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奪冠》有感集錦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奪冠》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奪冠》有感1
最近有一部十分值得去看的電影——《奪冠》上映了。這部電影弘揚了中國女排精神,國慶節(jié)時,我就去觀看了。給我的感觸很深。
《奪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在平時訓練的辛苦與傷痛。這部電影還回顧了中國女排幾次獲得世界冠軍的鏡頭。特別是中國隊vs巴西隊時的激烈場面。
《奪冠》這部電影體現(xiàn)了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精神是:“頑強戰(zhàn)斗,永遠拼搏!睘槭裁粗袊趴梢允鼙娙瞬毮?因為中國女排的不怕苦,不怕累,團結一心的精神感染了我們。電影中有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磿掩A看的這么重要?”教練告訴她們:“我們的國家并沒有讓全世界都知道,已經(jīng)讓有的國家看不起了。我們要想獲得關注,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贏得冠軍!边@就是中國到最后獲取世界矚目的原因。
電影中有一句話:“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句話使我記憶猶新。這句話表現(xiàn)出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不分你我。有一個鏡頭:“女排和男排一起對抗比賽,女排沒有團結起來,輸給了男排。教練罰她們接球,養(yǎng)成團結意識!边@個鏡頭給我觸動很多:我們是一個集體,不分你我他,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擰成一股繩,這樣才利于我們養(yǎng)成團結意識,成為更優(yōu)秀的一個集體。在做任何一個通過集體才能完成的事情時,通過團結才能更好的完成。記住,我們要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中國女排是一代國人的驕傲。它代表的是中國的驕傲。中國女排精神繼續(xù)傳承下去吧。
觀《奪冠》有感2
對于《奪冠》這類運動劇情片,我一向是不感興趣的,但這一次我卻消除了偏見。這部電影被許多人介紹為“看的時候紙巾不夠用”。那它為什么如此戳人淚點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在人物形象、情節(jié)和細節(jié)三個方面。
這部電影的人物形象飽滿、鮮明而不失真,使整個電影鮮活了起來。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郎平、朱婷二人。
郎平的形象是最立體、最飽滿的,可以說支撐起了整部電影。從好不容易進國家隊、卻摸不到球的不甘,到贏了“東洋魔女”時的感情爆發(fā),再到擔任教練時“都是玩真格的”,無一不讓她的形象躍然于銀幕之上。她與陳忠和的互動也令人印象深刻,這兩個三十多年的老友晚上一起偷偷練球,在中美大賽前的彼此理解,兩次在同個一機場喝咖啡,都告訴我們何為真正的友誼!氨訛槭裁茨苎b水?因為它是空的!薄拔依善綇膩聿谎b,都是玩真格的!薄耙蝗f年太久,只爭朝夕。”出了電影院后,這些經(jīng)典臺詞仍回蕩在我腦海里。
整個電影用郎平這個人物串起,但并未只聚焦于郎平一人,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便是朱婷。這個農村來的女孩,“連打工別人都嫌你高”的女孩,當她第一次被問到為什么打排球、回答是“為父母”時,當她在練球卻一直不肯喊出來時,我不禁心里一緊——這要出大問題?僧斔钜乖诶嫌柧殘鼍毲蚝俺鰜頃r,當她面對郎平的短信落淚時,當她拿下里約奧運會決勝局的第15分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為我在理解朱婷的同時想到了我們自己。是的,我們的努力不是為別人,也不是為了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亮點是合理截取真實歷史事件作為情節(jié)。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里約奧運會,跨度近40年,在如此大的時間跨度中,導演主要截取了三場比賽:1981年日本大阪的中日戰(zhàn),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美戰(zhàn)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中巴戰(zhàn)。與我們常?吹降慕榻B女排精神的資料不同的是,《奪冠》的主要內容不是的對女排精神的贊美,而是著重展現(xiàn)了姑娘們奮斗拼搏過程中的艱辛與脆弱,展現(xiàn)了新老球員之間的矛盾,還展現(xiàn)了郎平在排球訓練改革中受到的阻力,使情節(jié)沒有失去真實性。另外,三場比賽詳略處理得當,一張一弛,使觀眾體驗到如坐過山車般的感覺。
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還在于可圈可點的細節(jié)。
為了打贏中日戰(zhàn),教練對女排可謂進行了“魔鬼式訓練”,但電影并沒有把全部畫面用來表現(xiàn)團隊訓練的困難,而是用特寫鏡頭展現(xiàn)了一位隊員默默拔出刺入手中的木刺。這樣就以小見大,表現(xiàn)出訓練強度之大和隊員們的執(zhí)著堅強。鏡頭切換到國內,人們圍著小電視機看比賽,當中國隊獲勝后,人們都舉著火把和燈籠跑上大街,但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那火把其實是被點燃的掃帚。小電視機和掃帚這兩個細節(jié)都十分直觀地表現(xiàn)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有多么落后。中美場則是特意從郎平的視角給出了一個伸出手指責罵她的人的畫面,處理得非常巧妙的是,這個人的臉被遮擋住了。這個細節(jié)表明,在當時,指責郎平的并不只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中巴場朱婷得到那決出勝負的第15分時,導演用了慢鏡頭來表現(xiàn)當時的場景,并濾去了周圍嘈雜的聲音。正因如此,我甚至聽到了我那因緊張而快溢出嗓子眼的心跳聲。
電影感人的主要原因是這三個方面,但人物形象、情節(jié)和細節(jié)這三方面最終都指向了更深層次的東西,即電影的主旨——女排精神。正如電影開頭所言,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女排精神不表現(xiàn)在最終贏得冠軍,而表現(xiàn)在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永不言棄、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奮斗過程。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中國女排精神永不過時。女排精神是一面旗幟,點燃國人的激情,彰顯團隊的力量。在新時代里,我們?yōu)橹畡尤,是因為它所蘊含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體育范疇;我們?yōu)橹畡尤,是因為我們也需要奮力拼搏,開拓進取;我們?yōu)橹畡尤,是因為它啟示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珍惜韶華,力爭上游。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觀《奪冠》有感3
“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20xx年歐洲杯落下了帷幕,祝賀葡萄牙,一記金子般的進球戰(zhàn)勝對手,歷史上第一次奪得歐洲杯冠軍”。20xx年7月11日凌晨,初曉的寂靜被打破,作為球迷的我也沸騰了。
不是兵強馬壯的德國戰(zhàn)車,不是行云流水的西班牙斗牛士,也不是地利人和的法國雄雞。是的,就是葡萄牙,一個歐洲杯的常客、一個從未染指冠軍的小國。賽前人們并不看好葡萄牙,小組賽驚險晉級、淘汰賽一波平局。然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頑強的葡萄牙3:0力克威爾士挺近決賽,決賽中球隊巨星C羅受傷提前下場,“平民版”的葡萄牙還是頂住了壓力,按部就班地做好戰(zhàn)術執(zhí)行,反倒是法國隊在多次進攻無果的情況下有些急躁,加時賽下半場,葡萄牙人埃德爾抓住機會,以一記漂亮的世界波絕殺了法國,捧回了第一個大賽冠軍!岸鳌钡年犖榇虺隽恕耙涣鳌钡谋荣愃,看似偶然的背后,我們更應該看到葡萄牙人的態(tài)度與信念。
態(tài)度就是放低姿態(tài)、奮力一搏的態(tài)度。20xx年帶領中國隊殺進世界杯決賽圈的神奇教練米盧就著重強調“態(tài)度決定一切”,即正確地審視自己、戒驕戒躁、踏實進取。這洽洽就是我們檢修人貫徹“服務至上”中心思想所應該具備的。近期檢修中心與各生產(chǎn)方簽訂了一系列維保合同,對我們的檢修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每一個檢修人都要正視壓力和責任,擺正態(tài)度,聽從“教練”指揮,團結“隊友”,苦練技能,頑強拼搏,以“黑馬”的姿態(tài)在服務和創(chuàng)益增效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信念就是不服輸、敢于突破的信念。葡萄牙在比賽中“爆冷”也有人認為葡萄牙的運氣好,但是當你看到C羅在激烈的碰撞中受傷下場、佩佩在比賽最后拼到嘔吐的情形時,會對這只頑強的隊伍肅然起敬,就像解說嘉賓說的一樣:歐洲杯沒有強隊弱隊之分,拼的就是精神和韌性。當前鋼鐵行業(yè)形勢依舊嚴峻,作為基層職工的我們要激發(fā)自身的求勝欲,不要畏手畏腳,停滯不前。當好“擺脫困境、實現(xiàn)突破”的前鋒、當好“科學檢修,服務至上”的守門員。在群雄逐鹿的鋼鐵競爭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率先突破,扭虧為盈。
精彩的比賽總是短暫的,讓我們期待下一屆更加精彩的歐洲杯。
觀《奪冠》有感4
堅持不懈就可能成功。
我看過很多部運動電影,唯有《奪冠》這部電影令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的內容是這樣的:中國女排每天刻苦訓練,且堅持不懈,終于在一次亞運會獲得了冠軍,為中國贏得了好名聲。
可是后來,因為我國經(jīng)濟條件好了,女排精神卻不多了。于是,“鐵榔頭”郎平站了出來,帶領她們去練習,漸漸找回了曾經(jīng)的“女排精神”。隨后的比賽第一場,便是東道主巴西隊,但經(jīng)過中國女排的奮戰(zhàn),她們成功把巴西隊打敗了,又連續(xù)贏了好幾個國家,最后她們又取得了冠軍!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就有可能成功!
但我卻不同。以前,我說過每天都要堅持鍛煉,不少于20分鐘!可有幾次,我并沒有做到。那幾次,我寫完作業(yè)就開始娛樂,比如,和爸爸干上幾盤軍棋,徹底忘記了自己說過的事。其實,運動20分鐘是一個很小的目標,只要稍微跑會兒步,跳會兒繩,時間就很快到了,況且下一盤軍棋都不可能少于20分鐘,我沒有堅持不懈,所以最近身體越來越差。
有些人,比我難上幾百倍,但他們還是堅持不懈地學習。上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手殘的老人,在用腳寫字。那位老人開始連筆都拿不穩(wěn),可是他依然堅持向一個書法老師學習。過了幾個月,那位老人終于可以拿筆寫歪來歪去的字了,可他依舊不滿意,繼續(xù)刻苦練字。那位老人練了三個月,用腳寫出來的字已經(jīng)比普通人好上很多了,跟書法家一樣,并且每天都有很多人買他的字。
我相信,我四肢健全,頭腦發(fā)達,只要堅持不懈,刻苦學習,我的成績就一定可以提高的!
觀《奪冠》有感5
電影《奪冠》,揭開了許多女排精神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揭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光鮮的背后,定有常人難以想象的負重前行,成功需要關鍵因素的成全。
首先,要有一種精神。女排1981年日本第三屆世界杯首冠、2016年巴西奧運會1/4決賽遭遇東道主并最終奪冠,都是苦戰(zhàn)至第5局,絕處逢生,艱難取勝。如果說,與日本隊比賽的求勝欲望,源于民族情懷,那么,巴西這場球的勝利,是真正源于球員自己的渴望和兌變。只有你發(fā)自內心的吶喊,才會得到結果的擁抱。
其次,要有精心的戰(zhàn)術準備。每一場大戰(zhàn)的勝利,都反映了指揮官運籌帷幄,排兵布陣的能力。潛心研究對手的人員特點、團隊氣質、戰(zhàn)術習慣,關鍵時刻做出針對性部署,力撥千斤,力挽狂瀾。同時,還得深諳自己的隊員,根據(jù)形勢戰(zhàn)術布局,明確要求,及時鼓勵。臺下的嚴明關愛和精心策劃,才會換來戰(zhàn)場上的勝利和榮譽。
第三,要有關鍵人物擔當。比賽的關鍵節(jié)點,郞平換下朱婷,耳提面命,鼓勵她是全場最年輕的球員,關鍵時刻必需挺身而出,朱婷亦不辱使命,勇于擔當,拿下關鍵得分贏得比賽。
第四,要有奉獻精神。陳招娣頂著腰傷用生命在堅持比賽的奉獻,陳忠和迷信的喝咖啡、穿毛衣,主動讓賢求變卻默默支持的奉獻,郞平放棄舒適、頂著壓力重塑女排強烈愿望的奉獻,凡此種種,匯聚鑄造了偉大的女排精神。
觀《奪冠》有感6
10月1號,迎來了喜氣洋洋的國慶節(jié),還有花好月圓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特地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電影——《奪冠》。
《奪冠》主要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
這部影片從一開始陪打教練(彭昱暢飾)走進排球訓練館的那一刻,我就能感受到80年代濃濃的氣息撲面而來。鏡頭一轉,我又看到了女排們艱苦訓練的場景,因為我們國家的運動器材沒有其他國家先進,訓練的環(huán)境也沒有其他國家好,所以中國女排隊員們比其他國家的排球選手們更努力。她們把激情與熱血都灑在訓練場上,用生命在拼搏,而她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在國際比賽上爭奪冠軍。在角落里,因為負重太輕的郎平(白浪飾)還在默默的舉重鍛煉,因為如果她負重不到100斤,教練就不允許她碰球,好在后面她成功了,她碰到了球,并且通過比平常人更加努力的訓練,成為了排球隊里最出色的隊員。
到了大阪世界杯決賽的現(xiàn)場,80年代的中國女排們面對日本女排絲毫不退縮,堅持不懈,把勝利放在第一位,她們用自己的身體去擋住每一個球,即使身體不允許,她們也不放棄。她們配合默契,彼此互相信任,都相信朗平可以帶領著中國女排拿下冠軍。就憑這股勁兒,中國女排們贏得了大阪世界杯決賽的冠軍。
時間慢慢過去,郎平(鞏俐飾)和她的陪打教練(黃渤飾)在2008年在鳥巢舉行的北京奧運會各自帶領的女排隊伍相遇了,最終由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隊勝利了。這讓她遭到了很多中國人的譴責,后來,她辭掉了美國女排教練的職責,來到了中國當教練,并且實施了改革。郎平開始大規(guī)模的招收女排隊員,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在比賽上面換人,讓對方摸不著她的戰(zhàn)術。按理說中國女排的隊伍應該是越來越強大的,可相反,她們卻越來越弱。正如劇中的陪打教練所說,她們丟失了一樣東西,是自己的初心。她們沒有以前但女排們團結,她們沒有以前的女排精神,這讓她們在與其他國家的比賽中一次又一次的不盡人意,這也讓她們的實力在他人的眼中越降越低,是因為今天的條件太好了,她們體會不到以前的艱辛。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她們與巴西進行了一場實力懸殊的淘汰賽,就在眾人都以為她們要卷鋪蓋回家的時候,中國女排們卻爆發(fā)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她們取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這讓中國女排們挽留了她們的尊嚴。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團結一心,共同奪冠。每個人都應該做女排精神的奮斗者和傳播者,遇到困難不退縮,堅定目標向前行!
觀《奪冠》有感7
中國女排姑娘奪得世界冠軍!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上個月,國慶期間,也抽了個空去看了看這部神作。整場下來,就只記住了一句話:“你要今天不練,明兒我就練你!币约爱敃r工作推進不下去,郎導一個電話:“把所有青訓隊員收編國家隊!”霸氣外露。郎教練為了給國家隊女排姑娘們爭取一個機會,也真是用心良苦。
整部影片是從30年前郎平那個隊伍說起:“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是她們的口號;要球不要命,這是她們的信念。在物質極度匱乏的那個年代,技術、器材、場地比不上,怎么辦?只能靠汗水,只能靠苦累。當你的行為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才可能出現(xiàn)在正確的位置。不僅僅是對于排球,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是如此。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才能將你的所學發(fā)揮到6分8分甚至是12分。
在郎平挑選隊員的時候,挑選的是她印象深的。其實包括我們面試,包括我們求職,面試官選的,留下的,就是她們印象深的。那么多份簡歷,那么多的求職者,為什么選你?因為你有特點,可能是樣貌,可能是特長或者其他過人之處,甚至可能是你的家境?傊诿媪撕芏嗳酥笏齻冞能記住你,這就對了。第一次比賽,輸了11場,讓她們任意組合。如果換做別的教練,早就受不了了。但是郎導卻說:還可以輸。怎樣的組合是合適的?怎樣的特點的隊員對應怎樣的對手?這些得在實踐中才能得出來。輸不可怕,但是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在輸?shù)倪^程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不斷調整,找到對方的薄弱點和突破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人可以笑著拿世界冠軍”,除了戰(zhàn)術,就是過硬的實力,像鐵榔頭一樣,一錘一個雷霆的實力。怎么來?靠日復一日的堅持,靠流血流汗。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之前大學課堂上一個老師告訴我們:“實力決定一切。”這是真的。在關鍵時候,實力不過硬是活不下來的。在戰(zhàn)場上尤其如此。
能有一個好的教練固然可喜,但是個人努力是成功更加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好好努力吧!少年。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觀《奪冠》有感8
有一種堅持叫郎平,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對于鐵榔頭郎平在我們印象中她是一個傳奇人物,從我們父母那一代她就是一種偶像,但《奪冠》這部電影真的是讓我們近距離的了解到了更加真實的郎平。她說:“我郎平從來都不裝,我都是玩真格的!币粋真實、認真、自信、硬核的標桿。擁有絕地反擊的最強底氣,簡直是又颯又美。但這種颯這種美背后卻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堅持與付出。
女排精神是什么?可能每個人都會賦予不同的理解。她們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同,永不言棄,女排之于中國,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項體育運動,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時代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但她的精髓只有一個:團隊。中國女排是什么?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要我們。對,我們。奪冠需要技術過硬,需要拼搏精神,更需要團隊的配合,信任與了解,記得8月份的拓展訓練,我們通過行動深深的體會到團隊之間信任、合作的重要性。那種體驗讓人記憶猶新。
其實對于這種精神我們更多的是敬畏感。因為太苦了,我們都太不愿意讓自己吃苦了。但這個時代好在只要我們愿意吃苦,我們就有機會,我們就有希望。你越覺得累就會越累,人是有惰性的。還有一句話是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真的是,行動上越放肆,心里就越不自由。我們都應該通過努力,讓自己做一個自由的人。有一句臺詞說:“鷹有時候也會掉在地上,但雞,永遠飛不了鷹那么高。”我們應該有讓自己成為鷹的勇氣。不怕落后,不怕輸,只要有永不言棄的精神在,無所畏懼。
有了精神,還有就是實力。積累就是經(jīng)驗,經(jīng)驗就是應變,應變就是智慧!爱斈愕呐袛喑蔀橄乱庾R的時候,你在賽場上,才可能出現(xiàn)在正確的`位置。下意識怎么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復的訓練,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走到最后。”只有愿意吃苦,付出的比別人多,才能做得比別人好,最怕的是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精神和實力讓我們成為自己,讓我們內心強大。杯子為什么能盛水?因為它是空的。接下來我們就是要做一只能盛水的杯子。有一句臺詞是我特別喜歡的。“有人活在夢里,有人喜歡現(xiàn)實,有人喜歡把一種變成另一種。”
觀《奪冠》有感9
今天,我去了電影院,看了一個名叫《奪冠》的電影。
這是一個紀錄片,發(fā)揚了中國女排的精神;整部影片非常激動人心,把中國女排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896年的五連冠是怎么努力出來的,主角郎平是中國女排中的一員,開始只是一個替補隊員,后來,在老師的支持下轉正,并在五連冠中為中國取得了好成績。
后來,郎平去美國留學,當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在一場比賽中,中國輸給了美國,郎平回歸。再后來,中國連輸了幾場賽事,郎平提出了中國女排要改革,于是,在一天晚上,她把那些將要跟世界第一女排,巴西,對打的選手帶到了她以前訓練的場地,讓她們在這里訓練。
幾天后,比賽開始,人們對情況日益下降的中國女排已經(jīng)失去了信心,但是,我們贏了!中國贏了!
這是一部很激動人心的紀錄片,見證了中國女排的精神,發(fā)揚了中國女排的精神,傳播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我由最初的緊張,到中間的興奮,再到最后的激動,心里感慨萬千,中國,這個團結的民族,因為團結,才能轉化成力量,使我們更加強大!
觀《奪冠》有感10
昨天晚上,帶孩子們去看了由陳可辛執(zhí)導的運動片《奪冠》。電影很勵志,非常精彩。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老一輩女排們艱苦奮斗,傳承到今天的中國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zhàn),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jīng)沉浮始終不屈不饒,不斷拼搏的傳奇經(jīng)歷。
電影院觀看的觀眾們在觀看整個片中,有歡笑聲響起,也有淚點。本色出演的朱婷,當飾演郎平教練的鞏俐問:“朱婷,你為什么打排球?朱婷回答:“為了爸媽!憋@然這個回答郎平不滿意。又重復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回答:“是為了成為你(郎平)!甭犕赀@個回答仍然不滿意,又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吶喊道:“為了自己!
聽到她那句為了自己,頓時淚水奪眶而出。
平時問孩子學習為了什么?十一歲的兒子總會回答,為了父母,考好成績是為了爸爸媽媽開心。其實,我也想聽到孩子回答。學習是為了自己。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孩子。這部影片好看嗎?女兒回答:“有感覺,有被觸動到了。女兒現(xiàn)在是專業(yè)學習舞蹈,孩子對我說:“媽媽,體育和舞蹈一樣,都是考驗耐心、毅力和信仰運動。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女兒說影片中講的這句話跟她學習舞蹈的心得一樣。當你的肌肉記憶形成了慣性,才能在下意識做出正確的反應。而這種下意識,需要成千上萬練習。練習舞蹈也是要經(jīng)過反反復復練習,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我對整部片中的這句話感觸良深,我們那么在乎贏,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自信,我們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們足夠自信的時候就不會那么在乎贏。我們這一代人的包袱就讓我們背吧,我只希望你們?yōu)榱俗约捍蚯颉?/p>
對呀,我們生活中一直都想贏的狀態(tài)。小時候,在學習上想贏過別人;長大后在工作上想贏別人;成家立業(yè)后,有了孩子,希望孩子贏過別人。所以我們這代人活得太累,太沉重了。
為了工作,為了父母,為家庭奔波著,從來沒有為了自己開開心心、輕輕松松的活著。
最好的狀態(tài)是好好的做自己。
觀《奪冠》有感11
假期里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奪冠》,故事講述了中國女排敢拼敢搏,勇奪世界冠軍的故事。
影片中有幾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20世紀80年代初,在女排赴日比賽前夕,主教練向隊員講述自己第一次出國的經(jīng)歷:他一進外國酒店就傻眼了,看到冰箱、彩電、空調……相比較我們太落后了,教練一夜未眠。他的話語激勵著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上一直努力拼搏,為國爭光!21世紀初,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即將迎戰(zhàn)東道主巴西隊。賽前,郎導對姑娘們說:“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
不同時代,女排隊員們都能克服重重困難,贏得世界冠軍!
我很幸福,成長在這個美好的年代,可是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時,我卻像鴕鳥躲進沙堆中一樣,不敢直視,只想逃避。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認識到,面對強大的對手與挑戰(zhàn)時我們要展示出自己最大的勇氣與努力,因為這股力量會幫助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越過險阻,走向成功!
女排精神也是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它鼓舞著我們努力拼搏、不斷進取。
觀《奪冠》有感12
國慶第一天,媽媽提議去看電影,我舉雙手贊成,于是立刻奪過手機查看節(jié)目單,國慶檔的電影還真不少,當“奪冠”兩個字跳入我眼球時,我兩眼放光,不再猶豫,“就看這個!”我叫道。《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第1次拿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zhàn)的故事,詮釋了幾代女排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
郎平十八歲就進入了中國女子排球隊,一開始,她連球都碰不到,是個替補隊員!澳闶裁磿r候能負重一百公斤什么時候才可以碰球!彼慕叹氄f。郎平在別人練球時,一個人在角落里默默地練著舉重,滿頭大汗。不僅如此,別人走后,她還不停地給自己加練:跑步、舉重、鴨子步、發(fā)球……“看到那面國旗了嗎?”有一次她加練時,陪練勸她休息,她說:“那里距離地面有三米二,那是海曼的摸高高度,總有一天,我也會跳到那兒!”郎平的話使我不由地想起自己來。我每天只想著玩,學習馬虎,不好好彈琴,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昂樗纪,寫完作業(yè)去練會兒字!薄拔也幌肴ィ∥覟槭裁匆氉?”記得有一次,我為了不練字還跟媽媽吵架了,再看看郎平:任勞任怨,從不放松,每天努力練習,從不驕傲……我慚愧不已,于是,在那一刻,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郎平——女排精神,就是我前進的力量!
“下意識怎么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萬次不斷重復的訓練!崩善降慕叹氄f。老排球場墻上的一個個球印,就是她們訓練時留下的痕跡……看到這里,我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看看我平時都是怎么做的:彈鋼琴我總是半生不熟就不肯練了,到上課時常常手忙腳亂,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做作業(yè)也是應付了事,只求做完,不求做到最好。女排們從不曾用這樣的態(tài)度做事,有些老女排們帶著傷還在努力訓練“下意識”。和她們比起來,我就像一顆小小的沙子,懶散到了塵埃里。從今以后,我在練琴時一定要反復練習,努力做到“下意識”!做其他的事也要一絲不茍,像女排們一樣精益求精。
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她們,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更是我學習的榜樣!女排精神將永久珍藏在我的記憶里,督促我奮發(fā)向上,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觀《奪冠》有感13
“女排精神”曾是一代中國人的記憶。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就曾創(chuàng)造了排球史上的奇跡——五連冠,這是中國的榮耀!
但,到了本世紀初,女排陷入了低谷,主教練換人了,隊員也走了,中國女排瀕臨崩潰的邊緣。
當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時,從美國歸國的郎平毅然挑起大梁,任總教練一職。她就職后將女排大換血,改變了過去的許多做法,并不斷嘗試新的戰(zhàn)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中國女排在擊敗一個又一個強敵后,重回世界巔峰,奪得金牌。
這部影片看得我熱血沸騰,尤其在女排奪冠后,領獎時,國歌響起,這讓我意識到了國家。每個國人背后都有強大的祖國。女排精神也被傳承了下來,一代代“女排人”接力向前,不斷邁進,追求更高的突破。中國女排定會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更加努力,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戰(zhàn)績!
中國女排,加油!
觀《奪冠》有感14
10月5號在萬達影城觀看了國慶檔電影《奪冠》。與以往的觀影不同。故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真實。并且整個影片表達的并不曲折。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觀看后,影片的場景總浮現(xiàn)在眼前,自有某種說不出的深沉打動心思。
為什么打球?這是郎平問隊員最多的一句話。這句富有哲理的話纏繞著我。為什么打球?為什么寫作?為什么工作?對這類問題,我們每個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關鍵是我們這樣問過自己嗎?我們認真的回答過這個問題嗎?思想通則百通,為什么的問題解決了就不會迷茫,就會有目標感,就會有切實有力的行動,就會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
影片中教練對隊員施行魔鬼訓練時說過一段話:當你的判斷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在賽場上才可能出現(xiàn)在正確的位置上。下意識怎么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復的訓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庖丁解牛、佝僂者承蜩的故事也同樣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任何技術只有勤學苦練、艱苦努力,認識客觀規(guī)律后方能得心應手,進而享受做事的過程。華為廣告中的那雙芭蕾腳更是告訴我們什么叫我們的人生,痛,并快樂著。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極致美麗的背后隱藏著無盡的汗水和傷痕累累。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團結協(xié)作、祖國至上的精神,成為真正克敵制勝的法寶。中國女排成為一種符號,更是代表了精誠團結、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中國精神。承載著這種精神的冠軍獎杯一次次證明了中國人的志氣與能力。
郎平擔任主教練提出全員作戰(zhàn),沒有主力和替補之分,只有首發(fā)和非首發(fā)。不存在對球員的厚此薄彼,這是對每一個球員的鼓勵,調動了每個球員的積極性,凝聚了他們專注打球、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
聯(lián)系現(xiàn)實,奪冠給我們很多啟迪和智慧,作為金晶一員,如何融入組織、團結協(xié)作,如何提高素養(yǎng)、提升技術,做事有責任、有擔當,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并付諸實踐的。
觀《奪冠》有感15
在國慶假期期間,看到電影院上映了一部新電影《奪冠》。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心中涌出一種勢不可擋的感覺,心中的聲音告訴我:這個好看!這個絕對好看!于是我興致勃勃的買下電影票,走進影院。
電影內容如同電影名字一樣:拼!女主角郎平熱愛排球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到了我,她在當教練時說過一句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不要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是啊,人在世上,無論外界有多少誘惑,有多少打擊,都要在形形色色的人群當中做好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初二下學期暑假的我也傾聽著自己的聲音,初三學業(yè)繁重,吉他的比賽也不能落下,身邊開始有人提議:先把吉他放一放吧,初三在即,中考已經(jīng)不遠了,收收心思準備初三才是。學習不是你的全部,發(fā)展自己的愛好未嘗不可。外界的聲音嘈嘈切切,我的內心也有些飄忽不定,父母卻在此時告訴我:做自己想做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外界有很多聲音:贊揚聲、批評聲、厭惡聲、指責聲,然而,在這些嘈雜紛擾的聲音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保持純潔初心,永遠不要成為別人,更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
郎平在18歲的時候就被他的教練招進國家隊,而她的教練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再不拼就沒機會了。沒錯,這句話給任何年齡段的人,都不會有錯,給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是一種勵志。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也是一樣,這個時候的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時光,認真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打造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未來,這個時候雖然苦,雖然累,但是可以拼出一個美好的幸福未來。然而等我們成年之后,懊悔了,惋惜了,再回過頭來拼,就已是為時已晚了!所以,現(xiàn)在的我們就應該拼盡全力,為了我們自己去爭奪一個更好的明天,因為,再不拼就沒機會了!
電影中有一句話多次出現(xiàn),也讓我印象極其深刻:杯子為什么能盛水?因為它是空的。那些所有得到了成功的事情,其實都是從零開始的。從零開始,慢慢打下基礎,慢慢建好堡壘;從零開始,慢慢積累水分,慢慢成長為豐滿的果實;從零開始,慢慢學會基本,慢慢學到內涵。郎平也是一樣。有腰傷的她剛進國家隊時,教練連球都不給她碰,這時候的她,是一個沒有水的杯子。她從脖子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可她每天早上依舊按照教練的方法訓練,晚上等隊員都休息的時候,她還會在偷偷的練習排球到半夜,終于到打比賽的時候,教練同意她上場打排球,此刻的她,是一個開始慢慢積累水的杯子。在教練的帶領下,她打的球賽越來越多,終于在決賽中得到冠軍的時候,她成為了一個盛滿水的杯子。我平時也會做一些語文積累,從十歲便開始積累,一個空白的本子,隨著時間的流走,隨著筆鋒的滑動,慢慢的變成一個積攢眾多精彩文筆的本子,我也在積累的過程中的慢慢學會了與人相處,我也慢慢的盛滿了水。
郎平的事情在他們那個年代激勵了無數(shù)人,可現(xiàn)在,她也激勵著我們這一代勇往直前!世上沒有什么難事,只要你敢拼,就一定有結果!
【觀《奪冠》有感集錦15篇】相關文章:
觀《奪冠》有感12篇01-02
觀侏羅紀有感01-12
觀《大魚》有感12-29
觀假文盲有感集錦15篇01-11
觀《感動中國》有感(集錦15篇)12-30
觀《流浪地球》有感(集錦9篇)12-28
觀雷鋒有感作文07-22
《敦刻爾克》觀影有感01-14
觀《英雄兒女》有感01-13
觀“冰雪奇緣”有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