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5篇[精]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jīng)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白晝的長短等,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
緯度低,氣溫高;緯度高,氣溫低。
(2)地形(高度、地勢):
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陽坡溫度高,陰坡氣溫低。
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溫度高。高大山地對冬季風的阻擋,溫度高。
背風坡,焚風效應,溫度高。
(3)海陸位置:
距海近,海洋性越強,與同緯度陸地相比,夏季涼爽,冬季溫和,氣溫年較差小;
深居內陸,距海遠,大陸性強,與同緯度海洋相比,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氣溫年較差大。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2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谡缣柛叨鹊淖兓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jié)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jù)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jīng)度,東經(jīng)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jié)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jīng)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jīng)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jīng)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jīng)線為18點,依據(jù)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jīng)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jù)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jīng)度數(shù)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qū)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jīng)線和緯線
。1)根據(jù)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x日或9月x日前后
、诔炕杈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x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鄢炕杈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x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jù)晨昏線與經(jīng)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jīng)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jīng)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jīng)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jīng)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 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xx-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俅髿馕盏孛娴拈L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诖髿饽孑椛涫谴髿廨椛涞囊环N,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3
陸地水和水循環(huán)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tài)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tài)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qū),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fā)難度較大;動態(tài)水是人們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補給時間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qū)
雨水夏秋季節(jié)水量變化大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wěn)定西北地區(qū)
湖泊水全年有調節(jié)性,水量穩(wěn)定東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穩(wěn)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普遍
(3)水循環(huán)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蒸發(fā)(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huán)節(jié),(圖3.37),陸地循環(huán),海洋循環(huán)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4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
1、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
①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于赤道處,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②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在23.5°N,該日全球晝夜長短分布特點有:
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從北極圈到南極圈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赤道晝夜等長。
、鄱寥(12月22日),太陽直射在23.5°S,該日全球晝夜長短分布特點有:
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從北極圈到南極圈晝逐漸變長夜逐漸變短;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赤道晝夜等長。
、艹嗟郎嫌肋h晝夜平分。
2、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偬栔鄙潼c在北半球,則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
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則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
、谔栔鄙潼c向北移動,則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向南移動,則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
3、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赤道與極圈之間,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
4、太陽直射點位置與日出、日落方位的對應關系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則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則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5、晝夜長短的計算:
常規(guī)計算:根據(jù)晝弧或夜弧所占比例計算或根據(jù)日出、日落時間計算。
規(guī)律計算:同一緯線上各地晝長相等;北半球某度數(shù)緯線上的晝長=南半球同度數(shù)緯線上的夜長。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
一、氣候變化
1、氣候變化
是指一個特定地點、區(qū)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征,如溫度、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度量的。
2、氣候變化史
。1)地質時期: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中,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
。2)歷史時期:期間全球氣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
。3)近現(xiàn)代::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呈上升趨勢;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1、全球氣候變化本身就是資源條件的'變化。
2、加劇了自然災害。
3、將導致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
4、對主要生產(chǎn)領域,如農(nóng)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的影響更為顯著。
5、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澇、熱浪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6
地球的運動
1、地球運動的特點:
地球運動圍繞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轉運動,地軸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陽日(晝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時
線速度:赤道,向兩級遞減
公轉運動
太陽自西向東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歸年
近日點:(1月初)快
遠日點:(7月初)慢
2、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書本18頁圖1—3—5)
黃赤交角:概念: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度數(shù):目前是23°26′
產(chǎn)生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圖自畫)(書本19頁圖1—3—6)
回歸年:是以春分日為參考點的。太陽連續(xù)兩次通過春分日的時間間隔。
…………………………………………23°26′N
0°
………………………………………23°26′S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晨昏線晨線:由到
1)產(chǎn)生晝夜更替昏線:由 到
晝夜更替周期:
意義:使地面白天增溫不至于過分炎熱,夜晚冷卻時不至于過分寒冷,保證了地球上有機體的生存和發(fā)展。
2)產(chǎn)生地方時
①定義:因經(jīng)度而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同一條經(jīng)線上,地方時相同。
、谔攸c:東早西晚15°/時4°/分鐘
、塾嬎愎剑呵蟮胤綍r=已知地方時+/—時差(東“+”西“—”)
、軈^(qū)時:①定義:每一時區(qū),以該時區(qū)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作為該區(qū)區(qū)時。
、谟嬎愎剑呵髤^(qū)時=已知區(qū)時+/—時區(qū)差(東“+”西“—”)
、郾本⿻r間=東八區(qū)區(qū)時=120°E地方時
3)使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fā)生偏轉
偏移規(guī)律:沿運動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無偏轉
4)地球呈橢球體也和地球自轉有一定關系
5、地球公轉與自轉共同作用下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7
1. 人類活動地域聯(lián)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運輸和通信
2. 青藏鐵路的起點和終點
青海省首府西寧經(jīng)格爾木至拉薩,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jīng)過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保護高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多樣性。
4. 集裝箱運輸?shù)暮锰幨鞘裁?
節(jié)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xù)、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5. 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俦贝笪餮蠛骄;
、诘刂泻、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jīng)巴拿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
、鼙碧窖蠛骄
6. 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yè)務的任務分別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wǎng)絡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業(yè)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 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8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
1、正午太陽高度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
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緯線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俅骸⑶锓秩沼沙嗟老蚰媳眱蓚冗f減。
、谙闹寥沼杀被貧w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鄱寥沼赡匣貧w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2、正午太陽高度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
(1)太陽高度日變化: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值時,地方時為12時。
(2)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太陽直射點向某地所在緯線移來,則正午太陽高度增大,移去則減小。
、傧闹寥眨罕被貧w線及其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
、诙寥眨耗匣貧w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
、勰媳被貧w線之間,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上,每年有一次太陽直射,受太陽直射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
3、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公式:H=90°-兩點緯度差(兩點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
兩點緯度差的計算遵循“同減異加”原則,即兩點同在北半球,則緯度差為大數(shù)減小數(shù);兩點分屬不同半球,則緯度差為兩點緯度相加。
4、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①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牡胤綍r是12時。
、诖_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壅缣柛叨仍酱,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
、芴柲軣崴鞯膬A角調整: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互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9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chǎn)生的熱能。內力作用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結果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水平運動,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運動,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外力作用對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四種方式,結果使地表趨向平坦。
(3)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巖漿→巖漿巖:在巖漿活動過程中伴隨侵入作用和噴出作用,巖漿冷卻凝固而形成已經(jīng)形成的巖石→沉積巖:在地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后,經(jīng)固結成巖作用形成已經(jīng)形成的巖石→變質巖:經(jīng)變質作用形成已經(jīng)形成的巖石→巖漿: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地幔深處)被高溫熔化成為新的巖漿。
2。山地的形成
。1)褶皺山、斷塊山和火山a)褶皺山褶皺:巖層的一系列波狀彎曲。形成的原因:地殼運動、內力作用。背斜,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成為山嶺,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成為谷地,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b)斷塊山斷層:巖層斷裂后發(fā)生明顯位移,形成的原因:地殼運動,壓力、張力作用。上升巖體形成地壘,如我國的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巖體形成地塹,如我國的渭河谷地、吐魯番盆地。斷層處往往形成溝谷、河流,原因斷層處巖石破碎,易受侵蝕作用。c)火山巖漿沿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形成熔巖高原;巖漿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2)山地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修建成本高,工程難度大。a)運輸線路結構:以公路為主,鐵路為輔。b)線路分布格局: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c)線路延伸方向:迂回前進,線路彎曲程度和總長度一般大于相應的平原和丘陵地區(qū)。
3。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1)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a)河流侵蝕地貌:溯源侵蝕,下蝕,側蝕。(以河谷為例)b)河流堆積地貌: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河漫灘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沖積平原為例)
。2)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河流的沖積平原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a)充足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b)便捷的對外聯(lián)系和運輸c)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豐富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0
1、大氣的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體雜質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層大氣組成:穩(wěn)定比例的干潔空氣(氧氮為主)、含量不穩(wěn)定的水汽、固體雜質
氮——生物體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雜質:凝結核
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大氣分層氣溫隨高度變化氣流狀況其它特征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越高越低對流占3/4大氣質量;水汽和塵埃;各緯度層高不一致天氣現(xiàn)象
平流層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飛行;存在臭氧層
高層大氣存在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太陽活動干擾短波通訊
3、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xiàn)象(用實例說明)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D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xiàn)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4、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1、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xiàn)出乾旱特徵。
2、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趶难睾5絻汝懙牡赜蚍之悾ㄋ郑(jīng)度地帶性
、凵降氐拇怪钡赜蚍之悾ㄋ趾蜔崃浚怪钡貛
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偕降厮幍木暥;
、谏降氐暮0;
、坳柶、陰坡;
、苡L、背風坡。
4、影響雪
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
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賰纱蟮卣饚牵涵h(huán)太平洋帶、地中!柴R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1
氣象災害
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干旱、臺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臺風災害防御措施:加強臺風監(jiān)測,及時發(fā)布臺風預報或警報,及時組織大家做好抗臺風工作。
暴雨澇災防御措施:利用氣象衛(wèi)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jiān)測,提高預報正確率,減輕洪澇災害損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qū)(或滯洪、蓄洪區(qū)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區(qū)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警系統(tǒng);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旱災防御措施:
、賹嵭修r(nóng)林牧相結合的農(nóng)業(yè)結構,改善干旱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②種植耐旱作物;
、坶_展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發(fā)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提醒有關部門做好防寒準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2
水循環(huán)
1、環(huán)節(jié):蒸發(fā)(包括植物蒸騰)、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2、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陸地內循環(huán)
3、意義:塑造地表形態(tài);促進物質遷移、能量交換;維持全球水量動態(tài)平衡;促進陸地淡水資源的更新和補充。
4、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偃祟愑绊懽铒@著的.環(huán)節(jié)是地表徑流,如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
、谥矘湓炝帧⒈Wo濕地:起到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使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減少洪澇災害;
同時使蒸發(fā)增加,降水增多,調節(jié)氣候。
③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減弱湖泊對周圍地區(qū)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
④城市路面硬化:下滲減少,減少地下徑流,增加地表徑流,造成城市內澇。
、萦盟划敚汉恿魃嫌蔚貐^(qū)過度飲水灌溉,會導致下游水量減少,甚至出現(xiàn)斷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3
農(nóng)業(yè)的'分類
按生產(chǎn)對象分:基本為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同時經(jīng)營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稱為混合農(nóng)業(yè)。
按投入多少分:密集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粗放農(nóng)業(yè)(落后地區(qū))
按產(chǎn)品用途分:商品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國家)和自給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中國家)
世界主要的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為:
種植業(yè):熱帶雨林遷移農(nóng)業(yè):熱帶雨林
種植園農(nóng)業(yè):熱帶地區(qū),如東南亞
水稻種植業(yè):如亞洲水稻
商品谷物農(nóng)業(yè):如美國中北部大平原
畜牧業(yè):游牧業(yè):如中國西部、蒙古
大牧場放牧業(y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乳畜業(yè):西歐
混合農(nóng)業(yè):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4
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
(1)相互聯(lián)系的水體水以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形式存在。氣態(tài)水,數(shù)量最少分布最廣。液態(tài)水,數(shù)量分布次之。固態(tài)水,僅在高緯高山或特殊條件下存在。
(2)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意義a)水循環(huán),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分為有海陸間循環(huán)、陸地內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b)主要環(huán)節(jié):蒸發(fā)、植物蒸騰、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c)意義:維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陸地淡水資源,調節(jié)全球熱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態(tài)
2.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
(1)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guī)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較為穩(wěn)定的流動。b)按成因分: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按性質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2)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a)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有有降溫減濕作用。b)寒暖流交匯的海區(qū),形成較大的漁場。c)對海洋航行也有影響,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霧,不利航行;洋流還會攜帶冰山。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擴散而加快其稀釋和凈化的速度,也相應地使污染范圍擴大。
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資源及其分布水資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來衡量。除南極洲外,亞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從國家來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羅斯,中國第六。我國不均衡,空間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資源與人類社會水資源的數(shù)量會影響經(jīng)濟活動規(guī)模的大小,質量會影響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活動的效益?萍歼M步促進人水關系的發(fā)展。
(3)合理利用水資源,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污染和過度利用等加劇水資源短缺。從開源和節(jié)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xù)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5
大氣水平運動——風
1.風向的判斷:
首先明確高低氣壓;其次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方向由高壓指向低壓);確定南北半球后,畫出風向(北右南左,近地面風向偏轉300-450,高空風偏轉900);讀出風向(風的來向)。
2.風力的判斷:同一幅氣壓形勢圖中,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強。
3.判讀天氣狀況:低壓中心和低壓槽控制區(qū)多陰雨天氣;高壓中心和高壓脊控制區(qū)多晴朗天氣。
鋒面多出現(xiàn)在低壓槽,無論是南北半球,一定是左冷右暖。
4.判斷季節(jié):大陸上形成低壓,說明陸地比海洋氣溫高,為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大陸上形成高壓,說明陸地比海洋氣溫低,為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地理高一必修二知識點筆記09-02
高一地理必修知識點總結10-2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8-21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3-15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5-26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8-09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28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09-20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