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籍的讀后感(通用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書籍的讀后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1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冊書,名字叫《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記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和輝煌成就。讀它的時候的我仿佛穿梭時光隧道,看到了飲毛如血的遠古時代和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我被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深深地吸引和感動。我清晰地記得“神農氏勇嘗百草”這個故事,遠古時代,人們只食用動物,不吃植物,飲食單一,結果病魔肆虐侵襲人們的身體。神農氏看到這種情況,就想著要改變人們的這種狀況,他看到山上長滿的草,忽然想到:為什么人們不試著吃植物呢?
于是神農氏鼓起勇氣,嘗遍了山上所有的植物,邊品嘗邊記錄邊總結:發(fā)現有些植物味道甜美,非常好吃;有些植物味道不錯,但吃后嘔吐腹瀉,身體有不適反應;而有些又難以下咽。他把這些都一一記下來并告訴大家。他又想:“為什么大家要大老遠的去采集食物呢?而不在家門口種植呢?于是他又摸索總結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教人們種地種莊稼,開辟了中華農耕文化的源頭。從此,人們的食物更加豐富了,生活也更穩(wěn)定了。神農氏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勤于實踐,善于總結,就會取得新發(fā)現。運用到生活中,小則幫助家庭,大則幫助社會進步。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2
在我們初中學語文的時候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給我們強調,史書一般分為兩類一類叫通史即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另一類叫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chuàng)始于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余都屬斷代史。這段話被我奉為真理,為此形成了我基本的歷史觀。直到我看到了《萬歷十五年》這本書。
在書中描繪了以萬歷在他的即為的第十五年為起點描繪了萬歷、張居正(雖然張首輔已經駕鶴西游5年有余了)、申時行、戚繼光和海瑞在這一年前前后后的人生變化,描繪了一幅帝國黃昏的眾生相。如果說以往的史書都是宏觀歷史的化,那么這本書應該可以叫微觀歷史了。
在萬歷十五年年發(fā)生了以下事件。這些事情之間究竟有沒有什么因果關系,我也不知道,我想可能是歷史大輪回的神秘力量在安排這一切吧。事件一:戚繼光死了。就像黃仁宇先生的評價,戚繼光的死,我們失去了使軍事在世界上保持領先的機會,而軍備的張弛,立即影響一國的國運。32年后,大明的軍隊與努爾哈赤所部交鋒,沒有戚將軍所強調的紀律及苦心擬定的戰(zhàn)術的明軍眾不敵寡,一舉喪失了明金對峙時期大明的優(yōu)勢,而后八旗軍作為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最終取代大明王朝,也只是時間問題了;事件二:海瑞死了。一個人民的偶像,中華民族的門神走了,雖然海瑞不是一個會辦事能辦事的官員,但我認為他的存在是一種象征,象征吏治的清廉,象征百姓的福音,然而他去了,并且終大明王朝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高級官員;事件三:一直勤政的萬歷突然在這一年開始了長達32年的怠政工,我認為這是三件事里最嚴重的一件,從此君王不早朝,32年中,前5年有申時行撐著,大明的國力還不至于江河日下,申退休后可以說明白人都死光了,從此大明一步步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看完此書我不經想,假如戚繼光多活幾年,能和孫承宗并肩剿滅大明的內憂外患嗎?如果海瑞多活幾年,那么一個清廉的偶像,一個頑固的斗士依舊會同官場上的黑戰(zhàn)斗到底,大明還會死魚內憂外患的國庫空虛嗎?假如萬歷依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那么萬歷年間中華大地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還會迅速發(fā)展,中國會是世界第一強國嗎?然而歷史就是歷史,有很多缺憾,沒有假如。所以我說,自755年繁榮的中華謝幕后,1587年昌盛的中華又一次凋謝!這一年是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帝國由盛及衰的一個標志性的年份,一些看似毫無關系的事件,聯系起來便注定了歷史的滾滾洪流。
歷史就是一個滾雪球的進程,好的積累就能及盛,反之則衰。結合我們工作,我們有了這么多的基礎數據,如果能好好利用,例如分析好缺陷發(fā)生的設備類型,部件類型,發(fā)生的條件等等運行人員能分析出缺陷是怎么來的,而檢修人員能研究出缺陷應該怎么送走,通過一點一點的數據積累,那么我們的缺陷率肯定會降低,缺陷消除率也會提高,不也就提升了我們的工作質量?當然說比做來得容易。企業(yè)的興衰和王朝的盛亡一樣,匹夫有責!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3
作為一個歷史知識儲備有限的興趣愛好者,我前段時間花了近3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全冊(上下冊),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閱讀時間都花在了查閱文中繁體字上。好在自認為讀的還算認真,于是就想寫點讀后感作為對自己初讀此著作后的一個小結。當然,錢穆先生的這套書值得再次精讀,我保證再讀的時候如果不看注釋,很多字和詞我仍不知如何發(fā)音,作何解釋。
《國史大綱》是一本通史性論著,著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書在內容取材上詳述漢、唐時期而略寫遼、金、元、清,詳寫中原地區(qū)而略寫周邊少數民族,詳于闡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制度而略于具體的人與事,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jié)。
就個人整體的觀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師們視野之廣闊、學識之豐富,旁征博引、引經據典都有信手拈來之感。歷史如同一張刻在他們腦中的畫卷,似乎每一個細節(jié)他們都熟諳于心,對每一歷史事件得失總結、評論觀點獨到而犀利。這也是長期積累和思考的結果。大家的大師之作,盡管讀起來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讀的慢且細,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的一點在于,不但開拓視野,更重要是啟發(fā)思考。
其次,當我讀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煙的歷史進程的文字時,過往時空中一些片段就會如電影橋段般躍然眼前。我知道它們并不是電影橋段,它們有的也許曾真實發(fā)生,過程被親歷者拿筆記下而流傳下來;有的也許只是來自歷代人們的口口相傳,真相在傳播過程中經或多或少的加工而變得模糊不清;有的來自于今人通過學術研究及科技手段,對歷史進行還原、推斷或假設。
無論如何,歷史本來的面目對于我們來講,只能是一種隔著時空之窗的遙望。但我認為,我們仍要多讀歷史,不僅是因為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在歷史浩瀚的遺物中盡可能尋找線索,對于自己所屬的民族、國家以及我們自身進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有趣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置身其中的每個人,對于自身與過去,自身與當下,自身與未來這三層關系將會有更多的思考。因為只讀了一遍,我可能還做不到就書中內容的解讀或延伸來分享自己的拙見,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與小事
在歷史整個語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這個需要從不同維度來看。對于君民二元關系來講,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制定的一條國家政策,任命一個地方官員,在天下黎民百姓看來是事關自身命運的大事。開明的統(tǒng)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會中變化,民情的動向,他們不是不犯錯,只是能掌控事態(tài),在小事演變成大事之前及時解決。所以歷史上那些所謂“盛世”,都是歷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絕對領導。相反,那些亡國的君主既看不到這些變化,又掌控不了局勢。秦二世制定《七科謫》與《閭左戍》時,陳勝、吳廣只是千萬勞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來為民者天生的義務。最終他們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會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導致了一個大帝國的滅亡。
細細想來,那些決定歷史進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發(fā)出來,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種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時處理,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會發(fā)生。那歷史是不是該是另外一番模樣?從這個意義講,歷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決定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面貌的因素之一。盡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記住。
許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國家的大事件,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義。
多數與少數
《國史大綱》里有相當的篇幅都在講民族關系,也就是華夏民族與“蠻狄戎夷”的關系!耙牡胰胫袊,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國”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總指導思想。在中原華夏文化語境中,我們華夏民族不但人數比少數民族多,文明程度還比他們高,于是我們就跟他們取一些特難聽的名字惡心他們。這不僅是一種文化上的鄙視,更多是一種防衛(wèi)的心理,從一開始就說明你跟我不一樣。但是,當低文明程度的少數民族通過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區(qū)的統(tǒng)治權之后,如何維持統(tǒng)治就成了統(tǒng)治階層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少數統(tǒng)治多數,光靠武力顯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盡量把自己變得和華夏民族一樣,所謂“同化”,是必由之路。這個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間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內各勢力間關于“漢化”的分歧而導致的矛盾。對于數量占有、文化占優(yōu)的華夏民族來講,被異族統(tǒng)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開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過就慢慢妥協,最后從文化上同化異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變成了華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統(tǒng)治也維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總之,從歷史上看,民問題背后都是文化沖突,這種沖突往往伴隨著大規(guī)模人口減少,甚至有些民族被滅亡。但同時,民族間既有沖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為融合多于沖突,才能讓我們中華文明延續(xù)下來。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與斷裂
有人說“崖山之后無中國”,大概是說元朝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tǒng)治漢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比如五胡亂華時在北方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不過其疆域只是局部,遠不比元朝統(tǒng)治全境。關于元朝算不算中國這個問題我暫且不做談論,我想如果把歷史比作一個鏈條,中國自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歷史,更像是一次次鏈條節(jié)點的斷裂,然后又組成新的鏈條的過程。歷史上各個朝代更替,新的當朝者在執(zhí)政中既會學習前朝,也有自己創(chuàng)新,但這些創(chuàng)新不足以推動社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跨時代的變革,頂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對比唐代和清代兩個時代的社會情況,從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生產力水平等方面做一個全面對比,相隔幾百年的兩個朝代,不過是同處在農業(yè)社會的不同階段而已?纯磸19世紀以來的200多年間人類社會發(fā)生巨大社會變革,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現在信息時代,如果19世紀以前的中國社會也發(fā)生了這些巨變,現在的中國又是何種面貌?
從另一個角度講,中國社會之所以幾千年歷經各種變亂而文化不斷的原因,也許就是太過于穩(wěn)定,我們的文化一脈傳承,導致社會變革的結果只是后來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腳步在走。社會變亂只是打斷了原來生銹的鏈條,社會思想和文化讓鏈條重新連接,于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又重新開始工作,社會又按照原來的軌跡在運行。如此循環(huán),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溫情與敬意
錢穆先生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的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當我們讀到史書里每一段寥寥數語的記載,更應該透過那些冷冰冰的數字和文字,看到它們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淚,有痛苦歡笑,有喜樂哀傷。厚厚的歷史卷本,記錄的那些征戰(zhàn)殺伐中的善惡選擇,艱難歲月里的人性光輝,至今讀來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它們穿越歷史的時空,跳過冰冷的文字,直抵我們腦海,讓我們有感受到歷史中的不同一面。
還有一些人,我們讀他們的故事時可能不那么欣賞,甚至有些厭惡。面對他們,我們不妨少些痛斥和辱罵,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們是他們,我們在面對他們遇到的那些狀況時又將如何選擇?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也沒有毫無污點的歷史,有的只是各種各樣的選擇。
古代與當今
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如果用當今的`價值取向去判斷古代人們的一些選擇,也許會覺得古人有時難以理喻?墒,當我們以當時的視角,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話)來看待那些事情,也許會對他們那些選擇一些保留態(tài)度和理解。不同的歷史時期,如同我們人處于不同的生長階段,我們長大了看小時候的事,有多少是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在我們當時做那些事的時候,并沒有覺得不妥。這個比喻不一定恰當,歷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論,我們當然也有權力去評判我們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為鑒,過去的事情不正是我們當下所作所為的一個參照嗎?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們抬頭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時候,是否也曾想過,多少年后,我們的后人是否會記得我們?將以何提起我們?該如何評價我們?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4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只是依稀記得他的“大歷史觀”。由于孤陋寡聞,不能從專業(yè)的角度解釋“大歷史觀”。最初我覺得歷史是由一個個事件組成,既然是發(fā)生過的事實,那么歷史書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歷史事件羅列出來告訴人們過去曾經發(fā)生過些什么。人們掌握的史料越詳細,就越接近歷史"真相"。后來才知道書寫歷史時還有所謂的"歷史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對歷史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眼中的史實是不同的。大概這也就是方法論上的差別。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歷史觀。所謂的大歷史觀就是注重歷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而不糾纏于具體的人人事事,因為所有人物的"賢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歷史發(fā)展的程序"。
以前,屢次在書攤上和那本書擦肩而過,直覺固執(zhí)地認為《萬歷十五年》如傳統(tǒng)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其實該書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后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于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
書,特別是一本沉淀了歷史精髓的書,是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拿到書的時候,裝幀顯得很樸素。相對其他小說類讀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滲透出深邃的歷史。于是就一天看一點,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模范官員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到活祖宗萬歷皇帝,無不敘述了他們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飽受煎熬,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這些人最終都沒有功德圓滿,甚至身敗名裂。張居正最終被查沒,萬歷自己死后也無法同最愛的鄭氏同陵,海瑞則在大家的摒棄中掙扎……“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引自書中的話。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5
今天我讀了《中國歷史人物叢書——劉秀》,學到了很多知識。漢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他長于用兵,善于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他所開創(chuàng)的“光武中興”是中國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劉秀是一個非常杰出的帝王,有很多東西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
首先,自己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F在自己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是也要有遠大的志向,從現在開始更加刻苦學習,鍛煉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其次,自己學到了面對困難挫折不放棄。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有的人就被困難挫折所擊倒,但有的人卻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更加磨練自己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戰(zhàn)勝困難與挫折。
最后,自己學到了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是面對別人犯的錯誤,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別人。
【歷史書籍的讀后感(通用5篇)】相關文章:
童年的讀后感通用15篇09-03
童年的讀后感(通用15篇)06-20
童年的讀后感(通用17篇)04-25
讀后感的作文(通用28篇)01-28
《邊城》的讀后感(通用15篇)01-24
《邊城》的讀后感(通用31篇)02-08
邊城的讀后感(通用15篇)11-28
邊城的讀后感通用15篇06-04
老舍的《茶館》的讀后感(通用7篇)04-20
海的女兒讀后感(通用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