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讀書心得(匯總15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是孫劍鋒老師的作品,最近抽時間讀了這本書,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很多很多,《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后感。并且,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啟發(fā)。書中,孫建峰老師通過真實案例,向我們講解了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想法以及反思。在語文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在許多教師看來,“知識”這個概念就意味著會回答提出的問題。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里,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么他就被認為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么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盡快地擺脫它。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里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
是的,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將知識看作是死的東西,而沒有真正的將其視為活的環(huán)節(jié),它應該是發(fā)展的、變化的,是動態(tài)的,它在自身的活動中趣味無限,并派生出新的認知,否則的話,它只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擔會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這就是為何有些學生厭學,而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的原因之一,細想想,誰愿意持續(xù)承受這樣的“折磨”呢?能回答問題似乎成為了是否掌握知識或者具有能力的測量計,如此下去,知識怎會不變得毫無生趣呢?
沒有了內在的動因,這種單純的為了知識而知識的活動,很快就會變成某些學生的巨大負擔!知識因該成為精神活動的憑借才對。關于學生腦力勞動的積極性,人們已經(jīng)談論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積極性。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這也是一種積極性,然而這種積極性未必能促進智力才能的發(fā)展。教師應當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在運用中得到發(fā)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應該是最重要的積極性了吧。今天學習《語文》課,最后一單元的內容是“科學技術說明文”,我沒有結合課本內容做平鋪直敘的講解,而是讓孩子們合了書,和我一道完成如何一步一步地制作出想要的方便面的途徑,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接下來,我們探討著,孩子逐漸懂得了小小的一包方便面包含了復雜的程序,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和辛勤勞動,是來是不易的。在語文教學上,我采用孫老師的書中的方法,一改以前的教師講的多的弊端,在一篇課文還未開始講解之前,先讓孩子們自己反復讀課文,然后在讀書筆記本上寫下“讀懂的”和“不懂的”交上來,我瀏覽,對于學生的理解的與不理解的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于有共性的疑難問題,做以記錄。最后讓學生們之間交流,或者點撥后再讓孩子們讀書,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疑問,這次解決不了的,才是我上課講解的重點——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讓孩子們能自己借助疑問,進入思考的狀態(tài)。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赡芤粋學生記住了所學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卻有所遺忘。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充當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使每一個學生在聽我的講解時,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從意識的倉庫里把所儲存的東西抽取出來;而如果在意識的倉庫里的某個地方正好是個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處斷了線,那我就得補充講解,填補這個空白,克服思路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但這一點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的。我努力尋找重復講解已經(jīng)學過的教材的最恰當?shù)男问,以便使學得最好的學生也能從中發(fā)現(xiàn)某些新東西。凡是學生的知識并沒有什么空白和脫節(jié)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簡短的講解。這里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們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為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通過《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這本書的,閱讀,自己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做的,如何做的。并且在書中孫老師還耐心的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是我自己身為一個經(jīng)驗少,教齡短的年輕教師所眼中缺少的,所以,自己的日常教學以及與學生的生活溝通方面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提高。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2
《我和語文教學》看完了。合上書本,仍覺得意猶未盡,仍然被于漪老師那博大的師愛、豐富的學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精辟的論述打動了。
說實話,對我來說教育專著不及文學作品有吸引力,這本書我竟斷斷續(xù)續(xù)地看了幾個多月。這類書籍大多是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看一會。每次只看一篇文章?吹帽容^膚淺,做的筆記比較少,但是收獲還是挺多的。從中學到、領悟到了許多道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拓寬了心胸。
在這本書中沒有高深難懂的教學理論,但所講道理不乏深刻。作者把一些理論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解釋,深入淺出。所講的道理是一些教育教學中極為常見的的道理,但經(jīng)作者一講頓時熠熠生輝,倍感親切生動。比如:“強調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語文教學應重在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等。作者既聯(lián)系教育教學實際,又高屋建瓴,講得非常透徹。她所闡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比較實用,讓廣大語文教師易學易掌握,能迅速地提高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和能力;蛟S有人認為現(xiàn)在正進行新課程改革,教師已不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講課的本領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我認為扎扎實實地基本功、淵博的學識、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師愛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
于漪老師的語言十分精彩,令我陶醉其中。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以及豐富的詞匯和恰當?shù)匾,使語言極富文采。讀她的文章象游覽一座花園,欣賞一片春天的`原野,泛舟一條幽雅的小溪,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請看書中的一段話:“教師的語言應多功能,集激趣、傳情、達意、啟智于一體,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說理,高屋建瓴,無懈可擊;表情,或淋漓盡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談。教師的語言應變化有致,因學生,因場合,因事物的不同而相應改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遣詞造句、語調、節(jié)奏等無論怎樣變化都要圍繞一個目的,那就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塑造學生優(yōu)美的心靈!毕襁@樣的語句,在書中俯拾即是。我從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于漪老師的文章,知道她能熟練地背誦八、九百首優(yōu)秀古詩詞。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呀。背誦這么多古詩詞,受到祖國燦爛文化的熏陶、感染,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語言豐富起來,生動起來。很慚愧,我能背誦出的古詩詞名篇比較少,頂多也就是三、四十篇吧。寫文章時就難,苦思冥想,寫不出來,就是寫出來了也干巴無味,味同嚼蠟。今后我要多背誦一些詩詞,努力使自己的語言豐富起來。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每讀一次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啟發(fā)。今后,我還要再重新閱讀這本書。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3
用了一周的時間,將思維導圖閱讀完畢,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一位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的時說,這就好比,我開了一輩子的車,可車窗玻璃是臟的;突然間,思維導圖替我一下子清除干凈了。其實,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實踐著思維導圖,為什么,嬰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說的第一句話基本都是“媽媽”,為什么是“媽媽”呢?因為媽媽是思維導圖的中心!從她這個地方開始,向四周發(fā)散出愛,食物,溫暖,保護,輸送和教育,因此,嬰兒根據(jù)本能在內部形成思維導圖,從他出生起直至其整個一生,從每個發(fā)散中心開始,生出一個個分枝和聯(lián)想的'網(wǎng)絡,最終發(fā)展成為有知識的成人軀體。從我們開始接受教育開始,老師就會給學生三項規(guī)定,聽話、合作和變化,這三項指令在思維導圖中的對應物是”接受”,”應用”,”適應”,其實,在我們接觸陌生的事物之前,首先做的一般是模仿,慢慢地可以應用,最終,加入自己的一些創(chuàng)新以及技巧,游刃有余地去適應這個陌生的事物,這是大腦地一種思維模式規(guī)則。而打開大腦潛力的萬用鑰匙,無非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會將你帶入一個未知的世界,你可以極大地發(fā)散你的放散性思維,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它可以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后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xiàn)。
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的特殊:
(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
(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
。3)分枝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枝形式表現(xiàn)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枝上;
。4)各個分枝形成一個連接的節(jié)點結構一直認為,自己或是偏左腦或偏右腦的人,實際上是錯誤的,我們在某方面不行,只能說明,我們要在大腦技巧某方面下功夫。所以,障礙都是自己設定的,如果你想逾越,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其實,包括本人在內,一直也是做線性地筆記,最后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基本看著都沒什么興趣,同時,印象也不深刻.同時,大家想過,為什么開會的時候,很多人容易睡覺,到底是為什么呢?是內容不精彩,還是記一條條地筆記太累,歸根結底,是大腦處于懶散狀態(tài),目前地內容,以及自己記錄地內容根本不能提起激起大腦產(chǎn)生興趣.自然瞌睡蟲會光顧嘍!大腦的潛能是無窮無盡地,而真正發(fā)揮大腦這種能量的方法,無非就是利用思維導圖,選取一個中央圖形,不斷地進行拓展,填充,你真的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地世界,感謝思維導圖創(chuàng)始人東尼.巴贊!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4
李吉林老師是我國小學語文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是情境教學的奠基人與倡導者。她提出的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巧妙的地把兒童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讀了此書,我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學到了怎樣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力求教學的最佳效果。
讀了他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我首先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李吉利老師一直行走在語文教學研究的大路上,提出“情境教育”設想,情境教學由語文單科發(fā)展為整體的情境教育,從一個班發(fā)展向一個年級,從一個學科發(fā)展向各個學科,從而在整個小學教育中構建起一個多元的情境教育網(wǎng)絡,多年來不辭勞苦在做我們老師思想的點燈人。俗話說:今生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一筆最大的財富,我真的感到老師是多么的重要,老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
李吉利老師說:“兒童是我的摯愛,是我心靈的寄托。對于神圣的教育,我虔誠相待。”這句話是我們所有老師的.心情,是我們共同的想法,李老師走在了時代 的前沿,從“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及正在研究的“情境教育與兒童學習”構建起情境教育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一直以來,我希望在我的教學上,不拘泥于課堂,不拘泥于教材,做學生思想的點燈人。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老師提出的“利用角色效應,增強主體意識”的基本模式,師生親和,讓學生成為主角,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為學生提供豐富寬松自然的環(huán)境,這是情境教育體現(xiàn)兒童的主體性,又深受兒童歡迎的嶄新的重要策略。
我在課堂上也總是希望能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趣,以形象、具體的情境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 心理技能得到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法是好的,但在把握上總是力不從心了,今后我在教學上更要多學習,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景教育值得我們借鑒和深入學習,李老師對兒童的“愛”和“情”更值得我們學習,“情”是教育的“魂”,是情境教育的命脈。一直關注和支持著李吉林教改實驗的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早就用“有情有境導童稚,無怨無悔見精神”來稱譽李吉林!
李老師認為語文課本是“課本課本,上課之本”,展示給師生的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只要老師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掌握學習方法,學起來勁頭十足,學得卓有成效,這樣的教學才是情趣盎然的教學。同時我也希望我們教師都能懷著一顆愛心、執(zhí)著心探究教學,讓祖國的花朵競相綻放!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5
程紅兵老師曾經(jīng)說“理想的自由教師在今天的土壤里確實存在”“教育的希望在民間,這里所謂的民間就是一線的教師,就是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教師,就是伴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的教師”。
當我閱讀了倪江老師的《理想語文——自由閱讀與教學》后,我認為,倪江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帶給教育希望的“理想的自由教師”。他是來自杭州外國語學校的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但是對理想語文的思考,以及為此而進行的種種實驗和建構,又使他變得不再普通,他讓我看到一位語文教師應該有的模樣——懷抱理想,自由飛翔。
這本書主要分為三章:第一章,尋找存在的家,講自由閱讀;第二章,教學——走向自由的天空,講自由教學;第三章,“捕風捉影”的語文,講自由鑒賞。因為我既是語文教師又是閱讀教師,所以對倪老師所說得這些內容都很有共鳴,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多思考。
首先,語文課應該上出境界。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的第一句就是“詞以境界為最上”。葉嘉瑩教授認為這個“境界”就是“作品里面的世界,每個作品里都有一個世界”,可以試著把它翻譯為“潛能”,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體會到作品很豐富的內容。比如“‘菡萏香銷翠葉殘’,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我認為語文課也同樣要追求境界,要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世界。倪江老師所說的“理想語文”就是語文課的境界。語文不是“壓榨分數(shù)的工具”“折磨神經(jīng)的手段”,教師在課堂里“堅守經(jīng)典閱讀、經(jīng)典文化的價值”,也不回避“所謂亞文化、次生文化”!吧诓煌奈幕諊镉胁蛔兊谋举|,而這一切幾千年前的先賢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試圖解碼,解構,而后重構”。這就把語文課的意義提升到高處。語文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大家公認的,語文有“公共標準”這也是需要的,但是這一切都不能凌駕于個體生命之上。我們通過語文課,不是僅僅訓練學生,能夠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語文課中體驗生命,探索世界,建構自我,最終達到心靈的完善。過去我總認為學生的年紀小,對生命的體會不深,在課堂上沒必要上得太深。但在看了倪老師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討論后,我覺得自己小看了學生。老師對語文課的預設就是教知識、練能力,那么語文課的層次就止于此。老師認為語文課有著“潛能”,從這個小的切口讓學生探討生命的真諦,那么語文課的“境界”就出來了——語文課是一門讓人體會幸福的學科。
第二,語文教師必須有獨立思考的精神。這本書是倪江老師對語文課的思考,他認為“理想語文”的核心是“自由”。“自由語文”意味著:課程要可選擇,要為每個孩子定制教學,要習慣于說不,充滿“人”的氣息,要允許試誤。這讓我想到陳寅恪先生給王國維先生的碑文中所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是中國讀書人所信奉和倡導的最為崇高的學者精神。學者要追求真理,而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粗呃蠋熢谧约旱恼n程中所做的種種實驗,以及他的思考,為這位老師的不懈鉆研而深感欽佩。倪老師對各種文學理論信手拈來,對文本的多元分析均有理有據(jù),對大量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都撰寫了精彩的鑒賞文章。他的思考不是浮于表面的總結,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煉。這正是我在平時教學中所欠缺的`,F(xiàn)在我理解了,要有思考的能力,先要下功夫積累,只有對相關理論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思考重要,“獨立”二字更重要。平時我們太過于依賴名師對文本的解讀或是“教參”給我們的建議,缺少了自己對文本獨立解讀的過程。倪江老師對文本的解讀,有些地方可能也不太符合主流的分析,但是只要是自己思考所得,那就有意義。想想我所敬佩的那些語文前輩,于漪老師、黃玉峰老師、孫紹振老師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思考,從不盲從于他人。語文教師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文本的解讀永遠停留于“人云亦云”的階段,永遠無法成為一名真正有見地的教師,更別說教出有自由思想的學生了。
第三,“立體化閱讀”是大勢所趨。倪江老師將“自由閱讀”放在了第一章,他認為我們正是通過自由閱讀來尋找存在的家。他的第三章“捕風追影”的語文,講的是通過指導學生看電影,讓學生自由鑒賞。倪老師認為“文學、電影都是人類以情感和審美的模式理解世界、評價世界并構造一個理想世界的獨特方式”,所以“語文教學要將觸須伸及無數(shù)人文經(jīng)典著作和無數(shù)經(jīng)典電影的原因”。( )這正和我校目前所進行的“立體化閱讀”的想法不謀而合。對于現(xiàn)在的中學生而言,閱讀的方式不應該局限于“紙質閱讀”這一種。倪老師是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提出要欣賞電影。我從“綜合閱讀”的課程角度出發(fā),不僅是要看電影,優(yōu)秀的紀錄片,有聲書籍,參觀博物館,都是很好的閱讀方式。閱讀的個性特征是很強的,每個學生喜歡看的書不一樣,閱讀的方式也不同。教師應該給學生廣泛選擇的空間和自由。所以倪老師給學生的書單、電影單,都是非常豐富的。書單有第一輪、第二輪,包括經(jīng)典散文、自由精神、風騷傳統(tǒng)等板塊。電影分為A、B、C三個層級,每層50部。A、B兩層是逐層深入的,而C曾屬于老師的“私人電影”。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閱讀并完成閱讀札記?吹侥呃蠋煹臅鴨,我是很欽佩的。他對書單是時時更新的,而且兼顧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我在閱讀課程中也給學生開列了書單,但是選擇度還不夠大,這和我自己的閱讀量很有關系。今后,我需要更加廣泛地閱讀經(jīng)典,并對社會上各種推薦書單進行篩選鑒別,爭取拿出適合學生需要,與時俱進的書單。而其他閱讀材料的推薦,可以借助其他老師的力量,比如影視鑒賞課的老師推薦的電影,科學課老師推薦的紀錄片等。通過“立體化閱讀”,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自由閱讀將點亮他們的心靈。
倪江老師向讀者展示了他心中的“理想語文”,而我們都可以通過獨立思考,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在教學中加以實施,讓師生的思想自由地飛翔。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6
曾被評為“上海市先進農民工”,云南育才教育集團“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執(zhí)著追求我摯愛的教育事業(yè),用心去愛學生,用千百倍的耕耘,換桃李滿園香。
這些天我拜讀了《語文教學通訊》這本寶貴的精神財富,雖只讀了一半,但依然為這本書的精彩內容所吸引、所折服!霸刚Z文教學為孩子成長扎下根,為學生騰飛插上翼”的蔡朝霞老師,“觀照童心,呵護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的郭磊老師,“為了可愛的孩子,我愿永遠做三尺講臺的舞者”的朱家軍老師,“用真情教書,用真心育人”的尤嘉老師……這些語文先鋒的教學探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書中,一篇篇精彩的論文,就像一塊塊可口的蛋糕,成了我這個餓漢的盤中美食。在這份美食中,周一貫老師的《過度講析:語文教學應治之“本”——《教育規(guī)劃綱要》背景下的小語教學》這篇論文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周老師站在課改的高度詳細介紹了當前小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應對措施。
眾所周知,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語文教學亦是如此。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高耗低效”的歷史痼疾。為什么教師的過度講析會導致語文課堂的弊端叢生而成為教學高耗低效的主要矛盾?怎樣才能根除之一痼疾呢。在周老師的`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
教師過度講析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影響,禍莫大矣!對此,我們很有必要作深入的反省和討論,那么,小學語文課堂由以教師講析為主,轉向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為主有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許多優(yōu)秀教師在這方面正在或已經(jīng)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大問題是并沒有形成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學生的生理、心理實際出發(fā),探究學習內在規(guī)律系統(tǒng),充分展示兒童真實的學習生活。要解決這一基本問題,就要消解教師主觀預設解讀的注入式體系,讓學生充分自讀自議,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這就必須化教的單向解析為學生的自由議論,把教師的指導隱身于學生的議論之間,體現(xiàn)出“四兩撥千斤”的功力。實踐足以說明,這應該是可能的。
記得洪宗禮曾竭力主張語文教師要少講。他說,老師“懶”一些好,“所謂‘懶’,就是少講一點,少灌輸一點,少告訴一點,并非提倡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學。教師‘懶’一點,學生便會‘勤’一點,有失方有得,這是語文教學的辯證法。我對這一看法舉雙手贊成,因為洪老師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弊端,即教師對文本的過度闡釋。教師少做一些不是偷懶,而是把更多的學習樂趣給學生自己去享受。語文教學必須從教師過度講析的誤區(qū)里走出來,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語文的樂趣還給學生!
我想這本書給我以后的課堂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更進一步的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會從細處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學會放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樂學。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7
2017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孫鐵龍校長編著的《語文教學策略30講》一書。暑假前選書的時候,這本書的題目就吸引了我,當時我就想:我一定要一講一講地看,看看有哪些策略能為我所用,統(tǒng)統(tǒng)拿來!通過暑假慢慢地品讀,這本書著實讓我收獲不少,不僅讓我掌握了不少語文教學的策略技巧,更重要的是減少了不少我對高段教學的懼怕。
孫鐵龍,陜西省骨干初中校長,陜西省“科研興校”明顯校長,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副理事長,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合作指導教師,全國第二屆課改成果博覽會專家評委。長期致力于學校管理和語文教學研究,主持國家、省級課題研究。孫校長在序中就指出:只有學習,才能有不同的視野和胸懷,唯有大膽實踐,才能成就不凡的事業(yè)。
全書共三章,二百多頁。第一章是理念與教學策略的定位,共七講;第二章是專題與教學策略的設計,共十三講;第三章是課例與教學策略的把握,共十講。附錄里有兩篇課堂實錄。整本書讀下來我收獲最大的是前半部分。下邊我回顧一二與大家分享。
孫校長在第三講審美情趣中指出: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文學作品,更要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教學中誦讀可分幾個步驟進行:一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二是感知性朗讀,目的是了解文章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三是涵泳性閱讀,深入到作者的.意境之中,細細地涵泳品味,可采用默讀與朗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四是聲情并茂地朗讀,力求傳達出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感。真是道出了以讀代講的心聲啊,真是一讀解千愁。⒗首x貫穿于整體感知、情感體驗、品味語言、自主評價的過程中,每次讀前都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用朗讀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準確地朗讀和表達,并將朗讀與理解、體驗、感悟有機結合起來,可謂掌握了朗讀指導的真諦。也就是說,只要在適當?shù)臅r候用好朗讀、朗誦、誦讀、吟誦、背誦,讀就可以幫我們解決太多的問題。
話說孫校長在闡述“多種媒體芻議”一講提到運用多媒體的幾個觀點:1、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像黑板、粉筆一樣,只是輔助工具,不是萬能的機器,需要時再用,不能用它代替其他工具,正像犁地用犁,而收割用鐮一樣,不能干什么都只用犁。2、運用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不應該把多媒體當作主體,代替文本研讀,為用而用,不能用硬用,削足適履、適得其反。3、不能把用不用多媒體當做評價優(yōu)質課的標準,正像不能要求大家干什么活都要用犁一樣,不用多媒體也可以把課上好,用了多媒體也可能把課上砸。4、需要就用,盡量少用,畫龍點睛,恰到好處,完全用課件代替板書的做法不宜提倡, 更不能把整節(jié)課都用多媒體的做法當成示范課、盲目推廣。隨著電腦辦公的普及,班班通的普遍使用,似乎哪節(jié)課不用多媒體,就是沒認真?zhèn)湔n一樣。每逢公開課,好像誰的課件沒配上精美的圖片、動畫,沒配上音樂就降低了課的檔次一樣。是時候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了,我們制作的課件里的每一張、每一處都是必要的嗎?難道真得就沒有一絲嘩眾取寵的味道嗎?做人要實在,做事要踏實,做課件也要切實有用才行。
孫校長還在“成功導課策略”一講中提出:那種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檢查生字詞,再默讀課文的課堂設計思路,是初上語文講臺的教師課堂設計中比較典型的通病。稍一分析就知道,檢查生字詞穿插在創(chuàng)設情境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中間,顯然是切斷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削弱了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激趣作用。因此關于檢查生字詞的方法和順序,孫校長建議調整為:最好把檢查生字詞放在朗讀過程中或是開課伊始,然后再導課、默讀感知,以保持激趣的有效性,思維的連貫性。想來,孫校長說得蠻有道理的。其實很多老師平時都有以上說的初上講臺的語文老師的通病——導課、識字、學文,殊不知犯了這么大的罪,還犯過那么多次,真是罪過。∥伊⑹鸟R上改正錯誤,開學后還要告訴我的同事都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暑假里,我用一個月的時間學習了一遍孫鐵龍校長編著的《語文教學策略30講》這本書,又用了幾天的時間回顧了一遍,然后寫下了以上的感悟。但是我覺得我對這本書的學習還沒有結束,這本書值得我不斷地回味,翻閱,直到它的思想永駐我心為止。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8
近期,讀了孫鐵龍老師的《語文教學策略30講》,打開書就能讀到孫老師的感悟,對教育天然的熱愛是一個教師成長的原動力,卓爾不凡的老師是自己登堂入室的關鍵,掌握先進理念是反思教學實踐的基礎,聽寫、反思、交流、寫作,是教學研究最簡潔,最有效的途徑,腳踏實地,孜孜不倦地努力,總有一天連你自己也會驚訝自己的成果,教研使我們找到教師職業(yè)的價值,感到了職業(yè)的幸福,是自己的人生充實而富有激情,機遇屬于有準備的人,沒有先進的思想,就沒有內涵豐富的教育......
一、理念與教學策略的定位
語文教學中,有一些常用的詞匯,諸如感知、體驗、積累、品析語言、語感等,許多老師因概念含混不清,造成操作上的偏差或盲目。
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概念之一,有人對語文素養(yǎng)做了如下闡釋:語文素養(yǎng)是一個多元的`復合體,它包括語文知識及應用、語文思維及個性、語文能力及格調、學習語文的方法與習慣......這些元素既有內在聯(lián)系,又互相作用,在共同構建語文素養(yǎng)過程中,依靠“積累”這一行動核心,完成構建與提高。
整體感知是針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一味強調條分縷析而將整篇文章分段分層、拆解過細的錯誤傾向提出的。就實際情況而言,這種忽略整體文章的感受和理解,逐句逐層逐段分析文章的錯誤傾向普遍存在。
培養(yǎng)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功能,是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對美的欣賞和判斷能力。若要成功的完成對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需要先知曉何為“審美”。
二、專題與教學策略的設計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材料,對教材的講授占據(jù)著語文教學活動中相當比例的時間。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能較好的對教材進行處理和運用,難以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業(yè),例說教材處理和把握教材應注意的問題和原則。
把握教學內容有:
1、文章內容的把握,
2、文章的語言賞析,
3、文體特征。創(chuàng)造充滿生機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達到師生情感、思想、信息交流暢通,不斷生成、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發(fā)展的課堂境界。
三、課例與教學策略的把握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jù)從知識很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者互相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定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課堂教學目標定位也應該完全而準確地體現(xiàn)三個維度的理念。
警惕幾種錯誤傾向:
1、閱讀教學的泛人文主義,
2、課外閱讀的投機主義,
3、寫作教學的功利主義,
4、課堂流程的模式主義。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9
寒假中,在工作室的推薦下,我在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中卻認真拜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是我國教育界的奇跡,他的先進教育理念如互動教學、民主科學管理、學生主體等,實在又實用,也是新教改的重要內容。在拜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后,它如一道閃光,劃亮了我充滿疑云的心靈,讓我受益匪淺。我更加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魏老師的方法是他自己實踐的結果,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學習他內在的教育精神,但是不能簡單模仿,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現(xiàn)將讀后感悟歸納如下:
一、班主任要有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
書中魏書生簡明的語言、剖析的深度、方法的指導深深地吸引了我。文中談到要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huán)境。想當初魏書生剛參加工作時室無片磚,屋無頂棚。外部環(huán)境極差的同時學生也很差,都是各個班級淘汰出來的后進生,既愛玩又怕上課。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魏書生沒有埋怨和退縮。正如書中所言: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梢娢簳蠋煂ぷ鞯膱(zhí)著態(tài)度是使他成為名師,名班主任的關鍵。
二、當班主任要講究科學、講究民主、尊重學生。
魏書生老師身兼數(shù)職,一年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外講學,但他既能把班帶好,又能把學生的成績弄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這種奇跡絕對不是僅靠管、卡、壓、勤、嚴出來的,靠的是他在民主、科學思想指引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創(chuàng)造出來的。
魏書生老師在書中常常涉及到“尊重”這個話題。是啊,學生只能先尊其師,然后才能信其道。如何尊其師呢?只能是我們教師先去尊重學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尊重難道不也是這么一回事么?魏老師的尊重就是從管理班級的每件事情入手的,他管理班級的理念就是民主平等。他尊重學生,總是用“商量”這樣一個再質樸不過的詞語來貫穿他的教學實踐過程。對于學習內容、上課形式、班規(guī)、班紀和集體活動等等,他都與學生“商量”著辦,不對學生下威嚴的死命令。如此,再想想我自己,有時管理中缺少一種系統(tǒng)全面的管理、監(jiān)督和反饋制度,難以取得長期效果。比如,有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尤其在連續(xù)不完成的情況下,我批評的言辭就容易過火,這就很可能造成學生“敵對”情緒,反而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我想,今后我一定會更注重與學生保持“尊重、理解、合作、支持、進取”的良性關系,使學生樹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識,努力使班級達到“自治”的效果。
魏書生書中還有這么一段話:“管理是班集體的骨架,班級是個小集體,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緒,集體就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作為班主任,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边@一段話時時提醒我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科學制班,給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個健康成長氛圍,養(yǎng)成良好習慣,培養(yǎng)自信心。
三、當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科學治班。
他在書的自序中這樣寫道: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播種耕耘的職業(yè),這一職業(yè)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tài)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的天晴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一段歷史。如果一滴水就是一個海洋,那么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自有他的豐富內涵。有的細膩,有的粗放,有的外向;有的內斂,有的親近,有的疏忽……作為一個班主任,要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班級里頭得到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他說:“普通學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長不做;班長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边@樣分工到位,責任到人,各司其職,使身兼兩個班班主任的魏書生竟發(fā)出輕松無事可做的感慨!魏書生的耐心,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解放了學生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班級管理沿教師設計的預定軌道上運轉,達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回想一下,自己真的不能算一個科學的班主任。今后應該像魏老師一樣,以樂觀的心態(tài)堅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思考,以創(chuàng)造性的思路,以學生為本,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0
語文能力最重要。重要到你無時無刻不能離開,你無時無刻不能不用。語文是關于語言理解和運用的課。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生活離得開嗎?各科的學習離得開嗎?語文是基礎課中的基礎。學好語文,是每個學生最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是各科學習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利用語文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語文。
學會快速閱讀。閱讀技能并不是指能簡單地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jù)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xiàn)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了解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并且有意識地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閱讀技能。只有系統(tǒng)的學習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識根基,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形成聯(lián)系緊密、調動迅速的知識網(wǎng)絡,才能有在此基礎上的對知識的運用自如,才能有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F(xiàn)行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在現(xiàn)時說來,就是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教材。語文學習首先就要把這套教材學習好,掌握好,利用好。這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師的引導、同學的切磋,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掌握好。這個系統(tǒng)的學習事我們整個語文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們完整的系統(tǒng),對其他各科知識系統(tǒng)的掌握其實也都是語文學習的內容。語文學習的內容是無所不包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整個學習的內容相等。另外,你還可以系統(tǒng)地讀一些書,以期對某一科、某一類有完整的系統(tǒng)的了解。例如系統(tǒng)讀一些歷史的、哲學的等等方面的書。
這樣長期以來,你才能有深厚的語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蘊。閱讀,洞明一切;寫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統(tǒng)學習的意識、意向,然后有系統(tǒng)學習的行動,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語文教師,在備課時會花大量的時間把每一處細節(jié)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反復推敲教學方法;每一次教研活動,基本也離不開閱讀教學的研討。我也如此,透徹解讀教材,只不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暑假期間,我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課本配合著劉小波老師的《小學語文功能性閱讀教學研究》一起學習教材和閱讀教學策略。
整本書,劉老師都圍繞著語文課程標準和統(tǒng)編教材對功能性閱讀教學作出了自己的解讀。他闡述功能性閱讀教學是素養(yǎng)本位下高效閱讀教學新思路,介紹了三種功能性閱讀教學。雖然有的部分專業(yè)論述性強,有點枯燥且難懂,但是在統(tǒng)編教材的分析上和一些教學實錄的分析,讓前面深奧的道理一下子豁然,也從中找尋到了共同觀點和新方法。確實不下苦功夫,那就只能停留在閱讀理解的基本層面。下面我將從本書內容逐一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學習策略,找準定位
針對功能性教學,劉老師把它分為三類:理解取向的閱讀教學、策略取向的閱讀教學、寫作取向的閱讀教學。這樣一看,側重點也就出來了。那么多的課文,我們根據(jù)每單元的語文要素大致能把這篇課文定位。然后再從課文內容來看用哪種策略適合本班學生有效學習。理解取向的閱讀教學有:誦讀感受策略、聚焦要旨策略、分層解讀策略、切記體察策略。策略取向的閱讀教學有:“柔化教學”策略、“導學—用學”策略、對話互動策略、大聲思維策略。寫作取向的閱讀教學有:“以終為始”策略、讀寫知識轉化策略、尋悟“言語秘妙”策略、言語圖式仿創(chuàng)策略。這些策略,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也用到,只是看了劉老師的教學案例后,才知道要用到細微精致之處。而,有的策略,確實自己從未聽過,也從未嘗試過,甚至在讀了劉老師的講解后,也還是很難理解,這只能在實踐中一點點嘗試。
二、學習整合,深入研讀
在介紹策略中,劉老師也還以單元整體教學為例進行解讀。他用人教版和統(tǒng)編版作比較,用學段的課標要求解析,用每篇文章的課后習題對比分析……在學習中,我也拿出語文課本,就劉老師所講的內容認真翻閱,自己的思路特別清晰。頓時,我覺得自己對教材確實把握不透,對一篇課文是認真解析,也知道重難點,但就是在教學中不能突出,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學生也學不到閱讀技巧,導致閱讀理解偏弱。所以,通過劉老師的`介紹,還是要嚴格要求自己,深入研讀教材,一定要注重單元語文要素,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
三、學習新課標,統(tǒng)籌方法
書中,劉老師也多次提到語文課程標準,我自己在教學中對課程標準的要求不熟記于心,需要時再去翻閱。在劉老師身上我知道了,要做好語文教學,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今年,出了新的課程標準,之前也是大略翻閱過,知道其中的改動,只是沒有打算付諸行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那我也得先提高自己閱讀教學能力,那就更得用心把新課標學習好。結合課文內容、單元語文要素、人文主題,試著運用劉老師的閱讀教學策略,統(tǒng)籌教學目標和方法,讓教學思維系統(tǒng)化。
在閱讀這本書時,前一部分為專業(yè)性太強讓我有了放棄的念頭,但想想自己只是閉門造車的教學總走不出閱讀教學的困境,還是堅持讀下去,到了用課堂實例為例解讀時,興趣一下子提了起來。就在這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雖然還有一些不解的地方,我想在實踐中能慢慢積淀起教學經(jīng)驗,也能突破傳統(tǒng)教學。這本書,確實很適合我這樣渴望專業(yè)成長的青年教師讀一讀。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2
我國自古有“文以載道”、“文道統(tǒng)一”的文化傳統(tǒng)。韓愈也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語文課程標準》(新課標)在學習目的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其中包括“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笨梢姡掠钦Z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墒钦Z文并非思政,對學生進行道德的灌輸是偏離語文學科本身的,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讀了時雁行的《怎樣文道統(tǒng)一的進行語文教學》,我對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有所體會,遂感于下。
首先,要注意適度性。語文學科是以語言形式教育為主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從美學角度來講,“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不顧慮語文形式而大談思想道德會使德育空洞化,過猶不及。只有語言文字和思想教育相互配合聯(lián)系,才會使教學文質兼?zhèn)洌錆M生機。適度的德育更為行之有效。除了“量”的適度外,還要注意要有合適的時間進行德育,不是教師任意發(fā)揮,牽強附會的結論,這是不能讓學生信服的。
其次,體驗性。語文是一門情感性、形象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依據(jù)文章內容、情感適時引導學生進行道德體驗,引起學生的道德共鳴。學生可以通過對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思想情感的體驗,使道德教育與學生個體發(fā)生現(xiàn)實的關聯(lián)。學生在文本情境中,通過學生自身的體悟,自主選擇、判斷、反思,不斷生成新的道德境界。除了文本,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真生活”的體驗。瓦西留克指出:“人,永遠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體驗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產(chǎn)生危機的那些生活環(huán)境和變化。誰也不可能代替他這樣做,就像最有經(jīng)驗的老師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學生去理解所講的內容一樣。”
在把握語文教學中德育特點的基礎上,要將這兩點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具體過程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緊抓課本,進行正確的道德引導。語文課堂要以語言文字的訓練為主,片面、不合時宜地強調道德會脫離教育目標,適得其反。因此教師應緊抓課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適時適量地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發(fā)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
在上《最后一課》時,通過分析人物形象讓學生感受淪陷區(qū)人民在敵人鐵蹄下屈辱、悲憤的生活。德國侵略者強行剝;奪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小弗朗士和全體學生、村里的老人們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tǒng)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后一課”里。通過這樣一篇有濃烈愛國熱情的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講授朱自清的《背影》時,著重引導學生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對文中幾次背影描寫的揣摩,體會文中隱含的深深的親子之情。對于來自父輩的關愛,學生都有這種生活經(jīng)驗,由此發(fā)現(xiàn)人世間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為珍貴的美好感情,給人以性情的陶冶,增進學生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第二,走出課本,聯(lián)系生活,增強學生道德體驗。除了在利用書本上的人物事跡來進行德育外,還應著眼于生活。只有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學生的感悟才是最深刻。通過生活,學生會反省、認識自己,再這過程中提高道德修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中,可從課本延伸到生活中,例如:在上《紅樓夢》時,可以講他們含蓄的愛情,借助寶黛,對青少年如何正確對待男女關系作出隱性指導,在含而不露的表述中,讓學生對男女之情既有了較好的認識,又不會使老師和學生陷入尷尬的局面。課后,可以布置一些生活性較強的作業(yè)。例如: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讓學生們?yōu)樽约旱哪赣H洗腳等感恩活動,并讓學生記錄自己的感受。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會自己體會母親的辛勞,讓實踐引導學生學會感恩。還有可以讓同學們看新聞聯(lián)播,關注時事動態(tài),培養(yǎng)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好習慣,有利于其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好公民。教師還可以利用班會課,對社會的道德時事進行分析,讓學生參與其中,組織辯論,積極發(fā)言,在思辨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正確的道德認識。這些體驗使學生在生活中提高道德修養(yǎng)。
第三,通過學生文字,加強師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滲透道德觀念。文字是
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想的最佳途徑。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書寫的習慣,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真真實實地寫成文字。一方面可鍛煉學生文筆,一方面,教師可通過文字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由此,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指導。在心與心的交流中,能促進師生關系的密切,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使德育更加有效。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3
暑假期間,我認真地閱讀了特級教師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一書。其中,有關主問題設計的章節(jié)給我啟發(fā)頗多,讓我對主問題的性質、特點、教學魅力及設計技巧有了更為系統(tǒng)而又深刻的認識。
主問題是指對教學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品析,能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立意高遠的重要問題或提問。主問題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引爆點和粘合劑。高質量的主問題是教師鉆研教材設計教學時智慧的結晶。其設計要能激勵學生積極思考,激活學生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養(yǎng)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做為一線教師,我們應深入研讀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新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主問題。
由主問題設計而形成的獨特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意,用精、少、實、活、美的提問來激活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有序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就是主問題設計的教學魅力之所在。課堂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手段、必須掌握的教學技巧。如果我們把課堂教學比作高塔的話,那么主問題就是引領學生步入課堂教學佳境的梯子。與“連問”、“碎問”、“追問”相比而言,主問題設計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既能“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主問題的巧妙設計,需要教師有厚實的技能基礎,要極具耐心,認真細致,方法多樣,別出心裁的研讀課文。就技巧而言,主問題的設計要兼顧:課文整體閱讀、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利于實踐活動開展、利于課文深讀美讀、利于激發(fā)引領學生進行研討性學習等。不但如此,主問題的設計還應關注其在教學流程中的運用,讓其在明快單純的教學線條中激蕩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
我在魯迅的《風箏》這篇文章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小兄弟聽“我”講當年破壞風箏的事,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時,設計了這樣一個主問題——小兄弟真的忘了嗎? 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問題,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當時班里像炸開了鍋,就連平時最不愛發(fā)言的同學這時也在下面爭論。大家紛紛舉起了手,同時有兩種聲音比較響亮:忘了!沒忘!一個小小的問題引發(fā)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同學們的思維在爭論的撞擊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課堂真正“活”了起來。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在教學《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范進中舉做官后會是個清官嗎?學生遵循著教師指出的正確方向,在反思、討論、爭辯中獲得明悟,深入地理解了課文,體會到成功的愉悅。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4
今日上午,少得的閑心,閱讀復旦附中王希明老師的“假語文”教學背后是“真教條”一文,觀點獨到,文筆犀利,頗受啟發(fā),立馬將這份報紙剪下小心地粘貼在筆記本上。從文中看出這位博士中學語文教師教學的自信與視閾的寬廣,正如王老師所說,多媒體的使用,是喧賓奪主分散了享受到注意力,還是輔助創(chuàng)設了情景,使學生如同目擊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如果一篇課文的內在思想、情感,只是籍由空洞的概念傳達出,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圖片、音樂填充問答代替文本的深入分析,以公式化的理性問答代替對隱藏在文字之后的美的感性體悟,這樣的一堂課,確實可以稱為“假語文”
之所以向老師們推薦王老師的文章,意在表達對語文抑或其他學科課堂教學,我與王老師深有同感,只是王老師恰當?shù)谋磉_了自己的觀點,而我不能。對于課堂教學,老師們往往選擇迎合聽著尤其是評委的'口味,這是我們教學中最危險最致命的態(tài)度。我向來認為教學其實就是教師將自己的情感融合讀本作者情感的過程,作為教師不必懷疑讀本的價值,倘若這樣,你沒法投入課堂感情.讀本猶如娶進門的妻子,愛了,才會卿卿我我,愛了,才會牽腸掛肚。
當下語文教學,常常面臨指責和怨尤,在我看來,課堂教學要像談戀愛一樣。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5
語文課向來都被認為是最有風景的課堂。足不出戶,能欣賞悅目的自然風光,如《綠色千島湖》、《黃山石》等;聆聽最經(jīng)典的風華雅樂及音樂背后的故事,如《夜光曲》、《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等;游歷奇妙瑰麗的神話傳說,如《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之類;與令人敬仰的大師對話,接受心靈的洗禮,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囚歌》等……當這些生活與生命中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深思的對象以語文教材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課堂上時,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能教的究竟是什么?這是拜讀了王榮生教授的教學專著《語文教學內容重構》后,久久縈繞我心的一個沉重問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上,教學內容有天壤之別。由此,我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面對課文,如何確定教學內容?根據(jù)教參?教參往往只是課文的簡單梳理,甚至其表述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本身頗令人懷疑。根據(jù)課后練習?據(jù)我的觀察和體會,課后練習往往流于籠統(tǒng),零碎,隨意,想當然,指向并不明朗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雖然看上去百花齊放,實則都是"選文集錦"。編者致力于通過編寫教材形成自己的語文教學的體系,實際上往往經(jīng)不起教學實踐的檢驗,教師手拿著教材往往無所適從,只得憑經(jīng)驗打亂教材設計的編排順序和意圖,進行"內容重構"。
王教授在專著中指出,語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具有雙重價值的,即它的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所謂原生價值,指的是文本作為一種社會閱讀客體而存在的價值;而當進入教材后,它的價值就發(fā)生了增值和變化,在保留了原本所有的傳播信息的價值外,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價值,即"如何傳播信息的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言語智慧,這就是它的教學價值。
發(fā)掘了文本的教學價值,教師還要面對一個具體教學價值"定位"的問題:文本有許多教學價值,那么在這一個具體的教學點上,我們選用哪一點教學價值呢?綜合考量20xx年版《課標》的課程性質介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我們找到了一個關鍵詞"語言"。
維果茨基說過"藝術開始于形式開始的地方"。在閱讀中,我們總是始于對語言事實的感受,又終于對言語表象的體驗。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掌握教材的價值,并不是閱讀行為的最高目的。王榮生教授在專著中指出:"學生閱讀行為的最高目的,是通過掌握教材價值的過程,從而掌握如何傳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語智慧。"由此可見,從顯性的師生雙方的教學行為來看,語文教材的價值處在語文教學的前臺,但言語智慧處在教學的后臺,而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價值,也是為其獲得言語智慧服務的`。
基于對專著的學習及以上的思考,本人再次思量曾幾次試上的一課《獻你一束花》,它的教學價值體現(xiàn)在哪兒?它言語智慧該體現(xiàn)在哪兒呢?我想盡量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比如科學普及價值,社會生活認知價值,思想品德養(yǎng)成價值,生活能力指導價值等,凸顯文本的語文核心價值,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價值,從言語內容、言語情感、言語形式這三個方面進行文教學內容的重構與創(chuàng)生。
一、"言語內容"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
《獻你一束花》是我國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一篇敘事文,主要寫了機場女服務員向一位失敗的運動員獻花的故事,說明了勝利者需要祝賀,失敗者更需要鼓勵。文章文體特征鮮明,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教師了解了教材說了這么一件事,可學生毫不知情,怎么辦?當然先讓學生去預習,初步感知文本內容。都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齊讀課題,接著讓學生圍繞題目說說:誰獻給誰一束花?學生幾乎不用思考,脫口而出"服務員獻給運動員一束花。"師板書:"服務員、運動員"后,再追問,誰能圍繞文章內容說具體些,學生馬上又說:文章講了"一位機場女服務員給一位比賽失敗的女運動員獻花"這件事。這樣整體把握言語內容,得意又得言。
二、"言語情感"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
《獻你一束花》整篇文章拋除首尾呼應,剩下的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失敗——回憶——獻花",這三部分從情感上可歸納為"沮喪——熱烈——鼓勵",怎樣讓學生從這三部分內容中感受這三種情感呢?我是這樣進行的……
。ㄒ唬└惺"沮喪"
首先聽寫關鍵詞"沮喪",調動學生原有認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人物情感。接著,引導學生聚焦人物心理、動作及場面描寫,品析關鍵詞四個"怕"及"低垂、藏、沮喪、內疚",研讀重點句"她怕見前來歡迎的人們,怕記者問什么,怕姐姐和姐夫來迎接她,甚至怕見到機場那個熱情的女服務員——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國經(jīng)過這里時,都跑來幫著她提包兒……有什么臉見人,大敗而歸!"安排"說說心理話"的訓練,入情入境,換位思考,這樣的同理心為學生抒發(fā)情感搭建了平臺,突破了文本難點,情動辭發(fā),感情自然流露,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融合。
。ǘ└惺"熱烈"
這份熱烈在文章第四自然段,它通過插敘的形式展現(xiàn)。為了把握"熱烈"的感情基調,我讓學生找到昔日成功歸來時的場面描寫片段,再問學生:"這段中有個詞給我們定下了朗讀的基調?誰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來。"學生立馬找到了"熱烈"一詞,我馬上追問:"熱烈"一詞前面還加了哪個詞?生秒答:"空。師:既然是空前熱烈,那就應該讀得?(生:高亢些、激昂些)師:那我們就全班一起用高亢、激昂的語調讀出這種空前熱烈的感覺,起。就這樣,在全班空前熱烈的齊讀中,學生感受到了"熱烈"的情感。
學生感受了"熱烈"之后,我馬上質疑,師:"為什么寫她失敗的心情時,要插進她昔日成功歸來時的場景呢?"生:"形成明顯的對比,插敘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運動員失敗后的沮喪。"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沮喪"的體驗。
。ㄈ└惺"鼓勵"
在學生充分感同身受比賽失敗的女運動員的"沮喪"之后,再聚焦"獻花"部分,感受機場女服務員雪中送炭,給予失敗者無限的鼓勵。這部分重點我是這樣突破的。
聚焦人物對話、動作,品析關鍵詞、重點句,找準語言發(fā)展的訓練點——為什么獻花?通過"特意"環(huán)節(jié)的想象、回放,走進機場女服務員的內心,感受她那時那刻對失敗者的擔憂,讓課堂練筆有的放矢。趁熱打鐵,再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對話,機場女服務員那一番柔和而又肯定的言語魔力頓現(xiàn)。此時此刻再質疑提升:抬,這樣一個動作,你知道對失敗者意味著什么?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后,再出示獻花部分,升華認識:女服務員獻給失敗者的僅僅是一束鮮花嗎?還有什么?此時學生才思云涌:"鼓勵、勇氣、肯定、安慰、、理解、寬容……"一口氣說出了近十幾合適的詞,這些都包含了"鼓勵"之意,更豐富了學生對"鼓勵"內涵的認知。這一版塊教學,將聽、說、讀、寫落到實處,學生既習得語言,又內化了表達方法,收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三、"言語形式"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
"言語形式"并非獨立的個體,它須依存于言語內容,又要根據(jù)情感表達的需要采取相應的形式來表達,所以在體現(xiàn)"言語情感""言語內容"等教學價值的同時,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言語形式"的教學價值。比如,在感受"熱烈"時,學習插敘,并遷移運用,學生馬上根據(jù)時間詞找到文中其它兩處插敘部分。
再比如在感受失敗者內心的"沮喪"時,安排了"說說心理話"的環(huán)節(jié),在聚焦獻花,感受"鼓勵"時,安排了"特意"想象小練筆環(huán)節(jié),最后在總結全文,升華情感時,讓學生找到了首尾呼應的句子,根據(jù)文本理解通過填空改寫句子,領略了首尾呼應的秘秒。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與言語內容、言語情感相輔相成,得意又得言。
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既以語文教材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教師和學生)已有的言語知識和經(jīng)驗為信息源,是兩個信息源在某一點上相遇的產(chǎn)物,更以讓學生感悟"傳播信息的智慧"為目的。因此,教師在解讀教材的時候,要聚焦言語智慧,創(chuàng)生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握"言語內容",感受"言語情感",感悟"言語形式",三者相輔相成方可達到情與智的和諧發(fā)展、言與意的兼收并蓄。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01-02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05-18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5篇07-05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15篇)01-02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體會01-02
語文課堂教學讀書心得01-02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集合15篇01-02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優(yōu)選15篇】05-18
語文教學讀書心得(集錦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