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文:寬恕,成就圓滿之境
父親的既往不咎使得帕科們返回并等待寬恕,源于父愛的寬恕,消釋了父子矛盾,成就了父子關系的和諧圓滿。
正如圖圖大主教所言:“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為何大多數(shù)人缺乏寬恕之心呢?我想,始終囿于仇恨這個狹小的籠里,也許是缺乏寬恕的真實原因,怨恨他人所為于己不利,我們無法釋懷;怨恨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我們內(nèi)心不平。陷入舍勒所言怨恨之中,我們永遠糾纏矛盾,難忘過去之仇恨,懷有報復之心,致使寬恕與我們愈行愈遠。
而寬恕之心的生根發(fā)芽應當源于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對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的展望。于個人而言,寬恕消解私人仇恨和誤解,于社會文明而言,寬恕過去,展望未來方為文明之大氣象。
寬恕,是人際關系得以保持和諧的基礎,甘地的一生就是關于愛與寬恕的教科書,他倡導非暴力不合作,以自身的行善和寬恕贏得了國人的贊譽;康有為與梁啟超晚期由于政見不合而師生關系破裂,但最終梁啟超向老師表示誠意而獲得康有為的寬恕,仍為后世傳為佳話;伽利略的學生寬恕老師看似向教會的妥協(xié),使得伽利略消除了良心上的不安,潛心研究力學定律……凡此種種,皆是由于雙方的互相理解和寬容。寬恕錯誤,促進一番和諧與圓滿的人性美好之圖景。
寬恕,是社會發(fā)展的助推器,是國家民族成就的必需品。世界人民對德國總理的虔誠懺悔表示寬恕,促進德國社會的發(fā)展,使得人民對其在二戰(zhàn)中的惡劣行為表示理解。相反,日本妄圖否認歷史,甚至通過修改史實,引起鄰國憤怒,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唾棄。這也是日本發(fā)展中的巨大污點,人民難以寬恕。由此觀之,寬恕于社會發(fā)展極其重要,同時也是文明大氣象的展現(xiàn),是促進社會和諧圓滿的必要條件。
因此,寬恕其實很簡單,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憤慨,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怨恨與不解,多一份釋然的態(tài)度,少一些汲汲于仇恨的心理,寬恕過去,成就的便是未來。
胡適曾認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是的,寬恕不僅僅使得小我解放,更能夠成就和諧圓滿之境。
【:寬恕,成就圓滿之境】相關文章:
讀書的苦樂之境02-01
永恒之境作文06-30
自由之境作文06-23
寬容之境作文07-18
夢想之花圓滿綻放作文10-04
讀書的苦樂之境作文01-28
哲理故事:無憂之境02-02
讀書苦樂之境作文06-21
傾城之境高中作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