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及解釋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都有哪些經(jīng)典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樂不思蜀成語故事及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 樂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
【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并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墒,當諸葛亮去世之后,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愿投降,帶著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xù)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了。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著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后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么樣!在這里過的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币馑际钦f:“不會呀!在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后,在心里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后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的很開心,都忘記要回家!
出處
《三國志·蜀書·后主傳》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簡介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云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后入蜀,蜀漢建立后被立為太子。于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并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后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后,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后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謚號思公,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后,追謚劉禪為孝懷皇帝。
樂不思蜀的點評
“樂不思蜀”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樂不思蜀”則有“忘本”之意。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做人不能忘本。這句話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不同的含義,大多時候是自于內(nèi)心的感悟,希望每個人都能不忘初心。
文言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于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后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zāi)惯h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fù)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譯文
司馬文王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為劉禪演唱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于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涂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幫助不了這個昏庸的君主,何況是姜維呢!
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又有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yīng)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zāi)苟荚嵩谑竦,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并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于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guān)文章: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02
成語故事樂不思蜀02-03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01-30
有關(guān)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01-27
樂不思蜀的典故08-16
多則成語故事及解釋01-28
杯弓蛇影的解釋與成語故事01-27
江郎才盡的解釋及成語故事01-30
兒童成語故事及解釋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