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君王-李世民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不容小視,不僅因為當時中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還因為當時經(jīng)濟、文化鼎盛,最繁榮時莫過于貞觀之治,而這些則要歸功于唐太宗李世民。
和漢高祖劉邦不同的是李世民出生于貴族之家,父親李淵七歲時就世襲當上了唐國公,是隋朝獨孤皇后姐姐的兒子,母親竇氏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出生在這樣的家族,他是正宗的豪門公子哥,他的出現(xiàn)不但沒讓家族丟臉,反而錦上添花。他征戰(zhàn)四方,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他知人善任,開明治國;他虛懷納諫,濟世安民。他在位時的貞觀時期,是盛世的代名詞。他的身上凝聚著時代賦予的特殊英雄氣度,有著讓人有所感悟卻又難以說透的歷史智慧,歷史給了他成為英雄的機會,而他也牢牢抓住了機會,為世人仰止。從名門望族的聰明小子到南征北戰(zhàn)的少年英雄,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辛苦征戰(zhàn)得來,為大唐打下大半個江山,也為自己打來良好人脈和口碑。但繼位之路曲折坎坷,經(jīng)過充滿血腥的“玄武門之變”,經(jīng)歷殘忍野蠻的兄弟相殘,他勝利的得到了皇位,也贏得了天下萬民和文武百官的認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成為貞觀之治的偉大帝王,李世民也經(jīng)歷著一系列的蛻變,采取一些措施:推行均田,獎勵墾荒,讓老百姓有田可種;推行租庸調(diào)法與“輕徭薄賦”;勸課農(nóng)桑,守農(nóng)時,鼓勵老百姓們務(wù)農(nóng)種桑;興修水利,重視水利工程建設(shè)。例外推行科舉制度和依法治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作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在短短的二十年間,打造出了一個輝煌偉大的盛世,成就了一代偉業(yè),使中國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除了李世民的驍勇善戰(zhàn)外,還和他的知人善用有很大關(guān)系。唐太宗李世民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會用人的一位皇帝了,他對自己這一點是很有自信的,他曾說:“用人啊,首先是要知人,得知道這個人適合干什么,舍短取長,然后把他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去。”但是真正知人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李世民對知人、用人運用的爐火純青。他在用人方面最大特點是“知而能用”,只要有才能,他就會舉用,給他官做,讓他忠心耿耿地給自己辦事。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再次強調(diào)用人原則:“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朕常常要揚長避短”,即使是以前曾與自己敵對,為敵方效力的人他也會一視同仁,新舊同進。在位期間,李世民還廣開才路,采取了如士庶并舉、官民同申、新故同進、漢夷并用等一系列措施,畫在凌煙閣的二十四位功臣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
不過,李世民也是人,也會有弱點,會犯錯誤,晚年李世民也像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不知不覺迷上了丹藥,當然他是被動的,倒沒想著要長生不老,而是為了治病。
李世民——一位魅力十足的盛世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