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墻_650字
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雪地捕鳥的他有勇有謀;看瓜刺猹的他活潑剛健,海邊拾貝的他無憂無慮,他簡直就是個神奇的小英雄。
沒想到二十年后的重逢卻留給我這樣一幅畫面:他站住了,臉上出現(xiàn)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做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這讓我也不禁跟著魯迅先生打了個寒噤。兒時親密無間的'玩伴重逢本應(yīng)高興,卻是這幅凄冷神情?是久別未見生疏了?還是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造成的?可恨那封建等級觀念的束縛,讓兩人純真的友誼中間活生生形成一道可悲的厚障壁了!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為趙國完成了重任,維護了趙國的利益和尊嚴(yán),被“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這怎能不觸動居功自傲的大將軍廉頗呢?“吾見相如,必辱之”,廉頗曾多次揚言。為何同朝共事的大臣變得忙于心計、處處提防、忙著暗算?
最后藺相如以大局為重,沒見廉頗便“引車避匿”,終于感化了廉頗,負(fù)荊請罪,從而維護了趙國的安定團結(jié),F(xiàn)代社會,早已走過了封建社會的陰影,但仍有兒時親密無間的伙伴變得形同陌路,是什么造成的呢?還是像廉頗一樣,好名譽?金錢?地位?一切的自私自利?只因人們過分的猜疑和變質(zhì)的謹(jǐn)慎,甚至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把自己的心鎖起來。久而久之,連自己也迷失在了這一堵堵小小的墻之中,沒有出口···人人都渴望理解,渴望交流,然而有的人卻畫地為牢,在人與人之間豎起一堵堵高墻。就因為這墻,本來兩顆火熱的心會變得蒼白,孤獨,不見日光和甘露;就因為這墻,有些人總是為他人或者,看別人的臉色,討別人的喜歡,避別人的忌諱,求別人的好感,真是活的太累太累。換用魯迅先生的話:心墻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其實只要人人多一份真誠,心墻便會不推自倒,人群中便會少一份內(nèi)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