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fēng)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fēng)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實秋,F(xiàn)代著名學(xué)者、散文家,祖籍浙江省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h。童年隨父定居揚州,自稱揚州人。1924年出版詩文合集《蹤跡》,后轉(zhuǎn)向散文創(chuàng)作,成為五四以來最有影響的散文作家之一。1927年寫成著名散文《荷塘月色》。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其后出版的散文集有《歐游雜記》《倫敦雜記》《你我》等。他的散文表現(xiàn)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光明未來的期待,也抒發(fā)了自己真摯、濃郁、細膩的情思。朱自清善于精確地觀察身邊事物,細致地描寫自然景色,委婉地表達內(nèi)心感受。其作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結(jié)構(gòu)精巧謹嚴、風(fēng)格清新雋永、富有詩情畫意而著稱。
賞析
本篇寫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本文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是作者的行蹤,暗線是作者情感的變化。從明線來看,作品是按照想荷塘、去荷塘、賞荷塘、離荷塘的順序描寫了游覽順序。從暗線來看,作者的情感從頗不寧靜、追求寧靜、得到寧靜,到我什么都沒有,恰好好處地展現(xiàn)了自己的一段心路歷程。
朱自清說: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筆畫,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圖!逗商猎律烦晒Φ剡\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有鮮明的比喻,出水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著朵兒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僅貼切,而且生動;有鮮明的對比,彎彎楊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襯下,越發(fā)顯得輕俏;有強烈的襯托,以沒精打采的燈光來映襯月色的明亮,以蟬聲和蛙鳴來烘托四周的寂靜;有生動的擬人,那裊娜地開著的荷花,像剛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寫得極為標致。但更令人贊賞的是,由于作者對描寫對象有極其深刻的體會,因此突破一般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一種奇特而新穎的手法,如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花香本來訴諸嗅覺,但作者把它寫成有旋律的歌聲,給人以嗅覺兼聽覺的感受。又如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流動的光波,本是無聲的,被描寫成動聽的音樂,給人以視覺兼聽覺的感受。
照理說,香味、光影和歌聲、琴聲沒有什么相通之處,但作者卻運用了古典詩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把嗅覺和視覺的形象,轉(zhuǎn)化為聽覺的形象,模擬了香和光時斷時續(xù)、似有若無的形態(tài),使難以描摹的感覺通過另一種可感形象而具體化了。這種出神入化的藝術(shù)處理手段,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不多見的。
本文的藝術(shù)成就,除了描寫技巧的獨到之處外,語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語言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新穎,如他自己所主張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歐化的口語(《〈你我〉序》)來繪神狀態(tài)、表情達意,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話,自然流暢,絲毫沒有雕琢的痕跡,讀著令人感到分外親切。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賞析03-16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賞析07-01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賞析05-14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03-29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01-21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賞析03-25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賞析07-06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2篇【精品】06-1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文04-17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