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勤惰的寓言故事
導語:那些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不作長遠打算,不顧辛勤勞動去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跟寒號鳥也沒多大區(qū)別。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于勤惰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鐵棒磨成針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墒俏颐刻觳煌5啬パ侥ィ傆幸惶,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fā)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讀起來。
寒號鳥
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眾鳥不同,它長著四只腳,兩只光禿禿的肉翅膀,不會像一般的鳥那樣飛行。
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寒號鳥驕傲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搖晃著羽毛,到處走來走去,還洋洋得意地唱著:“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到南邊,準備在那里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準備工作。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又不愿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游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于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里。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里,凍得渾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著:“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后,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面暖和!太陽下面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著,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最后,它沒能混過寒冷的冬天,終于凍死在巖石縫里了。
那些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不作長遠打算,不顧辛勤勞動去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跟寒號鳥也沒多大區(qū)別。
秀才的“大志”
兩個窮酸秀才,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不事稼穡(se),不學無術,一天到晚裝模作樣,搖頭晃腦,自作清高。衣服又舊又破,常常連肚子都填不飽,可他們依舊鄙視勞動。
一個炎炎的夏日,這兩個秀才聚到一起了。他們走到村邊,坐在一個大樹墩上,一人拿著一把破舊的大蒲扇,不停地搖著扇,驅趕著蚊蟲。他們看著農人正在地頭辛苦地干活,顆顆汗珠滴在土地上,兩秀才大發(fā)感嘆。
一個秀才說:“他們真苦啊!這么勤巴苦做的,落得個什么呢?我這一輩子雖說也窮酸,可是我只要吃飽了飯、睡足了覺也就行了。我最討厭的就是像他們這樣下地去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們太胸無大志了。將來有朝一日我得志了,我就一定先把肚子填得飽飽的,吃飽了再睡;睡足以后再起來吃,那該是多有福氣呀!有了這樣的福氣,就算是實現了我的大志了。老兄,你說不是這樣嗎?”
另一個秀才不同意前一個秀才說的話。這個秀才說:“哎呀老兄,我和你可不一樣啊。我的原則是吃飽了還要再吃,哪來的工夫去睡大覺呢?我要不停地吃,這才是享受人世間最大的樂趣。依我看,這才是我的大志!”
兩個人喋喋不休地談著他們的“大志”,原來只不過是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所以到頭來也只不過是畫餅充饑。
兩秀才的“大志”,實在是可悲又可鄙,這種寄生蟲的狹隘自私,只能遺人笑柄。
瓦甕與美夢
在一個偏僻閉塞的地方,有一個讀書人。這個人有些文化,但學問并不高,而且他什么也不會干,靠著祖上留下的一點微薄的家產,整天好吃懶做,異想天開。最后,這個讀書人坐吃山空,他身邊僅剩下一只瓦甕了。盡管這樣,他依然每天幻想,把瓦甕當作寶貝,白天把甕藏起來,晚上拿出來,抱在手上不肯放手,唯恐有人來搶去了似的。
一個晚上,窗外北風呼嘯,搖得門窗“吱吱”直響,天氣非常寒冷。讀書人凍得縮成一團,怎么也睡不著。于是,他又開始做起他的美夢來,他腦海中出現了他平時想得到的一切。他向老天祈求:老天爺,讓我得到富貴吧!那時候,我將有很多的錢財,我用錢財買到了一大片田莊,然后又建造起大片富麗堂皇的住宅。于是,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貴族。在我的府上,養(yǎng)著許許多多美麗的女子,她們能歌善舞,每天為我輕歌曼舞。我又娶了漂亮多情的妻子,我們有高大的馬車,馬車上有巨形的華麗的車蓋,我同美麗動人的妻子坐在高貴巨大的馬車上到處游覽名勝古跡……反正,只要富貴人家所具有的,我全都要有。
他越想越高興,簡直就像身在其中,不知不覺中,竟手舞足蹈起來。得意忘形之中,一腳將他那唯一的寶貝——瓦甕給蹬破了……
這個讀書人好吃懶做,一心幻想著榮華富貴,又不愿付出艱苦的勞動,到頭來,只能是一無所有,實在是可悲。
萬字難寫
汝州農村有個老翁,家道殷實,十分富有?墒撬孀孑呡叾际俏拿ぃB“之乎者也”等最簡單的字都不認識。不識字干很多事都極不方便,老翁嘗夠了苦頭,決心讓兒子念書識字。
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后就寫給老翁看:“我學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學,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么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仿佛悟到了什么,學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學成了,F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么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見到兒子這么聰明,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zhí)。兒子滿口答應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
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終于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里去催促。
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兒子正拿著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著,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為什么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學習只滿足于一知半解,那和這個笨兒子又有什么兩樣呢?
齊人學彈瑟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作瑟,發(fā)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很多人都精通彈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于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習?墒沁@個齊國人沒學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不是找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專心聽講,平時也總不愿意好好練習。
學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的曲子,老師責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里想:我到趙國來學了這么久的彈瑟,如果什么都沒學到,就這樣回去哪里有什么臉面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彈瑟的基本要領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于是他琢磨開了:看來只要調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如果我把調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好音后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里,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請師傅為他調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膠把那些調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說:“我學成回來了,現在已經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于是他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出了個大洋相。
這個齊國人奇怪極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彈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調好,也只是彈好瑟的條件之一。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才不會重蹈這個齊國人的覆轍。
【勤惰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惰落的愛情詩歌07-06
勤的閱讀答案12-06
《勤》閱讀答案10-12
說勤的閱讀答案09-18
勤思苦學的詩句08-26
《勤》梁實秋閱讀答案11-10
梁實秋勤閱讀答案09-29
勤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散文09-25
梁實秋《勤》閱讀答案09-18
梁實秋《勤》練習及答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