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原文及翻譯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作者:張仲景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若已吐、下、發(fā)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文言文翻譯;
少陽病的主要癥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頭目昏眩。
少陽感受風邪,耳聾聽不到聲音,眼睛發(fā)紅,胸中滿悶而煩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療。如果誤用吐法或下法,就會出現(xiàn)心悸不寧及驚恐不安的變證。
外感病,脈象弦細,頭痛發(fā)熱的,是證屬少陽。少陽病不能用發(fā)汗法治療,誤發(fā)其汗,損傷津液,津傷胃燥,邪傳陽明,就會出現(xiàn)譫語。如果通過治療,胃氣得以調和,就會痊愈;如果胃氣不和,就會出現(xiàn)煩躁、心悸的變證。
原患太陽病,沒有解除,病邪傳入少陽,出現(xiàn)脅下痞硬脹滿,干嘔,不能進食,發(fā)熱怕冷交替而作,如果沒有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見脈沉緊的,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假如已經(jīng)使用涌吐、瀉下、發(fā)汗、溫針等治法,柴胡證已解,而見譫語的,這是壞病。應該詳審其誤治之因,詳查演變?yōu)楹畏N癥候,然后隨證選用適當?shù)姆椒ㄖ委煛?/p>
太陽、陽明、少陽三經(jīng)同時俱病,其脈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閉合就會出汗。
外感病六七天,表熱已不顯,卻見病人躁煩不安的,這是表邪傳里的緣故。
外感病第三天,邪氣已傳盡三陽經(jīng),應當傳入三陰經(jīng)。此時,如果病人反而能夠飲食而不嘔吐的,這是邪氣沒有傳入三陰經(jīng)。
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陽,如果脈象小的,是邪氣已衰,疾病將要痊愈的征象。
少陽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早晨3時到9時之間。
【《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傷寒論.辨可下病脈證并治》原文及翻譯06-22
《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并治》原文及翻譯06-29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02-28
《贈錢征君少陽》原文、翻譯及賞析09-25
贈錢征君少陽原文翻譯及賞析10-16
治駝原文注釋及翻譯03-21
蘇洵《辨奸論》原文翻譯11-23
辨奸論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6
張爾岐《辨志》古詩原文及翻譯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