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讀后感范文(精選12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記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記讀后感 篇1
最近,學校組織學習了《學記》這篇古代教育文獻,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語言艱澀難懂,但仔細讀來,平時教學中的疑惑頓覺釋然!秾W記》不愧是我國教育史上的經典精華,在我們二十世紀才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其實在《學記》中隨處可見。它如一位博學的長者,在諄諄教導我們教學應該如此來教,學習應該如此來學。
一、以學生為本,啟發(fā)誘導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記》中的這句話教導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也就是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情況去引導、督促、提高。教學的關鍵是要使學生懂得、明白:一要注重引導,但又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師生關系才會融洽;二要督促勉勵,但又不強制壓抑,以學生為本學生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順利的進行教學;三要打開思路,但又不提供現成答案,學生才能獨立思考,智能得到發(fā)展。
這點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領而不能壓抑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道”“強”“開”,才能達到“和”“易”“思”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設計問題要依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以學生為本,循序漸進
“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教師時時觀察學生,發(fā)現有疑難時先不要講給他聽,讓學生多思考,年幼的學生只聽講,不提問題,學習不逾越進度。這與人本主義提倡的需要論相一致。人的需要有七個層次,這幾個層次有一定的次序,只有滿足了上層的需要才能繼續(xù)下面的需要。
而《學記》所說的學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發(fā)展順序,設計教學內容。學習的知識都有一個系統性,教學不按部就班,就會“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陷入混亂的境地。前面的知識如果掌握不夠好,后面的知識就更不會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學不能逾越進度。
三、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師不是誠心的教育學生,不考慮學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學生求學也不能順利。人本化教育主張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能創(chuàng)造性地做任何事,并能總處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
主張課程內容應建立在學生的需要、生長的自然模式和個性特征的基礎上,應體現出思維、情感和行動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應該和學生的生長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這與《學記》所提倡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多么相似,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真是殊途同歸。中西文化的碰撞實際上就是建立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基礎之上。
教學就是教師研究怎樣教,研究學生怎樣學!秾W記》里所彰顯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我們教育者應該時時遵循的。面對《學記》我們應該常讀常新,讓我們時時記起那些精辟理論,記住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吧!
學記讀后感 篇2
在寒假期間,我仔仔細細的閱讀了《學記》。
這是我國最早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較有系統的教育學著作。這里面包含了許多老祖宗的智慧和寶貴的經驗。這篇文章對教育的目的、學校制度、教育的原則、方法,以及教師的作用等問題,都做了非常全面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教育影響深遠。它的經驗和思想原則,并沒有因為時間而過時,很有現實意義。
學習后,我認為他特別對老師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它里面囊括了教育的目標、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效果。這里面的內容對我們現在的教學非常有實際意義!其中我最贊成的它所論述的教育原則、方法。其實也就是如此!好的老師主要要看他的和教學效果。沒有效果還談什么教學?在我的體育這一塊也一樣!在我剛畢業(yè)時!感覺的自己理論多深!總有一種不服的感覺!有一點點高傲!其實到工作崗位以后才發(fā)現!
在教學方法方面你連一個當教幾年學的兵的都不如。剛上課時你設計的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但到實施時,學生東跑西跑,打打鬧鬧。他們真的不把你當老師看!盡管你喊破喉嚨,他還是擠空說他該說的。做他該做的,真讓你沒有辦法!這有可能有點書中所說“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總結自己的經驗!就我在近期教學中!每節(jié)課都認真真的準備,不斷地變換花樣!就二三班與二四班是選用不同的教法!因為三班學生較貪玩,不易管,象崔國沖、裴佳康、管照倫等孩子!你就必須慢慢的引導,花較多的時間去培養(yǎng)他們的習慣!而四班的孩子就好說多了!像武碩文、童亞博、夢晨遙等廣播操稍微一指點就做的非常漂亮!有時做的比老師還好呢!
根據這種情況兩班決不能用同樣的教法。所以我在三班一般以老師的教為主。而四班更多的是帶動優(yōu)秀學生的積極性。自己作主較好其他的小朋友!有時四班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也能做好一堂課!讀到文中的大學教的方法。也給我?guī)砹嗽S多啟迪!就像文中所說“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爆F在在教學中我也能做到這四點。針對孩子性格及時的預防!特別是本學期剛上課我先做的施教于嚴。讓孩子們知道學習過程中的規(guī)矩!如主抓不好好站隊的、上課說話的。
這就及時避免了孩子們懶散、不專心聽講的毛!特別是本周學習廣播操!為了讓孩子不枯燥,故意的編排各節(jié)的相互穿插!適時抓住了孩子的才能和年齡特征。還上他們結對子,進行互幫互助!通過那個上課也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總之,通過學習《學記》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其實里面不但但是這些。只要我們再細細品味里面還有許多財富呢!
學記讀后感 篇3
學記是我國記載最早的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作于戰(zhàn)國時期。學記中的很多思想都非常超前、毫無封建弊端,且對于現代教育仍有啟示意義。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學記中,教育對國家建設是首要和基礎作用,這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功能以及與政治的關系。這與我國《教育法》觀點不謀而合,“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全社會應當關系和支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社會應當尊重老師!薄敖逃仨殲樯鐣髁x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建設者和接班人!
豫時孫摩,啟發(fā)誘導,長善救失,教學相長,這些教育理念,對于教育者都是很好的哲思與啟發(fā)。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我的理解是,小孩行為上的毛病要提倡積極預防而不是糾錯,一旦習慣養(yǎng)成,錯誤并沒有那么容易改正;小孩的學習能力有關鍵期,比如語言學習能力在14歲最充分發(fā)展,所謂乘勢而為,事半功倍,但若錯過了黃金時間,則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各年齡階段學生認知能力特點,循序漸進,不要過猶不及,超越了學生的近側發(fā)展區(qū)間;《學記》先進的地方還在于運用同學的力量,同學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討論,共同成長,一加一大于二,這是現在教師中心的課堂所缺乏的。
西方最早有蘇格拉底“產婆法”式提問以啟發(fā)思考,而《學記》則闡述啟發(fā)式教育的原則:“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睂W生對于知識的獲取不在于老師把答案道清明說,也不在于老師強有力的說服,而是在于滿足有意義學習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即能向和心向。
長善救失,反木桶木桶原理而行,提倡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我的理解并不是揚長避短那么簡單,而是在了解學生“失”的根本原因之后并不對癥下藥,反而從學生長處入手激勵學生,讓學生自動且主動改正不好的習慣,畢竟“劣習”有其長期性特點所在,直接責令改正有傷學生自尊心,且效果可能事與愿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如果不格物致知,不知道世界萬理的淵博和精妙,但是如果不通過老師的教學,很有可能停滯不前,不知所謂,老師的點化可以讓學生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然后加速成長,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學記》做了很好的詮釋,“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學是教的先導步驟,教是學的葵花寶典。
《學記》是我國永久流傳的文化瑰寶,更是教育者常讀常新的職業(yè)寶典。鄙人今拜讀,留下謬論諸多,但也只窺著作一角,他日經驗更為豐富,再來補充和更新理解。
學記讀后感 篇4
仔細讀完《學記》,感觸頗深,作為教育專業(yè)的我們,就應更早一點讀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資料和方法等等,這些經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未來。
開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教學為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國家的首位,也說明了文化及學習的`重要性,不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夠停止學習,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學相長”“學學半”這些經典的教育觀點,至今人們都在學習和運用。教和學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師,需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要培養(yǎng)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不要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要讓學生學會悟與思。最近,我們也在學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覺得這思考的過程,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能代替他們去思考,這個過程很重要,他們會從中學習與成長很多。我們也要“士先志”樹立學生的志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這樣才有學習的動力。而此刻“填鴨式”的教育使學生們厭煩,覺得學習的沉重。我們需留給他們一點空間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導他們樹立志向,這樣學生才會更簡單也更主動的去學習。
因材施教是《學記》里提很重要的一個教育規(guī)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們的教育需要遵循這規(guī)律,學生的求學才會順利?鬃涌偸橇私饬藢W生的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說:“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要立即去做嗎?”孔子回答說:“家里有兄父,怎樣能自作主張呢?”而當冉求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卻回答說:“當然就應去做!”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后很不理解,認為老師的講話前后不一致。孔子解釋說:“子路遇事輕率魯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謹慎些;而冉求遇事卻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大膽地去做。”
《學記》也交給了我們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時”“孫”“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時宜,循序漸進,切磋琢磨。“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弊⒅胤椒,把握度的大小。學生可能有的四有過失為“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作為教師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彼粤私鈱W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糾正他們的過失。
“長善而救其失。”發(fā)揚學生的優(yōu)點,糾正他們的過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鼓勵,同時真誠的幫忙他們克服缺點。我們也需學會“比物丑類”,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也需多思考,從學到的擴展思考開來,應用在其他學習和處理事情上,從而能夠更有效的學到更多。書本交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些文字,我們需開闊我們的頭腦,看到更廣的知識,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們學習了。
《學記》中的教育資料是豐富的,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教育也是要不斷的探索的。盡管社會在發(fā)展,學生在變化,但這些根本的的理論不會失效。牢記經典再結合現實才能找到適宜的教學方法。其實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動都有它的方法。我讀的還不夠深入,也沒有實踐的經驗,我想這《學記》中的理論需先裝到我的行囊中,帶著它一齊去走我的教育學習之路,時常在看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
學記讀后感 篇5
發(fā)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抖Y記·學記》
學記第一段,開宗明義,給古往今來的人指出一條大道——學。
“君子”之名,在先秦經籍中,有以位言,有以德言?偠灾形粺o德者,終不能保其位,所以君子畢竟以德名。故宋儒釋君子曰:成德之名也。
然則德何由而成?其必由學乎!君子以天下為己任,無天下之胸懷者不足以為君子,亦不足以言學,否則只是學成個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與君子何干?
然須知,天下不在外,家國天下只在我心,修身與平天下只是一件事!墩撜Z》中說“古之學者為己”者,正是為天下也,說“今之學者為人”者,正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惶惶外求者也。
“化民成俗”即是“平天下”,學即是修身,“君子欲化民成俗”即是“欲明明德于天下”,“其必由學乎”即是“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與《學記》,異名而同理。君子能修身以成德,則發(fā)慮憲、求善良、就賢體遠皆為化民成俗之道,否則只是外求,身且不能成,更何論化民。
此章于為人師、為人父母者而言亦大有啟發(fā)。今之欲施教于孩童者,紛紛向外求各種各樣之教育理論,而不知反修其身。如此,則求之愈多,而失之愈偏,或迷茫不知所從者,或固執(zhí)己見自尊自大而輕薄他人者,總而言之無非兩類,或自以為愚,或自以為智,此念一起便離道遠矣,傷于自棄自我而不自知,又何足以言教!
欲教人者先修己,欲正人者先正己,己正則人正,己修則人修,此千古不易之道。舍修身而談教育者,不知要教出個什么人來?
學記讀后感 篇6
《禮記·學記》中的內容是如此寬泛,論述了教與學過程中的諸多內容,讀之受益匪淺,古今許多思想原來都源于此。
《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曰敩學半。”人們總是說學無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學的越多反而越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無窮。大千世界有無窮的奧秘擁有的知識越多好奇心就會越強,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自我勉勵,發(fā)憤圖強。老師教與學生學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老師在教導學生時,亦能從中有所收獲,得到新的體驗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老師教的過程也是自我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會發(fā)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類似于今天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嘆服。而反觀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填鴨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模式非但沒有進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時至今日,人們才領悟到教育的弊端,開始提倡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推動個性的發(fā)展。讀了《學記》之后,在想現在提倡的教育政策,有種返璞歸,向原始回歸的感覺。
如果真如《學記》中提出的那樣老師嚴格而不壓抑,使學生能夠自由發(fā)展,只加以啟發(fā)而不必全部說出,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將會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還沒有學過《學記》之前,就曾聽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薄敖虒W相長”,而在仔細學完《學記》后才真正領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這篇文章的偉大。
《學記》主要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么一段話: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就是禁于未發(fā),意思是在事情還沒有發(fā)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們現在所說的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積極的心態(tài),將學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還沒有發(fā)出來的時候就鏟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導給他們。結合我們自身而言,作為未來的小學老師,就一定要具有這樣的能力,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是學習能力最強最需要老師引導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人格就將定型,我們小學老師就應該教會他們擺脫可能會形成的惡習,學會真善美。如果發(fā)然后禁則為時已晚矣,因為不好的習慣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難再被改變了。
第二原則當其可,意思是在適當的時機給學生進行教育,掌握教育機會,不僅能讓學生學的有興趣,給他的教育印象也會比平時更加深刻。如果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那么再學習的話就很容易力不從心了,之前吳院長也和我們說過,很多小學女教師在工作兩三年后才來考研,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即使學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學的進去呢?
第三原則是不陵節(jié)而施,意思是在教學生的時候不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漸進,每個班上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為一個老師不能只看到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小孩,也要顧及到一些學習知識比較慢的學生,當然最好的就是知識難度能夠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教學太過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師為了趕進度,自顧自的講,毫不顧及學生,那么這樣子的教學,實際上是毫無成效的。
第四原則相觀而善,指的是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共同學習,在學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學習,而不會與人交往,沒有一個朋友,只會讓自己孤陋寡聞,但是擇友的時候也不能選擇品行不好的朋友,當然朋友也不是用來閑聊的,不過在當今社會互相切磋學術的朋友實在是不多了。
雖然《學記》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們學習效仿,作為未來的小學老師,《學記》是值得我們一生都學習的楷模。
學記讀后感 篇7
《禮記﹒學記》道:“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意思是說,老師要學會根據一個孩子的家庭職業(yè)背景,找到這個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來啟發(fā)他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許可以從他的家庭關系里面父母的職業(yè)找到突破口。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時工作比較忙,家里還有一個小弟弟,家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媽媽性格比較急躁,平時對待孩子的批評和指責多于鼓勵和贊賞,于是,他做出種種出格的行為,這些多是為了獲得別人更多的關注。
根據這個孩子的個性,我想先從他的紀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這個方面改進,獲得認可和成就感,那么其他方面的進步就不是問題了。
9月下旬,我在班會課上鄭重任命他為紀律委員,強調職責同時提醒他,作為紀律委員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紀律,文明用語,上課認真,按質按量完成作業(yè)等等,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態(tài),保證一定管好自己并做好紀律委員。
任命之后沒過幾天就是國慶假期,假期之后學堂孩子們去黃山游學,我特別與陪伴游學的老師們交流,留意并適當引導這個孩子的言行舉止。
游學回來,我和所有的老師都發(fā)現,這個孩子已經明顯沒有以前那么愛說臟話了,偶爾會有一兩次,但只要老師稍微提醒,他馬上就會主動認錯。一天天過去了,我發(fā)現,他已經不說不合適的語言了,上課坐姿也特別端正,各科作業(yè)和課堂反饋都有很大進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當眾贊賞了這個孩子,并獎勵給一本課外書。他特別開心,也許很少真正獲得過正面的鼓勵,并且被作為榜樣效仿,他的自信度和個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來了,心結打開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并愿意學習和積極幫助他人,在接下來的全校一日禮儀學習評比中被評為優(yōu)秀。
除此之外,班級衛(wèi)生每次輪到他打掃的時候已經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個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僅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黑板擦得一塵不染,窗戶干凈明亮,而且主動細心地將桌椅下面、教室的門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掃得特別干凈整潔。
我又利用班會課贊賞他,并且激勵他:“老師覺得你不僅可以在清潔衛(wèi)生方面做榜樣,還可以在學業(yè)方面做得更好。比如,你的英文單詞聽寫和閱讀,只要你花精力,你也一定會做得更好的,老師相信你,加油!”
我在單詞聽寫測試的前一天特別提醒他:“明天聽寫好好準備,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進步的!”第二天測試中,10個單詞聽寫他居然對了6個,在自然拼讀課上,如果學了20個詞,我不引導,他居然也能自己試著拼出10個以上,如果我給一些幫助,他能夠全部拼讀出來,我真的特別感動。
現在這個孩子每天都有進步和變化,這讓我找到了作為老師的成就感。我特別感謝學堂帶給我們的《禮記﹒學記》的研修,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領悟。
我深深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著無限潛能的,作為老師需要發(fā)現每個孩子的特質并適時引導和鼓勵;一個孩子只有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才能保持對大千世界濃厚的探索興趣,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好好善護孩子們最本真的東西。
學記讀后感 篇8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自小耳濡目染,誰都能說幾句論語中的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些話歷經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發(fā)出智慧的光芒,為人所津津樂道。
然而令我受益匪淺的話語卻又很多很多,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篇第二十四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鬃铀鶑娬{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墩撜Z》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在教學中我也常常用這句話教育學生,如果在課堂上亂說話就會影響其他人,這樣你就是把你不喜歡做的事情強加在了別人身上,在教育中我也秉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不把自己都討厭的事情強加在學生或者是家長身上,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再三,真正做到“教育”學生,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告訴他們?yōu)槿颂幨赖囊恍┓椒ā?/p>
學記讀后感 篇9
那天,我讀了《禮記·學記》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這樣的兩句話:“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币馑际牵和ㄟ^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yè)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地鉆研。
這是關于教與學關系的精辟論述!確實如此,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聞,學識是如何的淺薄。從而激發(fā)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下去……而在教授學生知識時,自己也能從教中感到一些新的困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從而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有的教師確實是能做到細心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也能積極主動地研習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真正坐到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當然,像這樣的教師,他們的教學效果是明顯的,教學成績是優(yōu)秀的。他們更能為學生做出學習的`榜樣,給學生好的影響。他們自身不斷地成長,也能引領其他教師的成長,更是一個學校成長的中堅力量!他們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敬重,也會受到社會的贊譽。像這樣的老師,真的是無愧為“人民教師”的神圣而光榮的稱號!
但是,也有一些人卻做得遠遠不夠……作為一名知識的傳播者,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真的不應該滿足。要知道,時代是迅速發(fā)展的,知識也是不斷地更新的。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一個儲存知識的容器,那么不去補充新的知識,就會造成知識枯竭,思維凝滯。漸漸地,更會逝去工作的激情與職業(yè)的幸福感。那也只能是混天熬晌、百無聊賴地等待著退休,這其實是很悲哀的事情。因為,工作期間才是人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階段。如果連工作期間,都是那樣消極怠慢,那也只能說,這樣的人生真的是毫無意義的、失敗的。
作為教師,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需要學習的方面真是太多啦!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并且,這些還會隨著時代不斷地更新換代、充盈完善。如果我們不去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又如何去教成長在網絡時代的孩子們。作為他們的老師,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還固守著原來的老傳統、老觀念,那真是要被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無情地淘汰掉……對于新生的事物,我們真的不能再持不屑的態(tài)度,再懷有觀望、消極的心理。這樣做的后果,那只能是誤人子弟!要知道,作為教師,誤人子弟是一件多么后怕的事情!因為教書不像種莊稼,一季沒有用心管理,沒有好的收成,那也只是誤了一季。而對于一屆學生來說,如果恰好遇到了不負責任、知識貧瘠的老師,那真的是很不幸的事情!因為,在知識的銜接上,如果出現了斷裂,就不容易去彌補……可見,一個不學無術的老師,給學生造成了多么大的嚴重后果!
任何一位教師,都需要后天的成長學習。在實際的教學中,都要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反思自己的課堂還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去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稱職的教師。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對學生負責,對祖國的明天負責!
學記讀后感 篇10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畢(書,竹簡),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yè),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現在的教師,只知道照著課文誦讀,多是尋問難解的問題,且發(fā)言急速而頻數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學,不顧學生是否領悟接受,就不能使學生安心樂學。如此教學,學生就不能竭盡其誠求學,不能使學生的素質和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違背教學原則,采用不合理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也就不能依順自然的道理有所進步。以致于,學生厭惡學習,怨恨其師,只覺得學習得苦不堪言,卻不知道學習可以獲益終身,即使勉強結業(yè),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教學沒有成效,原因就在這里!
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時時關注同學們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樂學愛樂。
學記讀后感 篇11
《亂說學記》是亂說系列之一,是非常老師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的講述之一。因為非常老師,我得到了功夫作文的法門;也因為非常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從對古文的深惡痛絕到慢慢喜歡,到如今會有一些感悟。
《亂說學記》,素雅白底、淡墨而出的竹子,給人莊嚴和親切感。翻開扉頁,醒目的橙黃內頁上有非常老師的親筆簽名:教育是熏習、是影響、是啟發(fā)、是挖掘。幾個字筆力剛健、圓融可親,想來字如其人,非常老師一定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書中有個禪師的故事,看完我還有些疑惑,這個禪師真是個偉大的教育家嗎?經過一點一滴的生活實踐,我終于明白了:不管弟子們和孩子的答案是什么,這些答案都是他們思考的結果,而不是權威下的指令。就像開而弗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教育的本質是啟發(fā)而不是強灌,拔苗助長對孩子不能起好的助力作用,反而會生起很多麻煩。譬如會打壓他們的自信心、剝奪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還會養(yǎng)成他們遇事不愿再思考的惰性。說來很慚愧,為了省事,我從來都是目標明確,標準答案一塞了事,結果,孩子每回都等我的答案,以前不明白,覺得自己很累,現在懂了,這個結果其實是自己找的。
深有感觸,暑假在網上買了軟呼啦圈,孩子和我認真地研究起來。結果沒幾下,孩子就能轉起幾個來,而我感覺很難控制,一脫手,那呼啦圈就軟塌塌的直掉到腳邊。看著女兒從不會到能轉,不禁表揚了她幾句,結果孩子更起勁了,還教我要領,儼然是個小老師,第二天孩子已經可以連續(xù)轉上百個了。雖然她教的方法我還是不能領會,但經過練習,我竟然也能轉幾個了。等到我能轉起來的時候,再仔細體會孩子的方法,覺得是很對的,但是要是我不做練習,方法對,不用也是枉然。
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的反面就是安其心而能知其樂。孩子暑假報了游泳班,第一天連水都不敢碰,鼻尖還沒有碰到水就趕緊抬起頭了,孩子說怕水進到眼睛里,我趕緊給買了個游泳鏡,結果第二天,她就敢進水了,這以后就每天很快樂的去學游泳,下了課也要求去泳池游,最后教練還推薦她去參加結營的游泳比賽。
反思下,為什么在我不擅長的領域,孩子的進步這么大,而我能教的學業(yè)卻很不樂觀?應該是我的態(tài)度、我的方法造成的,自己覺得很容易,教了幾次就會有遷怒,態(tài)度就差了,嗓門也大了,臉色也難看了。還有方法上,沒有用善喻的方法,用的是開而達的方法,犯了教的大忌。
看了《亂說學記》更感到,教也者,長其善而救其失也。若是連其善也看不出,其用心努力也看不出,又怎么可能去救其失呢,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能反省,是學習的開始。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記得我剛拿駕照那會,我做公交司機的弟弟經常幫我一起練車。因為沒有經驗,膽子也小,又不熟練,每次都很慌張。弟弟馬上安慰我說,教孩子也是這樣的吧,不是她不想表現的好點,而是她還不能夠很熟練或是很有經驗,所以才叫學。我當時感觸也很深,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火候還沒有到。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學記》幾千年前的老祖宗為后輩們留下的瑰寶,學與教的典范,早就告訴我們要如何做,翻開非常老師的《亂說學記》,我能感受到前人的愛護,學習是就是在教學相長中,在學學半中,在行且深行中。合上《亂說學記》,仿佛還能聞到思想的清香。
學記讀后感 篇12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笨狼的故事之鬧學記》。我最愛的書也是《笨狼的故事之鬧學記》。希望你們有時間的時候也能好好看看這一本書。
你知道的,教人聰明的書已經很多了,愛吃小羊的狼也很多。但是你卻不知道,在這世界上、在歷史上、還有一只善良、天真、充滿了幻想和好奇心、充滿了求知欲與行動力的小狼。他的名字是——笨狼。笨狼其實是你、我、也是他。
我在小時候,也是另一個朋友教我讀的。也許就像羅丹所說的:“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也像魯迅所說的“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屠格涅夫也說過“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其中有幾個小故事是令我難忘的,第一個小故事是《井底之蛙》:“打中了!眼鏡蛇小姐,你又打中了!”笨狼高興地撿起粉筆頭,跑上去還給眼鏡蛇小姐,“這節(jié)課,你第十一次打中我的鼻子了!”
第二個小故事是《把愛藏進郵筒》:笨狼說:“又是一個國王。從前的國王太多了,會打起來的!”牛博士說的這個國王是個愛吹牛的國王,故事太精彩了,一會兒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笨狼也沒心思擔心國王太多會不會打架了,他被故事所吸引,比誰都笑得響。
第三個小故事是《誰的音樂書》:鵝太太滿不在乎地說: “把他的名字畫掉,寫上‘笨狼’,記得寫大一點!”“好。∥业淖忠恢本蛯懙煤艽!”笨狼高興地說。他掏出筆,把棕小熊的名字畫掉,寫上了“笨狼”兩個字。
我很喜歡這只小笨狼,也希望能像他一樣童真、幽默、溫暖并快樂著。也希望你在聰明過頭、自傲的那個時候,能夠想起小笨狼。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記》讀后感11-02
《學記》讀后感12-24
學記讀后感12-07
學記的讀后感04-14
禮記學記的讀后感03-16
古籍《學記》讀后感10-20
禮記學記讀后感04-12
學記讀后感范文10-29
《學記》讀后感的范文04-30
《禮記·學記》讀后感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