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原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明]歸有先
進士同榜者,其始數(shù)百人常相聚。自春官進于冢宰喀’,而后分送諸曹,各隨所隸以去,謂之辦事。今年賜第者,三百九十有四人。既分曹,則余所同工部辦事者四十有六人。而五人者,選入史館。今夏首選,凡若干人皆得外補。夫同年而又同部,宜日相聚,以觀其德業(yè)。然每晨入部,升堂只揖而退,卒無所事事。而當選者,亡何又各得官以去。是所謂同榜者,亦若率相值而已。此余于諸同年,未嘗不嘆其相聚之難也。是選也,龍陽丁君得嘉興之平湖。故事,同部送行,余次當為序,故余道其于同年之情如此。
嘉興本古會稽吳郡之地,唐時猶隸蘇州為縣。其后乃割于吳,然風土民俗猶一也。余故關人,敢以其所知者告之。凡今之選為令吳中者,人之憂之,未嘗不以賦稅之難。夫以天下財賦。悉在東南,欲其辦集,誠難矣。田租之入,率數(shù)十倍于天下,然父子祖孫二百年來以為當然,固無望其減,而獨畏其日加也。歷三紀以來,民間未嘗放赦,而水旱之災,蠲貸曳令亦少矣。又經(jīng)島夷②焚剽之后,海上之戍不撤,而加編海防,歲增月益,江、淮以南,益騷然矣。軍府之乾沒,動數(shù)百萬,此皆生民之膏脂也。凡為大吏,其勢與民日遠,一切以趨辦為能。民之疾苦,非有關于其心也。若為令者,則民皆吾之赤子,朝夕見之。亦何忍使之逮系鞭笞,流離僵仆而不之恤也?夫額供之數(shù),固民之所樂輸者。其他水旱流冗,荒萊奸蠹之所積逋謝,與今權宜一切之征求,謂宜有調(diào)停委曲于其間,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
余歷觀前政,有不以催科為事,而事亦未嘗不辦集,往往為大官以去者。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然則獨以催科為東南之吏告者,其流禍于生民多矣。傳日:“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莊子論解牛日:“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狈蛉缡,天下事夫何憂其難!余固為吾丁君告,亦并以為諸同年之吏于東南者告也。
【注釋】①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 ②春官:禮部官員;冢宰:主管朝中事務的部門或官員。 ③蠲(juan)貸:免除賦稅、勞役等。 ④島夷:此處指代倭寇或海盜。 ⑤乾沒:貪求、貪得。 ⑥積逋:指累欠的賦稅。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春官進于冢宰 進:舉薦
B.敢以其所知者告之 其:代詞,他
C.而加編海防,歲增月益 益:增加
D.固民之所樂輸者 輸:繳納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作者“同情百姓”的一組是
、俅擞嘤谥T同年,未嘗不嘆其相聚之難也
②歷三紀以來,民間未嘗放赦
、圮姼瑳],動數(shù)百萬,此皆生民之膏脂也
④夫額供之數(shù),固民之所樂輸者
⑤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
、奕粍t獨以催科為東南之吏告者,其流禍于生民多矣
A.①②⑤ 8.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榜中第的人因為分到不同的部門,或者雖然在同部門但每天沒有在一起好好辦事,加之有部分人被分派到外地做官去了,所以作者感嘆大家相聚一起很難。
B.作者認為因為自己是吳郡人,所以有必要把在吳郡做官的難處告訴到那里做官的同年,讓他們多留意百姓的疾苦。
C.收取賦稅是在東南一帶做官的官員最難辦的一件事,因為這里的田賦最多,又地處海邊常受海盜的侵擾,加上水旱災害以及官員貪腐等原因,百姓負擔太重。
D.作者發(fā)現(xiàn)以前在吳郡做官的人,有的因為不抓緊征收賦稅而被大官撤職離開了,而有的抓緊征收賦稅也沒有得到功名。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固無望其減,而獨畏其El加也。(3分)
(2)謂宜有調(diào)停委曲予其間,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4分)
(3)亦并以為諸同年之吏于東南者告也。(3分)
參考答案
10.B(“其”在此句語境中不是指代第三人稱“他”,而是指代第一人稱“我”或“自己”)
11.C(①是作者感嘆同年中進士的一幫人平時能經(jīng)常聚在一起不容易;④是作者介紹老百姓樂意向官府繳納事先規(guī)定好了數(shù)額的賦稅等;⑤是作者向外派做官的同年“丁君”講述為官之道;只有②③⑥都是直接表現(xiàn)了作者在“同情百姓”)
12.D(“有的因為不抓緊征收賦稅而被大官撤職離開了”不符合原文意思,應該是有的官員沒有急著向老百姓催交賦稅,最后卻也辦齊了,并且還升了大官離開了此地)
13.⑴本來不指望它(賦稅)減少,卻只害怕它一天天增加。(“固”“日”譯對各1分,句子大意正確1分,共3分)
⑵則應該在里面根據(jù)實情酌情調(diào)整,這是做地方長官的所應該留意的啊。(“調(diào)停”“委曲”“令宰”譯對各1分,判斷句式1分,共4分)
、且惨徊阉鳛閷Φ綎|南一帶做官的各位同年官員的告誡吧。(“以為”“吏”譯對各1分,句子大意正確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同一年中榜的進士,開始的時候有數(shù)百人聚在一起。他們由禮部舉薦到主管朝中事務的官員那里,然后被分派到各個部門,各自跟隨所隸屬的官員離去,稱為“辦事”。今年中進士的,有三百九十四人。分派完工作,就有和我一同被分到工部辦事的四十六人。還有五人,被選入史館。今年夏天第一次選派官員,有很多人被派遣到外地做官。有些同一年中進士而又在同一部門辦事的,應該每天相聚,以便觀察他們的品行業(yè)績?墒敲刻煸缟系讲坷,升堂后只是作行禮然后退下來,最終什么事情也不做。然而被選派的,不久又各自得到官職而離開。這些所謂同榜的人,也就像是一般地碰到一樣罷了。因此我對于各位同年,未嘗不感嘆這里面相聚的艱難啊。這次選派官員,龍陽丁君被選派到嘉興的平湖。按慣例,同部門的人為他送行,依次排列應由我為他寫點送別的文字,所以我要像往常那樣表達一番對同年之間的送別之情。
嘉興本是古代會稽吳郡管轄的地方,唐時還是隸屬于蘇州的一個縣。后來就劃分到吳郡,可是風土民情還是一樣。我過去是吳郡人,斗膽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告訴他。大凡現(xiàn)今被選派到吳 地做官的人,大家為他擔心,沒有不為賦稅難以收取而犯難的。因為天下的財政賦稅,全靠東南一帶地方,想要征集齊備,實在是困難啊。比如田租的收入,大概是其他地方的好數(shù)十倍,可是父子祖孫二百年來都認為是理所當然,本來不指望它減少,卻只害怕它一天天增加。經(jīng)歷三代以來,民間不曾減免過賦稅,而發(fā)生水旱災害,免除賦稅的命令也很少啊。又經(jīng)過倭寇焚燒剽掠之后,海上的防衛(wèi)不僅不能撤消,反而增強了海防,軍費每年每月都在增加,長江、淮河以南,更加騷動不安了。軍隊和官府的貪求,動不動就是數(shù)百萬,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大凡做長官的,那情勢和老百姓一天天遠離,一切以辦齊賦稅為能事。對老百姓的疾苦,一點也不放在他們心上。如果做了長官,那么老百姓都是我的孩子,早晚與他們見面。又怎么忍心讓他們被拘禁被鞭打,流離失所而倒斃卻不撫恤他們呢?那規(guī)定上供的數(shù)目,當然是百姓所樂意繳納的。但其他水旱災害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壞官違法貪污所累欠的賦稅,和現(xiàn)在臨時征收的.一切費用,則應該在里面根據(jù)實情酌情調(diào)整,這是做地方長官的所應該留意的啊。
我縱觀以前的政事,有的人不以催交賦稅為能事,而事情也未嘗辦不成,常常升官而離去的。而那有些急于催交賦稅的人,他的功名反而有時不能 得到。那么為什么獨拿催交賦稅這事告誡去東南一帶做官的人呢?因為這事所產(chǎn)生的禍患對老百姓是太多了。經(jīng)書上說:“關懷百姓應當像保護初生嬰兒一樣。內(nèi)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鼻f子談論解牛時說:“那牛的骨節(jié)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寬寬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 比绻疋叶〗馀_@樣,天下的事情又怎么擔心難做呢!我固然是告誡我的丁君,也一并把它作為對到東南一帶去做官的各位同年官員的告誡吧。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原文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文章: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文言文閱讀理解05-09
王安石《送孫正之序》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送丁琰序 閱讀答案04-08
《送丁琰序》閱讀答案11-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03-2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07-2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裴讓之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閱讀答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