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苦旅讀后感范文2000字(通用12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后感范文2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1
聽著輕音樂“閑云野鶴”,靜靜地讀完《文化苦旅》,心里總被一層濃郁的哀愁束縛著,擺脫不去。本來想選這首輕音樂來釋放書卷中散發(fā)出的壓抑與沉重,奈何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將音樂的輕松死死壓了下去。
揮不去的,是一個民族的哀傷。
余秋雨曾在書的自序中說學問的弘揚并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輝煌的知識也不是用來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這樣,千百年文化的沉重早已將人壓得喘不過氣,創(chuàng)新何談?進步何談?奈何,懷著青春步伐輕快上路的他,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zhèn),從陽關到天一閣……當旅途歸來時,早已步履沉重。
他說,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何嘗不是這樣?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脂粉堆積的淺淺笑容,劃過宋朝文人心底的一道道傷痕,掠過元代的遼闊疆土,伸手迎接明清逐步灰暗舞臺時,心底的愁苦應當如何傾吐,又將向誰傾吐?茫茫天地間,滿滿的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重傾壓。它太過于復雜,又經(jīng)歷得太多,以至于沒有哪一個舞臺可以完完整整地演繹這一半榮半衰、色彩及其絢爛又極其灰暗的風云變幻。這一文化,吸引著無數(shù)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準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展示和還原它?墒遣豢煞裾J,能完完全全將它表現(xiàn)出來的,僅有歷史。
讀第一章“道士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地痛恨王道士,也怨泱泱大國的浩瀚文化竟這樣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生拱手送人,還那樣的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是在一場戰(zhàn)爭中被敵軍當做戰(zhàn)利品浩浩蕩蕩地拖走,也不至于如此荒唐?珊薜木褪牵鼇G的太隨意,留給人的只有事后哭天搶地的懊惱和惋惜。接著讀下去,你這種憤怒就會被漸漸壓下去,取而代之的只是沉重的嘆息和深深的無奈,仿佛由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而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這一生所經(jīng)歷的世事,只能感到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的洞壁流淌著歷時千年的文化足跡,沿著這一足跡往前走,也是沿著歷史的腳步從更久遠的時代向現(xiàn)在靠近。跟隨著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從南北朝走到元代,隨著色流的激蕩而心潮澎湃、隨著其平緩而安靜淡然。
一個浩大的民族文化正是這樣,它必須結合著時間的延伸和空間的鋪陳,也必須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看者的陣陣驚嘆。這樣它才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文化苦旅》的讀后感,叫做《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很好。的確,在整個旅途的過程中,余秋雨是寂寞的,獨自一人品嘗一個民族文化的傷痛,那寂寞無人可以理解。這樣的寂寞,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月牙泉的點滴文字看出!坝羞@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迸c其說是在蒼茫的天地間行走偶,弗如說是在蒼茫的歷史間行走,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孤寂,也同樣的,感嘆著自身的渺小和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了巨人,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了侏儒,是因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便成了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又是何其龐大,無論個體再高大,在他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中所說的三大哀事之一:“宇宙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他在“沙原隱泉”中提到一泓泉水,他很欣喜,可是此刻自己卻站在狹隘的山頂,而那泓清泉卻委身山底,想要接近那泉水,就意味著剛剛千辛萬苦爬上山丘的努力完全化作徒勞。這樣的悲哀,該是幾千年來所有帝王的悲哀吧,高高在上卻無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群臨天下的外表下藏著的竟是如此寂寞的一顆心。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的看法很獨特,他說:“廢墟就是建筑的黃葉”,我一直很喜歡他這個比喻。因建筑凋零了,廢墟便產生了,黃葉的意義在于哺育春天,因為沒有舊的凋零也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定格于空間卻延展著時間。
同時,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它從出生開始便挺立在浩瀚的天地間,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之后,也漸漸滄桑和疲憊,他承受不起時間的重量了,便倒下,回歸大地。這種美,沒有驚世駭俗的嬌艷,而是淡淡的凄涼與悲愴,以及,充滿人情味的溫暖。
一直以來,我很想找一個恰當?shù)姆绞絹肀磉_對文化消逝的感慨,可是苦于找不到一個好方法?戳藭笪蚁,這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寄托我感情的客體吧。面對在歷史中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感嘆自己過于渺小而無能為力,弗如將它看做一道歷史的廢墟,在這廢墟面前我們可驚嘆可贊美,可惋惜可高歌……卻斷然不可自以為是地將它還原,一來我們沒有如此的能力讓它和以前一模一樣;二來,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回憶,關于自身的,也關于這個民族的。
看完整本書,心情始終是沉重的。也像是去走了一遭回來,似乎蒼老的許多。
雖然也有江南小鎮(zhèn)的恬淡閑適,也有洞庭湖包羅萬象的坦蕩?尚闹幸恢庇袀身影,于茫茫天地間艱難跋涉,紛飛的大雪覆蓋了他身后的腳印。遠遠望去,一片潔白之中只有個小黑影,在蒼茫之中且行且駐足,不知從何處來,將要往何處去。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2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這一本書,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跡的的背后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余秋雨: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借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yōu)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xiàn)代的戲劇思想發(fā)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于淺;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有一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fā)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①。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后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②。但也有人說他的作品是"文化散文衰敗的標本"③。我想我認為是1和2我最贊同了吧,因為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跡中的給我們的教誨,讓我們銘記在心……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jié)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于創(chuàng)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xiàn),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jīng)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干干凈凈的農舍里,她們婀娜的體態(tài)過于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里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tài)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干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于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wěn)穩(wěn)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胡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guī)缀醪粫詣樱矍爸被蝿又切┧押丸F錘!白∈郑 蔽以谛牡淄纯嗟睾艉,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是阿,為什么作者會這樣?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歷史為什么會被一個道士的手中毀掉?就那樣,一下子得毀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麗的雕像不見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變得灰飛煙滅,不給我們現(xiàn)在的世人觀看的余地,一個道士,在金錢和權力的促使之下,變得如此的殘忍,做得如此得發(fā)狂,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嘆息和心痛吧……野趣,這就是為什么《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這,野趣也就是我想說的了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3
《文化苦旅》這本書我真的讀得很苦。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著異鄉(xiāng)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后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后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fā)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說,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于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說,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過多么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么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xiāng)人的神經(jīng),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銳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讀書筆記,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于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蘊含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蕩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復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xiàn)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fā)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吁、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里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說!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后代”這樣的詞匯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布的江南小鎮(zhèn)們又溫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嘆口氣,再讀。
這樣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后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淀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后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背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fā)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么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xiàn)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于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匯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于鼓噪,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吁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盡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后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愿意負重敢于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qū)別于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并不干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shù)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朱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4
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議頗多,如今看過并粗略的研究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總體評價這本書: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人的酸腐都體現(xiàn)出來了。
在我看來,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文采,關鍵在于詩意,當然,是流淌的詩意,而非憋出來的詩意。詩意也只能證明作者的才氣,不能決定作品的高低。索爾仁尼琴與莎士比亞誰更加富于才氣?無疑是后者。誰的作品更偉大?真的很難說。
其實文學作品是個綜合的東西,一切在于怎樣描述現(xiàn)實,還有現(xiàn)實在內心的感受,才華,是沒才華的人天天掛在嘴上的假牙。說人話,能把人話說到有趣之極的地步,這叫才華。
好作品標準就三個字:說人話。
但《文化苦旅》中說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或是強加情感的矯情文章。所以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并不高。
他寫的《三十年的重量》這篇文章中寫到,"記得我那篇得獎作文是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一揮而就的,好像是為了應付暑假作業(yè)吧,一寫完就飛奔出去玩耍了。待到有一天驚奇萬分地看到它刊登在報紙上,而且后面還印有口氣堂皇的長篇評語,從審題、選材、詳略取舍、辭章修養(yǎng)一一加以贊揚,我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了。"他被所謂的評委點評給收服了,只是一心陶醉其中,并沒有想評委憑什么能胡亂扯出文章原本沒有包含的東西,連作者本人都沒有想到的,評委又從何得出這樣的結論呢?也難怪后來他寫文章也是這個樣子,對所見事物喜歡強加情感,也難怪他眼睛里常含著淚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強加情感的。寫事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這個沒錯,但當作者的情感過分的寄托,反而使文章顯得矯情(或濫情)。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在一篇文章里對一個事物用很多辭藻修飾,看似浮華,就因浮華而破壞了事物原本的樣子。他這樣寫作,證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辭手法,很多詞匯,但對文章的破壞是很大的,顯得有點做作,太過于注重修辭,見得不怎么自然。例如《廢墟》,這個可以和《荷塘月色》"一較高下"的文章。
余秋雨寫《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一邊用辭藻堆砌來描寫景物,一邊強加情感,導致文章顯得既空洞而又濫情,雕飾感極其濃重,難道不雕飾就不是文學、文化了么?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但我并沒見到文化靈魂,而是見到作者滿紙的矯揉做作。
《文化苦旅》中說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屬于他的回憶散文,他的回憶散文,大都是把事情敘述清楚,運用辭藻就很少,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心路歷程,他不用辭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們》,給人一種清晰自然的感覺,沒有顯得做作,在《文化苦旅》中顯得極其難得的文章。
《青云譜隨想》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xiàn)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敘事描寫都很到位,辭藻運用不過分堆砌,恰當自如,自己也沒有過分強加情感,沒有把自己胡思亂想的故事強加給文章,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這篇文章不足之處在于,為引出朱耷花費過多的筆墨寫中國繪畫史和徐渭,如果把這些內容壓縮,減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修辭句子,使文章感覺緊湊些,那樣讀者不會覺得作者扯皮太多,賣弄自己的知識,而產生疲倦。這樣的話,文章就能更近一層了。
我對余秋雨的旅行,并沒從書中感覺到有多苦,只看到他寫下的眾多空洞矯情文章,盡顯他所謂的文人情懷,不過是酸腐罷了;蛟S我的觀點有些偏激,因為現(xiàn)實中對余秋雨評價是當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我不知道評價散文的標準是什么,但我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余秋雨的《漂泊者們》比《道士塔》好,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實感的敘述事情,而后者都是辭藻堆砌出來的矯情空洞文章;蛟S我的偏激源于考試中對余秋雨文章的賞析,強加的"賞析"毀了文章。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后記寫到:"讀者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隨便翻翻。"這些文章真的不適合被強加賞析,出現(xiàn)在課本和考試中實在是這些文章的悲哀,因為作者本沒想那么多,無中生有的賞析只能是破壞了文章。余秋雨如此,如果是余華的文章被選中,可以想象到本來一篇說人話的文章,也會被"賞析"到變成說鬼話。(推薦余華的《兄弟》),我覺得文章被拿來做考試賞析,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大家就求同存異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趨行于人生這段亙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盤,于荊棘中重生,輕重緩急,酸甜苦辣,在與孤獨言和的過程中,所遇見的悲歡,始終無可提防。個體局限性的約束下,你我用盡了全力,只為平庸地度過一生。
雖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卻莫過于“活出自我”!对铝僚c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狹隘下,而依舊跅弢不羈;在社會的框條科律中,而依舊狷狂乖張。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證。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先生曾以一懷鄉(xiāng)愁穿越故國兩萬里,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構建海峽兩岸久違的團聚;他曾與李白同游高速公路,也曾夢回東海,聽聽那冷雨;在月色與雪色之間,他曾體味天地第三種絕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黃河之濱,終于能夠皈依這片熱土。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我,終究是要回到這片土地。駐足回首,無窮歲月,不過是洗凈了我滿身塵埃,還我一個干凈輕盈的靈魂。
那積淀下來的,都是無數(shù)的人贈予我的慷慨。那篩選出局的,都是每個時代的慎之又慎。
我慶幸啊,中國,我于這片神圣的土地孕育而出。時間果腹,也曾見識過無數(shù)荒誕可笑,也曾被滾燙的點點淚水灼燒,也曾被聲聲質疑包圍,也曾被生硬改變過,但是無數(shù)無數(shù)的過往,終成了成長的步步臺階。
離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歸來的我,是閃耀的中國文化。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是文化,中國文化!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我們需要信仰。以夢為馬,去親吻柔和的歲月,去體察溫潤時間,去慢慢接近,天地間最本真的美好?傊畾q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時光中千萬塵埃,都會伴隨著風遠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獨的背影。
時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但,青春與夢想,都會被時間吞噬,一去不復返。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最終留下的,就只能是滿目滄桑,和時光留在臉上的印跡。悲傷,痛苦,在我眼前都化為烏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著白云,遠去~遠去~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后的回味,一種焦慮后的會心,一種冥思后的放松,一種蒼老后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致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tài)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余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借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xiàn)力,再現(xiàn)了匿藏于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壯哉!奇哉!妙哉!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庇嗲镉陮τ谖幕慕(jīng)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后博發(fā)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于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于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歷史,針砭時弊;他敢于發(fā)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于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里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谀莻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于不被大眾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于社會形態(tài)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xiàn),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蛟S,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
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6
聽完輕音樂《云里野鶴》,靜靜的讀完《文化苦旅》,心里總是被一層厚厚的悲哀束縛著,無法擺脫。本來想選擇這種輕音樂來釋放卷軸中的壓迫和沉重,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壓制了音樂的輕松。
無法揮去的,是一個民族的悲痛。
余在書的序言中曾說,促進學習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也不是用燦爛的知識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是這樣的話,幾千年文化的重量已經(jīng)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了,那么創(chuàng)新呢?進步呢?然而他卻以青春的步伐輕快地走在路上,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zhèn),從陽關到天一閣.當他旅行回來時,他已經(jīng)很重了。
他說,任何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都會在心理上自覺不自覺地過著年齡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文化不就是這樣嗎?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積累的淺淺笑容,劃過宋代文人心中的傷痕,掃過元朝的遼闊疆域,伸出手迎接明清逐漸灰暗的舞臺,我該如何向誰傾訴心中的悲哀?廣闊的天地里到處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沉重壓力。太過復雜,經(jīng)歷了太多,以至于沒有一個舞臺能完全詮釋這種半輝煌,半沒落,華麗,極度灰暗的變化。這種文化吸引了無數(shù)的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針對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表現(xiàn)和還原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歷史是唯一能完全展現(xiàn)它的東西。
當你讀到第一章《道觀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痛恨王道士,也可能會抱怨一個偉大國家的博大文化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眾拱手相讓,如此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在一場戰(zhàn)爭中被敵人作為戰(zhàn)利品拖走,就不會這么荒唐了?珊薜氖莵G的太隨便,留下的只有事后痛哭搶地的懊惱和遺憾。如果你繼續(xù)讀下去,你的憤怒會逐漸被壓抑,取而代之的是一聲沉重的嘆息和深深的無奈,仿佛你正在被一個熱血青年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顧此生經(jīng)歷的世界,只能感受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洞壁上流淌著千年文化足跡。沿著這個足跡前進,也是沿著歷史的腳步,從更遙遠的時代向現(xiàn)在靠近。隨著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他們從南北朝走到元代,在色彩流動的激蕩下洶涌澎湃,溫文爾雅。
一個龐大的民族文化就是如此,它必須結合時間的延長和空間的呈現(xiàn),也要凝聚創(chuàng)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眾的陣陣驚嘆。這樣才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關于《文化苦旅》的文章,叫《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聽。的確,在整個旅途中,余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理解他獨自品嘗一個民族文化的痛苦時的孤獨;蛟S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岳亞泉的小字里看出這種孤獨感!坝羞@樣一個地方,天才叫做天。在這樣的一天,土地被稱為土地。獨自行走在這樣的世界里,矮子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世界里獨自行走,巨人變成了侏儒!迸c其說是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間,不如說是行走在茫茫歷史之間。同樣的人,同樣的孤獨,也是一樣的,感嘆自己的`渺小,感嘆外面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巨人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矮子是因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成為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有多龐大,個人再高,在他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三大悲哀之一:“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
他在《沙源隱泉》里提到了一個泉,他很開心,但此刻他站在狹窄的山頂上,而泉卻委身在山腳下。如果他想靠近春天,那就意味著他爬山的努力白費了。這種悲哀是所有帝王幾千年的悲哀,卻沒有人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一顆孤獨的心隱藏在群體的表象之下。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有獨特的看法。他說“廢墟是建筑的黃葉”,我一直喜歡他的比喻。隨著建筑的枯萎,廢墟應運而生。黃葉的意義在于哺育春天,因為沒有舊的枯萎,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在空間是固定的,但會延長時間。
同時,我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他們從出生起就直立在廣闊的天地里。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他們漸漸變得滄桑而疲憊。他承受不了時間的重量,于是摔倒了,回到了地球。這種美不是震撼人心的迷人,而是淡淡的蒼涼和憂傷,充滿人情味的溫暖。
一直以來,我都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我對文化消失的感受,但我找不到一個好的方式?赐赀@本書,我覺得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放置感情的對象。面對與歷史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哀嘆自己太小,對此無能為力。比如我們把它當成歷史廢墟。在這毀滅面前,我們可以驚嘆和贊美,但遺憾和歌唱.但是我們不能以自以為是的方式恢復它。第一,我們沒有能力讓它和以前完全一樣;其次,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記憶,既關于自己,也關于這個民族。
看完整本書,心情總是很沉重。也喜歡回去,似乎老了很多。
江南雖有清幽悠閑的小鎮(zhèn),但也有包羅萬象坦蕩的洞庭湖。但心里一直有一個身影,在茫茫天地中跋涉,大雪覆蓋了他身后的腳印。遠遠望去,潔白中只有一個小小的影子,在茫茫中走來走去,不知從何而來,何去何從。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7
我有幸能夠讀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踏著秋雨先生的筆觸開啟“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秋雨先生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那么作為讀者的我,發(fā)現(xiàn)苦澀過后的確會留下一些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為什么突出這個“苦”字,為什么在這個嬉鬧的時代如此不合時宜,我想答案應該都在書中。同一本書中,秋雨先生用最平實易懂的語氣向我們詮釋中華文化,用幾個不同“閱讀視域”劇烈轉換“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讓讀者明白: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中,其最終意義不是軍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文化在中國,看似與政治緊密纏繞,卻找不到自己的獨立地位。我們總是喜歡地說,文化之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比如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那里的守護者不知道這是文化精華,就這樣,一場天下最不公平的“買賣”開始了。一個叫斯坦因的匈牙利人,剛加入英國籍不久,他只用了三十英鎊就能換取了中華文明長達好幾個世紀的大量文物。而且由此形成慣例,各國冒險家們紛至沓來,滿載而去。
或許那些守護者不知道,讓斯坦因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拉到他們倫敦的博物館里去,這一幕多么像是歷史在上演極其荒誕的鬧劇!在這一幕鬧劇的背后,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敦煌文物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最能體現(xiàn)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遺憾的是,這個民族即將失去自信,中華文化最精華部分正在流失,國人只能憑借英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卷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文化。我想告訴斯坦因以及那些企圖瓜分中國的列強們,把世間文物統(tǒng)統(tǒng)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覽,是文物和土地的雙向失落、兩敗俱傷。我還要再告訴斯坦因,借口別人未真正認識文化精華而占為己有,是一種掠奪……
歷史就像一件舊家具,抽掉了一個重要環(huán)扣就會完全散架。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目睹自己國家的文物流落在外!所以,古老的中華民族要認可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增強對本民族的自信心。
秋雨先生有關文化的研究,都在這本《文化苦旅》中得到生動體現(xiàn)。他集中精力從事文化考察和寫作,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文化。他貼地歷險數(shù)萬公里,考察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遺址。這中間,包括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他之前,國內外均無先例。我們今天無法再看到那么多古文明發(fā)祥地,除了中國之外,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已衰落。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只有中華文明。面對這個歷史事實,我既感到傷感又覺得慶幸!傷感的是,在那么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大文明之間不斷征戰(zhàn),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就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后敗亡的。慶幸的是,當幾大文明古國早已打得天昏地暗時,中國文化卻依靠在地理環(huán)境上的安全性得以保存下來。不得不說,中國在地理位置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除了喜馬拉雅山,往北,沿著邊境,還有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又連著難以穿越的沙漠,而東邊和南邊,則是茫茫大海。這種天然的封閉結構,使中華文明在古代避免了與其他幾個大文明的惡戰(zhàn)。因此中華文明還是慶幸的,再加上中國又奇跡般地找到了一千年余年不間斷地選拔大量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科舉制度。由于科舉考試總是以中華文明的精髓為核心,使得文化傳承因為有無數(shù)書生的生命滋養(yǎng)而生生不息。
說到這里,我不禁要問,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應該像秋雨先生那樣,擔負一點守護文化的責任呢?如今,國人不夠重視本國的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只顧一昧的崇洋媚外,要知道,這會間接導致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變成一種做減法的文化。因此,新世紀中華文明的當務之急,是卸去種種重負,誠懇而輕松地去挖掘中華文化的正面力量!世界是向前發(fā)展的,我們當代人需要把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學位一生的責任與使命,畢竟沒有傳統(tǒng)文化,就沒有中華民族。
如果我們不想看到本國的文物流失,不想看到中華文明也像世界的其他古文明一樣滅亡,那么中國人,請熱愛自己的民族,并且也熱愛這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的回味,《文化苦旅》是一部經(jīng)典優(yōu)秀圖書,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品味其中的苦澀。
我們應該像秋雨先生那樣,做一個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和闡釋者。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8
“比梁實秋,錢鐘書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的確,余秋雨先生的書,是散發(fā)著濃濃的書卷氣的,同時,也是散發(fā)著濃濃的愛國情的。
中國文化,已經(jīng)走過了五千年的歷史,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今天,她早已默默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jīng)過了一段漫長的洗禮,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種抒發(fā)、一種寄托。而我們也往往可以感受到山河的秀麗,祖國的美好。
在《文化苦旅》的序中,余秋雨先生這樣說:“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傷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是的,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看到了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走到了大漠孤煙的大西北,看到了他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里的求索。他在莫高窟里感嘆,在天一閣上暢想,在西湖徜徉,在柳侯祠里懷想。
他靜靜地在這厚重的文化中找尋著,思索著,他靜靜地在他那充滿愛國情懷的內心中思考著。
他在思考。
如果他早生一個世紀,是不是就可以攔住那運送文物的車輛?道士塔的主人王圓箓,便是歷史上所說的罪人。因為他,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shù)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而現(xiàn)在,專家們只能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物的萎縮膠卷。他好恨,因為當時的中國甚至容不下幾卷經(jīng)書,因為他對中國的文化是有多么熱愛!
他在思考。
他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如果說,長城占據(jù)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jù)了邈遠的時間。有了它,造就了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天府之國;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才有了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都江堰,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
他在思考。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卻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跡。它的主人,用盡心思,費盡力氣,建起了這么一座藏書樓。一代又一代,一直把這座藏書樓經(jīng)營發(fā)展了下去。余秋雨先生用一種幾近虔誠的心情,站在樓下,感謝這座樓為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棲腳處。
……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他也熱愛祖國,他的熱愛體現(xiàn)在他對中國文化的珍視與愛惜。同樣,他的熱愛,也往往不同于其他作家,他的愛,是與恨,與苦交織在一起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愛。一個“苦”字,真正道出了余秋雨先生走這段旅途的真實感受。的確,他穿行于這樣一個文化大背景下,沒法不苦。所以,我們看到,在莫高窟里,想向王道士跪下,苦苦地哀求:“請等一等,等一等!笔前,他何須這樣?因為,他不忍心,不忍心如此的美好的東西就此灰飛煙滅,不忍心看著這些東西流落他鄉(xiāng),不忍心中國那如此璀璨輝煌的文化就此消失。于是他喊出來了,可是卻已于事無補。在這里,我看到了余秋雨先生的痛心,甚至,我的心也就這樣一起痛了起來。當我們看到一座歷經(jīng)滄桑的藏書樓就這樣被日軍毀于一旦時;當我們看到柳侯祠,想起柳宗元當初的無奈與痛苦時;當我們體味到一個酒公一生的悲慘命運時;當我們感受到牌坊里的女人們的痛苦時,我們都會沒來由的覺得心痛,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所傳遞出來的苦,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苦旅吧。
可是,在這本書里,同樣也有愛,那是一種博大的愛,是一種對祖國,對祖國文化發(fā)自內心的愛。他愛都江堰,因為都江堰為我們帶來了幾千年的安寧;他愛天一樓,因為天一樓為中華的文化提供了這樣一個棲息地……他愛中國文化的一切,而這種愛,同樣也會感染我,讓我更加認識到祖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來是有這么多東西值得我作為一個華夏兒女而倍感自豪。
是的,在《文化苦旅》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與苦,深深地感染了與余秋雨先生有同感的每一個人,而這樣的大愛、大恨,這樣的一種愛恨交織,也是深深地讓我們?yōu)椤段幕嗦谩愤@本書著迷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在這里,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化那么簡單,更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愛國之情。而這種情感也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里,不斷地告訴我: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我也將為我是一個龍的傳人而感到分為的驕傲與自豪。
走近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9
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很難讀。《文化苦旅》到《文化苦旅》,悠悠黃沙始于外地人的腳步,從2000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到2000年后一個不平凡時代的烏江船,這是一段名副其實的苦旅,涵蓋太多,承受太多。它讓一顆難以承受的心,用無聲的淚水,回答了歷史上太多的委屈、痛苦和無奈。
本來散文真的能寫出歷史的分量。余虞丘老師的文采當然好,辭藻優(yōu)美,文筆工整流暢;但最吸引我的是那張穿透文字背后歷史迷霧的圖。越是平凡簡單,越是動人。王道士看了看外國學者,拿著裝滿敦煌文物的大車后座。天一閣門口齊膝深的水,閣底的棗石,牌樓下尼姑里羞澀的年輕女教師,踩著前牌樓雕刻的布鞋,送走孩子揮動小手絹,兩個小護士舉著紫綢傘為臘梅花瓣。畫面定格在一個人物身上,停頓了一下,跳到另一個場景,然后,一個停頓,一個停頓,一個停頓,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歷史就會有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甚至連屈辱的部分都會宣泄出來。
就我個人而言,最感人的文章一定是《道士塔》:“我爬天一閣樓梯的時候,腳步很慢。我一直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中國學者?”這個問題居然讓我半夜看書哭了。對于一個22歲就離開故土的流浪者來說,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學者”這個詞離我個人的旅程太遠了。我問自己,是什么觸動了一個連歷史都抗拒的陌生人的神經(jīng),讓他的'心痛和感情如此尖銳,以至于他幾乎要從胸膛里爆發(fā)出來,只能用微薄的淚水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靈魂產生共鳴?整本書《風雨天一閣》我仔細看了兩遍,還是沒敢寫讀書筆記。直到看完《文化苦旅》,我才最終決定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想法。這些文字下蘊含著怎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飄忽不定,內心震撼,肅然起敬?
第一次看《山居筆記》的時候,對這本書感覺很復雜,除了感觸很深之外,也厭倦了某些章節(jié)中的某些腔調。這種厭倦感主要出現(xiàn)在作者不時從歷史代言人的角度表達自己感受的那一刻,甚至在一篇《文化苦旅》中達到頂峰。那些大而空洞的發(fā)言、呼吁、名詞、慷慨的陳述,對中國文化的總結性陳述的語氣,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讓人不自覺地感到不滿和不耐煩:這是誰,敢狂妄地把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整個故事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可無聊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他的準確。比如文章《狼山腳下》,既揭示了上海人的辛酸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遜與不謙卑的比較,深入到單位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為什么不從小見大呢?我只是很反感《上海人》里的“造”和“召喚后代”這兩個字。翻了幾頁后,蘇杭和江南散落的小城,輕輕用吳儂的軟語抹去了相反的情緒。但在詹妮弗的同時,“性格取向和地域取向”又蹦了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放下書,嘆口氣又看了一遍。
如此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著我讀完最后一頁。既然不清不楚,不講道理,那就一定要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情沉淀下來,然后才深深體會到,每一個字里都充滿了深沉真摯的情感和自信,就像那句“你在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學者?”,背負著太多的壓力和積蓄,以至于不得不爆發(fā)出深深的悲痛和憤慨,這個話題本身。
這份真誠,在《五城記》里是苦澀的,在《廢墟》里變成一種沉默,在《漂泊者》里變成一聲長嘆。突然冒出來的大詞讓我皺眉,因為我的心情太迫切,同時也為這樣一種真摯而急迫的感覺而哀嘆。沒錯,如果他不站起來揮手大喊,不管他的語氣是否謙卑,不管語氣是否太吵,在我們這個時代,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任?或者說,你真的想有一些資歷和一些背景站出來喊嗎?在這個時代,文化只是精英的特權嗎?
寫作的完美雖然難,但卻是一種“技巧”,可以培養(yǎng),可以學習,可以提高,可以標榜,可以虛張聲勢;文字背后的真正的社會責任感和緊迫感,文字之外的一種思想提煉,一種肯擔重擔、敢吃苦的力量,是《三十年的重量》不同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讓我為對歷史不感興趣的讀者失去敦煌文物而深感悲痛,也讓我在夢里努力想象夜船的聲音,河水流過的聲音,讓我?guī)状喂虻乖谔煲婚w朱虹門前。
文化,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一種怎樣的文明,都是一種凝聚的精神激勵,是一種超越一切政治因素和社會習慣,真正定義一個人的本源和基礎的力量。
話,因為是真的,所以會吃虧。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10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于筆端!栋装l(fā)蘇州》《江南小鎮(zhèn)》等卻是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tài)人情表現(xiàn)得形神俱佳!讹L雨天一閣》《青云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jīng)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云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lián)道盡了江南小鎮(zhèn)的魅力。江南小鎮(zhèn)它不是經(jīng)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于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zhèn)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于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qū)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yǎng)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于戰(zhàn)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么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
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fā)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隕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chuàng)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jié)與傲氣讓后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11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于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松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jīng)被民族意識喚醒后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跡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跡背后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借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yōu)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fā)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后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xiàn)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云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于華夏大地!
合上書在這次短暫的節(jié)假日里,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余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zhèn)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借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后,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嘆,這種詠嘆以熾烈的情感和夸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chuàng)作意念,始終貫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復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xiàn)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秘。也許是當代歷史過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莼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余秋雨在發(fā)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復雜。
我覺得,憑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泄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 12
吞吐間是云水泱泱,指尖上是塵土茫茫,太初混沌明目張,巨斧開洪荒。
翻閱瑯環(huán)閣,回首五千載,跟著余秋雨先生的文字看那立于莫高窟門外呈圓形,狀似葫蘆,外敷白色,高高低低地壘在青磚基座上的僧人圓寂塔,只余憤怒與悲哀。
是啊,連作者也不知如何解說這個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劇。作者的難題,成為我們每個人的難題。余秋雨先生想向王道士跪下,低聲求他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難道“等一等”,莫高窟就會有更好的命運嗎?即使攔下偷運經(jīng)卷的車隊,“被攔住的車隊”又將駛向哪里?
陷入兩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答案。作者說:“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币虼耍蛟S一切的答案,要從王圓篆這個小個子的小人物身上尋找。
余秋雨先生告訴了我們,我們也同樣確信,王道士無疑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粉刷壁畫,砸碎雕塑,破壞佛教文化,堆塑他的天師、靈官。他從外國冒險家斯坦因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shù)的稀世文物一箱箱運走,他所有的罪行罄竹難書。
可是,我們若讓這具無知的軀體肩負起這筆文化巨債,把所有的責任,把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劇全部推到這個卑微,渺小,愚昧的王道士身上,連我們自己都會覺得無趣,難以置信。那,到底是什么釀成了這個悲劇呢?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圖記》中說:“王道士將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這個已經(jīng)傾頹的廟宇的修復工程中,力圖使它恢復他心目中這個大殿的輝煌……他將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繕廟宇之上,個人從未花費過這里面的一分一銀!笔堑,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們心中的“罪人”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積攢錢財,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積沙。他勤勞認真得仿佛一個老農,一個符合“五講四美”規(guī)范的新時代公民。
但這樣的認知說到底不能讓人信服。因為王道士粉刷壁畫后,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成了一片凈白;婀娜的體態(tài)化為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土,一切化為虛無。我們只能這樣說,王道士越是熱愛他的“家”,越是對美追求得熱切,越是認真負責,對文化的瑰寶的毀壞,就越是徹底。他越是勤勞地巡查他的庭院,悲劇的發(fā)生就越不可避免。他越對他的職業(yè)盡忠職守,文物的命運就越朝不保夕。這看起來像是一出荒誕的黑色喜劇,生活顯現(xiàn)出了一種完全的錯位。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從王道士的立身處境出發(fā)去看他的作為,王道士并沒有錯。他之所以成為文明的“罪人”,是因為余秋雨先生和我們是站在文明的立場上進行評判的。當時間線前行,文明進一步發(fā)展,正確往往就成了謬誤。王道士如果處于一個村落之中,他無疑是一個好農民。但可惜,他被歷史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位置。這種錯置,就像一個穿著戲服的演員站在舞臺上,聚光燈下,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生動的。但若是走在人群喧鬧的大街上卻顯得滑稽可笑。
我們之所以感到悲哀,無非是我們疑惑本該在自家院子里舉行的文化盛宴怎么跑到別人家院子里去了呢?
人不可能超越生存的荒謬境地,但是人應該從歷史錯位的悲劇中發(fā)現(xiàn)歷史應有的面貌,對照現(xiàn)實的缺陷,使未來的道路清晰可見。啟示人去超越當下的不足或許也是道士塔一文的意義之一吧。
同樣,只片面的要求欺騙著不去行騙就像弱者對長出牙齒要吃肉的老虎懇求:“你可不可以不用你的牙齒”一樣可笑。被欺騙者怎樣讓自己不被欺騙是關鍵所在。
歐美文化與中華文明無法進行比較,但二者對待文化的方式卻是大有不同。1636年,一個叫哈佛的傳教士初到北美大陸,唯恐謀生艱難,以至子孫后代很可能在開辟草莽時將文化拋于腦后。為了避免這一悲劇,哈佛捐出了所有藏書、財產,節(jié)衣縮食,辦了一所大學,讓后代從歐洲教育終點開始,這就是——哈佛大學的起源。中國人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充足后才讓文明起步,而歐美卻先關心文化播種的問題。
所以,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文化認知落后,缺乏文化自信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主要因素與背景。
懷特海說:“觀念之史便是錯誤之史!蔽幕M步本質是觀念客服謬誤,擺脫束縛抵達更自由的純真的過程。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積淀豐富,因此傳承更具考驗。在文化中定于一尊,缺乏自信與創(chuàng)造力,必然導致文化遲滯與落后。要從根本上避免文化悲劇,就需要用兼容并包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去通曉中西文化,正確地找回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代代的傳承,自信是一點點的積累,歷史不是架空而來,而是你我這樣的小人物書寫出來的。歷史終將證明誰經(jīng)久不衰,誰是匆匆過客。諸君努力,則天道終還。
毛主席教導我們勞動最光榮,鄧小平教育我們能抓老鼠才光榮,而這默默屹立的圓寂塔告訴我們重拾文化自信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光榮。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文化苦旅讀后感2000字】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文化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4-10
文化苦旅閱讀筆記06-08
文化苦旅好詞好句01-27
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01-28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讀書感10-17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5-31
文化苦旅思考和感悟08-30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