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反思
有關《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反思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開始。主要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且能夠辯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上完《認識物體和圖形》,細細回顧,有成功之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令人滿意的是:
一、準備充分,達到預期效果
小學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并從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形。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的實物各1個,還有各種形狀的立體學具模型1袋。由于準備充分,這堂課學生很感興趣,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活動,充分感知
好的數學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形成各種形狀的比較,能夠辯別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充分感知其特征。所以,我在設計活動時,重點放在讓學生感受這些物體的形狀,我設計了幾個不同層次的活動。
1、看一看,摸一摸實物,并且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對物體形狀的感受。
2、閉眼想這四種物體的樣子
3、拿到各種形狀的物體后,閉眼摸出它的形狀。
4、閉眼摸實物后,說出其形狀(2人游戲)。
5、小老師說某形狀的名稱,學生摸出相應的實物(4人“*子摸魚”的游戲)。
有學生單獨的活動,也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活動,還有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fā)現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不足之處:
首先,這一節(jié)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看來在認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后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準備。
其次,組織教學有待大大加強。這樣的活動課,組織教學確實是比較難抓一點,尤其是物體不一樣,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都比較自私,都想選自己喜歡的好的物體,那更應該多教育,讓他們從小懂得互相謙讓,是一種美德。另外,學具不是玩具,平時用學具時就要教育學生,要讓學生養(yǎng)成輕拿輕放的習慣,這樣老師就不用大聲頻繁地進行組織教學了,從而,可以多出大量的教學時間把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落到實處,不是走過場。
【《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反思03-20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3-19
物體的間隙教學反思03-19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精選18篇)06-08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反思03-20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認識因特網的教學反思01-25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認識立體圖形》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