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的天性合作讀后感
現(xiàn)在總有很多人說,想找本好書看看很難。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又怎么能看的完呢?在豆瓣上看到《與孩子的天性合作》一書簡介,書中首頁上介紹:盧安克獨特又傳奇的經(jīng)歷足夠讓你佩服:在偏僻的廣西農(nóng)村居住、教書、做農(nóng)活、放!
不過盧安克的說法是:“其實我很自私,因為我是為了自己的興趣選擇最適合的環(huán)境,我有條件選擇這樣的生活,我的錢在農(nóng)村生活足夠我用。別人做不到是因為他們必須為了生活保障而工作!钡,盧安克說:“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有的人一方面說佩服我,把我神化;一方面卻又對我說‘你應該結婚、掙錢,要求我像他們一樣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而盧安克所踐行的教育理念是:它除了智力的教育外,還強調人的軀體、感情、意志和精神都進入教育體系。它要求基礎教育讓藝術、體育和高級手工進入和支持理論課;它不提倡學生用課本而是要求自己寫自己的課本。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任Federico Mayor的話說就是:“把每一個兒童當作獨立的個人來看待,在相互依賴中建立關系并且允許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發(fā)揮,并正確地加強孩子們的能力和潛能。”這種教育,將使你的孩子身、心、意三方面都得到培育,使他們成為毅力、感情與思想三重健全的人才。其實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華德福教育。華德福 (Waldorf Education) 是起源于德國、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實踐歷史的一種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把人生目標放在比考大學、找好工作更高的位置上。生活不是高中畢業(yè)以后才開始的,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準備好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華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種明智的選擇。
盧安克作為一個華德福教育研究和實踐者進入中國,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影響周圍的大人社會,那種喝酒、怕悶、大吃大喝、消費物質的大人社會也在繼續(xù)地影響著下一代。他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僵化,基本上不可能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他在與兒童的互動中通過一個個任務,執(zhí)著地教他們相信:自己不是無能的、不能改變周圍環(huán)境的、沒有希望的。理想的社會可以借自己的手造成。
在教育方面,其實盧安克已經(jīng)去過中國很多城市當過英語老師,但是,雖然班上的孩子能夠用英語講出很多其他學生說不出的句子,但這不能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期末考試成績一出來 ,家長們有意見,學校只好把他解聘了。而在廣西的農(nóng)村,盧安克用10元的價格租了房子開辦學校,給當?shù)厥W的孩子上課,他上課開展的是教育活動不是辦學,參加活動的小孩不能拿到任何文憑,老師也不接受任何費用。上課時不用課本,上課時也不是老師在上面講學,而是和學生坐在一起。盧安克的到來,改變了學生的想法,改變了林廣屯。村里需要修一條路,他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畫圖、做模型、做實驗。剛開始,學生們覺得這些只是在玩而不是在學習,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設計不會有用。但隨著盧安克的指導,最后,一條寬不足1米長、長不足300米的水泥路建成,遇到雨天,村里不會再泥濘不堪。
當學生和村民對盧安克的想象漸次破滅,發(fā)現(xiàn)這個人并不能給他們帶來金錢、幫助、面子等,學生也沒有了對他某一天會走的安全感的破壞,盧安克的心態(tài)越來越平穩(wěn),與學生能夠更好地合作。他在最后一篇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差,沒有了對學生的期望和成見。他不想進入城市,因為發(fā)現(xiàn)那里的人都害怕吃虧,他們都固執(zhí)地想要抓住什么,他認為自己害羞的個性不能適應,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床荒芑畹萌甾r(nóng)民般“隨便”一點。起先,作為一個志愿者,他想要改變什么;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是這片土地給了他許多。他追求和平,最后在村莊中找到了和平,因此感到非常的快樂。
與孩子的天性合作,從事這個教育的人,很多是義務的,支持這個教育的款項,很多是捐助的。感謝那么多的人為支持這個教育所做的一切,也許他們并不在乎感謝,因為,他們是天使一樣的人。盧安克不辦學校,不去城里,不吃肉,不結婚。他就是守在安靜的`鄉(xiāng)村,安靜的做他的教育實踐。這樣一點一滴的行動,是最有價值的。
盧安克不要說在中國沒有,我想在德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一個孩子描述的,他是為了全人類而存在的。 盧安克說,德國的社會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已經(jīng)沒有他能做的事情了,而中國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看了這本書,它有別于其他的教育書籍,使我深深的受到了震憾,那么,我們能做點什么呢?我們也許不可能像盧安克那樣的灑脫,但作為教師更加應該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與我們的孩子的天性合作,讓我們的孩子找到自己、能夠創(chuàng)造。而不在城市的五光十色、斑駁陸離中迷失天性。
【與孩子的天性合作讀后感】相關文章:
不要忽視孩子的天性11-25
小班教育隨筆玩是孩子的天性03-21
《認知天性》讀后感10-24
《認知天性》讀后感04-01
《社交天性》讀后感01-20
孩子愛玩的天性,請家長不要扼殺06-06
《給孩子合作的機會》讀后感10-23
付林:基礎教育不該抹殺孩子天性12-06
天性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