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
反求諸己: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小編收集了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1
【成語】:
反求諸己
【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成語故事】:
相傳四千多年前,正是歷史上的夏朝;當時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啟前去抵抗,結果伯啟打敗了,部下們很不甘心,就一致的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啟說:“不必再戰(zhàn)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小,結果還吃了敗戰(zhàn),可見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緣故。所以我得先檢討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從此,伯啟發(fā)憤圖強,每天天剛亮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這樣經(jīng)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來侵犯,反而心甘情愿的降服歸順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點,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這種態(tài)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能夠這么做的人,我們就說他能“反求諸己”。
雖然,這只是短短的四個字,但是,它卻可以做為我們修養(yǎng)上的金科玉律,不僅我們可用它來反省自己,也可以用它來勸勉別人,對于我們自己的做人處事,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造句】:
1、只要反求諸己,我們就會明白,智能生命可能發(fā)展成我們不樂見的東西。
2、這次造成死傷無數(shù)的`大地震雖然是天災,但政府也該反求諸己,務期加強日后防災體系的健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
3、老王時時不忘反求諸己,自我檢討,難怪做人處事絕少有所缺失。
4、這就是古人常說的,反求諸己,因此融會貫通,而能觸類旁通的道理。
5、李經(jīng)理成功的秘訣,就是時時反求諸己,不斷檢討自己的失誤。
6、我們不知道反求諸己,求自心的話,我們就會當面錯過,交臂失之。
7、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追求美德,卻不顧人類的光榮,只知向外追求,而不反求諸己,實在應該聽聽圣經(jīng)怎說:「你們求而無所得,因為你們妄求。
8、如果工作上出了問題,則應該反求諸己,而非只是一味地責怪別人。
9、既然你想要連任理事,就應該反求諸己,認真做事,而不是發(fā)黑函中傷他人。
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2
【成語】
反求諸己
【拼音】
fǎn qiu zhū jǐ
【解釋】
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并努力加以改正。
【近義詞】
引咎自責、反躬自問、嚴于律己、閉門思過、反躬自省
【反義詞】
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苛求于人
【出處】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睹献;離婁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成語典故】
求: 追究。諸:“之于”的合音。意思是反過來在自己身上去追究,有反躬自問或反躬自責之意。語出《孟子·公孫丑上》:“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 實行仁政,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后才發(fā)射;發(fā)射而沒有射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只要反過來找自己的問題就行了。《孟子·離婁上》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币馑际,做事不成功或遇到挫折和困難,不要怨天尤人,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孟子極力主張“仁”。一天,他在與人談論選弓箭、選鎧甲時說:“制造弓箭的人難道比制造鎧甲的人更不仁(兇殘)嗎?我們都知道,制造弓箭的人唯恐他的弓箭不銳利而傷不了人,而制造鎧甲的人卻又唯恐他的鎧甲不堅固而抵御不了槍刀、弓箭。而那些巫醫(yī)和木匠也都是這樣: (巫醫(yī))唯恐自己的醫(yī)術治愈不了病人,(木匠)唯恐自己的棺材賣不出去。沒有人阻擋而你卻選擇不仁,這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無禮、無義,這樣的人只能去做別人的仆役。做仆役,又自以為恥,正好比制造弓箭的人以造弓箭為恥一樣。要是真的以為恥,不如去行仁!
現(xiàn)“反求諸己”用來指遭遇挫折時不應責怪別人,而應該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嚴格要求自己。
【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截發(fā)留賓的成語故事10-25
勞思逸淫的成語故事10-23
與狐謀皮的成語故事10-21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10-11
誠信的成語故事10-14
教育的成語故事10-03
尾生之信的成語故事10-01
自詒伊戚的成語故事10-01
南橘北枳的成語故事11-24
尷尬的成語故事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