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規(guī)傳文言文翻譯
在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陳規(guī)傳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陳規(guī)傳》
陳規(guī),字正叔,絳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詞賦進士,南渡為監(jiān)察御史。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馮祥進由刀筆,無他才能,第以慘刻督責為事。由是升職,恐長殘虐之風,乞黜退以勵余者。”詔即罷祥職。四年七月,上章,上覽書不悅,詔付尚書省詰之。宰執(zhí)惡其紛更諸事,謂所言多不當,于是規(guī)惶懼待罪。詔諭曰:“朕始以規(guī)有放歸山林之語,故令詰之,乃辭以不職忌諱,意謂朕惡其言而怒也。朕初無意加罪,其令御史臺諭之!睂こ鰹樾熘輲浉洑v官。正大四年十月,規(guī)與右拾遺李大節(jié)上章,劾同判大睦親事[注]撒合輦諂佞,招權納賄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輦竟出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嘗召文繡署令王壽孫作大紅半身繡衣,且戒以勿令陳規(guī)知。及成,進,召壽孫問曰:“曾令陳規(guī)輩知否?”壽孫頓首言:“臣侍禁庭,凡宮省大小事不敢為外人言,況親被圣訓乎?”上因嘆曰:“陳規(guī)若知,必以華飾諫我,我實畏其言。”蓋規(guī)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宮中舉事,上必曰:“恐陳規(guī)有言!币粫r近巨切議,惟畏陳正叔耳,挺然一時直士也。后出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論惜之。規(guī)博學能文,詩亦有律度。為人剛毅質實有古人風篤于學問至老不廢渾源劉從益見其所上八事嘆曰宰相材也每與人論及時事輒憤惋蓋傷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諫官稱許古、陳規(guī),而規(guī)不以訐直自名,尤見重云。死之日,家無一金,知友為葬之。
翻譯
陳規(guī),字正叔,絳州稷山人。明昌五年中詞賦科進士,宋室南渡后任監(jiān)察御史。貞祐三年十一月,上奏章稱:“警巡使馮祥由刀筆吏晉升,并無其他才能,只是將殘酷苛刻的督察責罰當作職責。因為這而晉升職務,恐怕會助長殘忍暴虐的風氣,(我)請求罷黜斥退(他)來勸勉其他的人!被噬舷略t立即罷免馮祥職務。貞祐四年七月,陳規(guī)上奏章,皇上看了奏章不高興,下詔令讓尚書省責問陳規(guī)。宰相討厭陳規(guī)變亂更改各種事務,認為他所說的事大多不妥當,于是,陳規(guī)惶恐地等待皇上降罪;噬舷略t告訴他們說:“我當初因為陳規(guī)(奏章中)有歸隱山林這樣的話,所以讓人責問他,(他)卻用不知道忌諱作為說辭,意思是說我討厭他的話而發(fā)怒。我當初本來無意加罪于他,讓御史臺(把這個意思)告訴他。”不久出任徐州帥府經歷官。正大四年十月,陳規(guī)與右拾遺李大節(jié)上奏章,彈劾同判大睦親事撒合輦諂媚奸佞,攬權受賄以及為政不公的事情。因為這撒合輦最終被調出都城擔任中京留守,朝廷大臣們對此都感到快意。當初,宣宗曾經召見文繡署令王壽孫,(要他)制作大紅色的長及半身的繡花衣服,并且告誡他不要讓陳規(guī)知道此事。等到衣服制成,進獻給皇上,皇上召見王壽孫問:“可曾讓陳規(guī)等人知道?” 王壽孫叩頭下拜說:“臣侍奉在宮闈禁地,凡是宮中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對外面的人講,何況還當面接受了皇上的訓示呢!”皇上于是嘆息說:“陳規(guī)如果知道此事,一定會因為華美的服飾一事勸諫我,我的確害怕他的諫言!标愐(guī)進諫毫不寬容,不留情面,在朝中極富聲望,凡是宮中要做什么事,皇上一定會說:“恐怕陳規(guī)有話說!碑敃r皇上的近臣們私下議論,只害怕陳正叔,(陳規(guī))是當時突出的正直人士。后來陳規(guī)出任中京副留守,沒有上任就去世了,士人們都很惋惜他。陳規(guī)學問淵博,能寫文章,寫詩也講究格律法度。他為人剛強堅毅、質樸誠實,具有古人風范,專心治學,到老年也不停止。渾源人劉從益看到陳規(guī)奏章中所論述的八件事,嘆息著說:“這是做宰相的人才啊!”(他)每當和別人談論到時政時總是感到憤激惋惜,哀嘆陳規(guī)的諫言沒有得到施行。南渡以后,諫官中,人們(只)稱贊許古、陳規(guī),而陳規(guī)不以敢言剛直自稱,尤其被人看重。陳規(guī)去世的時候,家中一點錢都沒有,知己友人料理安葬了他。
人物簡介:
陳規(guī)(1072年—1141年),字元則,密州安丘(今屬山東)人。南宋軍事技術家。
陳規(guī)是明法科進士,歷任通職郎、縣令等職。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入侵,寇盜四起,陳規(guī)以安陸縣令代理德安知府之職,進討群寇,接連獲勝。建炎元年(1127年),陳規(guī)升任直龍圖閣、德安府知府。期間抗御群盜,頗有盛名。不久入朝任顯謨閣直學士,隨后又調任為池州知府、沿江安撫使。紹興十年(1140年),改任順昌府知府,期間與劉锜一起抗擊金兵。紹興十一年(1141年),改任廬州知州兼淮西安撫使。到任不久即去世,終年七十歲,贈右諫議大夫。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陳規(guī)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陳規(guī)守德安時,發(fā)明了一種管形火器,這種火器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人物主要影響:
軍事思想
陳規(guī)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守城錄》四卷中。《守城錄》按內容分《靖康朝野僉言后序》、《守城機要》、《德安守御錄》三部分,著重于對守城用兵之道的闡發(fā),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軍事防御專著。在《守城錄》中,陳規(guī)針對前人城池攻防戰(zhàn)的得失結合自己的軍事實踐,較早提出了“重城重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槍等城邑防御戰(zhàn)理論和方法,可謂是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思想在中國兵家思想史上最早的和比較明確的表述了。他的“守中有攻”既是戰(zhàn)術思想,又是戰(zhàn)略思想,對當時和后世的軍事理論和實踐有重大影響。如宋高宗時,注重軍事采編的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全文錄入了陳規(guī)的《靖康朝野僉言后序》;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下詔刻印陳規(guī)所寫的《德安守城錄》頒行天下,作為其他將領守城時的參考和借鑒,將其視作城防術之圭臬。此外,其內容還被后世諸多兵書所引用。如明朝錢旃的《城守籌略》就是以《守城錄》為啟端,在此基礎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擴其范疇而來。
《守城錄》也是陳規(guī)九御德安軍事經驗的總結,直接指導了順昌保衛(wèi)戰(zhàn),陳規(guī)在南宋初堅守德安一域之地十五年,在無強力外援的形勢下,能夠與數倍于己之敵九戰(zhàn)九捷,未嘗一負。其軍事防御思想堪稱實戰(zhàn)經驗的總結,與諸多紙上談兵的兵書不可同日而語,具備極強的實踐性。紹興十年順昌之戰(zhàn)中,由于劉锜采納了陳規(guī)的正確建議,最終打敗十萬金軍。這是宋高宗繼位十四年來同金軍作戰(zhàn)取得的最大勝利,為宋金最終南北對峙的格局做出了貢獻。
軍事發(fā)明
據史料記載,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陳規(guī)。這種管形火器用長竹竿做成,竹管當槍管。使用前先把火藥裝在竹筒內,交戰(zhàn)中從尾后點火,以燃燒的火藥噴向敵人,火藥可噴出幾丈遠。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個叫李橫的旗幟下,四處搶奪,襲擾城鎮(zhèn)。一天,李橫帶著他的兵丁攻打德安城,在這次的戰(zhàn)斗中,陳規(guī)運用他發(fā)明的火槍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槍隊,2-3人操持一桿火槍,共計約“長竹竿火槍二十余條”,最終將李橫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這種武器就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陳規(guī)傳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宋史·陳規(guī)傳》閱讀答案07-08
《蘇武傳》文言文翻譯02-23
左思傳文言文翻譯07-12
高士傳文言文翻譯07-11
賈誼傳文言文翻譯04-12
關羽傳文言文翻譯11-13
岳飛傳文言文及翻譯04-11
鄒容傳文言文翻譯04-05
柳敬亭傳文言文翻譯04-03
陶潛傳文言文翻譯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