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千古傳誦的著名散文-《岳陽樓記》
引導語:《岳陽樓記》用較篇幅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洞庭湖的景色,所以它是一篇游記文,歡迎大家閱讀!
讀千古傳誦的著名散文——《岳陽樓記》
岳陽樓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岳陽樓是什么時候建的,說法不一。岳陽樓大約建造于唐代初年。唐玄宗時,張說任岳州刺史,常常同一些文人才士登樓賦詩,岳陽樓從此享有盛名,不少詩人都有登臨題詠之作。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滕子京被貶為岳州知州,到慶歷六年(1046)重新修建了岳陽樓。滕子京是很有才學的人,與范仲淹是同年進士,政治傾向也一致,共同受到保守派官僚的排斥打擊。他在岳州,不因貶官而消沉,仍然積極治理地方,做出了政績。但他有時又不免產(chǎn)生政治失意的苦悶與憂傷。在樓落成之時,憑欄遠眺,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了一首詞:“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59個字寫景抒情,很有氣勢。據(jù)《清波雜志》記載,有人問到他重建岳陽樓的情況,他說:“待憑闌大慟耳!”意思是登樓遠望,靠著闌干大哭一場。范仲淹應他的請求撰寫《岳陽樓記》,除了肯定滕子京在岳州的政績之外,主要是從正面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擺脫個人得失的生活態(tài)度與政治態(tài)度,去勉勵好友滕子京,也作為對自己的鞭策。
可惜的是,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在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毀于戰(zhàn)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進行修繕。清光緒六年(1880年),知府張德容對岳陽樓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將樓址內(nèi)遷6丈有余。解放后,政府多次進行維修,1983年又進行了一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構件,按原件復制更新。
岳陽樓所處的位置極好。它屹立于岳陽古城之上,背靠岳陽城,俯瞰洞庭湖,遙對君山島,北依長江,南通湘江,登樓遠眺,一碧無垠,白帆點點,云影波光,氣象萬千。岳陽樓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樓3層,樓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負全樓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wěn)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樓頂?shù)男螤羁崴埔豁攲④婎^盔,既雄偉又不同于一般。岳陽樓側旁有仙梅亭、三醉亭、懷甫亭等建筑。在岳陽樓下的沙灘上,有三具枷鎖形狀的鐵制物品,重達1500斤,也吸引不少游人觀看。其用途為何,至今說法不一。
岳陽樓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范仲淹寫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陽樓記》,共360字,文情并茂,讀之感人肺腑。范仲淹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游記的體裁,表現(xiàn)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和偉大抱負。文中許多警句已成為后人處世待人的格言,為人所傳誦。
《岳陽樓記》全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敘事,第二部分寫景,第三部分說理。三個部分層次分明,有機結合,見出全文的布局十分嚴謹。
第一部分就是文章的開頭一段,原文是“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巴陵郡,是岳州的古名,郡治就在今天的岳陽。這一段的大意是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在岳州作知州。過了第二年,政務很順利,百姓也安居樂業(yè),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了起來。因此重新修建了岳陽樓,對舊有規(guī)模有所擴大,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寫在上面。囑咐我為岳陽樓的重建寫一篇文章。這開頭一部分敘述作記的緣由,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但它不同于一般記敘文起頭的格式,不停留于簡單交代作記的緣由,而是緊扣著全文的中心論題,作者特意點明滕子京貶官在岳州,還是做出了政績,于是才有“重修岳陽樓”的雅事。這是對滕子京的肯定、贊揚,又是為后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議論埋下伏筆。對于滕子京的政績,則只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概括。因為目的在引出“乃重修岳陽樓”一句,所以不宜多說,以免喧賓奪主。而對如何“重修岳陽樓”,則又只列舉“增其舊制”與“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兩個方面,其他諸如岳陽樓歷史的沿革、重建的經(jīng)過、現(xiàn)在的新貌等就通通省略不寫。因為文章的寫作意圖在借題發(fā)揮,所以對岳陽樓本身也不宜多寫,以免輕重失調(diào)。這樣,第一部分敘事就顯得筆墨簡潔,而又突出中心。
文章的第二部分包括三個小段。第一小段的原文是“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主情,得無異乎?”這一小段首先扼要地寫出岳陽樓的特點。岳陽樓的美好景色,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洞庭湖上。洞庭湖連接遠處的山巒,容納長江的流水,波濤浩瀚,一望無際,有清晨的陽光,有黃昏的霧靄,氣象千變?nèi)f化,美不勝收。作者用一個“銜”字和一個“吞”字,不但寫出洞庭湖與遠山長江相聯(lián)的地理位置,而且充分顯示了洞庭湖的廣闊與宏偉,所以底下的“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兩句就使人仿佛親臨其境了。在以“朝暉夕陰”的早晚陰晴變化來概括洞庭湖景物的豐富多姿之后,作者緊接著用“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二句收住,與第一部分的“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一句相照應,為后文因不同之景生不同之情的描寫留下篇幅。所以作者用“然則”作為轉折,指出洞庭湖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達瀟水和湘江,降職外調(diào)的朝廷官員和多愁善感的詩人詞客常常會集在這里,他們觀賞景物的感受,能夠沒有差別嗎?“岳陽樓之大觀”是總述,而洞庭湖的景色則是“氣象萬千”的,對于“遷客騷人”來說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覽物之情”。文章這一部分的第二,第三兩個小段就分別描寫兩種“覽物之情”。第二小段的原文是“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簿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肅然,感極而悲者矣。”這一小段先描寫洞庭湖一派使人驚心駭目的景象。你看,陰雨綿綿:一連好幾個月天都不放晴,凄慘的狂風怒號著,卷起的渾濁的波濤,好似翻騰到半天空,日月晨辰都喪失了光輝,山岳也隱蔽了形體;來來往往的客商已經(jīng)無法通行,船上的桅桿倒下了,木槳折斷了;一到傍晚就昏天黑地,仿佛還有老虎吼叫和猿猴啼喚的聲音。作者本人其實不在岳陽樓,當然也沒有親見洞庭湖這可怕的景象,但借助于想象以及適當?shù)目鋸,卻描繪出險惡的畫面,渲染出恐怖的氣氛。在這樣的時刻登上岳陽樓,自然會產(chǎn)生遠離京城、懷念家鄉(xiāng)、擔心受到誣陷、害怕招來譏諷的心情,眼看到處都是蕭條凄涼境況,因而感慨萬端,無限悲傷。實際上作者筆下的自然氣候,本來隱喻著政治氣候。那“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那“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豈不就是奸佞專權,小人得志所造成的混亂而黑暗的局勢嗎?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也無異是暗示著忠貞之士流竄貶謫的遭遇。這當然會使得“遷客騷人”要“感極而悲”了。接下去第三小段再描寫洞庭湖一派使人賞心悅目的景象。原文是“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在這時,洞庭湖正值春風和煦,春光明媚,湖面波平浪靜,水光與天色互相輝映,看去是無邊無際的碧綠;還有白鷗在沙灘上飛起飛落,鮮麗的魚群在水中游來游去,岸邊的芷草和洲中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有時長空中的煙霧全部消失,皓潔的月光照耀千里,水面上閃動著金子般的光輝,月亮映入水中的圓影好似靜靜地沉下一塊璧玉,不時又傳來打魚人一唱一和的歌聲,這種洞庭月夜中的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一小段的描寫,當然也出于想象,也有適當?shù)目鋸。但與上一小段略有不同,它既描寫了白日的“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又突出描寫了夜晚的“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既描寫了自然景物,又突出描寫了人,“漁歌互答”本身就表現(xiàn)了打魚人的樂趣。在這時登上岳陽樓,那當然會感到心曠神怡,一切榮耀、羞辱都置之度外,而且臨風舉杯,開懷暢飲,內(nèi)心里充滿了無限的喜悅。春天的美景未必象征著政治的清明,但對“遷客騷人”來說,確乎帶來了慰籍,也不妨認為給他們展示了某種自得其樂的新天地,他們因而“其喜洋洋”了。這兩小段文字筆酣墨飽,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的不同景色,生動地刻畫了登樓人的不同感受。然而兩者又有相同之處,這就是個人感情都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變化,景惡則悲,景美則喜。文章把這種情隨景遷的現(xiàn)象作了充分的揭示,就為正面表達作者的見解作了有力的鋪墊。于是,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也就是進入最后一段的說理議論。
第三部分的原文是“嗟乎!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優(yōu),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六年指慶歷六年。這最后一句是游記文或一般記敘文通用的格式,交代作記的時間。在這最后一部分里,作者以“嗟乎"的嘆息領起,發(fā)表感慨,歸入正題。他曾經(jīng)考求古代“仁人”的內(nèi)心感情,好像跟前面說的兩種表現(xiàn)都不一樣。古代“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不以物喜”與“不以己悲”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不因為外在環(huán)境與個人遭遇的好壞而或悲或喜。顯然,是批評了上述“感極而悲”與“其喜洋洋”的兩種表現(xiàn)。古代“仁人”當然有悲也有喜,那么,他們?yōu)槭裁炊,又為什么而喜?作者不作正面回答,只講古代“仁人”的憂樂。先提出一個“憂”字。古代“仁人”總是憂的,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的生活而憂慮,退居江湖之上就為君主的治理國家而憂慮。他們就沒有樂了嗎?作者認為有的。不過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是畫龍點睛之筆,是全篇的警策。前面敘述“岳陽樓之大觀”,引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描寫“遷客騷人”如何“感極而悲”,又如何“其喜洋洋”,都是在為表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文章主旨做準備,古人叫做“蓄勢”,就是積蓄充足的氣勢,最終必然有力地得出顛撲不破的結論。仿佛曲終奏雅,文章的主旨已經(jīng)點明,但作者還意味深長地附上一句:“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意思是“唉!”除了這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代“仁人”,我還能歸向于誰呢!語氣婉轉,極有分寸,表示對古代“仁人”的景仰,也表示把古代“仁人”奉為楷模,而毫無一點自我夸許的意味。這樣的話語,既用以自勉,也用以勉人,因為《岳陽樓記》是為滕子京寫的,而滕子京在“處江湖之遠”時既能做出政績,卻又有“憑闌大慟”的念頭。范仲淹以感嘆方式提出引古代“仁人”為同調(diào),不但表現(xiàn)了他的謙虛謹慎,而且把與滕子京共勉的意思也包含在內(nèi)了。
《岳陽樓記》用較篇幅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洞庭湖的景色,所以它是一篇游記文。但范仲淹遠在鄧州,并沒有到岳陽樓登臨觀覽,而文章的中心也不在記述岳陽樓的“勝狀”,所以《岳陽樓記》又不像一篇游記文。它是把敘事、寫景與說理融為一體。它勝過無數(shù)登臨觀覽岳陽樓的詩文,首先在于它命意新而立論高,表現(xiàn)了一位杰出政治家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襟。這當然就不同于一般的抒情寫景之作。但借題發(fā)揮,總不能離題,還得扣著岳陽樓寫去。文章由“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引到“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再具體進入“覽物之情”的“異”的描寫,最后聯(lián)系“古仁人之心”來考察,把所有“覽物之情”一概宕開,用“其必曰”三字推出正題。順理成章,完全不見一點牽強生硬的痕跡。這又表現(xiàn)了作者的巧手安排布局。中間寫景部分,除了“悲”與“喜”兩兩相對,互相陪襯之外,還大量活用俳句,詞藻華美,音韻鏗鏘,鋪張揚厲,繪影繪聲,不但描寫出逼真的形象,而且描寫出動人的感情。當時,提倡古文的尹洙曾譏笑這是“傳奇體”,大約以為不符合古文的規(guī)范,后來有的古文選家也不予選錄。殊不知這正見出范仲淹的描寫技巧。越是把不同的景物與不同的感受寫得逼真動人,似乎合情合理,無可厚非,就越能顯示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視野開闊、襟懷坦蕩。這是一種欲抑先揚的寫法,使文章起伏跌宕,搖曳多姿。
[知識拓展]
岳陽樓記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
寫于為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釋
記:一種文體?梢詫懢、敘事,多為議論。但目的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和抱負(闡述作者的某些觀念)。
(1)選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蘇州吳縣(現(xiàn)江蘇省吳縣)人,北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岳陽樓在湖南岳陽西北的巴丘山下,樓高三層,下臨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2)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3)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職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諒,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時朋友間多以字相稱。謫zhé①<動>譴責;責備!蹲髠?成公十七年》:“國子~我。”②<動>被貶官,降職。《琵琶行》:“~居臥病潯陽城。”③<名>缺點;過失!独献印罚“善言無瑕~。”
【謫戍】把被革職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發(fā)到邊遠的地方。在這里作為<動>被貶官,降職解釋。
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越,到了,及。
(5)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政,政事;通,通順;和,和樂。這是贊美滕子京的話。
(6)百廢具興: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百,不是確指,形容其多。廢,這里指荒廢的事業(yè)。具,通“俱”,全,皆。興,復興。
(7)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乃,于是;增,擴大。制:規(guī)模。
(8)唐賢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9)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囑咐。予,我。作文,寫文章。以,用來,連詞。記,記述。
(10)予觀夫巴陵勝狀:夫,指示代詞,相當于“那”。勝狀,勝景,好景色。
(11)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銜,銜接。吞,吞沒。浩浩湯湯(shāng):水波浩蕩的樣子。
(12)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際涯:邊。(際、涯的區(qū)別:際專指陸地邊界,涯專指水的邊界)。
(13)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朝,在早晨,名詞做狀語。暉:日光。氣象,景象。萬千,千變?nèi)f化。
(1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此,這。則,就。大觀,雄偉景象。
(15)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備,詳盡,完備。矣,語氣詞“了”。之,的。
(16)然則北通巫峽:然則:雖然如此,那么。
(17)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極,盡。
(18)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遷客,被貶謫流遷的人。騷人,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多:大多。會,聚集。于,在。此,這里。
(19)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飽覽這里景色時的感想,恐怕會有所不同吧。覽:觀看,欣賞。物:景物。之情:情感。,得無:恐怕/是不是。異:差別,不同。乎
(20)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連綿不斷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21)開:解除,這里指天氣放晴。
(22)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陰,陰冷。號,呼嘯;濁,渾濁。排空,沖向天空。
(23)日星隱曜(yào):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不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輝;日光。
(24)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岳,高大的山。潛,隱沒。形,形跡。
(25)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26)檣(qiáng)傾楫(jí)摧:桅桿倒下,船槳折斷。檣,桅桿。楫,船槳。傾,倒下。摧,折斷
(27)薄暮冥冥(míng 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樣子。
(28)斯:這,在這里指岳陽樓。
(29)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則,就。有,產(chǎn)生……(的情感)。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去,離開。國,國都,指京城。去國,離開京都,也即離開朝廷。憂,擔憂。讒,讒言。畏,害怕,懼怕。譏,嘲諷。
(30)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蕭然,蕭條的樣子。感極,感慨到了極點。而,表示順接。者,代指悲傷感情,起強調(diào)作用。
(3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氣候和暖,陽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風和煦。景,日光。明,明媚。(借代修辭)。
(32)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33)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一,全。萬頃,極言其廣。
(34)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沙鷗,沙洲上的鷗鳥。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指美麗的魚。鱗,代指魚。游泳:或浮或沉。游:貼著水面游。泳,潛入水里游。
(35)岸芷(zhǐ)汀(tīng)蘭: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種。。盒≈,水邊平地。
(3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7)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或:有時。長:大片。一,全?眨合ⅰ
(38)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
(39)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40)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這里是寫無風時水中的月影。璧,圓形正中有孔的玉。
(41)漁歌互答:漁人唱著歌互相應答。互答,一唱一和。
(42)何極:哪有窮盡。何:怎么。極:窮盡。
(43)心曠神怡: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曠,開闊。怡,愉快。
(44)寵辱偕(xié)忘:榮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寵:榮耀。辱:屈辱。
(45)把酒臨風:端酒面對著風,就是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zhí)。臨,面對。
(46)洋洋:高興得意的樣子。
(47)嗟(jiē)夫:唉。嗟夫為兩個詞,皆為語氣詞。
(48)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曾經(jīng)。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49)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異,不同于。為,這里指心理活動。二者,這里指前兩段的“悲”與“喜”。
(5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為互文)。以,因為。
(5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在朝中做官擔憂百姓。意為在朝中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對應“居廟堂之高”。進:在朝廷做官。
(52)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處江湖之遠:處在偏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對應“處江湖之遠”。之:定語后置的標志。是:這樣。退:不在朝廷做官。
(53)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順承。必:一定。
(54)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那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55)時六年:慶歷六年(1046年)
【讀千古傳誦的著名散文-《岳陽樓記》】相關文章:
寫景的著名散文07-14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集07-10
著名作家的英語散文06-27
范仲淹與《岳陽樓記》的散文04-11
余秋雨的著名散文(通用5篇)04-11
描寫雪的著名散文(通用25篇)04-16
跟春天有關的著名散文(精選8篇)09-09
描寫春天最著名的散文(通用17篇)09-19
著名作家敘事性散文07-14
國畫,彌留千古芬芳散文(通用28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