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成語故事 推薦度:
- 中華成語故事30個 推薦度:
- 中華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華成語故事22個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jīng)典成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成語故事 1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中華成語故事》,看完后我受益良多,有幾處甚至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這本書可謂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讓我領(lǐng)悟到了許多哲理,更讓我明白為人處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描述的是:從前有一個老人叫愚公,他們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神,神派人把山移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像我們的沙漠綠化工程,工人們在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如今的大沙漠已經(jīng)和以前不一樣了:綠化帶在向外擴散,相信只要我們繼續(xù)努力我們很快也把沙漠變成綠洲。為人類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沙塵暴風(fēng)沙肆意給人們帶來不便,惡劣的環(huán)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樣,綠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樣,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平。
書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恒,還教會了我“鐵杵也能磨成針”的耐性。《鐵杵成針》這個成語說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很調(diào)皮,直到一天,李白看見路邊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后來李白受到啟發(fā),刻苦努力,最后成了大詩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玩拼圖,媽媽給我買了一張一千拼的奧特曼拼圖,我一點兒也不會拼,弄得心煩氣燥失去耐心索性一扔,把它扔在一邊再也不管了。自從我看了這個成語,感受良多想起那張我半途而廢的拼圖,心想我應(yīng)該把它拼好。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最后我把它拼成一張奧特曼的`全家福。過年了,親戚朋友們見了,第一句話就是:“喲,磊磊挺厲害的嘛,這么亂的拼圖都能拼出來,挺有耐性的嘛!”其實我心里知道這都是《中華成語故事》的功勞。
這本書里還有許多哲理,我只能說到這了,如果你想看也去圖書館找找這本書吧。
中華成語故事 2
一則成語,少的四、五字,多的七、八字,意思可豐富啦。如果把它寫在文章中,用得好,就好像畫龍點睛。讀了這則成語后,就更深的印在人的腦子里。
記得在《中華成語故事》中有一則---按圖索驥的成語故事,它講的是春秋的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并寫了一本《相馬經(jīng)》。但他有一個兒子卻資質(zhì)很差,但他很想繼承父親的事業(yè),于是,就將《相馬經(jīng)》讀得滾瓜爛熟。有一天,他按照書上所寫的特征去找千里馬,最后發(fā)現(xiàn)有一只癩蛤蟆很象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征,并將它捉回去,父親看了,長嘆一聲說道:“你這樣按圖索驥是不行的,要學(xué)好相馬的本領(lǐng),必須多多去看馬,養(yǎng)馬!边@則成語比喻做事死板,不能靈活變通。
讀了這則成語后,它深深印在我的'腦子里。理解了這則成語的喻意,我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上要多動腦筋,多注重實踐,不生搬硬套。在做數(shù)學(xué)題目時要靈活巧妙的運算,這樣才能找出最好的答案。在語文閱讀時,要認真的找出重點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
在學(xué)校里、家里、書店里、圖書館中,都可以讀到許多書。書充實了我的大腦,才有了我天天向上的進步。
中華成語故事 3
成語作為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漢語言中的精華,傳承了中華幾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我愛中國的文化,愛它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華成語故事》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每個成語故事都包含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它反映了政治.軍事.文化.道德和理想......我們可以通過成語故事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可以得到教育意義的啟示。
其中我比較喜歡勤能補拙的故事,它講了白居易的故事,他不僅是唐朝一位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而且也是為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好官。這與他的個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原則有關(guān)。他認為:一個人天生的資質(zhì)是很重要的,但是后天的努力更重要。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天資差一點沒有關(guān)系,關(guān)鍵要勤奮,勤奮了就能彌補笨拙的缺憾!現(xiàn)實生活中,笨并不代表成績不好,聰明也并不代表成績好,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通過不懈的努力,刻苦學(xué)習(xí),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
古人好學(xué)求知的精神,是我值得學(xué)習(xí)的優(yōu)秀榜樣。我要“勤能補拙”,認真學(xué)習(xí),不負父母的期望!
中華成語故事 4
有一天,更羸(léi)和魏王站在一個高臺上,仰頭看見有鳥在天空中飛。
更羸對魏王說:“請大王看看,我可以只拉弓不發(fā)箭而把鳥射下來。”
魏王不相信地說:“難道你的射術(shù)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更羸很自信地說:“可以!
過了一小會兒,一只雁從東方飛來,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驚嘆說:“你射箭的'本領(lǐng)居然可以達到這樣一種地步!”
更羸說:“這是一只受傷的孤雁!”
魏王說:“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
更羸回答說:“它飛得很緩慢,叫聲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叫得慘,是因為長久失群。由于它的舊傷沒有長好而害怕的心情又沒有去掉,所以一聽見弓弦響,就急忙往高處飛,這就引起傷口破裂,從高空掉下來了。”
這個成語現(xiàn)在常用來比喻受過驚恐見到一點動靜就特別害怕的人。
中華成語故事 5
中華成語故事里有好多成語故事。有些是講品德意志的,如《百折不撓》。故事里的喬玄為了讓強盜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只好忍痛犧牲自己十歲的兒子。而且他從不向困難屈服。我覺得她很偉大!恫粸槲宥访渍垩返睦锏奶諟Y明,為了養(yǎng)家糊口,去做了縣令。但是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叫人把陶淵明叫去,而且要他穿宮服去,否則就會影響陶淵明的官程。陶淵明終于忍無可忍了說:“我不可能為這個鄉(xiāng)里的小人折腰!”說罷,便對郵督交了官印,回家種田了。陶淵明非常有骨氣,沒有因為五斗米而像這種低三下四的人低頭,我十分敬佩他!哆^門不入里》的大禹曾經(jīng)三次過家門而不入,因為他知道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干呢!可見大禹十分愛國,為民著想。
還有講為人處事的,像《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故事里的諸葛亮,為了輔佐后主劉禪用盡了畢身的力量。他曾幾次帶兵北伐,盡管失敗了,但他也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經(jīng)過幾次失敗后最后成功了,諸葛亮最終積勞成疾,病逝于北伐的途中。他這種精忠報國的決心令我十分感動。
在這本書里,我知道了很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中華成語故事 6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現(xiàn)在有個人來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dāng)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后世人引申這故事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
中華成語故事 7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將軍。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立下輝煌功績。但是,在漢高祖六年之時,有人告密說韓信意圖謀反,劉邦本來就對韓信有戒心,于是設(shè)計將韓信捉拿起來。不過,因證據(jù)不足,不久又釋放了他。韓信知道,劉邦嫉妒自己的`才干,常悶悶不樂,借故推說有病而不上朝,閑居家中,進行消極反抗。
漢高祖劉邦也心知肚明,不想丟失了這位良將,所以常同韓信談話聊天,挽回關(guān)系。有一次閑聊時,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帶領(lǐng)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說:“最多也就帶上十萬人。”劉邦又問道:“你要是帶兵可以帶多少呢?”韓信說:“我當(dāng)然是愈多愈好啦!”劉邦追問:“你可帶的兵多多益善,怎么會被我抓住了呢?”韓信回答說“這是兩回事了,陛下雖然不可帶兵太多,但是陛下善于使用將帥,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弊源耍岸喽嘁嫔啤绷鱾鏖_來。
“多多益善”簡言之是愈多愈好。這個成語還可以在它前面加上“韓信將兵”變成八字,亦即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中華成語故事 8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nèi)嗤瑢W(xué)每人發(fā)了一本書,叫做《中華成語故事》,我手捧著這本書,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高興。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尤其是關(guān)于古代的成語故事。這次通過讀書,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故事叫機不可失。
這個故事講了唐朝初年,李淵為了平定天下,就派大將李靖統(tǒng)率大軍去攻打蜀都的蕭銑。當(dāng)他的大軍來到江邊,只見大浪滔天,勢如千軍萬馬,奔騰咆哮,看得人心驚膽顫。這時候有位將軍說:“等江水退了,再打過江去吧!”可李靖語氣堅定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敵軍一定認為我們被江水阻隔,不會馬上進攻,我們必須在他還沒有調(diào)集兵馬之前,趁著這江水猛漲的'大好時機迅速渡過江去,攻到城下,這才是用兵的上策。果然,在李靖的強大攻勢下,蕭銑被打敗了。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牢牢地去把握,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失去了,就后悔莫及!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我也一定要“機不可失”。
中華成語故事 9
我相信你們都讀過《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吧!是不是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呢?每一個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下這個讓人發(fā)醒的故事!
《守株待兔》講述的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nóng)民,他天天在地里干農(nóng)活,感到很累。一天,正在他干農(nóng)活的時候,突然從草叢里竄出來一只兔子直接撞到了樹上,死了。這個農(nóng)民看到了很是高興。從此以后不再干農(nóng)活了,天天坐在樹旁邊等著竄出來的兔子。就這樣時間過去了很久也沒有再有兔子竄出來,而他的莊稼也枯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不要太貪心,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也不要死守狹隘的經(jīng)驗,要懂得變通,否則就會一無所獲。
中華成語故事 10
拔十失五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的名士龐統(tǒng)年輕時,為人樸質(zhì),一直沒有人賞識他。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dāng)時,潁川人司馬徽有善于鑒別人品的名聲,龐統(tǒng)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采桑,于是龐統(tǒng)就坐在樹下,跟他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直談到深夜。司馬徽覺的'龐統(tǒng)真是非同凡響,贊嘆說:“龐德公確實又知人之明,龐統(tǒng)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tǒng)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并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tǒng)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龐統(tǒng)有知人之明,喜歡評判人品高下,樂于培養(yǎng)人才、提高別人的聲望,但是他稱贊別人時,多有溢美之詞。時人覺得奇怪,問其緣故,龐統(tǒng)說:“當(dāng)今天下大亂,善人少而惡人多。我選拔的人才,即使有一半不合格,也還有一半真才可以利用,這不是很好嗎?”
龐統(tǒng)在赤壁之戰(zhàn)時避亂與江東,被魯肅推薦給周瑜,入曹營獻“連環(huán)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諸葛亮借吊孝之際拉攏龐統(tǒng),同時魯肅也將龐統(tǒng)推薦給孫權(quán),但孫權(quán)嫌龐統(tǒng)容貌丑陋,態(tài)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龐統(tǒng)往荊州投靠劉備,初為縣令,不理政事。于是,劉備召見龐統(tǒng)。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發(fā)現(xiàn)他才華橫溢,對他大為器重,遂拜龐統(tǒng)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商方略,教練軍士。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法正奉益州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抗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計,請劉備借機謀取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tǒng)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quán),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fā)展。益州有民眾百萬,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一定可成就大的發(fā)展。劉備認為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guān)羽等人鎮(zhèn)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lǐng)龐統(tǒng)率領(lǐng)數(shù)百萬兵士進入益州。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龐統(tǒng)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后,龐統(tǒng)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聽從龐統(tǒng)的計策,出征成都,后龐統(tǒng)隨劉備進蜀,設(shè)計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guān),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中華成語故事 11
解釋:極:頂點;反:向反面轉(zhuǎn)化。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成語故事:武曌是唐高宗時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臨朝聽政,不久,他廢了中宗,改立國號叫周,還自稱為則天帝,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武則天。當(dāng)她臨朝聽政的時候,太子中宗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處理國家的大事了,但是則天帝還是不肯放手。在那個當(dāng)時,許多的大臣都很不滿,紛紛上書勸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蘇安恒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勸諫則天帝。
奏疏上說:“太子現(xiàn)在的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著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為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xiàn)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鸌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huán)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chǎn)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jié)果。
小朋友,這是一句勸人的話,含有適可而止,不要過分的意思,和器滿則傾是同一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太貪心,對于地位和財富,毫不知足的攫取,人家就會說他“物極必反”。其實這句話也含有一點兒妒意。
中華成語故事 12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xiāng),劉邦起兵反秦,蕭何始終幫著他,籌謀劃策,忠心耿耿,是劉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
秦亡以后,劉邦又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擔(dān)任相國。
劉邦認為論功勞應(yīng)以蕭何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為“酂侯”(酂,縣名,今湖北光化縣),食邑八千戶。
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們說:“我們拼死拼命,多的經(jīng)過百余戰(zhàn),少的'也打過幾十仗,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只會耍筆桿、發(fā)議論,根本沒上過戰(zhàn)場,封賞反在我們之上,這是什么道理?”
劉邦問道:“你們知道打獵的事嗎?”大家同聲回答:“知道!
再問道:“那么你們知道獵狗嗎?”又是同聲回答:“知道!
劉邦于是接著說:“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住處、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fā)蹤指示者人也’)。你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至于蕭何,能‘發(fā)蹤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們多數(shù)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難得了,可是蕭何,他叫全家族的幾十個男子都參加了我們的軍隊,跟著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勞是怎么也不能忘記的!”
大家聽了,便誰也不吭氣了。
中華成語故事 13
莊子在談?wù)摗傲x”的時候,先列舉出一些古代明君圣賢的故事來進行闡述。他說:“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wù)光,務(wù)光怒之,紀他聞之,帥弟子而(通蹲)于窾水,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币馑际牵簣虻垡烟煜伦尳o賢者許由,許由不干,逃跑了,商湯決定將君位讓給務(wù)光,務(wù)光不僅不接受,而且發(fā)了脾氣;紀他聽到了此事,擔(dān)心湯再來找他,便帶著他的眾門徒躲避到窾水河畔去了,諸侯們聽到后,擔(dān)憂紀他投河絕世,絡(luò)繹不絕前往窾水之濱吊慰;三年之后,申徒狄聞知這些賢士之事跡,甚慕其高名,遂投河而死。莊周在講完這段故事之后,緊接著說了下邊一段話:“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系兔腳的一種,類似繩網(wǎng)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意思是說:荃這個東西是用于捕魚的',不能得到了魚,就把它忘掉了,蹄這個東西是為了捕捉兔子的,不能得到了兔子也把它忘掉了,言詞是為了達意,也不能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言詞了。對那些“忘言之人”我是決不與他們交談的。
“得意忘言”成語,也是從這里來的。
中華成語故事 14
東漢明帝的皇后馬氏,十三歲就被選進皇宮。她生性善良,待人寬厚,行事謹慎,宮中上下都很敬重她。明帝的賈妃生了個兒子,名叫劉炟,馬氏把他看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盡心撫育。后來劉炰即位,是為章帝。他尊馬氏為皇太后,并多次提出要加封她的三個哥哥馬廖、馬防和馬光。
馬太后是個顧大局、識大體的.人。她清醒地看到,當(dāng)時許多外戚無功受祿,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她對此很反感,所以婉轉(zhuǎn)地予以拒絕。馬廖的兒子馬豫,擔(dān)任步兵校尉,他依仗自己是皇親國戚,行為放蕩不羈。眼看馬太后沒有給他家?guī)砀蟮亩骰,使他沾更多的光,心懷不滿,口出怨言。
馬廖有個朋友名叫楊終,他見馬廖如此放縱兒子,特地寫信勸告,說:“本朝初,許多諸侯王因?qū)ψ拥苁Ъ庸芙,觸犯了刑法最終弄得國破人亡。如今您的地位和名望這么尊貴,怎么能不面臨深淵,腳踏薄冰,以他們的結(jié)局為教訓(xùn)呢?”
楊終的話說得很清楚,意思是如果這樣下去,就會像面臨深淵、腳踏薄冰一樣,一不留神就會造成生命危險。
中華成語故事 15
三國時,劉備死后,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處理、決定蜀國的大小政事,成了蜀國政權(quán)的實際主持者。他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常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楊是當(dāng)時丞相府里負責(zé)文書事務(wù)的'主簿官。他對諸葛亮親自過問每一件事的做法提出了建議,他說:“處理國家軍政大事,上下之間分工應(yīng)該不同!彼舉出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成語集思廣益的意思。
勸諸葛亮不必親自處理一切文書,少過問一些瑣碎的小事,對下屬應(yīng)該有所分工,自己應(yīng)主抓軍政大事。諸葛亮對于楊的勸告和關(guān)心很是感激,但他怕有負劉備所托,仍然親自處理大小事務(wù)。后來楊病死,諸葛亮非常難過,哀悼不已。為了鼓勵下屬踴躍參與政事,諸葛亮特地寫了一篇文告,號召文武百官、朝廷內(nèi)外主動積極地發(fā)表政見,反復(fù)爭議。這篇文告就是《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qū)佟贰?/p>
他在文中寫道:“丞相府里讓大家都來參與議論國家大事,是為了集中眾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議,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華成語故事 16
后生:年輕人,后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孔子在游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子,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卻站在旁邊。孔覺得很奇怪,于是就問道:你為什么不和他們玩?
那個小孩答道: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什么好處,所以我不愿意和他們玩。有什么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問他為什么不避讓車子,他說: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聽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鬃勇牶蠓浅s@訝,覺得這么小的孩子竟說出如此有道理的話,實在是了不起。那孩子又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以跟母馬行走了……這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贊嘆道:我現(xiàn)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得呀!
后生可畏:贊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也!
中華成語故事 17
成語誤付洪喬出處:這個成語故事原載于《世說新語·任誕》。
誤付洪喬這個成語故事原載于《世說新語·任誕》。
江西南昌市新建縣西北、轅水西岸,有一個地方,因為有塊大磐石,所以名叫石頭渚,后來又叫投水渚:>為什么又叫投水渚呢?相傳有這么一個故事。
晉朝有個大官叫殷羨,字洪喬,曾任“豫章太守”。那時的豫章郡,就在現(xiàn)在的江西省,郡治也就在現(xiàn)在的南昌。晉代的文人名士,流行一種瘋瘋癲癲、如狂如癡的.風(fēng)氣,名為曠達豪放,其實荒誕可笑。這殷洪喬也是如此。當(dāng)他卸任離開南昌的時候,托他帶信的人很多。因為那時通信非常困難,家書或朋友間信件往來,常常托人順便帶交。這次直接托殷洪喬帶的信,約有一百多封?墒撬麆偟绞^渚,就把這些信全部投到水里去了,并且對著這些信說:“愛沉就沉,愛浮就浮,我可不管你們,殷洪喬又不是信差!”
石頭渚從此有了個別名——投水渚5后來,人們每當(dāng)遺失郵件的時候,就往往要想起這個故事來,說:“難道誤付洪喬了嗎?”
中華成語故事 18
遠在東漢劉秀時期,光武帝劉秀曾在都城建立了太學(xué),這座太學(xué)即位于洛陽開陽門南5里遠的地方。
當(dāng)時,在太學(xué)里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揀瘦”就是其中之一。
當(dāng)時太學(xué)里,有位教學(xué)博士,姓甄名宇,很有學(xué)問。
有一年臘月三十,光武帝劉秀下詔賞賜太學(xué)里的教學(xué)博士們每人一只羊,讓太學(xué)高高興興地歡度春節(jié),可當(dāng)羊趕到太學(xué)大院后,卻出現(xiàn)了問題。
原來這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教學(xué)博士們七嘴八舌,吵嚷了半天,也沒有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這時,甄宇站起來說道:“我們都是教學(xué)博士,為人師表,不能斤斤計較,挑肥揀瘦!”說罷,他便從羊群中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來,徑直牽了去。
這下,大家不再爭論,你謙我讓,很快就分完了這群羊,各自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這段讓羊的佳話傳了出去,洛陽城里的人無不贊揚甄宇,還給他起了個帶有敬意的別號“瘦羊博士”。
從此,“挑肥揀瘦”這個成語也就傳開來了。
中華成語故事 19
春秋時期,宋國有位農(nóng)夫種著一片田地,一年四季都十分辛苦地工作。
這一天,他正在地里為耕種的植物松土,遠遠瞧見一只又大又肥的兔子在沒命的跑著,他心想肯定有什么人或者是什么動物在追這只兔子吧,那只兔子嚇壞了,跑著跑著,他便一頭撞到了一棵枯樹樁上,因為那只兔子跑的太猛了,他連掙扎都沒掙扎一下就死掉了,攤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農(nóng)夫見兔子被撞死了,立馬放下手中的鋤頭,飛快地跑了過去,一把拾起剛剛死去的兔子。農(nóng)夫也不鋤地松土了,笑瞇瞇的`拎起兔子就回家了。當(dāng)天,農(nóng)夫的飯桌上多了一盤香噴噴的新鮮兔肉。農(nóng)夫一邊喝酒一邊吃著新鮮的兔肉,甭提他有多高興多開心了。
“哈哈!多痛快的一件好事情呀!正巧就被我遇到了,什么勁兒也不用費,更不用每天辛苦的種莊稼了,能在樹樁邊撿到新鮮的兔子,這可真是太棒了!”
第二天,農(nóng)夫又來到地里,也不去管莊稼了。遠遠的在那盯著,兩眼直看著樹樁,一心等待著再有兔子撞死在樹樁上?墒且惶臁商、三天過去了,農(nóng)夫還是在那里守著那一棵枯樹樁,等著送上門的兔子,可是連個兔子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到了最后,農(nóng)夫就被活活餓死了。
這個故事看完以后,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好運氣降臨的機會太有限了,要想獲得收獲,還是要靠扎扎實實的努力工作。
中華成語故事 20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后,一直沒有人當(dāng)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dāng)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
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
事后,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后下效。”國王喜歡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歡吃什么;國王喜歡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歡穿什么;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看了搖搖頭,說: “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說什么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
后人便把“上行下效”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著怎么做。在我們的現(xiàn)實社會里不是正多看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嗎?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經(jīng)常在外吃喝玩
樂,不理業(yè)務(wù),他的下屬也跟著不務(wù)正事,這便是“上行下效”。這成語約含義是否定的,
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
中華成語故事 21
西晉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滿奮。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體格似乎很健壯,但事實并非如此。他生來體弱,尤其怕冷。每當(dāng)冬天來臨,京城洛陽北風(fēng)呼嘯,雪花紛飛時,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門窗關(guān)得嚴嚴實實,而且還要掛上厚厚的簾幕。有時呼嘯的風(fēng)聲傳入他的耳中,他都會感到冷氣入骨,坐立不安。
有一天,晉武帝想要跟滿奮談?wù)撘幌鲁闩扇税褲M奮叫到宮中。晉武帝在偏殿接見了滿奮,讓他在面向北邊窗子的'位置坐下來。雖然窗子上有琉璃可以擋風(fēng),但是畢竟琉璃是透明的,他總覺得和沒有一樣,仍然感到北風(fēng)凜冽,寒氣逼人。滿奮是和晉武帝坐在一起,雖然感到寒冷,也不敢把自己的苦處說出來。晉武帝見他表情難受,知道他可能是怕風(fēng)的緣故,就笑著問道:“你為什么這樣怕風(fēng)啊?”滿奮彎下身子回答:“吳地的水牛怕熱,所以見到月亮就以為是太陽,便喘起氣來。臣一向怕冷,見了寒風(fēng),就像吳牛喘月一樣,會冷得發(fā)抖!睍x武帝聽了哈哈大笑。
我國古代江淮一帶屬于吳地,這里的水牛被稱為吳牛。水牛怕熱,喜歡泡在水里。到了晚上,水?匆娫铝粒`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喘起來。
后來,人們把“吳牛喘月”作為成語,比喻因為疑心而感到害怕。
中華成語故事 22
漢高祖劉邦初建漢朝的時候,有一些異姓的諸侯王。陳豨在代地謀反,高祖前去討伐,路過趙國。趙王張敖親端食盤獻食,禮節(jié)十分恭敬,漢高祖卻傲慢地平伸開兩條腿坐著,罵他招待不周。
當(dāng)時趙王手下趙午等幾十人都為此發(fā)怒,對張敖說:“您侍奉皇上禮節(jié)完備周全,現(xiàn)在他對待您竟是如此,我們要求造反!
趙王將自己的指頭咬出了血,說:“我的父親失去了國家,沒有陛下,我們會死后尸體生蛆無人收尸,你們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呢?不要再說了!”于是貫高等議論說:“趙王是忠厚長者,不肯背棄皇上的恩德。”他們就私下里謀劃弒殺劉邦。
恰好事情被發(fā)覺了,劉邦下命令逮捕趙王和謀反的群臣。趙午等人都自殺了,只有貫高愿意被囚。許多忠于趙王的臣子想護送趙王去長安受罪,這時劉邦又下詔書說:“趙國有膽敢跟隨趙王進京的`,罪及三族。”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著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頭發(fā),頸上帶著刑具,假稱趙王的家奴,跟隨趙王到了長安。
后來,貫高等人謀反的事搞清楚了,趙王張敖得以釋放出獄,被降為宣平侯。張敖就向劉邦稱贊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見他們,跟他們談話,認為朝中的大臣沒有能超過他們的,皇上十分高興,任命他們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
【中華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華成語故事04-11
中華成語故事07-23
中華成語故事08-16
經(jīng)典中華成語故事最新03-02
葉公好龍中華成語故事03-26
中華成語故事30個10-20
中華成語故事(精選20篇)09-27
10個中華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24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04-14
成語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