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自己的話
1、人從一出生就是等待死亡的到來,看待一個人,就看他在死亡之前做了什么。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須時常自問,自己的一生里能做什么、該做什么。我們不能自主生命的長短,但是未必不能自主生命的濃淡。
2、人來到這個世上,其一生就是消耗一些物資,又改變一點什么。看其一生是否有意義,就看其改變了什么。其改變,是僅僅為一己之改變,還是不僅僅為一己之改變。(第二條類第第一條,作第一條之補。)
3、人生有限,時光去了一年,生命就少了一年。對于時間,是殺時間呢還是用時間呢?如果一個人只是想找點事情來殺殺時間,那么可以說他的生命已經由高峰趨向凋零,哪怕他再年輕。
4、在這個和平的物質飛躍的時代,自然不會出現所謂的什么偉丈夫、真英雄,那么世俗評定一個人地位的高低,自然是該人腰包里金錢的多少。的確,金錢在這個世道上真的很受用,能夠讓人獲得很多好處。但金錢能換到所有的東西嗎?其還是有買不到的,譬如氣節(jié)。用金錢也買不來的,那才是最貴的。如果太過在意世俗之眼光,想必就會喪失很多原本美好之物事。寧做金錢上的貧者,不為精神上的貧者,哪怕世俗謂之于無能、無用。
5、尋章摘句,沉于文字,這真的好嗎?對于今世之男兒,這真的好嗎?曹子建有言,男兒當建永世之業(yè),留金石之名。追究古圣哲之言論以及按照曹氏的說法,顯然是事功為大、為要。雖說文次事功,但沒有比文字更能、更好的用于清洗心靈和撫慰心靈的東西了,文字確謂洗心之良藥。清洗心靈須如同清洗衣服一樣頻繁、反復,尤其是當今之世,內外俱干凈方是真干凈。分清主次,不以文字作為一種營生之手段。雖不拿此營生,卻并不表示可以丟了文字,那些種種殺時間的(譬如打牌、聊天),都不及文字更能充實業(yè)余。物以稀少而貴,業(yè)余時間往往更少更少才更貴。
6、既然事功為首要,那么實現“建永世之業(yè),留金石之名”之首要又是什么呢?顯然是確立這一遠大之抱負。確立遠大之抱負之首要又是什么呢?顯然是不再局限自然之本能,不再滿足基本之生存。不再局限,不再滿足,因而才喚起了斗志。有了斗志,其抱負才有可能達成。尚且不談是不是非要建業(yè)留名,有沒有能力建業(yè)留名。歷史車輪在前進,時代在前進,人活著,就少不了斗志,為更有意義而活,就更少不了斗志。活著也是死了,那是可怕,可悲,可憐,可憐也是可恨。(第六條作第五條之補)
7、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這是關于人成功的三個方面,所有真正的大成功也無外乎這三個方面。立言需要才識,甚至先天條件。立功需要能力,也需要歷史條件、時代背景。那么立德呢?孔子并沒有說人人可以做大學問家、大作家,也沒有說人人可以為國君、為將相,孔子說的是人人可以做圣賢。所以立言、立功非一般能為,而立德尋常人可以為,只不過是愿不愿意罷了。受諸多條件之限制,人往往只是取得這三個方面的單方面的成功。像魏文帝曹丕,制文方面確可稱贊,又想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意欲在有生之年建一統中國之業(yè)績,留千秋史冊之威名。可事實呢?其才能終不及其父,歷史條件也不成熟,致使幾十萬百姓喪命于吳軍,自己也因肺病發(fā)作而一命嗚呼。沒有才識立言,沒有能力立功,而立德卻沒有那么多的限制條件,那是不是非要以立德為準則呢?尚且先不談是不是非要取得某某方面的成功。立德作為三者之首要,可見德行素養(yǎng)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們沒有才能去取得某某方面的成功,也并非非要以立德為準則,但是作為人,難道不應該具有作為人的修養(yǎng)嗎?作為社會之公民,難道不應該具有社會公德嗎?在職業(yè)生涯里,難道不應該注意一些職業(yè)道德嗎?
8、人有別于動物的是,上天賜予了人思想,人利用思想有所創(chuàng)造。那么怎樣才能保證有更多的、更好的創(chuàng)造,所創(chuàng)造的更有意義呢?這無非就是在用思想之前去開發(fā)智能、充實智能。所謂開發(fā)、充實,無非就是學習,不斷地學習。智能原本就會隨著人的青春的衰退而衰退,怕就怕又不加以開發(fā)。人的學習的收效又有階段之分,古人就有關于人的階段對學習成效作的深刻的設喻。所以抓緊年輕博學吧,通過博學來逐漸擺脫那些粗鄙、愚昧,從而讓思想越來越開明,讓人越來越文明。
9、格局有大小,境界有高低。然而小格局未必就不能擴展,低境界未必就不能升高。怕就怕,下智又甘為下智,愚頑始終不化。
10、格局有大小,境界有高低。下智者又甘為下智者,不可與之伍,與之伍,則自喪志趣;愚頑不化之人,不可與之語,與之語,猶如對牛彈琴,甚至自取其辱。(此條作上條之補)
11、做好本職。本職都做不好,其他的應該都休談吧,那是失敗。本職做好了,其未必就沒有意義。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是,利己的同時也能利他、利社會。于自己分內之事,盡責盡能,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
12、對自己狠點?v容自己的粗鄙和惰性相信都會使自己一事無成。清末大儒曾國藩的人生只有兩天路—不為圣賢,便為禽獸。界于圣賢與禽獸的中間是什么呢,是常人,曾國藩沒有中間界限,他要超越尋常,可見其對自己之狠。正是由于曾國藩對自己的強烈要求,才使得后世無不提他而折服、無不以他為楷模。沒有誰能比自己更能提醒自己的了,別人只會看你的笑話。
13、人的一生就是一場修行,不修怎么能行?須不斷地提醒自己,須不斷地提升自己,須不斷地充實自己。
【寫給自己的話】相關文章:
寫給自己的話作文02-12
寫給自己的話作文(通用9篇)05-26
寫給父母的話作文11-08
寫給媽媽的話作文06-15
寫給媽媽的話作文07-02
寫給爸爸的話作文03-09
寫給自己作文01-31
寫給的自己作文01-05
寫給自己作文12-16
寫給的自己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