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孝心作文600字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片孝心動天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孝心作文600字,歡迎閱讀!
關(guān)于孝心作文(一)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边@首詩一年級時就學過了,年幼時的我們對他的意思似懂非懂,F(xiàn)在我知道了,這是一位母親對將要遠行的兒子的愛與關(guān)懷。
記得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后,蟬兒在樹上不停地聒噪,比賽似的叫著:“知了?知了?”抬頭望望天空,天空瓦藍得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藍寶石上幾朵白云悠悠地飄著,不時飛過來幾只小鳥?墒,唯一遺憾地是:我的媽媽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躺著。我走進醫(yī)院里,看著媽媽疲憊的樣子,我流下了眼淚,因為媽媽為我做得實在太多太多,說也說不完。我連忙走到媽媽面前,為她到水,為她揉著她那滿是針孔的手,為她……那時,媽媽只對我說了一句話:“女兒,你長大了!”
在學校里,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賦予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老師猶如媽媽,這樣地關(guān)愛我們,關(guān)心我們……我明白,老師對我們做出地也實在太多太多,我真想為老師送上一枝玫瑰,告訴她我長大了;我真想為老師倒上一杯水,告訴她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調(diào)皮;我真想……
在生活中,我愿做一個好公民,做一些好玩的事,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嘴角洋溢著那開心的微笑,讓他們能夠笑口常開。汽車上,我愿做一個好同志,給那些爺爺奶奶,大肚子媽媽讓座。在街上,我愿做一個環(huán)保者,把垃圾扔進垃圾箱,保護環(huán)境。
我明白:母親、老師,他們的愛都是無私的,是深切的,我們應(yīng)該學會感恩,回報父母,回報老師!
關(guān)于孝心作文(二)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心血——父親和母親。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詳在忙碌一天后,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fā)現(xiàn)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后,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沖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墒,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倍改妇途哂羞@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把孝心獻給父母,從今天開始!
關(guān)于孝心作文(三)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絕該繼承和發(fā)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yīng)盡的義務(wù),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tǒng)倫理觀念。在《孝經(jīng)》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視為“仁之內(nèi)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nèi)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tǒng)孝道儀式和規(guī)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nèi)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xiàn)出來。”夏學鑾并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jié)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fù)一些體現(xiàn)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guān)系的傳統(tǒng)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借助具體的形式。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后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nèi)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孝悌并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