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作文起步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小學作文起步。”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教師教學難、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學作文教學,影響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學由語文教學的重點成為既重又難的“焦點”。盡管各種輔助資料鋪天蓋地,應有盡有。盡管老師耐心引導,但還是覺得“無話可說,無處著手,無事可寫,害怕作文”。如何從根本上扭轉(zhuǎn)這種局面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引導學會動腦、動口、動手和認真觀察,并學會積累詞匯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實踐中有步驟地進行了嘗試。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樂說
口語表達應該是學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礎,尤其是對于作文水平相對低下的小學生而言,口語交際也是作文訓練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自覺地突破各類文體僵化的藩籬,才能使學生暢所欲言,做學習的主人?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先動,再動筆,非常重要。我不斷鼓勵學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現(xiàn)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針對口頭的表達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肯定。這樣以來,班里的情況大有好轉(zhuǎn),每位同學都能暢所欲言,由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變?yōu)?ldquo;大家說,大家議。”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效果顯著。如《我想和你作朋友》是一年級的“說話•寫話”訓練。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導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們所喜愛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鴨,首先向大家展示他們作為朋友在一起玩的樂趣,學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知道了唐老鴨為什么想和米老鼠做朋友。再安排“找朋友”這一游戲形式,讓學生間互相交流,用一段話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愛好。說一說自己想和誰交朋友,為什么想和這位同學交朋友。最后,再讓幾名學生代表上臺說一說。學生可以從全班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同學,向別人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朋友的介紹。這樣一來,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訓練了思維!队腥さ臉淙~》是一年級語文大課堂的訓練內(nèi)容,我先出示了一組我事先用樹葉拼成的圖案。學生不由自主的說:“啊,多好看!”我引導他們說說老師這幅圖上有什么,它們象什么,是怎么拼出來的。然后,分發(fā)樹葉讓他自己拼圖,展示他們的作品。最后,評一評誰拼的最好,讓他們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爭先恐后的介紹起來,在我的點撥下,都能做到說的有條有理。這樣,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又能使其他成員擇其優(yōu)、指其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民主大解放,為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此,在教師的適當點撥下,將語言轉(zhuǎn)化為文字便不難做到了。
二、巧妙滲入,激發(fā)學生樂寫
《語文教學大綱》中說:“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覺動腦、動手能力差,還不知道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想,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去滲透。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結(jié)合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反饋的情況,及時地適當?shù)貪B透一些新知識。比如:我在二年級教學以樹的名稱歸類識字這一課時,滲透了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知識。學完課中的字詞,我提出下列問題:“咱們這兒都有哪些樹?”“哪些樹最常見?”“那些常見的樹各是什么樣?(干、枝、花、果等怎樣?)“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怎樣?(什么時間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去想、去問、去聽,然后回到課堂上再說。沒想到,學生們說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比如:“楊樹長著許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著我們呢?”“楊花像一條條毛毛蟲,一撮一撮地掛在樹上。”“楊葉像五指并攏的手掌,片片向上。”……就這樣學生一一回答了上列問題。我聽后非常高興,又興奮地引導他們把這些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剛才咱們說的話是介紹什么的?”學生齊聲回答:“是介紹有關樹的知識。”抓住機會,興致勃勃地進行了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真棒!你們已經(jīng)會作文章了。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一篇介紹樹的知識的好文章;卮鹎皟蓚問題的話是一個自然段,回答后兩個問題中每種樹的樣子、生長特點的話分別是一個自然段,把這些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這就是說,把幾個意思相關的句子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段話;把幾個意思相關的段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你們寫作文時可不要忘記呀。”同學們個個點頭。教學一年級課文《大熊貓》時就滲透了動物描寫的知識。教學第二段時,我問:“這三句話分別寫了熊貓的什么呀?”學生很輕松就回答出來:“寫了熊貓的身子,毛,眼睛,耳朵。”我有問:“第三,四段寫了熊貓的什么?”學生也能回答出來,寫了熊貓愛干什么,愛吃什么。我又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并仿照課文內(nèi)容來說一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樣子?會做什么?愛吃什么?學生對家里的雞、鴨、牛、豬等動物非常熟悉,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我家的小豬胖胖的身子,背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有的說:“我家的小狗愛吃我丟得骨頭。”我趁機小結(jié):“你們剛才講的就是一篇寫小動物的好作文。”教學寫景的文章,就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景色,家鄉(xiāng)的景色,再告訴他們寫景的文章要多用一些比喻句、擬人句,這樣才生動。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可以在學《石榴》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看關于石榴園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石榴生長過程和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石榴花的色彩、形態(tài),石榴子兒的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并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寫作,學生也會覺得寫作文原來這么容易。
三、豐富素材,激發(fā)個性作文
有些學生非常怕寫作文,作文課時拿著筆冥思苦想一節(jié)課也寫不出幾個字。何故?生曰:“無話可寫。”針對這一情況,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捕捉寫作的素材。人們常說,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由于條件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直接體驗生活,積累素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經(jīng)常帶學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帶學生去春游,去發(fā)現(xiàn)春天。秋天,帶他們?nèi)デ镉。冬天,帶他們(nèi)ジ惺芎。學生發(fā)現(xiàn)光禿禿的墻壁上長出一顆草,發(fā)現(xiàn)大樹桿上寄生著一小朵野花,發(fā)現(xiàn)一塊小石頭很奇怪,他們都會很驚喜。無論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都會表揚他們。只要他們肯去觀察,肯去發(fā)現(xiàn),就會有收獲,他們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在校內(nèi)組織學生做游戲:“老鷹抓小雞”,“網(wǎng)魚”,“丟手絹”等等。我做完游戲后,我讓他們談談感受,說說游戲過程。然后指導他們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就指導學生寫下來。有一回我上語文課,正好碰上對面的炮廠試放花炮。學生的眼睛都盯著窗外,見狀我干脆停下來,帶學生去外面看個夠;氐浇淌,讓學生說說剛才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興致勃勃,議論紛紛,我讓他們把剛才講的寫下來,學生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上了一節(jié)愉快的作文課,沒有誰覺得這篇作文很難寫,相反還顯得意猶未盡,下課了還拿著自己的習作四處交流。我認為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情感。要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寫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寫出來。有一次,我臨時有事外出,讓學生在教室里自習。一個學生突然大聲學狗叫,教室里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就此事,我見機進行了指導:讓學生把此事的經(jīng)過,造成的影響,同學們的反映,心里的想法都說一說。再把自己說的寫下來,學生寫得很真實,也很有感染力。我還利用地域優(yōu)勢,把孩子們生活中的趣事和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以及他們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豐富景象作為內(nèi)容,使內(nèi)容具有地區(qū)特色、生活特色和時代特色。我把作文納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啟發(fā)他們由事物遷移到虛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觀察引起對往事的回憶聯(lián)想,充分調(diào)動和家強學生接受的信心。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一年級“能說會道”:《看誰想的妙》,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引發(fā)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zhì)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梢圆贾脤W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qū)W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在班隊課、體活課、放心班時,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咨詢別人,在旅游或外出時留心觀察并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和內(nèi)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能生動起來。我指導開展“三個一”活動,即每日講一個故事,每日寫一篇日記,每周讀一篇好文章。讀書讀報不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況,還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在指導讀書讀報活動中,我還引導注意品味文章的標題,記錄一些有價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積累文章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一篇好文章,可以讓從中領略到文章精美的和作者匠心的構(gòu)思,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如何使學會積累詞匯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學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偷。”詩詞是精華的濃縮,書讀得多了,不僅有助于提高賞析能力,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我認為,文也無秘訣可言,無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積累語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輝。為此,我們開展了“每日讀范文、記筆記”活動。這個活動從一年級開始堅持,F(xiàn)在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變化,作文中的詞匯豐富了,文章也顯得流暢了。
實踐證明,現(xiàn)在的生活規(guī)律雖然還是往返學校、家庭和,但他們的見識更廣了,知識更扎實了,語匯更豐富了,把文當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chuàng)作的沖動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情。如果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認識,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因此只要做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小作家。
更多小學生作文推薦參考:
小學生作文環(huán)衛(wèi)工人
小學生暑假見聞
小學生作文迎接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