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及書寫;
2、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xiāng)土風情,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鄉(xiāng)土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欣賞作品展現(xiàn)的民風民俗圖及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2、品位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2、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二、說教法學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加強閱讀指導,主要由學生通過閱讀來了解文意。
教學思路設計:學生學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輔以提問引導、講解評價,串聯(lián)全課教學。
說教法
1、復述法:學生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復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反復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說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
2、發(fā)現(xiàn)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jù)《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I造氛圍導入新課
1、教師問: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哪些?(學生根據(jù)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說自己的答案)那么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那個是過的最隆重的呢?我們班以回民同學為主,許多同學肯定會對老師說,我們是回民,不過春節(jié),對這些節(jié)日也不感興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既是回民,更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屬于中國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它,認識它。通過你的周圍或者在電視上,人們在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慶祝方式呢?學生自主回答。
2、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入本課教學。春節(jié),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每到春節(jié),人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慶祝,表達人們對節(jié)日的喜愛。本課《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繪了一副鄉(xiāng)村過春節(jié)的民俗畫。
。ǘ、走進作家教師簡介作者,并明確補充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三)、整體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讀課文,回答這樣三個個問題
。1)本命年和春節(jié)有什么樣的關系?
。2)處理生字詞
。3)文章是怎樣引出春節(jié)這一話題的?
。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們過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主要描寫了幾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1、解題: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統(tǒng)計班內(nèi)本命年的人數(shù)),這篇文章是作者六十歲時,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過去過年的熱鬧氣氛,有感而發(fā)。
2、字詞檢查濃郁簸箕篩子門檻秫秸闔家鬼祟(崇高)玉米糝兒疙瘩鬏磕頭(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寫二十四節(jié)氣,引出春節(jié),這樣更襯托了春節(jié)的色彩繽紛。
4、舊時過年的風俗:①炒年貨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⑥備糕點 ⑦送灶王爺 ⑧換門神 ⑨守歲⑩拜新年
。ㄋ模、民俗風情游
1、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過年的場景或者說這十項過年活動,你們最想?yún)⑴c其中的那些活動并且說說為什么。
2、從作者家鄉(xiāng)過年的場面看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人們不僅僅享受過年的豐富隆重火熱的氣氛,期中還寄托著人們的某種期盼?你能不能在文章當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并且談談其中包含了人們的那種感情?
3、這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yōu)槭裁催@么重視春節(jié)呢?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豐登,享用勞動成果;②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③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關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ㄎ澹、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應該了解了一些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它能把所有的中華兒女的心,一顆顆聯(lián)串起來,它是每個炎黃子孫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家、故鄉(xiāng)又成為每一個龍的子孫情感的歸宿,所以,春節(jié)這種民俗文化歸根結底又是家的文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它、熱愛它并將它傳承下去。
。┳鳂I(yè)布置:
1、生字詞兩遍
2、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2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所謂知彼,首要的就是了解教材和學生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在山的那邊》是當代詩人王家新的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詩書寫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小學教材中接觸的現(xiàn)代詩歌較少)(為以后的詩歌學習打好基礎、做好銜接)
語文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感!薄秾τ诹昙壍膶W生來說,(吸收能力有限,簡單介紹詩歌常識即可)學習時不應過多的講解詩歌的理論知識,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及品悟主題上》《教學過程要明確實習課標的要求》。
二、學情分析
我面對的是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本課是詩歌,它的意蘊深刻,學生難以理解,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很難體會詩的情、理、意等,這加深了他們對內(nèi)容理解的難度,再加上學生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心理上會有緊張感和膽怯感,這會影響教學效果好在他們在新的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求知欲。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根據(jù)詩歌的文體特點,我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根據(jù)上述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癡想、隱秘、誘惑、喧騰”等詞語。
2.初步了解及詩歌朗讀的基本要求及詩歌常識
能力目標
1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詩中“山”與“!钡乃囆g形象蘊含的意味,培養(yǎng)欣賞詩歌的能力。
2.發(fā)揮理想、想象能力,整體把握感悟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感情。
德育目標
感悟詩歌表達的信念和哲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樹立理想,并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因為本文是一篇淺顯的現(xiàn)代詩歌,其重難點應該放在朗讀和主旨的感悟上,所以我的教學重難點這樣安排: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來品味揣摩語言,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中大海、群山的象征意義,深入體會戰(zhàn)勝困難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四、教法及學法分析
這是一篇比較淺顯的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情感啟迪”,“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實物圖片,以增強感官的效果,因此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法
2、朗讀指導法
3、誘導點撥法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1、朗讀法
2、討論法
五、教學流程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參考教學重、難點,我將主要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激情揭題(此環(huán)節(jié)4分鐘).,
步驟1:由“夢”說起,老師有感情的說:“童年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我們會編織美麗的夢想,你們童年時都有過哪些夢想呢?今天能告訴我嗎?”
步驟2:學生各抒己見,各抒己夢(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激活課堂,使學生進入自主角色) 步驟3: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展示圖片(有一位詩人叫王家新,他從小生活在大山里 作者兒時的夢是什么呢?)
出示課件,明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情況,積累詞語,了解詩歌理論(此環(huán)節(jié)7分鐘)
展示課件,朗讀生詞,點評(此環(huán)節(jié)是為落實知識目標)
簡單介紹詩歌相關理論
(三)整體感知,品讀感悟(此環(huán)節(jié)15分鐘)
步驟1、欣賞品讀詩歌第一節(jié),體會感情,品味語言
①指名朗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學生評議,開展比較讀,比賽讀的活動(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能準確把握詩歌第一節(jié)的感情基調)
②教師發(fā)問:朗讀詩歌第一節(jié),你讀到了什么,有何感受?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習品讀詩歌.
、鄄シ耪n件,聽讀課文,體會意境(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
步驟2、欣賞品讀第二節(jié)
、倮蠋煼蹲x,學生仿讀,生生評議;(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②學生配樂朗讀;
、劾蠋煱l(fā)問,你讀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芙處燑c撥,學生評議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以讀促讀,以讀悟情,在讀中比較,在讀中品味,并領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的意識,同時尊重學生的探究成果,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合作探究,研讀詩歌(此環(huán)節(jié)12分鐘)
1、教師提問:你們通過讀、聽發(fā)現(xiàn)兩節(jié)詩中“山”與“!庇惺裁床煌x嗎?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為了落實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習象征的手法,體會它在文中的表達效果,從而把握詩歌主題,感受作者的信念并陶冶情操)
2、學生誦讀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品味揣摩詩歌的語言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探究討論 (此環(huán)節(jié)的意圖是為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促進學生體會主題)
(五)課堂小結,(此環(huán)節(jié)4分鐘)
配樂師指名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其余學生閉眼體會意境,結束本課學習。這一設計既能讓學生生動地在腦海里浮現(xiàn)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又能通過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語文的審美情趣。
(六)寫作訓練(作業(yè)布置)(此環(huán)節(jié)3分鐘)
1、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睘轭},寫一段話。給學生提示:這個大?梢允亲匀坏模部梢允巧钪械;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體現(xiàn)了“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這是結合課文的一次練筆,讓學生結合本文的象征寫法,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群山 比喻 重重困難
海 比喻 理想境界 象征手法
爬山 比喻 艱苦奮斗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3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篇課文《散步》。本單元的課文主題為親情,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著有關親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體現(xiàn)著濃濃親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入牧歌式的情景,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鑒賞;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xù)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煉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借鑒舉輕若重、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文章字里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感受課文濃濃的親情,學習表達生活之美。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小組活動,尋找典型詞句,體會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和課文深長的意味,初步學會運用‘舉輕若重’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喚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導入新課
首先,我請學生講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動過的經(jīng)歷,喚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導入新課。這樣導入既與學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課堂基調。同時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可鍛煉學生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達到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情感上的溝通。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接著讓學生通過朗讀,整體感悟文本。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我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競賽的形式,并且是與老師競賽的形式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學生先推選代表與我進行配樂朗讀比賽,由學生進行評判并歸納出本文的朗讀要求后,再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決的?找出散步的人、時、地、原因。這樣,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學生不知不覺地神游其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三、師生合作,初步發(fā)現(xiàn)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后,我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課文的第一、二節(jié),找出并品味這兩節(jié)中比較“特別”的詞語和句式,如:“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句話,討論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表達?這與習慣上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在文章開頭鄭重其事地推出這樣一個鏡頭?這樣,通過比較、討論,歸納出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舉輕若重。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本文用詞、句式的不同尋常,切入到本課的主要目標——通過語言的探究,品味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可進行歸納,幫助學生把對具體內(nèi)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四、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分四人小組合作,圈畫后面幾節(jié)文字中體現(xiàn)“舉輕若重”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這樣,小組活動,師生互動。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與全班交流,可選擇一個句子或一個詞語。本文運用“舉輕若重”方法的詞語和句式很多。在探討這些詞語時,主要是要分析這些詞
語是如何“舉輕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我在交流中適當引導,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滲透情感教育。提出“母親和兒子兩人意見不統(tǒng)一,為什么要用‘分歧’這么大的詞?”等問題。學生圍繞問題思考討論、發(fā)表見解,體會文章意境,逐步領悟做人的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在探討文章中“舉輕若重”的句式時,我注重鍛煉學生尋找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主旨的能力,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如文中體現(xiàn)主旨的一句話:“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在句式上整散結合,使文章語言顯得錯落有致,同時也使文章更有深意,富有哲理,它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在探討時,我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鼓勵他們對這句話發(fā)表獨特見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強化發(fā)現(xiàn)
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散步》這篇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我出示這三句話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因為討論編者的刪改意圖相對于初一學生有一定難度,我先請學生評價刪改的效果,再揣摩編者的意圖。我盡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且放杜鵑林中啼”,因為作者、編者與我們是平等的,從而養(yǎng)成學生平等審視的意識。
然后,我又努力調動學生的積累,向課外拓展。指出舉輕若重的語言能把小事情寫得莊重、意義不凡,有些能使文章變得輕松幽默。引導學生聯(lián)想平時生活或閱讀中類似的例子,從而使學生能夠關注生活中的語言。在學生理解運用之后,我進一步點明:語言運用上有舉輕若重,也有舉重若輕。并引導學生舉例分析。最后進行小結:無論是舉輕若重還是舉重若輕,關鍵要注意場合,把握分寸,得體是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再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然后,我出示北京申奧時何振梁先生的一席話讓學生課后去仔細品味語言的得體、精妙。
六、比較:驗證發(fā)現(xiàn)
在課文后面有一篇題為《三代》的短文,主題與《散步》相近,又有差異,情節(jié)差別較大,語言風格也各有千秋?勺寣W生進行比較閱讀,驗證發(fā)現(xiàn),探討哪個故事更感動?并說說理由。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感動”這種情感更是個性化的,因此鼓勵學生言之成理即可。這項任務如果來不及在課上完成的話,就作為一項研究性的作業(yè),向課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與小結
在反思與小結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先是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通過本課學習后的收獲和啟示。設計這樣一個空白點,不僅使學生在回味中對本節(jié)課鞏固了認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我進行總結,并播放歌曲《;丶铱纯础罚瑤熒R唱。這樣,再次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作業(yè)布置
我根據(jù)本課的教學重點,布置了兩個作業(yè):
1、老師的建議:大家把文章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也許會有更多的收獲。我認為與父母共讀,亦是多角度閱讀的一種形式。也是孩子與成人的一種交流。
2、嘗試用“舉輕若重”的寫法,描述自己生活中被小事感動過的經(jīng)歷或者值得一寫的“生活細節(jié)”,展現(xiàn)語言魅力,描繪生活之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品味生活。因為實踐是最好的學習途徑,讀與寫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并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九、板書設計
我這節(jié)課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裕
本課的板書,我把它分成主板和副板,主板設計了一個圍著“愛”字的心形,四個人物的位置也做了處理,這些都緊扣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獲得無限的美的享受。副板的設計扣住文章的重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4
教學課文:
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教學目標:
1、根據(jù)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jié)。
2、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
1、注重朗讀,緊扣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內(nèi)容:
1、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復述并達到背誦全文。
2、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jié),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的不同表現(xiàn)。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關于教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fā)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關于教具: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jié)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jù)注釋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4、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jié)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后,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nèi)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具體程序:
。ㄒ唬、整體感知,了解情節(jié)
1、教師范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并歸納故事情節(jié)。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jié)。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讀出情景。
。ǘ、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分別圍繞:故事發(fā)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斗的主觀行為;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xiàn);以及了解課文的中心。
。ㄈ⒀由焱卣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搜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并造出相關的句子。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寫得好,寫出了……表現(xiàn)了……”的句式談談感想。
。ㄋ模⒗首x結束,加深印象
。ㄎ澹⒆鳂I(yè)鞏固,深化新知
教學設計(略)
可視文字材料:
故事情節(jié):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時間:傍晚形勢緊急“屠大窘”
地點:途中麥場
客觀條件:
力量:懸殊
物資:“擔中肉盡”(伏筆)天時地利
人狼
投以骨,復投之,直至骨盡并驅如故
主觀行為:
顧野有麥場,奔倚積薪下,弛擔持刀前后夾擊,欲置人于死地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5
一說:教學設計的更新
《七顆鉆石》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教科書里收編的新篇目,較之傳統(tǒng)教材有更多可供師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教學前研究調查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征并據(jù)此設計制作適用面較廣、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件并在教學中加以使用;
教學設計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口語表達、寫作、音樂欣賞甚至表演能力等等。
二說:課改理念的貫穿
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并在[情景再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擔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處于主導地位,在[情景再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甚至可以把主導暫時交給學生,真正實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選擇和處理
本文的教學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來實現(xiàn),分別是——⑴【課文導讀】;⑵【課文簡析】;⑶【七星上天】;⑷【拓展練習】。每個板塊還包含相應的子板塊,貫徹著不只一個教學重點或難點。
學習隨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逐漸升華的愛心(重點)
從教材內(nèi)容分析,《七顆鉆石》一文突出了本課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就是隨著愛心的不斷深化不斷出現(xiàn)變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貴也就寓意著愛心的崇高,教師要做到能調動學生參與并融入課文的氣氛中并為之感動。適當?shù)囊龑Ш蛷娬{對學生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的身心都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通過多種形式(導讀、課文分析、表演、音樂欣賞等等)來豐富和完成。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重點)
從教改理念貫穿和對學生未來的關注出發(fā),我把問題留給學生,通過[妙想天開]想象作文片段練習、[情景再現(xiàn)]課本劇在教師的簡單點撥下即排即演、[課文分析]等等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難點)
從大語文教學觀的角度來看,語文課固然應該少些“語文味”,但必須基于語文能力訓練的基礎之上,而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是這堂課的重點但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接受能力不同,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在學生進行以上活動[貫穿于課文分析、拓展練習等環(huán)節(jié)]時,我著重關注教師小結語言的總結性、概括性和通俗性。
四說:實際教學的收效
實際教學的收效在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彰顯,具體表現(xiàn)在: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學生參與面廣,參與積極主動,真正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除了【課文簡析】外,學生還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拓展練習】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現(xiàn)]兩個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出對課文理解準確到位以及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形成;
學生在【拓展練習】中的[妙想天開]環(huán)節(jié)不但能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鍛煉寫作能力,而且學生們的語言能維系和發(fā)展原文風格,把愛心這個主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nèi)容豐富多彩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它以詩的形式寫科學的內(nèi)容,也正是許多學生所喜歡的課文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nèi)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2、學習這一課時,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必要聯(lián)系生物學的內(nèi)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內(nèi)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3、本單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而《化石吟》作為第一篇課文,應是引導學生走進科學宮殿的前奏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語言優(yōu)美的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應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菔癄、日轉星移”等詞語
2)了解化石展現(xiàn)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2)學習快速閱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情感目標:認識到科學的美,培養(yǎng)對生物世界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jié)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lián)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
三、關于教法:
1、朗讀法:
詩歌教學首先應重在朗讀吟誦,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呼化石,親切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贊嘆之情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lián)想想象法
科學的探索同樣需要豐富的想象依據(jù)現(xiàn)存的化石推測逝去的世界,依據(jù)科學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3、討論點撥法: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nèi)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四、學法指導
1、自覺參與
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創(chuàng)設適宜誦讀的情境活動,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誦讀中來讀中見意、讀中品詞、讀中悟情,使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參與意識不斷加強,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自主探究
依據(jù)化石推測上古的生物世界,打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充分聯(lián)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在發(fā)言中主動思考,在表達中善于探究,逐漸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小組合作
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總結
五、課前準備
1、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
2、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化石的形成
六、教學設想:預計用兩課時
1、導入新課
投影電腦中的關于古生物恐龍的圖片,從“侏羅紀公園”開始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掌握生字詞
(3)教師指導閱讀:
3、問題討論:
、裾w把握
、儆煤啙嵉恼Z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詩歌
例: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蚪Y構分析
②理清層次,明確結構全詩可分為發(fā)問、抒寫、回應發(fā)問三部分分析結構,讓學生對詩的結構作以了解
、髢(nèi)容解剖
、垠w會本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內(nèi)涵,體味詩歌韻律,能有感情的朗讀本詩從而達到本節(jié)課預期的教學目標
4、揣摩研讀
。1)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引導學生揣摩品味詩歌語言的形象、精煉
5、拓展運用
(1)聯(lián)想想象
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資料,推測猛犸的死因鼓勵學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動描述
。2)表達感受
面對這幅猛犸圖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請用一兩句詩來表達
在這首詩中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去想、去說、去讀,不只局限于語文這一小的知識圈子中,使語文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6、教師小結
科學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nèi)ュ塾文沁h古洪荒、滄海桑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學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學們,愿這首詩不僅給你們帶來文學的享受,也給你們帶來探索科學世界的動力
7、布置作業(yè)
。1)收集有關化石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7
教材理解
《王幾何》是新近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二單元教材的課文。這個單元選取的都是一組反映青少年學習生活的文章。目的是想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給他們以學習和生活的啟迪!锻鯉缀巍肥且黄湫偷膶懭擞浭碌牡奈恼。作者記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里自己初一時第一堂讓人痛快難忘的幾何課,通過多角度的人物描寫刻畫了一位與眾不同的幾何老師,就在這記述和描寫之中也表達了對幾何老師的喜愛和崇敬之情。教材理解
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經(jīng)過5-6年級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與默讀能力。閱讀這種敘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愛、崇敬、向往等感受。同時也具備了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能力。這篇《王幾何》是本單元中的最后一篇自讀現(xiàn)代文,所以在重點品讀《我的老師》《再塑生命的人》后,這篇典型的寫人記事的文章就將它作為學生習作的范本了。
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7-9年級的學生“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并要求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薄耙匾晫懽鹘虒W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币虼,我這堂課的設計總體思路就是讀、寫、說緊密結合,達到以讀促寫,在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學習選擇典型事件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學習用人物描來凸顯人物特征。
教學流程:
1、課前導入
這個導入目的拉近師生關系,又自然引出教學內(nèi)容。
2、檢查預習
側重于對生字、多音字以及形似字的教學。
3、初讀概括
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以及用簡潔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并且在默讀之中能迅速把握文中的人物突出的形象特征。
4、研讀品味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請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文中哪些事情讓人覺得“痛快”了。(要求:盡量說全面)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目的讓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文中的關鍵句來梳理內(nèi)容。在梳理完后引導學生體會到作者選擇典型事例所帶來的表達效果。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文中的王老師很獨特,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將之表現(xiàn)出來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目的讓學生品味出人物描寫對凸顯人物形象特征所起的效果,為下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用多角度的人物描寫來凸顯人物形象特征做鋪墊。
5、細讀自寫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教材中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同時假設走上講臺的是自己的同學,讓學生以身邊人作為寫作的對象,目的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利于指導。
6、感悟收獲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將口語交際教學落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貼近生活的話題中學會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同時說話之中引導學生思考本堂課上所得的有關寫作的收獲。
7、布置作業(yè)
再次落實本堂課的重難點,以求突破或者跟進指導。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8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選擇的課題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再別康橋》,我說課的題目是《信息技術與詩歌教學》。
《再別康橋》是20世紀中國最出色的一首別離詩。是徐志摩的傳世之作,他的詩具有語言清新、意境優(yōu)美等特點。而初一學生大部分喜歡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對詩歌的抽象性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畏懼心理,或者只是走馬觀花,難以深入體會詩歌的感情。
如何在學生和詩歌中間架起一座彩虹橋,使抽象的詩歌變得具體可感呢?那就得借助信息技術了。
教學分析
詩歌是個人情緒的瞬間爆發(fā)。人們讀詩,其實就是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情感的交流。
于是我從走進文本、走近詩人、心靈碰撞這三部曲,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2、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3、反復誦讀,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感悟作者對康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4、激發(fā)自己對詩歌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學素養(yǎng),并試著自己創(chuàng)作。
教學重點
深情地朗讀;細膩地感悟;詩意地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
細膩地感悟
走進文本即通過朗讀,知道本詩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对賱e康橋》所包含的感情也只有在用心反復讀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所以我把學習的第一個任務設置為:深情地朗讀。
信息技術與朗讀的整合:什么是深情地朗讀?如何通過多媒體去實現(xiàn)深情地朗讀?整合后的效果如何?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fā)音規(guī)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 要使朗讀產(chǎn)生好的效果,必須理解文本,注意停頓、重音、語速、語氣等問題. 初一學生經(jīng)過小學六年的積累,有一定的朗讀基礎。但通常,學生在初讀時可能是沒有理解文本,也可能隨大流,所以語氣語速等把握不到位,感情平淡。那如何通過課堂上訓練,引發(fā)學生的朗讀素養(yǎng)呢?我想應該有一個朗讀的范本,可以是學生范讀,教師范讀,我這里采用的是男聲版錄音范讀。
訓練朗讀的形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來設計。
1.學生齊讀一遍
2.聽錄音范讀
3.學生點評自讀和范讀的區(qū)別,得出深情朗讀要做到的幾個要點。
4.學生結合要點同桌互讀,互相點評,共同提高。
5.我們實踐了這三點要求,男女生交叉讀。
6.教師點評
實踐證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學生自覺得鼓起掌來,并紛紛表態(tài):“比一開始讀得好多了!”我也真切的感受到學生找到了朗讀的感覺。這正是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所在。通過深情地朗讀,走進文本,把握感情,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范讀只是一個范本,這個范本本身沒有做整合,這里整合的是利用范本師生間、生生間產(chǎn)生的一種互動的行為。
本文的意境很美,能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我把第二個任務設置為:細膩地感悟。這里涉及到一個整合,信息技術與想象聯(lián)想的整合:如何讓學生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走近作者,體會感情?多媒體應該展示怎樣的畫面?又該如何展示呢?
傳統(tǒng)的課堂,感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發(fā)聲讀,默讀,或自己去聯(lián)想想象,可以說是比較抽象的。多媒體的運用,能使學生置身于音像、語音、文字的環(huán)境中,使文本和作者的情感在內(nèi)化的過程中得以外顯。但問題也就出來了,每個人想象的畫面不一樣,如何解決想象畫面和展示畫面的矛盾沖突呢?比如說畫面是要單純的景還是有人存在的景,要和現(xiàn)實相像的景還是虛幻一些的景。權衡利弊,我遵循的選畫面的原則是盡量符合文章意境的圖片。個性化少一點,共性化多一點的。至于該如何展示,我想隨心所欲是最好的,所以我做了如下的鏈接。
實踐證明經(jīng)過這么一整合,學生借畫面欣賞景,借文字感悟情,情景交融,以景促讀,以讀促悟,極大的提高了感悟的質量。為了使學生和作者的心靈能碰撞出火花,我問:“如果畫面中有作者,那作者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如果你在畫面中,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這樣自然而然的過渡到第三環(huán)節(jié):詩意地創(chuàng)作。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來源于深情朗讀后對作者感情的把握,細膩感悟后對借景抒情的理解,是在朗讀感悟基礎上的升華,需要調動生活的積累。比如小學畢業(yè)時的離別之情。下面是兩個學生的創(chuàng)作片段。
回憶,撐一把雨傘, 但我不能留戀,
向記憶深處走去, 靜謐是別離的號角
浮想昔日友誼, 小鳥也為我沉默,
在歡聲笑語中留戀。 沉默是今天的母校。
實踐證明,此環(huán)節(jié)學生盡情暢寫,任意幾個學生一組合都是一首好詩。
總之,本堂課的課件設計思路清晰,從走進文本到走近作者到心靈碰撞,每一步都有具體的學習任務,教師和學生時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
最后,我想說: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掠取一些教學信息傳播給學生。通過師生的交互,學生的活動使之轉化為知識,進而內(nèi)化為學生的能力和智慧。
以上是我個人的對詩歌教學的一種淺薄的想法,一家之言,見笑!還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9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說虎》是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性靈愚慧這一單元主題下的一篇自主閱讀課文,前兩個單元分別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善惡、體會生命的意義,而本單元是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智慧的偉大及人性的復雜!墩f虎》是本單元也是本冊的最后一篇課文,雖是一篇自主閱讀課文,在地位上比不上前面的必學課文,但它屬于議論文體的文章,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而這種議論文體的文章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自學起來困難很大,所以我采取教學的形式,讓他們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了解議論文的一些寫法。為以后學習這一類的的課文打下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提倡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理念,我確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①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能翻譯重點文言句子。
、谡w把握內(nèi)容,明確課文主旨。
。2)過程和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訓練學生讀、寫、聽、說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賹W習文中通過設喻說理的方法,以及“說”的文體特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俣谩坝昧Χ挥弥恰、“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敗的道理。知道如何學習、如何更好地做人。
3、教學重點:
。1)疏通文章,理清結構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能翻譯重點文言句子。
。2)整體把握內(nèi)容,明確課文主旨。
4、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中心論點的論證方法。理解運用比喻的方式進行說理,即借虎喻人。
5、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過的議論文寥寥無幾,只接觸過一兩篇像這樣的文章比如《我若為王》這樣的雜文,但對議論文具體的、全面的學習還沒有過。再加上七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還沒有達到對議論文全面學習的水平,因此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寫法。為以后學習這一類的的課文打下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系統(tǒng)的學習。
6、課前準備:
有關“虎”的成語很多,課前布置學生去搜集關于“虎”的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說教法】
。ú捎脝l(fā)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1、情景導入法。利用多媒體(背景音樂,課文的朗讀,圖片等)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激情和興趣。
2、朗讀教學法!皶x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探究討論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因為七年級學生還不善于通過細致地閱讀,來理解、體會議論文所表達的觀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精細的句段,培養(yǎng)他們閱讀感悟的能力與習慣。
【說學法】
語文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對于一個入學不久的初一學生來說,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在這一堂課上,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以下幾個過程來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習慣:
第一,通過查閱工具書獨立解決生字、生詞的習慣;
第二,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啟發(fā)、討論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第三,通過圈點勾畫、抓關鍵詞等方法來推敲語言文字的習慣;
第四,熟讀、背誦優(yōu)美文段的習慣。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幾個與虎有關的成語,并談談對老虎的認識,從而明確本文就是針對虎的力氣大于人,又有鋒利的爪牙,最后反而被人捕獲殺害的事實而引發(fā)的議論。
。ㄉ鹇裕處熆筛鶕(jù)學生回答進行總結,并自然引出下面的過渡語。)
二、了解有關的文學常識
1、了解有關“說”這種文學體裁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它可以敘事、可以議論,都是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跟現(xiàn)在的雜文大致相似。
。ń處熆梢段胰魹橥酢芳右匝a充說明)
2、了解劉基及《郁離子》
劉基,明初文學家,政治家。字伯溫;晚號:犁眉公;謚號:文成。博學,通天文,兵法。輔佐朱元章創(chuàng)立明朝,謀劃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队綦x子》一書是劉基在元代末年隱居青田山時寫的,包括《千里馬》、《魯般》等18篇,195條,后收入《誠意伯文集》。其中文章都很短小,有些是議論,有些是先舉史實,然后評論,還有些是先敘寓言,然后評論,主旨都在發(fā)表作者對社會上各種事物的看法。
。ǔ私庾髡咄,主要還是以“主旨都在發(fā)表作者對社會上各種事物的看法”這句話為重點讓學習明確課文的主旨傾向)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朗讀、整體感知
。1)同學自由地讀課文
。2)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并指出這位同學是否有讀錯的字或停頓有誤的句子,如有,請幫他指正。
。ㄔ陂喿x過程中通過啟發(fā)、討論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四、合作交流
1、疏通課文
教師展示重點字詞
學生活動: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其他同學舉手搶答,師生評議。
之于恒物處故雖為類足
2、檢測效果
學生活動:學生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每段內(nèi)容。
。c撥:學生通過自學,能基本上弄懂文意。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尋求幫助,這既讓全班同學都起來,又鍛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理解課文寓意,探究本文的寫法。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師生評議。(幻燈片顯示問題)
(1)《說虎》將人與虎相比,有兩個字是最關鍵的,你能把這兩個字指出來嗎?
。2)劃出表明本文主旨的句子,說一說作者是怎樣論證得出這個結論的?
(3)作者用老虎與人的關系作比喻,欲說明什么問題?
(4)本文闡明的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ǔ浞职l(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引導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主旨、學習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寫法。)
五、梳理內(nèi)容主旨:
主題思想:本文借虎喻人,說明不懂得運用智慧,不會憑借外界的力量,只憑自己的力量一味蠻干,就必然招致失敗的道理。
。ㄗ寣W生對知識有個清晰的認識,而不至于滿頭套)
六、拓展延伸
對圖片中的濫殺濫捕的現(xiàn)象你怎么看,準備怎么做?談談自己的看法。
。康脑趯φn文有更深入的認識,并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七、課外作業(yè)
請你替老虎捉刀,寫一篇耳目一新的反思文章。
1、“我”是誰?
2、既然“我”是百獸之王,為什么會敗在區(qū)區(qū)人類之手?
3、若有來世“我”會怎樣戰(zhàn)勝人類?
4、背誦翻譯課文,并梳理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用法與意義。
(讓學生將寫與聽、說、讀相結合,發(fā)揮想象力對課文的認識進行進一步的升華)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nèi)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八、課后反思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地位:
我的信念是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yǎng),并能貼近生活,容易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yè)、名利、人際關系、業(yè)余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杰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
2﹑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及富有哲理性句子”,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倨肺段恼轮姓Z言的優(yōu)美性。
②學習課文中樸實的語言及表達語言的生動性。
、圻M一步了解居里夫人及她取得的成就。
3﹑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而確定的.至于教學難點則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的,是學生經(jīng)過復習還存有疑問和理解還比較困難的地方.根據(jù)這些我確定本篇文章的:
、俳虒W重點: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②教學難點:理解富有哲理性句子.
二﹑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褰谭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節(jié)課突出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說讀的訓練滲透于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最能突出說的訓練集中體現(xiàn)在學生自由發(fā)言、自主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中。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學生自主找資料實踐,了解課文.
3討論法—幾個同學組成一組討論本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4點撥法—通過老師提問時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調動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使同學們積極動腦學會語言的表達技巧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因此,我多采用小組討論和點撥等方法.
㈡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使同學們能夠更加體會文章中語言的優(yōu)美性,所以我決定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缯f學法
《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1﹑我采用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思維的到拓展,更加理解文章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提倡“筆記式”學習方法,讓學生把文章中優(yōu)美的句子都記錄下來.
三﹑說教學過程(說教序)
1﹑導入新課
采用提問的方法問同學們知道不知道鐳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想了解居里夫人嗎?再講一下居里夫人的成就,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之后與大家打開書共同學習課文。
2﹑檢查預習
3﹑朗讀課文找?guī)讉同學大聲朗讀課文。
4﹑討論研究:
、俜治鋈宋镄愿裉攸c這一問題意在通過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谛〗M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fā)現(xiàn)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5、說板書(略)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鄉(xiāng)愁》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是一個現(xiàn)代詩單元,要求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其中豐富的想像,優(yōu)美的意境和詩人抒發(fā)的真摯的感情。鄉(xiāng)愁作為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chuàng)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抒寫鄉(xiāng)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長動人的一曲,因為他抒寫的不是一般的游子思鄉(xiāng)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峽阻隔而產(chǎn)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層層推進,生動形象地抒發(fā)了鄉(xiāng)關之思,故國之戀。全詩構思精巧,復沓手法以及疊音詞的運用更增添了詩的音韻美。
(二)目標的設定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其人及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這首詩的主題。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欣賞、分析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崇高感情。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特確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本詩運用獨創(chuàng)的詩歌形象,表現(xiàn)主題的特點。
二、說教法
1、語感教學法。
充滿濃厚的感情,感悟詩中蘊涵的語言色彩和意境。
2、誦讀法。
鑒賞詩歌的第一步就是讀!叭衷娖叻肿x”,教學中,教師采用配樂朗讀,學生練讀,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閉眼跟讀(展開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yōu)美語言和意蘊。
三、說學法。
1、誦讀法。詩歌的鑒賞離不開朗讀,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詩歌內(nèi)容,領悟詩歌的主題。即誦讀——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學會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欣賞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培養(yǎng)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程序。
1、語感訓練:
語感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感實踐,二是語感分析。語感實踐,就是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材料和運用語言。也就是要讓學生多讀、多聽、多背、多說、多寫成套的語言,這是語感形成的基礎。但是,僅有語感實踐是不夠的,為了使學生由無意識的自發(fā)狀態(tài)提高到有意識的自覺狀態(tài)。語感教學還要注意把握四個“結合”:語感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與思維訓練結合,與審美陶冶結合,與語言知識傳授結合。
我的課堂重視讀,不但要反復讀,而且還要背。在此基礎上,對語言進行琢磨。這就是語感分析!八膫結合”也有體現(xiàn).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講一通時代背景,不是大講一通祖國統(tǒng)一,但學生還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種熱愛祖國、希望祖國盡早統(tǒng)一這樣一種情感、思想。課堂上我提出的幾個問題,除了第一個問題的“時間順序”比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動動腦筋,這就是與思維訓練的結合。此外,對詩歌的欣賞,讀出美感來就是一種審美:至于語文知識傳授,我今天也傳授了一點——在本詩中“是”不能改為“像”,“是”在這里不是暗喻。
2、想景悟情。
鄉(xiāng)愁本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詩中作者用什么事物來形象寫出。學生討論回答: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創(chuàng)設意象是詩歌中經(jīng)常用到的創(chuàng)作手法,抓住詩作中的意象來感悟詩歌是詩歌學習的一種方法,那么如何來感悟呢?展示:
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要知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更應該透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象在何時、在何地、何人在做什么事,這樣特定的氛圍中流露出怎么的情感。
我的第三個問題,將原詩改成用直白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想讓學生品味詩歌所蘊涵的意象。因為詩本身就是一種韻味,用直白的手法寫出來就不叫詩了,原詩借助四個具體的事物,來寄托作者的鄉(xiāng)愁,顯得特別的形象,特別含蓄、婉轉,耐人尋味。為了使同學們更多地感受詩的那種韻味,讓學生欣賞顧城的《遠和近》。
這首詩初看起來就是愛情詩:兩個相識的人并不相愛,我在苦苦地等待,你卻心不在焉,“一會兒…..一會兒….”。
這首詩可以這樣理解:在那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無情,人與自然反而比較親近、和諧:“你看云時很近”。
還可以這么理解:人往住不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總喜歡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3、歸納四種鄉(xiāng)愁
展示: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對妻子的依戀:后來——墳墓,母子死別,對母親的追念:現(xiàn)在——海峽,游子與大陸的分離,對祖國的眷戀。
最后一小節(jié)與前三小節(jié)在情感的抒發(fā)上有什么不同和聯(lián)系?
。ㄇ叭」(jié)是逐層推進個人思鄉(xiāng)之情,最后一小節(jié)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真是一首懷鄉(xiāng)詩,滿腔故園情。是這首詩的立意、作者寫首詩的的意圖、落腳點。)
4、布置作業(yè)
。1) 品味下列詩句,說說劃線的詞的表達效果。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2)背誦這首詩。
五、說板書計劃
根據(jù)教程逐項補進:
(載體)
小時候 思念母親 小小的 郵票
鄉(xiāng)愁 長大后 依戀新娘 (寄托在) 窄窄的 船票
后來 追念母親 矮矮的 墳墓
現(xiàn)在 眷戀祖國 淺淺的 海峽
。〞r間順序)(感情遞進) (反襯)(事物大。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2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標準中的新內(nèi)容,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新課題,沒有多少經(jīng)驗可供借鑒,作業(yè)一個嘗試,下面我就這節(jié)課做簡要說明。
首先談談教材內(nèi)容及特點,是新課程標準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這次綜合性學習圍繞感受自然展開,沒有現(xiàn)成的教材。教材來自學生收集、整理、加工的材料,來自于教師的知識準備,資料的準備。大自然是富饒、美麗、慷慨的,它給予人類取之不盡的食物,飲之不盡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氣;自然又是多情可愛的,它所擁有的山川草木,風花雪月、藍天、黑土、大漠、綠洲,激發(fā)了一代又一代風格各異的人們,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偉大!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美學教科書,一本哲學教科書,一本優(yōu)秀的文學畫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因而,借助這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上一堂美學課,上一堂文學課,意義重大。學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獵了大自然的許多方面,與大自然進行溝通對話,與同學實現(xiàn)了合作。在這種教材的指導下,聽說讀寫,尤其是口語交際滲透于綜合性學習中,在綜合性學習中提高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從教法看,本節(jié)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解放學生的眼,解放學生的嘴,解放學生時間、空間,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動手收集材料:優(yōu)美多姿的山川,五彩斑斕的大自然,讓學生一飽眼福;讓學生表演、七嘴八舌表達情感;讓學生大膽想像、聯(lián)想,豐富自己。從材料搜集、整理到成果展現(xiàn),學生經(jīng)過許多酸甜苦辣,但每一種滋味都是寶貴的。
。、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在鋼筋水泥房里感受大自然,不免有些遺憾。但大量自然風光圖景彌補了不足,使學生能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
。、把聽說讀寫特別是口語表達融匯課堂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學生能力的提高。
從學法上看,本節(jié)課力求使學生鞏固一些學習要求,改變不好的學習習慣:
。、動手、動腦習慣。這是主動學習的表現(xiàn)。課前收集、整理材料,準備解說詞,讓學生養(yǎng)成好思考好動手的習慣。
2、敢于表現(xiàn),顯示風度。在對學生口語交際評價中一直提到“現(xiàn)場風度”,因為它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素質,不可忽視的能力。在不斷練習實踐中,提高個人的應變能力。
。、協(xié)作精神。本節(jié)課涉及小組活動,要求他們團體合作,也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好作品。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春》,選自語文版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第九課。下面我就按教學理念與設計意圖、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等幾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一、 教學理念與設計意圖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審美情趣和想象能力。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閱歷和文化積淀,去體味、感悟作品,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去理解、鑒賞作品,產(chǎn)生對文本的情感美、文體美和語言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創(chuàng)作欲,這樣,在長期的濡染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美感,觸發(fā)學生的靈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的文明氣質和優(yōu)雅的文化風度得到培養(yǎng)。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寫得有形、有色、有聲、有情,充滿詩情畫意,具有豐富的美學因素。許多名師都對其進行過精彩的講解。因此,我把前人的經(jīng)驗作為基礎結合自己對本文的理解逐層分析繪春圖。我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對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的細致分析,把講解與欣賞、發(fā)展智力與陶冶性靈、知識吸取與美感享受有機統(tǒng)一起來,并運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獲得豐富的知識,提升審美能力,培養(yǎng)他們?nèi)娴恼Z文素養(yǎng)。
二、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九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贊歌。作者以清新優(yōu)美的語言引導人們?nèi)バ蕾p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贊美了春的活力代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洞骸吩谶x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是有其道理的,從它的編排上來看體現(xiàn)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階段性和多樣化,它承接了以前說學的有關知識,又跟后面的課文緊密聯(lián)系,目的是為今后學習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把前面學到的知識 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從練習上來看,它是以大綱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jù),以重難點知識相聯(lián)系,綜合運用為內(nèi)容,著眼于語文能力的訓練。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生字詞,學習作者準確、生動的用詞及鮮明、生動的語言;以本文為例,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2)能力目標
訓練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能力;品味詩一般的語言;學習修辭的靈活運用;理解、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感受課文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思想上的教育就是要我們中學生珍惜春光刻苦學習,同時要熱愛大自然和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保護環(huán)境,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
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xiàn)“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 并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以及課文內(nèi)容可以看出:
教學重點:
領會作者細致觀察、生動描述抒發(fā)感情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具體細致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把對景物的細致描寫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結合起來。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nèi)心的感受。
三、說學生情況
上面分析了教材,再來分析學生的情況。初一的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通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nèi)心感受。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觀察力、分析力、辨別力和判斷力尚未成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加深,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會逐步提高,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yǎng),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原動力,它能使你克服困難,努力完成任務;另外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學生一旦對語文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巨大的動力;同時習慣也能影響學習的好壞,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生動機、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這樣在語文教學中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說教法與學法
1、以讀代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朗讀,可以領悟語言之美,可以培養(yǎng)表達能力,可以提高審美情趣,可以激發(fā)情感之美,可以激發(fā)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積累語文知識,可以發(fā)展學生智力,可以陶冶美好情操。
《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么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著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chuàng)造美。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輔之。通過示范,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分析。
3、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領悟到語言之美。從課文出發(fā),采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4、教學時數(shù):3課時
五、教學程序
興趣入手,引讀為主,由表及里,循序漸進。
(一) 導語設計:
。ǚ乓欢伪景鄬W生春游的錄像,共同回顧春天)
師:
同學們,還記得你們共同走過的春天嗎?是啊,春天是大自然的杰作,春天是我們熟悉而喜愛的季節(jié)。而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呢?(學生說)即使是同時同地欣賞春天,我們每個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那么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眼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今天,讓我們走進朱自清的《春》。(板書題目及作者)
[說明]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泵绹逃睦韺W家布魯納也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初中語文課改最顯著的特征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主動去學習呢?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就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設計除了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更是想讓學生通過回想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春天,激起進一步了解《春》的興趣。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huán)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ǘ 教師范讀,學生靜聽,通過聲音感受春色之美
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朗讀恰當?shù)乇磉_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而教師的范讀則像源頭的活水,真情投入的范讀,不僅讓課堂更加有詩意,而且能夠激起課堂教學的層層漣漪,從而使課堂書聲朗朗,更有活力。
因此,在導語引導著學生回憶春天的基礎上,通過聲音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讓學生真正感受文本的魅力,就需要做教師的我們能夠抓住恰當?shù)臅r機,進行范讀。所以,我沒有急著去介紹作者,熟悉文字,而應該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環(huán)境,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一遍、兩遍,讓學生靜靜聆聽,閉目想象,讓思緒飛出教室,飛進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擷那一片片美麗誘人的春色。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標中的部分要求,也為教學難點鋪平道路。
。ㄈ┳髡吆喗椋海ù瞬襟E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己查找資料完成對朱自清的認識,課堂上讓同學們相互補充。)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xiàn)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了解。
。ㄋ模┱莆瘴闹械纳衷~,特別是一些多音字。(利用屏幕增大課內(nèi)容量)
[說明]特地設計這一步驟擴大識字量,為下面的朗讀掃除障礙。
。ㄎ澹⿲W生自讀,理解欣賞春色之美。
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此時教師作示范如:山——朗潤,水——漲,太陽——紅,小草——鉆,要求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想、邊用筆勾畫,自讀、自悟、自得、自問。然后小組互動學習、分析、整理。所得及所問,派代表參與板書,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作適當?shù)馁|疑,作為對學生思考不足的補充。
最后由教師總結歸納,讓同學們能夠由點到面,將零散的景物及特點集中。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啟發(fā),這樣就形成了多維態(tài)勢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用心讀、用心賞,讀出美,增強審美能力,每個人都會有收獲,教師的設問與及同學的質疑。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知識目標的部分要求和情感目標。
(六)精讀,通過比賽朗讀、配樂朗讀品味語言之美。
不能一遍遍的朗讀,學生絕對會覺的枯燥泛味,因此我讓學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讀,品味它的語言。另外,進行朗讀比賽,各組推薦二到三名同學朗讀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讀較好的同學作評委,進行打分評比,最后作全班配樂朗讀。在這過程中,我還用了這樣一個句式:“我最喜歡 段(句)好,好在 ”要求學生從詞、句式、修辭的角度,從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評點。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我先用了“春草圖”作示范。設了些小問題:如“鉆”為什么不用“長”。“偷偷”疊詞的運用,運用了什么修飾手法及其作用?
[說明]采用多樣的朗讀形式,有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激起學生自主的活動,設計的句式有利全體學生的參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說是由扶到放的過程,這樣也落實了教學重點及難點。
。ㄆ撸⿵奈膶W作品和記憶中尋找美
同學讀完《春》,從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夠從文學作品或記憶中找出描寫春的優(yōu)美詞句。
[說明]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nèi)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nèi)外結合,我還準備印發(fā)一些有關“春”的名句供他們欣賞。
(八)、美的訓練
1、引導學生從形式到內(nèi)容進行總結歸納。
2、寫一段描寫家鄉(xiāng)冬景的文字。
3通過本文的文字把它變成一幅幅春景畫。
[說明]設計第一道主要是要培養(yǎng)自學能力,因為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自覺的適應階段,通過本文的總結歸納有利今后的自主學習。設計第二道主要是學習的遷移,聽、說、讀的最后落腳點是寫。初一年的學生寫作水平難以當堂完成,所以放在課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學時間是在冬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寫“春季”的內(nèi)容遷移到寫“冬景”上。同時也可以為下文學習《濟南的冬天》先作個鋪墊。第三道是選做題,學生完成之后貼于“作業(yè)欄”上,這樣布置是根據(jù)學生的多樣性,有利調動一切學生可調動的因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本文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完成(一)――(四)個步驟,第二課時完成(五),第三課時完成(六)――(七),第八個步驟安排在課外。
說課后記:
我的教學設計盡可能圍繞著新課程所倡導的來實施,那就是: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要巧妙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chuàng)設心靈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lián)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里邀游。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珍珠鳥》一課是七年級(下)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的生存伙伴——動物為內(nèi)容專題編選課文。這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都各自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與動物”的關系。閱讀這五篇課文,不但可以激發(fā)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fā)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馮驥才寫的這篇散文《珍珠鳥》主要寫了由于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jīng)過。通過人與鳥相親相伴地細膩描寫,不僅顯示出作家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讓人領悟作者“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由衷感慨,并從中感悟到了一份至真至純的人生哲理,是學生學習的一篇佳作。
2、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喚醒關愛,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思考,激發(fā)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通過閱讀、賞鑒,領會作者的情懷,讓學生能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感受“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以及更深的人生哲理。
。2)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yōu)美、深刻的語句。提高對散文的整體感知能力,學習散文“以小見大”的寫法,擷取身邊小事來體驗、感悟生活。以讀為主,讀寫結合。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引導。
。3)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教學重點:
。1)體會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2)提高對課文的感悟能力及散文的閱讀能力。
4、教學難點:對人與動物之間信賴關系的理解。本課的教學難點就是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觸動他們的心靈,體會依賴的基礎,及更加深廣的意義。
二、說教法
關于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對我的啟發(fā)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和巨匠,那么,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系!彼越處煈斣O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朗讀法和情境教學法的結合,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教師充分考慮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本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可以運用配樂朗讀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溫馨和諧、情意融融的優(yōu)美情境,激發(fā)學生發(fā)揮想像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讓他們在欣賞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創(chuàng)造。另外,在教學設計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的能力,通過快速閱讀篩選關鍵信息,在自讀中上感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和基本內(nèi)容。教學互動流程以“問題”為主線,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愿望,引導學生在自主、互助、合作的學習中互相啟發(fā),并獲得新的感受。
三、說學法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新《標準》也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笨梢,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自讀中感知,在合作中領悟,在探究中啟迪,閱讀、討論、探究出本課蘊含的哲理。突出重難點,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學習中的獨特體驗。這種新的學習理念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使之得到不斷地強化和訓練。針對這篇散文的特點,我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學會賞析優(yōu)美語句和語段。學會賞析語句的基本方法,并通過對文句的賞析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就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過語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教師應著力訓練,遵循“示范——嘗試”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這也是給學生散文閱讀基本功的一個鍛煉。
四、說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請學生欣賞一組大自然中鳥兒自由飛翔的精美圖片(配班德瑞《迷霧森林》),讓學生在音樂中進入文境,并暢談感想。
師導入課文:是的,鳥兒那自由飛翔的身姿,色彩綺麗的羽毛,以及婉轉多變的歌喉,為世界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意趣,這讓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盛贊不已,寫出了許多充滿靈性的詩歌與文章。有位作家還在自己的書房里給珍珠鳥安了個溫馨、舒適的家,他就是作家馮驥才。這樣設計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nèi)抓住學生的心神,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奠定學習本文的感情基調,珍珠鳥在這樣的氛圍中翩然而至,自然也就有了“信賴”與“被信賴”的一幕。
2、初讀課文,感受情意:學生朗讀,配樂班德瑞《寂靜山林》,并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課文中作者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2)小珍珠鳥有什么反應?
。3)我從中獲得了什么感受?旨在讓學生在聽讀中初步感知的課文,為下文對人與鳥之間真情的理解做鋪墊。教師適時點拔總結。
設計以上問題,不僅讓學生探究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明確化,對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和感情基調有個初步的把握;而且讓學生學會篩選課文中的有關信息,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談閱讀感受或受到的啟示。由此引導學生走進文章,通過精讀研討,看看人與鳥的信賴是如何營造出來的。
3、品味語言,閱讀賞析:教師引導:
我想許多人都可能有過養(yǎng)鳥的經(jīng)歷,但能從中感悟到如此純摯美好的感情和至真至純的人生哲理,并把它用如詩如畫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人一定不多。作者善于感悟生活中的美,并善于表達,才使這份真情得到傳遞、滋潤許多人的心田。我要求學生選讀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感動的語段或句子,有感情的朗讀并說說喜歡的原因。(學生自由朗讀)在我的逐步引導中,大家都能找到4--6自然段、第8—10自然段、13-14自然段,特別是雛兒“鳥兒啄書、喝茶”、“鳥兒在我肩頭睡覺”等內(nèi)容,并從中都能體會到小鳥的活潑可愛,品味到“我”對小鳥的的關愛、呵護,并領悟到人、鳥的接近,表現(xiàn)在舉止之上,這些舉止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是溝通,是“人鳥合一”的感動。讀書要品味,就是要能從語言文字里讀出味道來,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這個過程首先在小組里完成,然后請小組代表發(fā)言,并且還要求他們朗讀,還要告訴同學們應該怎樣朗讀品味,才能表達出文章的感情,這主要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學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興趣倍加濃烈,探究閱讀的層次和空間更加深廣。
4、拓展延伸,整體深化:
。1)“鳥兒啄書、喝茶”、“鳥兒在我肩頭睡覺”等兩個場景幾乎讓所有人怦然心動,請大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為這幅畫取個題目,并說出理由。(出示人鳥相親圖)
。2)仿句練習: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賴,往往。這個設計讓學生在我寫作運用中深入感悟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乃至為人處世的哲理,體會文章情感和思想的精彩之處。同時學習散文“以小見大”的寫法,擷取身邊小事來體驗、感悟生活。在這一板塊中,主要是在方法上課內(nèi)實現(xiàn)向課外的延伸,將學生課外閱讀、作文與課文結合,升華情感,滲透人文精神,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與遷
5、學生自結,歸納收獲:可圍繞“如何朗讀”、“如何賞析散文”、“如何聯(lián)系現(xiàn)實”等方面,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文的收獲。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6、作業(yè)布置:你的童年中有過小動物相伴相隨嗎?請拿起筆來寫出你與它相伴的經(jīng)歷,記錄下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段舊時光吧?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shù)500字左右。這樣的作業(yè)提醒每個學生,我們對文章美好情感的感知和深刻哲理的領悟不僅停留在認知,更反思和促成我們的實際行動。
7、板書設計
我的愛護:不看、不管、不趕、不寫
鳥的變化: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jīng)放心一完全信賴
關愛理解尊重信賴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1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描述了世界頂級建筑大師、美籍華人貝聿銘在建筑設計上的杰出成就,贊揚了他高超的建筑藝術和一片愛國心。
二、學情分析:
本文內(nèi)容較長,詞語較多,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注音,對不熟悉的詞語加以解釋,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引發(fā)學生興趣,熟悉內(nèi)容采用答記者問的方式。教師先作示范,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目標 :
1.通過讀課文了解貝聿銘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習課文精心選材、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3.受貝聿銘的愛國之心,并從中獲得啟迪。
教學重點、:
1.通過讀課文了解貝聿銘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學習課文精心選材、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教學難點:貝聿銘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革新創(chuàng)造精神和他的一片愛國心。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由歌曲《我的中國心》導入,讓學生自己談談歌中的感情。
2、整體感知:讀書后填表,了解貝聿銘的巨大成就和成長軌跡。(學生互相交流)
3、研讀課文:
(1)作者在介紹貝聿銘這些偉大成就時,全文是按照一種什么結構和順序來介紹的呢?有什么好處?
(2)觀察圖片,說說貝聿銘的建筑特點。
4、拓展討論:
(1)既然是介紹貝聿銘和他設計的建筑,為什么會以“展示華夏文化魅力”為本文的標題?聯(lián)系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2)從貝聿銘這位世界級的建筑大師身上,你能學到些什么?
(3)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根”一詞的解釋是:“高等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貯藏養(yǎng)料”。 請你說說下面句子的“根”該如何理解?
A.我的根在中國。
B.中國建筑的根還在,還可以發(fā)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還是不夠的,還要現(xiàn)代化。
C.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
(4)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和諧”一詞的解釋是:“(幾種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配合得很恰當”。
“和諧”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請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貝聿銘的建筑設計是如何體現(xiàn) “和諧”的特點?
【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馬的說課稿06-14
七年級語文《秋天》說課稿04-07
七年級語文《風箏》說課稿07-21
七年級語文《春》說課稿10-15
七年級語文《馬》說課稿10-13
語文七年級散步說課稿09-01
七年級語文《童趣》說課稿09-09
七年級語文《馬》的說課稿10-30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11-05
七年級語文《馬》說課稿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