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中心小學 高山流水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睘樨瀼卣n程標準中習作教學理念,我在作文教學中堅持習作內容應從生活中來,習作過程與學生生活體驗息息相關,習作指導努力做到個性化,習作講評讓學生參與其中,并發(fā)揮主體作用。這樣學生才逐步感受到習作有話可說,樂于表達,感受到習作的樂趣,體會到與他人分享自己習作成功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一、習作內容生活化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書。而善于讀這本書的人,會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只有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的人,才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到處都是習作的素材。學生初學作文,寫人可以寫和自己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寫事可以寫伙伴之間親身經歷的游戲活動;寫景可以寫校園、家鄉(xiāng)熟悉的景物;寫物可以寫自己種植的花草或喂養(yǎng)的小魚小蝦。因為“生活化”的習作內容,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有話可寫,降低了習作的難度,樹立了敢寫、會寫的信心。
我校地處農村,在習作內容上要突出當?shù)靥厣。如湖區(qū)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古槐的美好傳說,遠近聞名的蒲編工藝品等,對這些事物,學生耳染目睹,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農村習作教學更應重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的表現(xiàn)。我在習作教學中因地制宜,結合特殊的日子進行以傳統(tǒng)風俗為題材的習作教學。如:我們這里盛行過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我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觀察、體驗、感受,這樣形成了節(jié)日性習作系列。
二、習作過程實踐化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觀察是習作的基礎。大自然是最廣闊的課堂:春天組織學生觀看校園春景,到湖區(qū)踏青;夏天帶領學生們到田間觀察農民在田間勞動場面,觀看麻大湖迷人的景色;秋天到了,我們到田間果園欣賞被金色浸染的大自然,分享豐收的喜悅;冬天我?guī)ьI學生們到大自然中欣賞銀裝素裹的雪景,任由他們堆雪人打雪仗。通過長期的積累,學生的腦中裝滿了大自然的美景,經歷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事情,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從根本上克服了“閉門造車”“無病呻吟”的弊端。
這些活動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學生習作慢慢的內容充實了,同學們的敘述語言不再枯燥乏味了,字里行間都透露著真實純樸的情感,有的同學寫出了如詩一樣美的景物描寫:
“春天剛剛抽出嫩芽的柳條,像姑娘的長發(fā),在春風中飄蕩著,展示著自己的活力和秀美”,“像玉盤一樣碧綠的蓮葉上,那珍珠般的露珠在上面輕盈的滾動著,引得臥在上面的青蛙放聲歌唱”“當人們夸獎艷麗的荷花時,她的臉羞紅了,在蓮葉叢中若隱若現(xiàn)”“校園的雞冠花盛開了,像是一團團火把在熊熊燃燒著,映紅了同學們的臉龐,照亮了同學們的心扉”……
此外,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我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開展了課本劇表演、講成語故事、感恩父母演講比賽等。結合大家關心的事件,策劃了“我為可愛家鄉(xiāng)做貢獻”等活動。結合當?shù)刭Y源,組織學生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走進麻大湖”,調查湖區(qū)的動植物、收集關于麻大湖的歷史故事、了解湖區(qū)的名吃;“家鄉(xiāng)特產知多少”活動,學生不但知道了暢銷海內外的蒲編工藝品、遠近聞名的金絲鴨蛋、樣式精美的老粗布等,還學習了蒲編工藝品的制作,了解了金絲鴨蛋的腌制過程,老粗布從紡線到制成床單、襯衣的過程……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樂園,在樂園里培養(yǎng)了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等,為習作積累了第一手鮮活的素材。
三、習作指導全程化
為防止習作指導淺嘗輒止、流于形式,在實踐中,我嘗試建立了以學生評改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的習作教學模式,形成了“學生初寫→教師評點習作→學生互評→自改或互改→謄寫→再改……”的習作模式。“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厭其煩地修改自己的習作,直至自己滿意為止。
把習作前的觀察與構思,初稿與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置于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完成。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地進行觀察、構思、擬稿、自改、互改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實具體的學情,然后有針對性的點評指導,學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提高了自改的質量。
我認為,應重點做好“學生互評互改”環(huán)節(jié),這有助于學生的自主鑒賞、修改水平的提高。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成立修改小組,由習作功底較扎實的學生為小組長,帶領組員面對面互相找習作中的問題,提出修改建議,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因為學生之間有更多的共同經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評點起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小組合作評改方式,對習作功底較差的學生幫助尤為顯著。
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讓學生有據(jù)可依,以達到評改有的放矢、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習作講評多元化
傳統(tǒng)的習作講評,往往由教師唱主角,羅列出該次習作的優(yōu)缺點,學生沒有主動參與講評的機會,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只關注自己作文的等級評價,仿佛置身講評之外,未必今后能發(fā)揚優(yōu)點,也未必能將不足引以為戒。
習作講評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講評,用大屏幕投影展示要講評的習作,讓他們當“小評論家”,暢言得失。教師以“導演”的身份參與習作講評,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恰如其分的引導、點拔,引領學生提升習作水平的方向,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方法。教師不要懷疑學生的講評能力,經過不斷訓練學生會用成人未有的獨特視角來剖析習作,提出恰當?shù)脑u價意見。
貼近學生實際的習作教學,展現(xiàn)了學生生命的原生態(tài)和靈動性,它自始至終都籠罩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學生可以輕松自由地觀察思考,“我手寫我心”,抒發(fā)了學生的真性情和真體驗,時時處處體驗習作的樂趣。教師也會將習作教學當成一種愉悅的享受,和學生一起經營這個豐富多彩的精神家園。
[落實四化教學,突破習作瓶頸]相關文章:
3.利用網絡突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局限論文
7.突破自我議論文
10.關于補貼資金落實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