支撐。只有正氣在身,才能淡泊名利,無欲則剛,才能不為進退滋擾,做到寵辱不驚。
、菸覀冋幵趹(zhàn)略機遇期,各種問題和矛盾錯綜復雜,各級領導干部都有一定的壓力和緊迫感。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迪要“每臨大事有靜氣”,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和冷靜的頭腦,做到舉重若輕。這樣才能擔重任而不急,臨危難而不亂,科學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處理好大事。
24.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 _ (2分)
25.第②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6.第④段畫線句子中的“很大程度上”五個字是否可以去掉?請說明理由。(2分)
答:
27.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培養(yǎng)靜氣?試概括文章內容,分條作答。(3分)
答:
1、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2、作者用這一事例來證明“靜氣”的作用。謝安正是因為有“靜氣”,也就是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麇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氣度,也就是“能沉得住氣”,才取得了淝水之戰(zhàn)以少勝多的大捷。
3、結構分析:第一段提出問題。作者先引用名人(翁同和)名言(“每臨大事有靜氣”)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靜氣)。第二段分析問題。列舉兩個事例來證明論點。例一:謝安靠“靜氣”贏得淝水之戰(zhàn)。例二:毛澤東靠“”贏得國共之爭。第三、四段解決問題。作者進一步探究如何培養(yǎng)“靜氣”。其中第三段并列舉楊利偉的事例來證明培養(yǎng)“靜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充滿了艱辛和耐心的歷練。第四段則先從反面證明要培養(yǎng)“靜氣”需要博學和開闊的視野,后從正面證明要培養(yǎng)“靜氣”還需善養(yǎng)正氣。
4、文章第3段主要運用了【舉事例】的論證方法,論證了“培養(yǎng)靜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個過程就如‘鐵杵磨針’一樣充滿了艱辛和耐心的歷練!钡挠^點。
5、根據本文提出的觀點,有兩點:一是要博學和開闊的視野。這就需要我們好學勤學,努力開拓視野。二要善養(yǎng)正氣。這就需要我們發(fā)揚正氣,摒棄邪氣,需要我們加強修養(yǎng)。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閱讀以及答案】相關文章: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8-25
《靜》閱讀答案07-26
談靜閱讀答案01-28
談靜的閱讀答案08-21
鮮花閱讀以及答案08-24
回聲閱讀以及答案12-02
浣溪沙閱讀以及答案08-22
高啟《靜者居記》的閱讀答案與參考譯文11-19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成全善良閱讀以及答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