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墨子·魯問》原文附譯文賞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墨子·魯問》原文附譯文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陽文君將攻鄭,子墨子聞而止之,謂陽文君曰:“今使魯四境之內(nèi),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殺其人民,取其牛馬、狗豕、布帛、米粟、貨財,則何若?”魯陽文君曰:“魯四境之內(nèi),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奪之貨財,則寡人必將厚罰之!弊幽釉唬骸胺蛱熘嬗刑煜乱,亦猶君之有四境之內(nèi)也。今舉兵將以攻鄭,天誅其不至乎?”魯陽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鄭也?我攻鄭,順于天之志。鄭人三世殺其父①,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我將助天誅也!弊幽釉唬骸班嵢巳罋⑵涓福旒诱D焉,使三年不全,天誅足矣。今又舉兵,將以攻鄭,曰吾攻鄭也,順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強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鄰家之父,舉木而擊之,曰:吾擊之也,順于其父之志。則豈不悖哉!”
子墨子謂魯陽文君曰:“攻其鄰國,殺其民人,取其牛馬、粟米、貨財,則書之于竹帛,鏤之于金石,以為銘于鐘鼎,傳遺后世子孫,曰:‘莫若我多!’今也,亦攻其鄰家,殺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糧、衣裘,亦書之竹帛,以為銘于席豆,以遺后世子孫,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魯陽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觀之,則天下之所謂可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為魯陽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竊一犬一彘,則謂之不仁,竊一國一都,則以為義。譬猶小視白謂之白,大視白則謂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謂也。”
魯陽文君語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橋,其國之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豈不惡俗哉?”子墨子曰:“雖中國之俗,亦猶是也。殺其父而賞其子,何以異食其子而賞其父者哉?茍不用仁義,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ㄟx自《墨子·魯問》)
【注】①三世:數(shù)代,言其多。②強梁:兇暴,強橫。③為:通“謂”。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都:大邑,城市
B.以為銘于席豆,以遺后世子孫豆:豆類植物
C.曰:‘莫若我多!’其可乎?莫:沒有人
D.雖中國之俗,亦猶是也中國:古代指我國中原地區(qū)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是“不用仁義”的行為的一組是(3分)
、賷Z之貨財,則寡人必將厚罰之②我攻鄭,順于天之志
③其子強梁不材,故其父笞之 ④書之于竹帛,鏤之于金石
、菪∫暟字^之白,大視白則謂之黑⑥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zhuǎn).②④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篇各段記載了墨子與魯陽文君的一些談話,多處申明了其“兼愛”“非攻”的主張;體現(xiàn)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寧、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理想。
B.魯陽文君攻打鄭國的行為如同在其境內(nèi)大家伐其小家一樣,但仍然打著順應天意的旗號,表現(xiàn)出當時的諸侯們對擴張戰(zhàn)爭的狂熱。
C.魯陽文君對楚國南部夷人殺長子而食的丑惡習俗十分不解而且深惡痛絕,墨子也贊同魯陽文君的觀點,認為夷人的獨特做法是不懂仁義造成的。
D.竊物者“不仁”為盜賊,竊國者反而為“義”成諸侯,墨子通過形象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來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通俗易懂而是非分明。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今舉兵將以攻鄭,天誅其不至乎?(3分)
(2)吾以子之言觀之,則天下之所謂可者,未必然也。(3分)
(3)茍不用仁義,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3分)
參考答案:
9.B (豆:古代食器,形式高腳盤。)
10.D(①為懲罰四境之內(nèi)的征伐。③教育自己的孩子。⑤是“不智”而非“不仁”。)
11.C(墨子并不贊同魯陽文君的看法,他認為中原的風俗和夷人的風俗一樣是丑惡的,魯陽文君不施仁義,不能批評夷人的惡俗。)
12.(1)現(xiàn)在您發(fā)動軍隊攻打鄭國,上天的誅伐難道就不會到來嗎?
。3分,“舉”、“其”及句意各1分)
。2)我用您的言論觀察,那么天下人所說的可以的事,就不一定正確了。
。3分,“所謂可”、“然”及句意各1分)
(3)如果不實行仁義,憑什么去指責夷人吃他們的兒子呢?
(3分, “茍”、“何以”及“非”各1分 )
附1:文言參考譯文
魯陽文君將要攻打鄭國,墨子聽到了就阻止他,對魯陽文君說:“現(xiàn)在讓魯四境之內(nèi)的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殺害人民,掠取牛、馬、狗、豬、布、帛、米、粟、貨、財,那怎么辦?”魯陽文君說:“魯四境之內(nèi)都是我的臣民,F(xiàn)在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掠奪他們的貨、財,那么我將重重懲罰攻打的人!蹦诱f:“上天兼有天下,也就象您具有魯四境之內(nèi)一樣,F(xiàn)在您發(fā)動軍隊攻打鄭國,上天的誅伐難道就不會到來嗎?”魯陽文君說:“先生為什么阻止我進攻鄭國呢?我進攻鄭國,是順應了上天的意志。鄭國人數(shù)代殘殺他們的君主,上天降給他們懲罰,使三年不順利。我將要幫助上天加以誅伐!蹦诱f:“鄭國人數(shù)代殘殺他們的君主,上天已經(jīng)給了懲罰,使它三年不順利,上天的誅伐已經(jīng)夠了!現(xiàn)在您又舉兵將要攻打鄭國,說:‘我進攻鄭國,是順應上天的意志!帽冗@里有一個人,他的兒子兇暴、強橫,不成器,所以他父親鞭打他。鄰居家的父親,也舉起木棒擊打他,說:‘我打他,是順應了他父親的意志。’這難道還不荒謬嗎!”是!
墨子對魯陽文君說:“進攻鄰國,殺害它的人民,掠取它的牛、馬、粟、米、貨、財,把這些事書寫在竹、帛上,鏤刻在金、石上,銘記在鐘、鼎上,傳給后世子孫,說:‘戰(zhàn)果沒有人比我多!’現(xiàn)在的人,也進攻他的鄰家,殺害鄰家的人口,掠取鄰家的狗、豬、食、糧、衣服、被子,也書寫在竹、帛上,銘記在席子、食器上,傳給后世子孫,說:‘戰(zhàn)果沒有人比我多!’難道可以嗎?”魯陽文君說:“對。我用您的言論觀察,那么天下人所說的可以的事,就不一定正確了!
墨子對魯陽文君說:“世俗的君子,知道小事卻不知道大事。現(xiàn)在這里有一個人,假如偷了人家的一只狗一只豬,就被稱作不仁;如果竊取了一個國家一個都城,就被稱作義。這就如同看一小點白說是白,看一大片白則說是黑。因此,世俗的君子只知道小事卻不知道大事的情況,如同這句話所講的。”
魯陽文君告訴墨子說:“楚國的南面有一個吃人的國家,名叫‘橋’,在這個國家里,長子出生了,就被殺死吃掉,叫做‘宜弟’。味美就獻給國君,國君喜歡了就獎賞他的父親。這難道不是惡俗嗎?”墨子說:“即使中國的風俗也象這樣,父親因攻戰(zhàn)而死,就獎賞他的兒子,這與吃兒子獎賞他的父親有何不同呢?如果不實行仁義,憑什么去指責夷人吃他們的兒子呢?”
拓展:墨子魯問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魯陽文君①將攻鄭,子墨子聞而止之,謂陽文君曰:今使魯四境之內(nèi),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殺其人民,取其牛馬狗豕布帛米粟貨財,則何若?魯陽文君曰:魯四境之內(nèi),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奪之貨財,則寡人必將厚罰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猶君之有四境之內(nèi)也。今舉兵將以攻鄭,天誅②其不至乎?魯陽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鄭也?我攻鄭,順于天之志。鄭人三世殺其父③,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④。我將助天誅也。子墨子曰:鄭人三世殺其父,而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天誅足矣,今又舉兵將以攻鄭,曰:吾攻鄭也,順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強梁⑤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鄰家之父舉木而擊之,曰:吾擊之也,順于其父之志。則豈不悖⑥哉?
魯陽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觀之則天下之所謂可者未必然也
墨子·魯問(節(jié)選)
注釋:①〔魯陽文君〕即公孫寬,楚惠王授予他魯陽之地,故又稱魯陽文子。 ②〔天誅〕上天的懲罰。③〔殺其父〕殺害他們的國君。④〔不全〕指五谷不熟。⑤〔強梁〕強橫,強悍不順。⑥〔悖〕荒謬。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2分)
(1)謂陽文君曰 ( ) (2)故其父笞之 ( )
【小題2】請將畫線句子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魯 陽 文 君 曰 然 吾 以 子 之 言 觀 之 則 天 下 之 所 謂 可 者 未 必 然 也
【小題3】請簡要說說墨子是如何說服魯陽文君的?(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通讀選文,說說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題1】(1)對說(告訴) (2)用鞭、杖或竹板打
【小題1】魯陽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觀之/則天下之所謂可者/未必然也
【小題1】墨子先用類比的方法指出魯陽文君,攻打鄭國好比魯國四境之內(nèi)的不義的行為,然后用類比的方法讓他認識到自以為正義的幫助實際上是荒謬的行為,從而達到勸阻的目的。(意思對即可)
【小題1】墨子是一個反對戰(zhàn)爭、主持正義、機智善辯的人。(共3分,每個要點1分,大意正確即可得分)
解析【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yǎng)課內(nèi)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能準確地理解課外文言文的重點字詞。
【小題1】學生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根據(jù)句子的含義劃分節(jié)奏。
【小題1】了解類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墨子的說話藝術(shù)。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nèi)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墨子·魯問》原文附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書魯亮儕事》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3-22
《書魯亮儕事》原文及譯文賞析04-14
鷸蚌相爭原文附譯文06-12
《問劉十九》原文及譯文03-15
《原性》原文及譯文賞析04-20
《口技》原文賞析及譯文04-16
蝶戀花原文譯文及賞析08-02
懸梁刺股原文附譯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