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蝸牛日記
周末,我在小區(qū)里玩耍。無意中我在草叢邊的水泥地上發(fā)現(xiàn)了兩只小蝸牛;它們似乎是剛剛從一旁的草叢里爬出來的。我并沒有踩死它們,而是細心地觀察。
由于我沒帶放大鏡,所以我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機,把蝸牛放大來觀察,并拍下了圖片。我仔細地觀察,蝸牛的身上有螺形的貝殼,它的頭上還有四個觸角;它緩緩的走動,它將觸角伸出,我用手指輕輕的碰它一下,它立即將頭尾縮進甲殼里。過了一會兒,它又開始緩緩地移動,我看到它的后面有反光,我摸了一下,是一種黏黏的液體,難道是它的口水嗎?它的嘴巴長在下面嗎?
我心中充滿不解,于是我回家上網(wǎng)找了一些關于蝸牛的資料。蝸牛的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蝎子。六、七月份熱的時候,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之后自己死亡。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與針尖差不多,但它卻有26000顆左右像線一樣的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那就是它的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它為“齒舌”。蝸牛頭上較長的觸角是它的眼睛,用來尋找食物;較短的觸角是鼻子,能聞到很遠的食物。它主要吃植物的葉子,用牙齒將葉子銼斷,吞進肚子里。
噢!原來這小小的蝸牛還有這么多學問啊!科學真有趣,我以后一定要細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