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簡介 推薦度:
- 事跡簡介 推薦度:
- 師德典型事跡簡介 推薦度:
- 黃文秀事跡簡介 推薦度:
- 黃文秀的事跡簡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皇太極簡介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皇太極簡介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滿族,又譯“黃臺吉”、“洪太主”、“紅歹是”,乾隆年間改用現(xiàn)譯,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為“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皇太極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fā)展生產(chǎn),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zhàn),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早年經(jīng)歷
皇太極出生于明萬歷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時,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為葉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是葉赫貝勒布齋和納林布祿的妹妹。
1603年(明萬歷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見她娘家母親一面,努爾哈赤派人去通知這事情,納林布祿沒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極時年12歲。孟古生前的時候,做大福晉時間較短,皇太極當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為孝慈高皇后。
征戰(zhàn)四方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zhàn),騎射嫻熟。萬歷四十年(1612年),從父出征海西女真烏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后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簡稱四大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隨父攻明,獻計襲取撫順(今屬遼寧)。次年(1619年),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與諸貝勒率兵大破明軍西路杜松部、北路馬林部,與代善破東路劉綎部。不久隨父攻取明開原、鐵嶺,滅葉赫部。
天命十年(1625年),與兄阿巴泰率精騎5000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lǐng)林丹汗遠遁。
繼位為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因病去逝。大妃烏拉那拉氏和兩個庶妃殉葬。代善與其子岳托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代善的長子貝勒岳托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由于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為大汗。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為天聰元年。
故鼎革新
繼位后,皇太極順應歷史發(fā)展趨勢,促進了后金政權(quán)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余地”歸公,發(fā)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余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并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jié)M族貴族的特權(quán)受到一定制約,有利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
天聰六年(1632年)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鏟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quán)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nèi)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lǐng)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gòu)。集中了汗權(quán),加強了專制統(tǒng)治。
為了擴大兵源,創(chuàng)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lián)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
登基稱帝
皇太極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tǒng)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采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guān),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為解除后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tǒng)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nèi)部統(tǒng)治,并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內(nèi)蒙的威脅后,于天聰十年(1636年)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其后將主要兵力用于對明戰(zhàn)爭。
崇德五年(1640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zhàn),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生擒洪承疇,殲滅明軍五萬余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后,清軍占領(lǐng)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guān)外全部城鎮(zhèn)。
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guān),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余城。同年十月,西藏達賴五世羅卜藏嘉木錯派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和厄魯特蒙古戴青綽爾濟等向清朝通好;侍珮O一再盛贊佛教,向藏使表白他對佛教篤信不疑。
無疾而終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于盛京后宮,年52歲。謚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謚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沈陽昭陵(北陵)。
陵墓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10華里(皇姑區(qū)北陵大街北端),俗稱北陵。是清朝關(guān)外3陵中最大的陵園。始建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1651年(順治八年)竣工。昭陵保護區(qū)占地面積近48萬平方米,現(xiàn)存古建筑38座(組),所有的建筑以神道為中心軸線對稱分布,形成平面布局規(guī)整、禮制設施齊備的皇陵規(guī)制。自南向北依次有下馬碑、華表、神橋、石牌坊、正紅門、石像生、神功圣德碑亭、方城、隆恩門及門樓、角樓、隆恩殿、東西
沈陽昭陵
配殿、二柱門與石臺,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shù)冉ㄖ?/p>
昭陵的建筑風格保留了清初關(guān)外的某些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更多則是按中原王朝的陵寢規(guī)制建造。陵區(qū)莊嚴肅穆,主體建筑設計精道,施工精細,造型華麗。建造在精雕細琢的月臺之上的隆恩殿、城堡式的方城、高聳的隆恩門樓,造型別致的角樓,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宮,氣勢非凡的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等,皆為昭陵頗具特色的建筑,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精美杰作。清朝入主中原后的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皇帝曾10次親臨昭陵祭祀。
父母
父:清太祖努爾哈赤。
母: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
后妃
元妃(1593―1612),鈕祜祿氏。弘毅公額亦都的女兒,皇太極原配夫人,首任大福晉。生一子,洛博會,幼殤。明萬歷四十年卒,年二十。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所有博爾濟吉特氏都是蒙古科爾沁部人),名哲哲。正宮皇后。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關(guān)睢宮宸妃。生一子,二歲而殤。
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麟趾宮貴妃。生一子,博穆博果爾。一女,下嫁噶爾瑪索諾木。
康惠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璪。衍慶宮淑妃。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宮莊妃。生一子,順治帝。三女,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鏗吉爾格。
繼妃,烏拉納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側(cè)妃,葉赫那拉氏。生一子,碩塞。
側(cè)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戴青貝勒女。生兩女,一女固倫公主下嫁夸扎,一女下嫁哈尚。天聰九年十月初七日,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被皇太極給了葉赫部的南褚。
庶妃,納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輝塞、拉哈。
庶妃,奇壘氏。察哈爾部人。生一女,第十四女建寧公主,下嫁吳應熊。
庶妃,顏扎氏。生一子,葉布舒。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韜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皇太極簡介】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簡介12-22
劉備簡介12-07
李白簡介10-10
項羽簡介03-24
蘇軾簡介03-23
白求恩簡介01-01
老子簡介01-24
莊子簡介01-03
墨子簡介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