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10篇)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1
點絳唇·屏卻相思
近現(xiàn)代:王國維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
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譯文: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
斬斷相思之情,近來我才知道這樣做沒有好處。難道真的能將情思拋棄?在夢中仍然苦苦尋覓。
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醒后,樓臺旁的身影也隨著夢的破滅而消失了。西窗上一片潔白,月影斑駁、清冷,滿院的丁香花如同皚皚白雪。
注釋:
屏(bǐng)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zhì),夢里終相覓。
屏卻:排除,放棄。不成:難成,宋人方言。拋擲:丟棄。
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明滅:出現(xiàn)、破滅。紛紛涼月:形容月影斑駁而清冷。
賞析:
這首詞寫魂縈夢繞、拋撇不去卻又無可奈何的相思。上片抒情,直接表達對亡妻的思念;下片寫景,借景抒情,側(cè)面表達內(nèi)心對亡妻深深的情意。詞人一反常規(guī),運用先寫情、后寫景的敘述方式,將幽清景色留至詞末,此時相思散去,空留一院丁香月色,殊不覺相思已全在其中,讓人讀后無限回味。。
開頭“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明白如話,卻飽含深情。這兩句是說: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懷想又有何用,徒令人心力交瘁!下決心去忘,正說明無法忘掉,11個字,每個字都滲透出悲傷。讓人留下一個“從今以后,勿復(fù)相思”的懸念,緊接著進人讀者眼簾的是“不成拋擲”,透出詞人執(zhí)著的相思,欲忘不能,無法屏卻。
“夢里終相覓”,終于在夢中尋覓到已故的夫人。寥寥幾筆,就將夢里景、夢外情寫得栩栩如生、水乳交融。上片只有四句,卻寫得沉郁頓挫,委婉曲折。
下片“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這兩句又是一折,筆觸轉(zhuǎn)入夢醒,醒了還隱隱約約記得夢中的場景,殘夢難斷,更增幾分惆悵。“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西窗里面隱隱透進一絲白光,詞人推開窗子,只有紛紛的涼月,照著“一院丁香雪”。“涼月”用“紛紛”來形容,“丁香”用“雪”來比喻。詞人把兩個看似不相關(guān)的事物聯(lián)系到一起,又不說原因,言于此而意未盡。丁香花本該開在春夏之際,怎能與寒冬白雪聯(lián)系到一起,在這種違背常理的時令錯位當中,足見詞人對亡妻的深切思念。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2
【原文賞析】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解
。、絡(luò)緯: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
韻譯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關(guān)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評析
這兩首詩,都是訴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聲秋景起興,寫男思女。所思美人,遠在長安。天和地遠,關(guān)山阻遏,夢魂難越,見面為難;蛞詾榇嗽妱e有寄托,是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后,對唐玄宗的懷念。喻守真以為“不能說他別有寄托,完全詠的‘長相思’本意”,此說有其道
理。
其二,以春花春風起興,寫女思男。望月懷思,撫琴寄情,憶君懷君,悱惻纏綿。真有“人比黃花瘦”之嘆。
這兩首詩,在《李太白詩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寫時地迥異,格調(diào)也截然不同,實為風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輯為先后,看起來似乎是一對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實不然。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3
原文:
長相思·其二
唐代:李白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如素一作:欲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斷腸一作:腸斷)
譯文:
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月華如練,我思念著情郎終夜不眠。
柱上雕飾鳳凰的趙瑟,我剛剛停奏,心想再彈奏蜀琴,又怕觸動鴛鴦弦。
這飽含情意的曲調(diào),可惜無人傳遞,但愿它隨著春風,送到遙遠的燕然。
憶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邊,當年遞送秋波的雙眼,而今成了流淚的源泉。
您若不信賤妾懷思肝腸欲斷,請歸來看看明鏡前我的容顏!
注釋: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yuān)鴦(yāng)弦。
趙瑟:相傳古代趙國的人善彈瑟。瑟:弦樂器。鳳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飾鳳凰形狀。
憶君迢(tiáo)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賞析: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節(jié)、時間、環(huán)境、情緒全出來了。春日的一個黃昏,日色將盡,夜幕降臨,花辨上也似乎含著縷縷煙霧,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經(jīng)升起來了,明如鏡、皎如絹,一種淡淡的愁緒讓她開始感到悶倦,難以安眠。這樣一烘托,一幅溫婉細膩的場景率先浮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緊接著一副工整的對仗“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古代趙國的婦女善鼓瑟,故稱趙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傳司馬相如曾奏蜀琴來挑逗卓文君。詩人用這兩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從字面上來看,趙瑟剛彈過,鳳凰狀的瑟柱停下來了,又不知不覺的拿起蜀琴,準備開始奏起鴛鴦弦。而鳳凰、鴛鴦都是成雙成對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種見證!哦,原來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愛人了。
再來看下句“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極吶喊“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一片如火之熱情。女人則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滿懷心事托與春風,希望春風能把因鳳凰柱、鴛鴦弦?guī)Ыo她的那深切的別離之苦捎給遠方的心上人!凹难嗳弧币痪涓嬖V我們,原來她的丈夫是從征去了。李白在《關(guān)山月》中曾經(jīng)這樣描寫過征客的心境“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這樣的思念,比起“一種相思、兩種閑愁”的“閑愁”更多了幾分煙火氣息和現(xiàn)實意義。
心事已經(jīng)寄予春風了,春風真的能給愛人帶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嗎?女人心里依舊一片茫然,于是她發(fā)出了一聲沉重的嘆息:“憶君迢迢隔青天”!山水迢迢,對你的思念如此遙遠,就象隔著那蒼茫的青天。
“昔日橫波目,今為流淚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膽夸張的對偶把這個美麗的女子形象刻畫出來了,舊日的那對顧盼靈秀、眼波如流的雙目,如今卻變成了淚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開之后,女子除了長夜無眠和深深嘆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淚洗面。
末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使這個女子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了,你看她嬌嗔的說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為思念你而肝腸寸斷,等你回來時,在明鏡前看看我憔悴、疲憊的面容就知道了。一副天真、調(diào)皮的樣子躍然紙上,讓人倍加愛憐和心痛。
《長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語更加淺顯易懂、音韻更加曲調(diào)化,我想,這與唐朝音樂鼎盛有關(guān),從宮廷樂府到民間教坊,許多詩詞都被譜上曲譜,四處吟唱,李白的樂府詩更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第二首又用了夸張、排比、想象、暗喻等手法,從多個角度把這個美麗多情的女子對出征邊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詩人雖不是女子,卻能刻畫如此生動、細膩的女子形象,就好像曹雪芹不是女人,卻能讀懂天下形形色色的女人一樣,我想,世間無論男女,也許不必太多的在意付出,只要能真正的讀懂對方,此生足矣!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4
原文:
清江引·相思
元代:徐再思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譯文: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相思就像欠人債的債主,每日天都去逼迫催促。經(jīng)常擔負著一擔憂愁的債務(wù),卻抵不了三分利,這本帳只有見到他時才算得。
注釋:
相思有如少債(zhài)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清江引:俗稱(江兒水),也偶稱(岷江綠)或(臨江仙),本為元代小令,至今尚不見元代之前對此詞牌的有關(guān)著錄!澳锨⑹杖胂蓞螌m與雙調(diào);北曲屬雙調(diào)。字數(shù)定格為七、五、五、五、七,共五句?蓡斡米魃⑶×。少債的:欠債的。一擔愁:形容愁思沉重,一擔:元時市語,形容重。準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賞析:
相思和借債給別人有一定的相似點,即都是出本錢的一方,共同點都是需要對方償還,如果不償還則一定不斷地追;如果不追到手這賠就太大了,有時是本利全無。但放債的人目的就是追求利潤,追求三分利,而相思的則只要把對方追求到自己手里則萬事大吉,則是高傲的勝利者,根本就不計較利錢。這就是這篇小令比喻的基礎(chǔ)。
“相思有如少債的”這句活的關(guān)鍵是“少債”二字,即誰是債權(quán)人,誰是債務(wù)人,誰少誰的債,誰是追債的人,這確實需要思索一下方可以理清。如果從付出的角度來看,當然相思者本人是債權(quán)主體,以下的抒情都是她的內(nèi)心活動。
“每日相催逼”意謂每日都催逼對方還債,實際是每天都在催促對方表態(tài),催促對方趕快答應(yīng)自己的求愛。這句也可以理解成相思之苦日日催人逼人折磨人,令人無法躲避,這將那時時刻刻縈繞于心、無法逃避的思念之苦,極為真切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兩句寫相思者的精神狀態(tài),也極其形象生動。愁,是相思者經(jīng)常擔負著相思的憂愁和討不回債務(wù)的雙重憂愁,這憂愁是極其沉重而難以擔負的,而且更是不能指望三分利了。因為相思本來是自發(fā)的,對方是否知道都不敢完全確定,故利錢就更不敢指望了!俺L糁粨睢,把無形化為有形,抽象化為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出相思之深重,顯示出很高的想象力和語言表現(xiàn)能力。
最后一句點出這種債務(wù)了斷的的方式就是“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要求實在是太低了,見面時才能計算本錢,人家還不還還不好說,如果償還算是要回了本餞,利息就不計較了。曲中把相思者一往情深,不可解脫而又急切之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
小曲比喻新奇,語言爽利,一如小兒女聲吻口氣。用韻斬釘截鐵,不押而葉,不期而遇,可謂百中無一,難有其匹。至于意味,更堪細玩。全曲淺中見含蓄,俗中見機巧,這是其高明之處。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5
原文: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唐代:韋莊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譯文: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每個夜晚,我都處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靜,漏斷更殘,凝望著那一輪令人傷心的明月,我久久地依憑欄桿,想必你也思念著我,感到了錦被的冷,錦被的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畫堂近在咫尺,但是像海一樣深,要渡過,難,回憶往日,只好把兩人以前來往的舊書信翻來看,不知何時再見,一起攜手進入長安。
注釋: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qīn)寒。
衾:被子。錦衾:絲綢被子。
咫(zhǐ)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賞析:
自從與心上人分離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徹夜無眠。月下憑闌,益增相思。不知幾時才能再見,攜手共入長安。這首詞,敘離別相思之情,含欲言不盡之意。纏綿凄惻,幽怨感人。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6
原文:
相思令·蘋滿溪
宋代:張先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煙霏霏,風凄凄。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譯文: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溪中長滿綠萍,青青楊柳環(huán)繞著岸堤。一路相送直到那溪水西。原路折回時,只有低垂的山間明月與我相伴而行。
煙霏霏,風凄凄。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拂曉之后,山水原野,煙靄霏霏籠罩,寒風凄凄交加。回到家中,倚靠著朱門眺望遠方,只能聽見路上過往的馬兒嘶鳴聲,天地間唯有那霏霏曉煙中飛來飛去的寒鷗與我相對。
注釋: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lǒng)月低。
隴月:山間明月。
煙霏(fēi)霏,風凄凄。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霏霏:煙很盛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朧的送別詞。
此詞選取滿溪之蘋繞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煙、凄凄之風、寂寒之鷗等景象,營造出一個朦朧的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全詞以景語結(jié)情,熔情入景,其顯著特色是詞調(diào)聲情與詞情妙合無間。詞用平聲,其音低抑,如訴如泣,而且句句押韻,韻腳既極密,聲情便緊促。特別是過片二句,全用陰平聲,尤見低抑。低抑的韻腳、字聲與急密的韻位構(gòu)成一部聲情悱惻的凄調(diào),與詞情表里一致,相得益彰。
起首一句,寫送行途中所見景象!疤O滿溪。柳繞堤!鼻嗵O滿溪,其含意無異于芳草萋萋,亦是關(guān)別情。垂柳繞堤,則暗示沿曲曲溪柳送行之遠。熔情入景,寓事于景,意蘊包孕很豐富,語言卻極簡練,只六個字。
“相送行人溪水西”承上,點明送行之事,也點明全詞的詞旨。千里送行,終有一別,“溪水西”就是送者不得不止、行人終于別去之處。無限凄惘,見于言外,因為水西一別,行人已經(jīng)漸行漸遠,則送者不得不返。
歇拍即寫送者歸來所見景象:“回時隴月低!彪]月即山月,山月低垂,則天將拂曉?梢,送行之時是拂曉之前。古人遠行,多啟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時分。“回時”二字,寫送者沿送行原路折回。方才順此路送行,此時逆此路返回,卻是孤身一人,唯有低垂之隴月,照見形單影只而已!半]月低”三字,妙景物之特征與情感之特征相似。此句隴月之低垂,與送者心情之低沉,特征完全相同;低垂的隴月,正象征著低沉的'心情。
上片描寫送別情境,下片則轉(zhuǎn)寫別后情境。過片兩句,純?yōu)榫罢Z,寫的是:拂曉之后,山水原野,煙靄霏霏籠罩,寒風凄凄交加。而送者的心靈,同樣籠罩凄迷悵惘之中,這景語又正象喻著心情。這兩句不但有景象吻合心情之妙,而且有聲情吻合詞情之妙。這兩句共六字,字字皆陰平,構(gòu)成凄涼之調(diào),讀來愈覺其凄楚。
“重倚朱門聽馬嘶”寫:送者已回到家門,可是仍不能平靜,因為家門反而觸動了傷心懷抱,所以送者轉(zhuǎn)過身來,背靠朱門,面向遠方,重新舉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只聽得路上過往的馬嘶聲,再也不見那人的影子,聲聲馬嘶想必緊揪著送者的心。
結(jié)句“寒鷗相對飛”將凄迷的詞情推到極致:此時,天地間唯有那霏霏曉煙中飛來飛去的寒鷗,與孤獨的送者相對。人鷗相對,只是一片靜默而已;這靜默之中,包含著無限的悲哀。此句還含蓄地點出送者為女性,行人為男性。溫庭筠《河傳》詞云:“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可與此詞參看。抒情主人公送行歸家,聞路上馬嘶聲,猶倚門傾耳而聽。一個“聽”字,寫出其心動神馳之狀,而一個“重”字,則其念茲茲之情亦可想。騎馬去者必為情郎,則“倚朱門”者自是怨女。對此作者偏不于明處交代,只從“聽馬嘶”一幕曲折透出。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7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云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譯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遠天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菊花開了又落了,時令交替輪換。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可是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只有簾外的風月無思無憂。
注釋
《長相思》:調(diào)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調(diào)有幾種不同格體,俱為雙調(diào),此詞為三十六字體。
重:量詞。層,道。
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
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jīng)秋季而變?yōu)榧t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xiāng)的親人的思念。
簾:帷帳,簾幕。
風月:風聲月色。
賞析
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但也有一些抒發(fā)悲愁情緒的作品,沒有后期復(fù)雜的情感,只是通過寫詞即興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長相思·一重山》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8
原文:
長相思令·煙霏霏
宋代:吳淑姬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譯文: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云霧迷蒙,小雪飄飄。梅花枝上堆滿雪,春天從哪里來?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朦朦朧朧翻開悟,那時的梅景還存在嗎?一樹梅花,任憑羌笛聲把它“催”落了。
注釋:
煙霏(fēi)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霏霏:紛飛的樣子。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從教:任憑管:樂器。
賞析:
上片連用“霏霏”疊字,強調(diào)風雨如晦,氣候極其惡劣。一團團的殘雪無情地堆積到梅花枝上,簡直讓人透不過氣來。雖然明知冬天不會太久了,殘冬一過,春天就要來臨。但眼前這種煙雨、雪壓霜欺的景象,直叫人懷疑春天還會有么?不言而喻,這惡劣的自然氣候正是暗喻吳淑姬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是蒙受種種冤屈的弱女子所感受到的黑暗社會對她的重壓。她從心底發(fā)出“春從何處回”的呼喊,渴望春天快快降臨,渴望洗刷蒙受的不白之冤。
下片憧憬獲得自由后的美好情景:那時冰雪消融了,一簇簇,一朵朵的梅花從睡夢中醒來,綻開了緋紅的醉眼。月亮出來了,梅枝在月光下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呵!然而,這種境界并不存在,現(xiàn)實仍然是昏暗冷酷,所以“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是以設(shè)問句提出的,這就與上片設(shè)問承接起來,并更進一步強烈地表達了渴望自由的心情。最后以“從教塞管催”作結(jié),意思是:既然無情雪堆積在梅枝上,梅花無法展現(xiàn)她的美麗,就任笛曲吹吧!吹得梅花紛紛飄落也毫不憐惜(古有《落梅花》笛曲。)李白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孫艤《落梅詞》:“一聲羌管吹鳴咽,玉溪半夜梅翻雪”;既然一切誣告不實之詞象臟水一樣往我身上潑來,我的冰清玉潔被玷污了,形象被歪曲了,就讓臟水繼續(xù)潑吧,直至我窒息、消亡!這是出自憤憤不平的呼喊。
這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小詞,正象婷婷玉梅那樣,天然、淡雅,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而又風流蘊藉,情致纏綿。也象羌笛聲那樣,哀怨、悠揚,余音娟,不絕如縷。構(gòu)思極巧,是詠雪?還是詠梅?亦此亦彼,渾然莫辨。出自步性的錦心繡口,倍覺細膩、靈巧。筆筆寫景同時又曲曲傳情,化實為虛,終不許一語道破。作者的真實感情隱藏在霏霏煙霧、紛紛雪片背后,讓讀者去玩味。小詞的語言也清新而純凈,聲調(diào)和美。即如開頭三句;疊字“霏霏”,又復(fù)沓一次,“雪”宇也以“頂針”的形式重疊,造成輕快的節(jié)奏,如同小兒女的竊竊私語,又如哺晡夢囈,與詞的內(nèi)容十分協(xié)調(diào)!岸"字下得新穎而貼切,形象感強,完全是從口語中提煉出,絕無文人筆下的書卷氣。這種天籟之趣,十分難得。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9
作品原文
長相思⑴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⑵,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⑶,夜深千帳燈⑷。
風一更,雪一更⑸,聒⑹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⑺。
作品注釋
⑴長相思。唐教坊曲,雙翅小令。又名《雙紅豆》。
、瞥蹋旱缆贰⒙烦,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怯荜P(guān):即今山海關(guān),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那畔:即山海關(guān)的另一邊,指身處關(guān)外。
⑷千帳燈:皇帝出巡臨時住宿的行帳的燈火。千帳言軍營之多。
、筛号f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⑹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⑺故園:故鄉(xiāng),這里指北京;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作品譯文
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guān)進發(fā)。夜已經(jīng)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故鄉(xiāng)是多么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創(chuàng)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關(guān)東巡,祭告奉天祖陵。納蘭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guān)。塞上風雪凄迷,苦寒的天氣引發(fā)了納蘭對京師中家的思念,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鑒賞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xiāng)愈遠。這兩句運用反復(fù)的修辭方法,將“一程”二字重復(fù)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吧硐蛴荜P(guān)那畔行”,點明了行旅的方向。詞人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身”向榆關(guān),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師,它使我們想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況!澳桥稀币辉~頗含疏遠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了詞人這次奉命出行“榆關(guān)”是無可奈何的。
這里借描述周圍的情況而寫心情,實際是表達納蘭對故鄉(xiāng)的深深依戀和懷念。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于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wèi)的優(yōu)越地位,本應(yīng)春風得意,卻恰好也是因為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導(dǎo)致納蘭并不能夠安穩(wěn)享受那種男兒征戰(zhàn)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戀故土。嚴迪昌《清詞史》:“夜深千帳燈’是壯麗的,但千帳燈下照著無眠的萬顆鄉(xiāng)心,又是怎樣情味?一暖一寒,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于扈從的情懷。”“夜深千帳燈”既是上片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間的自然轉(zhuǎn)換,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經(jīng)過日間長途跋涉,到了夜晚人們在曠野上搭起帳篷準備就寢;然而夜深了,“千帳”內(nèi)卻燈光熠熠,為什么羈旅勞頓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開頭“風一更,雪一更”描寫荒寒的塞外,暴風雪徹夜不停。緊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帳燈”,深夜不寐的原因!吧揭怀,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厭倦的心態(tài)。首先山長水闊,路途本就漫長而艱辛,再加上塞上惡劣的天氣,就算在陽春三月也是風雪交加,凄寒苦楚,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境遇,讓納蘭對這表面華麗招搖的生涯生出了悠長的慨嘆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憊之心。“更”是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一更”二字反復(fù)出現(xiàn),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風、鋪天暴雪,雜錯交替撲打著帳篷的情況。這怎不使詞人發(fā)出凄婉的怨言:“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還是這塞上“風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氣。風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蛇h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zhuǎn)反側(cè),臥不成眠。“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與上片“夜深千帳燈”相呼應(yīng),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結(jié)句的“聒”字用得很靈脫,寫出了風狂雪驟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狂風暴雪極為厭惡的情感,“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jīng)歷的生動再現(xiàn),也是他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現(xiàn),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xiāng)、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王國維曾評:“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xiàn)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xiāng)的情懷。格調(diào)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滿洲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詞人、學(xué)者。權(quán)臣明珠之子。納蘭氏,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淥水亭、珊瑚閣、鴛鴦館、繡佛齋。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保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順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僅三十一歲。1676年(康熙十五年)進士,選授三等侍衛(wèi),尋晉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詞作先有《側(cè)帽》一集,后增補為《飲水詞》,后人匯輯本則稱《納蘭詞》,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與顧貞觀合輯《今詞初集》一選,為清初文人詞選中著名之本。納蘭性德性情穎敏,多愁善感,不類貴族子弟。詞風真摯自然而多凄惻哀艷,悼亡之作尤稱絕調(diào)。向有滿洲詞人第一之譽,為清詞大家之一。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10
相思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原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翻譯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按簛怼本洌阂蛔鳌扒飦戆l(fā)故枝”。
愿君多采擷(xié),此物最相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采摘。相思:想念。
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shè)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guān),既切中題意,又關(guān)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diào)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芍^絕句的上乘佳品。
紅豆,生于南國,其果鮮紅渾圓,外表晶瑩剔透,因為常被南方人作為服飾裝飾物。紅豆與相思聯(lián)系在一起,則是來源于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為丈夫戰(zhàn)死邊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樹下,此后化為了紅豆,在春天的時候生長發(fā)芽。從此以后,紅豆被人們稱為了相思子,也在文學(xué)中引用為相思之意。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chǎn)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來發(fā)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shè)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fā)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xiāng)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擷”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zhuǎn)怕相思,當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tài)。用“多”字則表現(xiàn)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diào)。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guān)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紅豆是最能表達相思之物。中國人常說,睹物思人。這“物”可能是他吃過的、穿過的,也可能是他看過的、聽過的;可能是他喜歡的,也可能是他厭惡的。只要是與他有關(guān)系的,哪怕只有一絲關(guān)聯(lián),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經(jīng)。詩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見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紅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從詩人對朋友的深切叮嚀中,我們看到了詩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詩人對朋友的滿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這種方式表露情懷,語意高妙,深摯動人。
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素樸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詩語淺情深,當時就成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