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5-09 19:38:42 古籍 我要投稿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15篇)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fēng)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fēng)惱我,才發(fā)一衿香。

  瓊窗夢醒留殘日,當(dāng)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翻譯

  沒有像秦穆公女那樣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開得如此美,瓣是粉紅的,蕊是金黃的,可是只有它們自己或低或昂,沒人能和我去欣賞。也許東風(fēng)不高興我,所以才使那些花開了一半。

  我長日思念,百無聊賴,倚窗獨(dú)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覺醒來夕陽已西下。在夢中夢見了當(dāng)年的歡愛之情,而夢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這恨該是何等長久啊!往年兩人曾一起在垂楊處依戀相愛,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處只是暫時的,真是很短,和夢一樣,還是懶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釋

  謝新恩:詞牌名。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庇洠捍耸讓(shí)系《臨江仙》調(diào)。

  秦樓: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弄玉妻之,為之作風(fēng)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后乘鳳,飛升而去。

  吹簫女:指秦弄玉。

  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粉英金蕊:粉紅的鮮花,金嗽,此泛指各種顏色的花卉。

  低昂:起伏不定,時高時低。

  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說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狀的事物。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瓊窗:華美精致的窗子。

  夢醒:一本無“醒”字。

  碧闌干:綠色欄桿。

  垂楊: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思量(liáng):想念,相思。

  賞析

  這首詞抒寫懷人的心情,憂思綿長,充滿無奈的惆悵。

  首句以“秦樓女”代指所懷之人,不僅寫其容貌,更寫其才藝,加強(qiáng)思念的感情。因?yàn)槭仟?dú)自面對,不得與所愛者共享,一切的美好就只是徒然。那么即使是“上苑風(fēng)光”,也只是“空”有,只是多“余”,風(fēng)中花木不過是“自低昂”而已,盡寫其無奈之感!皷|風(fēng)惱我”,其實(shí)是說“我惱東風(fēng)”!皭馈弊謱懭说臒⿶,不言自己,卻去怪罪于東風(fēng),很是生動。說這東風(fēng)是如此地不理解人的心情,偏偏要在這孤獨(dú)寂寞之時,吹開這滿苑的春花,讓人染上一身的花香,撩撥心情,不能自已。“東風(fēng)惱我,才發(fā)一矜香”,與李商隱的詩句“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達(dá)的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李商隱是由自己的經(jīng)驗(yàn)而提出的勸告,因此言語沉痛;李煜則是一時的心情不能排解而去責(zé)難東風(fēng),言得無理,也就言得無奈。上闋是就眼前之景而抒情。

  下闋掉轉(zhuǎn)筆頭去寫回憶與心情!碍偞啊睂懨篮,“夢笛”是虛幻,“殘日”是留戀,盡寫出當(dāng)時情景雖然美好,卻已經(jīng)存在著不能如愿的遺憾,因此說是“當(dāng)年得恨何長”。此句可作兩解,一者可以解釋為還在沉浸于愛情的甜蜜之中時就已經(jīng)預(yù)見了分別的痛苦,重點(diǎn)在“當(dāng)年”;一者可以解釋為當(dāng)時愛情是越短暫,就越深刻,以至于“長恨”到今天,重點(diǎn)在“何長”。無論何解,都只是一個“恨”。而這“恨”是如此的深刻與悠長,相聚時的碧欄桿,綠紗窗,分手時的`楊柳樹,長絲絳,不曾有一刻的忘卻,歷歷如在眼前。而越是思量,越是難忘,越是叫人痛苦難當(dāng)。結(jié)句言:“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既是說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短暫如夢,也是說即使今天相見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暫如夢啊。總歸是相思也無奈,回憶也無奈,這份感情始終就是一個無奈,雖然美好,卻令人心痛,倒不如不思量的好。這種心情,也是李商隱曾經(jīng)寫過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上下兩闋以轉(zhuǎn)折相對,沒有過渡,似乎在情緒上有一隔斷。但是,下片中的“碧闌干外映垂楊”,以記憶中的景物對照眼前的“上苑風(fēng)光”;結(jié)句中的“如夢”又回應(yīng)著首句的“不見”,兩闋之間仍有著若明若暗的感情線索,使通篇的寫景抒情融為一體。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詞意判斷,此詞應(yīng)為悼亡之作。李煜十八歲娶周宗之女娥皇,即位以后即立為昭惠后。二人情感甚篤,婚后十年昭惠后因病逝,李煜十分悲傷懷戀,竟是“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并自撰誄文,語極酸楚。這首詞應(yīng)該不是虛寫,當(dāng)是李煜的悼亡詞。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2

  臨江仙·惠州改前韻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fēng)轉(zhuǎn)柳花球。

  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風(fēng)流。佳人斜倚合江樓,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

  翻譯

  春天過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尋春,也不可能了?v然還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悵也無法免去。雨打榆莢零落,柳絮染塵成球,被風(fēng)吹得到處翻滾。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發(fā)老人了,再不要說以前的年少風(fēng)流往事了。美麗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樓邊。水光清涼,山色美麗,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為之感嘆。

  注釋

  九十日春:農(nóng)歷正月至三月。

  榆莢:榆樹果實(shí),初春時先于葉生,狀似錢而小,暮春時飄落。此句指雨打榆莢零落。

  柳花球:柳絮染塵成球。此句指風(fēng)吹絮球翻滾。

  使君:惠州知州詹范。

  合江樓:作者初至惠州時所居之所,在惠州東門,因東西二江匯合于此得名。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年)暮春。是時,東坡61歲,在惠州貶所宴飲州守詹范時,有感于仕途之變,便作下了這首詞。

  賞析

  上片,惜春傷春,無須“貪忙”,“追游”。與密州時作的同詞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樣,惜春。面對同樣的春,產(chǎn)生著同樣的心情。那時,朝廷政治斗爭激烈,詞人回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貶所惠州,也是一個春季過去了(“九十日春都過了”),即風(fēng)華正茂的時候過去了,我閑置無所事事了(“貪忙何處追游”),無須“貪忙”、“追游”了。緊接著點(diǎn)化運(yùn)用葉道卿《賀圣詞》詞:“三分春色,二分愁悶,一分風(fēng)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淺了,只是詞人未看到日后還有“風(fēng)雨”,哪怕是“一分風(fēng)雨”,未想到日后又要謫貶儋州;但他很快意識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莢陣”,如“風(fēng)轉(zhuǎn)柳花球”,沒有多少留戀,有的是終身遺恨。

  下片,嘆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詞人此時處境惡劣,心境凄涼,深感自己夕陽黃昏,硬是把棺材準(zhǔn)備好了。正因所處社會環(huán)境、政治經(jīng)濟(jì)地位發(fā)生變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觀念隨之也發(fā)生變化,藝術(shù)欣賞及其作品的意境發(fā)生變化,所以他把密州時作的同詞牌的詞的下片作了修改。盡管它反映了詞人對人生的依戀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仙境不見了,西王母、東皇太乙在東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么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么長生不老的象征了!拔遗c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風(fēng)流”,惜青春已逝,風(fēng)流不再。我們已是蒼顏白發(fā),還談什么昔日風(fēng)流。這意味著一代人的結(jié)束!凹讶诵币泻辖瓨恰保ㄓ形夷浅,病魔纏身,“斜倚”而立,留戀著“合江樓”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們是凈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凈”)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總眉愁”)。正是詞人在惠州感情上發(fā)生了變化,審美移情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山光水色也變得“愁”容起來;從而暗示著詞人晚年人生暗淡無光了。

  全詞,上片寫春過春愁,傷春惜時,下片寫白首眉愁,傷感人生。人的感情發(fā)生變化,決定著詞的意境發(fā)生變化,決定著詞的用語的變化。籠罩全詞的是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fēng)。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譯文

  層層宮門關(guān)鎖,荒涼的皇家園林異常安靜;我靠著窗戶,含愁望秋殿的夜空。自從皇帝去后,這里便一片寂靜,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蹤影。宮殿里歌聲樂聲,也早已斷絕,去追隨那一去不返的`風(fēng)。

  云霧籠罩的朦朧之月,不知人事已經(jīng)變更,直到夜將)時,還照耀著深宮。在荒廢的池塘中,蓮花正相對哭泣;她們像暗暗傷感亡國,清露如同淚珠,從清香的紅花上往下滴。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多用以詠水仙,故名。雙調(diào)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平韻。

  金鎖重(chóng)門:指重重宮門上了鎖。

  荒苑(yuàn):荒廢了的皇家園林。苑,古時供帝王游賞獵狩的園林。

  綺(qǐ)窗:飾有彩繪花紋的窗戶。

  翠華:“翠羽華蓋”的省語,皇帝儀仗所用的以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子,此用以代指皇帝。

  玉樓:指宮中樓閣。

  歌吹:歌唱和演奏音樂的聲音吹,鼓吹,指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的樂曲。

  煙月:在淡云中的月亮。

  夜闌:夜深。

  藕花:荷花。

  相向:相對。

  香紅:代指藕花。

  賞析:

  趙崇祚編選《花間集》,據(jù)歐陽炯《花間集·敘》后題為“大蜀廣政三年夏四月”,為公元940年,即已收入此詞,是時距后蜀之亡(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尚有二十五年,故此詞或?yàn)榍笆裢跹芡鰢?25年)所作。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

  [宋代]朱敦儒

  直自鳳凰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guān)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從汴京城離攻破后,妻離子散勞燕雙飛。逃到天涯海角的親人沒有音信。常常夢回遼海北,夜夜魂斷玉門關(guān)。

  殘?jiān)轮缊F(tuán)圓,牛良織女星知道團(tuán)聚,為何不見親人歸來?今年春天還在聽杜鵑悲啼。年年看鴻雁從邊塞飛來,至今已有十四回了。

  注釋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多用于詠水仙,故名。

  直自:自從。

  鳳凰城:指汴京。這句寫北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汴京陷落。

  擘釵(bāichāi):釵為古代婦女頭飾,常充當(dāng)定情信物,又或在分離時各執(zhí)一半,以為將來復(fù)合之憑證,謂之擘釵。白居易《長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破鏡:據(jù)孟棨《本事詩》載,南朝陳將亡時,駙馬徐德言與樂昌公主破一銅鏡各執(zhí)一半,為重聚之憑,后果據(jù)此團(tuán)圓。擘釵、破鏡后常代指夫妻在戰(zhàn)亂中分離。

  遼海北:泛指東北海邊。

  玉關(guān):玉門關(guān),泛指西北地區(qū)。

  解(jiě):知道。

  杜鵑:據(jù)《成都志》載,蜀中有望帝,名杜宇,身死之后魂化為鳥,是為杜鵑。

  塞雁:秋天雁從塞上飛回,故稱塞雁。

  一十四番(fān)回:指看見雁南歸已經(jīng)十四次了。即作者南來已有十四個年頭。

  賞析:

  詞人借一位流亡江南女子懷念流落遠(yuǎn)方良人的口吻,描寫了國破家亡的痛苦。

  上闋寫女主人公自京城汴梁被金人所破后對離散了的親人的思念。“直自鳳凰城破后”中的一個“直”字點(diǎn)明了自城破至今思念一直不斷,而這種思念又不同于一般的離別,還包含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的驚恐與擔(dān)憂!半⑩O”與“破鏡”是離亂的象征,標(biāo)志著一個家庭在戰(zhàn)亂中的毀滅,意味著恩愛夫妻被生生拆散,而“分飛”則進(jìn)一步點(diǎn)明在倉皇中各奔東西彼此離散!疤煅暮=切乓粝 背小胺诛w”而來,進(jìn)一步描寫了親人的分離!皦艋剡|海北,魂斷玉關(guān)西”,寫出女主人公懷念良人的思緒的紛亂,“遼海”與“玉關(guān)”本相距萬里,一在東北,一在西北,這里是泛指,表明女主人公不知良人流落何方,因而夢魂也無定向。

  下闋寫女主人公翹盼良人歸來而始終未歸,這仍然是朝暮思念的繼續(xù),而盼歸不歸則更增加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焦慮不安和痛苦失望!霸陆庵貓A星解聚”對下句“如何不見人歸”是一個反襯,“解”字用得十分妥帖,“月”與“星”本是自在之物,無所謂知道與否,但詞人把月缺月圓、星散星聚的規(guī)律看作它們知道再圓再聚,這既有客觀的依據(jù)和現(xiàn)實(shí)的.合理性,又寄托了詞人的主觀意識,使之更好地對下句進(jìn)行襯托!敖翊哼聽杜鵑啼”中的“還”字饒有意味,它暗示往年此時正闔家團(tuán)聚,而今只有自己一人獨(dú)聽子規(guī)啼血,哀不待言。“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這兩句結(jié)尾尤耐人尋味,在內(nèi)容上反襯出詞人的失望乃至絕望的哀痛心境,在藝術(shù)上則唿應(yīng)上闕的“天涯海角”和“遼海北”、“玉關(guān)西”。上下貫通一氣,結(jié)構(gòu)顯得圓潤統(tǒng)一。

  全詞筆調(diào)婉轉(zhuǎn),格調(diào)哀傷,詞情凄苦,在動亂社會所造成的離亂之苦中,重點(diǎn)描繪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人民的深重苦難,它無異于一曲催人泣下的亂世悲歌,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5

臨江仙·暮春 宋朝 趙長卿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臨江仙·暮春》譯人

  作者客居他鄉(xiāng),看盡鴻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來,而故鄉(xiāng)的消息茫然,落禁惆悵滿懷。整個春天都在惦念家鄉(xiāng),人已憔悴有誰憐?于是只好在這落花時節(jié)的寒食夜以酒澆愁。

  聽說江頭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懇切地像是要送他的歸船返回家鄉(xiāng),這條》送他離鄉(xiāng)又送他歸去的水路,是他最為之情牽夢縈的。最后,他設(shè)想登上歸船,聽著春雨打著船篷,看著將別的斷橋邊上的疏柳淡煙,充滿別離之情。

  《臨江仙·暮春》注釋

  征鴻:即征雁。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詩:“遠(yuǎn)心何所類,云邊有征鴻!彼侮惲痢逗檬陆吩~:“懶向碧云深處,問征鴻消息。”

  故園:舊家園;故鄉(xiāng)。唐駱賓王《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dú)似故園花。”

  茫然:模糊落清的樣子;無所知的樣子!肚f子·盜蹠》:“目芒然無見!

  寒食:節(jié)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人公負(fù)其功臣介之推。介憤而隱于綿山。人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樹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中(zhòng)酒:醉酒。晉張華《博物志》卷九:“人中酒落解,治之以湯,自漬即愈!

  見說:告知,說明。晉張華《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也有聽說的意思。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見說蠶叢路,崎嶇落易行!

  殷勤:熱情。

  縈牽:牽如。南朝宋鮑照《和王丞》:“明澗予沿越,飛蘿子縈牽。”唐黃滔《壺公山》詩:“清吟思卻隱,簪紱奈縈牽!

  短篷:指小船。元薩都剌《次韻與德明小友》之一:“煙雨短篷水口,人家亂石山前!

  南浦:虛指,暗用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斷橋:實(shí)指,地處杭州西湖東北角,與白堤相連。自唐以來已有此名;蜓员久麑毜v橋,又名段家橋,今罕有稱者。唐張祜《杭州孤山寺》詩:“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華深!

  《臨江仙·暮春》鑒賞

  上闋寫念家。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皟删浒言~人郁結(jié)在胸中的思鄉(xiāng)之情,瞬間傾吐而出。“過盡征鴻來盡燕“用比興手法,以征鴻比喻飄泊異鄉(xiāng)的旅客,以歸燕興起思家的情感。在南宋詞人心目中,鴻雁不僅是傳統(tǒng)的捎信使者,更代表了戰(zhàn)亂年頭的流亡者。然而鴻雁秋去春來,離鄉(xiāng)后猶能回到塞北;而這些南來的詞人卻永遠(yuǎn)遠(yuǎn)離故土。因而他們看到北歸的鴻雁,總有自嘆不如的感覺。

  ”故園消息茫然“作一頓挫,稍稍收束起句的迅發(fā)之勢。詞人把”望征鳴,看歸燕“的`過程略去,僅是截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盡情抒寫。這里兩個“盡”字用得極好,不僅表現(xiàn)了生活中這一特定的橫斷面,而且把詞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望眼欲穿的神態(tài)概括在內(nèi)?梢韵胂笃渲杏羞^多少希望與失望,有過多少次翹首云天與茫然四顧。詞筆至此,可稱絕妙。

  ”一春憔悴有誰憐?“表達(dá)了惆悵自憐的感情。從章法上講,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按照常情,鴻雁秋分后由北飛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則是春社時來到,秋社時飛去。這里說“一春憔悴有誰憐”,則總括上文,說明從春分到春社,詞人都處于思鄉(xiāng)痛苦的煎熬之中,人也變得消瘦憔悴。在它樣凄苦的境遇中,沒有一個理解他的人。一種飄零之感,羈旅之愁幾欲滲透紙背。進(jìn)一步推想,其中不無對南實(shí)的投降派發(fā)出委婉的譏諷。寥寥七字,意蘊(yùn)言中,韻流弦外。

  ”懷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愈覺韻味濃醇,思致渺遠(yuǎn)!昂骋埂毕党幸陨先涠鴣怼T~人懷念家鄉(xiāng),從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幾乎經(jīng)歷了整個春天,故云“一春”;而詞中所截取的生活橫斷面,恰恰這寒食節(jié)的夜晚。趙氏先塋所在地河南已淪入金人之手,欲祭掃而不能,更增添了詞人思鄉(xiāng)的情懷。這兩句一實(shí)一虛,前一句敘事,后一句說景,化質(zhì)實(shí)為空靈,造成深邃悠遠(yuǎn)的意境!爸芯坡浠ㄌ臁币痪,乃從杜牧《睦州四韻》詩變化而來。小杜原句是“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詞人只換其中一字,以“天”代“前”,便發(fā)生了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其實(shí)“天”和“前”同屬一個韻部,不換亦無妨。那么他為什么要換呢?一是為了對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時間的名詞“夜”,此句末字也必須用表示時間的名詞“天”;二是“天”字境界更為闊大,且能與起句“過盡征鴻來盡燕”相呼應(yīng),從而構(gòu)成一個藝術(shù)整體。把思家意緒,中酒情懷,便表現(xiàn)得迷離惝恍,奕奕動人。

  詞的下闋一轉(zhuǎn),由思家轉(zhuǎn)入歸家。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岸淝槁砸粨P(yáng)起。詞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幾至不能自拔;然而忽然聽說江上春潮高漲,似乎聽到了要回故鄉(xiāng)的訊息,精神為之一振。這與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遙為激射。前片“故園消息茫然”,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此處則借江頭春汛,激起一腔回鄉(xiāng)的熱望,是一揚(yáng)。錢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對人有情,主動來獻(xiàn)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襯出人之無情。詞人曾慨嘆“一春憔悴有誰憐”,在人世間無人理解他思鄉(xiāng)的痛苦,而江水卻能給以深切的同情,兩相對照,托諷何其深水!

  “別來此處最縈牽”一句,纏綿不盡,撩人無那。春浪來了,船兒靠岸了,詞人即將告別臨安,卻又舍不得離開。這種感情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條件下產(chǎn)生,極為矛盾、復(fù)雜。趙長卿作為宗室之一,處境較好,南下的親朋友好友眾多,臨別之時他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說了一聲“別來此處最縈牽”。詞人在這種欲去又流連、不去更思?xì)w的矛盾狀態(tài)中來刻畫內(nèi)心的痛苦,從中我們窺見到南宋時代上層貴族中一個現(xiàn)實(shí)的人,一顆誠摯而又備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以景作結(jié),寄情于景。在思鄉(xiāng)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悵自憐,又加重思鄉(xiāng)之情,同時寫出了一種飄零之感,羈旅之愁?途铀l(xiāng)時間長了,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牽掛之地。表現(xiàn)了作者欲去又流連、不去更思?xì)w的難以割舍的復(fù)雜心情。

  全詞傷春更是傷己,寄寓了詩人漂泊之感,思鄉(xiāng)之愁,自憐(惆悵)之意,牽掛之情。

  《臨江仙·暮春》創(chuàng)作背景

  “靖康”之變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紛紛南遷。有的人茍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國,時時通過他們的詩詞抒發(fā)懷念故國的感情,表達(dá)收復(fù)失地的愿望。在這樣的背景下詞人懷著悲愁與壯志寫下了這首抒懷詞。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6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翻譯

  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yuǎn)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xiāng)的石榴花再紅,也比不上京師里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艷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風(fēng)動涼過。

  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墻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讓江水會帶著流到湘江去。

  注釋

  午日:端午,

  酬:過,派遣。

  節(jié)序:節(jié)令!傲窕ā

  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紅。這是懷念昔時生平歲月之意。

  戎葵:即蜀葵,花開五色,似木槿。

  賞析

  此詞是陳與義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這一年,陳與義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據(jù)《簡齋先生年譜》記載:“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陽,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貴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貴仲正降,復(fù)從華容還岳陽!庇帧端问。陳與義傳》載:“及金人入汴,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zhuǎn)湖湘,踚嶺橋!边@首《臨江仙》所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jié),作者在端午節(jié)憑吊屈原,舊懷傷時,借此來抒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懷。

  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jié)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屈原的高潔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深感流落天涯之苦,節(jié)序匆匆,自己卻報國無志。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xiàn)實(shí)回想過去,產(chǎn)生無窮的感觸,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榴花不似舞裙紅”,用鮮艷燦爛的榴花比鮮紅的舞裙,回憶過去春風(fēng)得意、聲名籍籍時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陳與義因《墨梅》詩為徽宗所賞識,名震一時,諸貴要人爭相往來,歌舞宴會的頻繁,可想而知。而現(xiàn)在流落江湖,“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難怪五月的榴花會如此觸動他對舊日的追憶。但是,“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有誰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辭》之后,滿簾生風(fēng),其慷慨悲壯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從“高詠”到“歌罷”一曲《楚辭》的時空之中,詞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時間的過渡。酬即對付、打發(fā),這里有度過之意(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在這值得紀(jì)念的節(jié)日里,詞人心靈上的意識在歌聲中起伏流動!肮(jié)序匆匆”的感觸,“榴花不似舞裙紅”的懷舊,“無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諸于激昂悲壯的歌聲里,而“滿簾風(fēng)”一筆,更顯出作者情緒的激蕩,融情入景,令人體味到一種豪曠的氣質(zhì)和神態(tài)。

  詞的下闋,基調(diào)更為深沉!叭f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詩中所詠的,“老矣身安用,飄然計(jì)本”(《初至邵陽逢入桂林使作書問其地之安!罚,“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傷春》),其對自己歲數(shù)的悲嘆,與詞同調(diào)!叭挚|”句,是借蜀葵向太陽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愛國思想。墻邊五月的葵花,迎著東方的太陽開顏!叭挚迸c“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詞人用此來映襯自己曠達(dá)豪宕的情懷!叭挚彪m為無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則賦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從而更深刻地表達(dá)作者的思想感情。雖然年老流落他鄉(xiāng),但一股豪氣卻始終不渝。這“凝笑”二字,正是詞人自己的`心靈寫照,具有強(qiáng)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最后三句寫此時此刻的心情。滿腔豪情,傾注于對屈原的懷念之中!熬票顪\”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時間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yuǎn)。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時間的流逝中,深化了“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慨嘆。突出了作者的悲憤之情。情緒的激蕩,促使詞人對詩人屈原的高風(fēng)亮節(jié)的深情懷念,“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泵鎸ο娼髡呒谰频尿\,加上這杯中之酒肯定會流到汨羅江的聯(lián)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詞人心靈深處的感情。從高歌其辭賦到酹酒江水,深深地顯示出詞人對屈原的憑吊,其強(qiáng)烈的懷舊心情和愛國情感,已付托于這“試澆”的動作及“橋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元好問在《自題樂府引》中說:“世所傳樂府多矣,如……陳去非《懷舊》云:‘憶昔午橋橋下(應(yīng)作上)飲……’又云‘高詠楚辭酬午日……’如此等類,詩家謂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惟具眼者乃能賞之!币源嗽~而論,吐言天拔,豪情壯志,意在言外,確如遺山所說“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讀者從對“天涯節(jié)序匆匆”的惋惜聲中,從對“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浩嘆中,從對“酒杯深淺去年同”的追憶里,可以領(lǐng)略到詞人“隱然眉睫間”的豪放的悲壯情調(diào)。黃升說《無住詞》“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中興以來絕句妙詞選》卷一),指的也是這種悲壯激烈的深沉格調(diào)。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陽)時作,時為建炎四年(1130年)。避亂天南,再逢佳節(jié)。追憶中州盛日,不免凄然以悲!盁o人”兩句,以淡筆寫深心!霸嚌矘蛳滤,今夕到湘中”,尤覺思遠(yuǎn)意長,婉曲沉摯。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7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朝代:宋代

  作者:晁沖之

  原文: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wěn)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一、譯文

  回憶當(dāng)年在西池池上宴飲,每天該有多少的快樂和幸福?勺詮姆质种,相互間也不再寄信捎書。即使像往常那樣相見,相互間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當(dāng)初。

  安好枕頭,鋪好錦被,今夜要在夢中趁著月明而渡江過湖,去與那些隔絕的好友會晤。盡管相互相思也不要問近況何如,因?yàn)槊髅髦来禾煲呀?jīng)過去,哪里還顧得上花落葉枯。

  二、注釋

  ①西池:指北宋汴京金明池。當(dāng)時為貴族游玩之所。

 、趯こ#浩綍r,平常。

 、郯卜(wěn):布置穩(wěn)當(dāng)。錦衾:錦緞被子。

 、芎稳纾簡柊舱Z。

 、萸橹荷钪髦。

  三、簡評

  此詞以沖淡隱約的.情致,抒寫記憶中的歡娛以及追蹤已逝的夢影而不得的悵惘之情。這是一首寄宴頗深,但文筆淡雅的小詞,頗耐回味啊。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8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古詩簡介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是宋代詞人陳與義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是作者晚年追憶洛中朋友和舊游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jīng)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xiāng)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xiàn)實(shí),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jīng)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jié)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dá)的襟懷。此詞直抒胸臆,表情達(dá)意真切感人,通過上下兩片的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韻味深遠(yuǎn)綿長。

  翻譯/譯文

  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酣飲,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月光隨長溝水波奔涌,流去悄然無聲。對著杏花疏落的.清影,我們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同夢境,此身劫后雖存,每想起一切,只覺得魄悸魂驚!如今我閑登小樓,觀賞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嘆古今有多少興亡伯事,都付與漁父歌唱在三更。

  注釋

 、排R江仙:詞牌名,又稱《鴛鴦夢》《雁后歸》《庭院深深》。雙調(diào),上片五句,押三平韻,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婆f游:昔日的游覽。洛中:指洛陽一帶。

 、俏鐦颍涸诼尻柲厦妗W校涸谝黄鸷染频娜。

 、群烙ⅲ撼錾娜宋。

  ⑸長溝流月:月光隨著流水悄悄地消逝。月去無聲: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⑹疏影:稀疏的影子。

  ⑺二十余年:二十多年來的經(jīng)歷(包括北宋亡國的大變亂)。

  ⑻堪驚:總是心戰(zhàn)膽跳。

  ⑼新晴:新雨初晴。晴,這里指晴夜。

 、螡O唱:打魚人編的歌兒。三更:古代漏記時,自黃昏至指曉分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大概是在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或六年陳與義退居青墩鎮(zhèn)僧舍時所作,時年四十六或四十七歲。陳與義是洛陽人,他追憶二十多年前的洛中舊游,那時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天下還承平無事,可以有游賞之樂,那時候的作者,“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yù),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宋史》本傳)。其后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陳與義流離逃難,艱苦備嘗,而南宋朝廷在播遷之后,僅能自立,他回憶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嘆今昔巨變,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鑒賞

  靖康之難后,宋室南渡,詞人也因之開始了流亡生涯,飽受國破家亡的痛苦,歷經(jīng)顛沛流離。他在南宋都城臨安回想起青壯年時在洛陽與友人詩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嘆今昔巨變,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臨江仙》詞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紹興五年)或1136年(紹興六年)陳與義退居青墩鎮(zhèn)僧舍時所作,當(dāng)時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歲。陳與義是洛陽人,他追憶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陽中舊游,那時是徽宗政和年間,當(dāng)時天下太平無事,可以有游賞之樂。其后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陳與義流離逃難,備嘗艱苦,而南宋朝廷在南遷之后,僅能自立,回憶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當(dāng)他作詞以抒發(fā)此種悲慨之時,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筆調(diào)唱嘆而出(這正是作詞的要訣)。上片是追憶洛中舊游。午橋在洛陽南,唐朝裴度有別墅在此!靶踊ㄊ栌袄,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確是造語“奇麗”(胡仔評語,見《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四),一種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宛然出現(xiàn)詞人心目中。但是這并非當(dāng)前實(shí)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煙海的往事再現(xiàn)而已。劉熙載說得好,“陳去非……《臨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憶首’,府注‘一夢’,故此二句不覺豪酣轉(zhuǎn)成悵悒,所謂好在句外者也!保ā端嚫拧肪硭模┫缕鹁洹岸拍耆缫粔,此身雖在堪涼。”一下子說到當(dāng)前,兩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無限國事滄桑、知交零落之感,內(nèi)容極充實(shí),運(yùn)筆也極空靈!伴e登小閣”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進(jìn)一步抒發(fā)悲嘆,而是直接去寫,作者想到國家的興衰自己的流離失所,于是看新晴,聽漁唱,將沉重悲憤的情感轉(zhuǎn)化為曠達(dá)之情。

  這首詞節(jié)奏明快,渾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見矯揉造作之跡。張炎稱此詞“真是自然而然”(《詞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淺顯,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彭孫遹說得好,“詞以自然為宗,但自然不從追琢中來,亦率易無味。如所云絢爛之極仍歸于平淡。……若《無住詞》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詞話》)。

  陳與義詞作雖少,但卻受后世推重,而且認(rèn)為其特點(diǎn)很像蘇東坡。南宋黃升說,陳與義“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一)清陳廷焯也說,陳詞如《臨江仙》,“筆意超曠,逼近大蘇。”(《白雨齋詞話》卷一)陳與義填詞時是否有意模仿蘇東坡呢?從他的為人,詩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發(fā)。陳與義作詩,近法黃(庭堅(jiān))、陳(師道),遠(yuǎn)宗杜甫,不受蘇詩影響。至于填詞,乃是他晚歲退居時的遣興之作,他以前既非專業(yè)作詞,所以很不留心當(dāng)時的詞壇風(fēng)氣,可見并未受其影響。譬如,自從柳永、周邦彥以來,慢詞盛行,而陳與義卻未作過一首慢詞;詞至北宋末年,專門雕飾,有矯揉造作之感,周邦彥是以“富艷精工”見稱,賀鑄亦復(fù)如是,而陳與義的詞獨(dú)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飾;可見陳與義填詞是獨(dú)往獨(dú)來,自行其是,自然也不會有意學(xué)蘇(東坡)的。

  不過,他既然擅長作詩,晚歲填詞,運(yùn)以詩法,自然也就會不謀而合,與蘇相近了。以詩法入詞,固然可以開拓內(nèi)容,獨(dú)創(chuàng)新意,但是仍必須保持詞體本質(zhì)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詞意。蘇東坡是最先“以詩為詞”的,但是蘇詞的佳作,如《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永遇樂》(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聲甘州》(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虞美人》(乳燕飛華屋)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跡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風(fēng)海濤之曲,中多幽咽怨斷之音”(夏敬觀手批《東坡詞》,轉(zhuǎn)引自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評詞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通:樽)

  注釋:

  翻譯:

  距離都門暢飲已3年了,走過塵世的很多地方。相見歡笑還很溫暖。你我也都保持著高尚的品格。

  在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遠(yuǎn)去,心中不免惆悵。但在這酒樽之前不用皺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個行人。

  賞析:

  這首詞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蘇軾知杭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jīng)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而作。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diào),創(chuàng)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議論風(fēng)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曠達(dá)灑脫的個性風(fēng)貌。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xì)膩,婉轉(zhuǎn)回互,一波三折,動人心弦。

  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元祐初年,蘇軾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時,蘇軾曾賦詩贈別。歲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別后的第三個年頭了。三年來,穆父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yuǎn)赴瀛州,真可謂“天涯踏盡紅塵”。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jiān),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更為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fēng)節(jié),借用白居易《贈元稹》詩句來說,即“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作者認(rèn)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樣,是由于朝好議論政事,為言官所攻。

  以上數(shù)句,先從時間著筆,回憶前番離別,再就空間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來抒發(fā)作者對仕宦失意、久處逆境所持的達(dá)觀態(tài)度,并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一道心、保持名節(jié)的贊頌,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jiān)貞的.操守。詞的上片既是對友人輔君治國、堅(jiān)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詞人半生經(jīng)歷、松柏節(jié)操的自我寫照,是詞人的自勉自勵,寓有強(qiáng)烈的身世之感。明寫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與主同,表現(xiàn)出作者與友人肝膽相照,志同道合。

  詞的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般皭澒路B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繪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渲染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由哀愁轉(zhuǎn)為曠達(dá)、豪邁,說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著為離愁別恨而哀怨。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與送者臨歧的悲感,二是世間離別本也是常事,則亦不用哀愁。這二者似乎有矛盾,實(shí)則可以統(tǒng)一強(qiáng)抑悲懷、勉為達(dá)觀這一點(diǎn)上,這符合蘇軾宦途多故之后鍛煉出來的思想性格。詞末二句言何必為暫時離別傷情,其實(shí)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奔热蝗巳硕际翘斓亻g的過客,又何必計(jì)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詞的結(jié)尾,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tài)度。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dāng)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游于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tài)度來應(yīng)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xiàn)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dá)、灑脫情懷。這首送別詞中的“一笑作春溫”、“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蘇軾這種豪放性格、達(dá)觀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然而在這些曠達(dá)之語的背后,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0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 宋朝 蘇軾的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臨江仙·送錢穆父》譯文

  京城一別我們已是三年未見,你總是遠(yuǎn)涉天涯輾轉(zhuǎn)在人世間。相逢歡笑時依然像春天般的溫暖。你心始終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fēng)亮節(jié)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悵你連夜就要揚(yáng)帆出發(fā),送行之時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著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

  《臨江仙·送錢穆父》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diào)。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huán)》。敦煌曲兩首,任二北《敦煌曲校錄》定名

  《臨江仙》。此詞雙調(diào)六十字,平韻格。

  錢穆:名勰,又稱錢四。元佑三年,因坐奏開封府獄空不實(shí),出知越州(今浙江紹興)。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間)。元佑六年春,錢穆父赴任途中經(jīng)過杭州,蘇軾作此詞以送。

  父:是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

  都門:是指都城的城門。

  改火:古代鉆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溫:是指春天的溫暖。

  古井:枯井。比喻內(nèi)心恬靜,情感不為外界事物所動。

  筠:竹。

  翠眉:古代婦女的一種眉飾,即畫綠眉,也專指女子的眉毛。

  顰:皺眉頭。

  逆旅:旅店。

  《臨江仙·送錢穆父》賞析

  這是一首贈別詞。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diào),創(chuàng)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議論風(fēng)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曠達(dá)灑脫的個性風(fēng)貌。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xì)膩,婉轉(zhuǎn)回互,一波三折,動人心弦。

  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元祐初年,蘇軾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時,蘇軾曾賦詩贈別。歲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別后的第三個年頭了。三年來,穆父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yuǎn)赴瀛州,真可謂“天涯踏盡紅塵”。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jiān),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更為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fēng)節(jié),借用白居易《贈元稹》詩句來說,即“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作者認(rèn)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樣,是由于朝好議論政事,為言官所攻。

  以上數(shù)句,先從時間著筆,回憶前番離別,再就空間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來抒發(fā)作者對仕宦失意、久處逆境所持的'達(dá)觀態(tài)度,并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一道心、保持名節(jié)的贊頌,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jiān)貞的操守。詞的上片既是對友人輔君治國、堅(jiān)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詞人半生經(jīng)歷、松柏節(jié)操的自我寫照,是詞人的自勉自勵,寓有強(qiáng)烈的身世之感。明寫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與主同,表現(xiàn)出作者與友人肝膽相照,志同道合。

  詞的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般皭澒路B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繪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渲染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由哀愁轉(zhuǎn)為曠達(dá)、豪邁,說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著為離愁別恨而哀怨。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與送者臨歧的悲感,二是世間離別本也是常事,則亦不用哀愁。這二者似乎有矛盾,實(shí)則可以統(tǒng)一強(qiáng)抑悲懷、勉為達(dá)觀這一點(diǎn)上,這符合蘇軾宦途多故之后鍛煉出來的思想性格。詞末二句言何必為暫時離別傷情,其實(shí)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奔热蝗巳硕际翘斓亻g的過客,又何必計(jì)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詞的結(jié)尾,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tài)度。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dāng)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游于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tài)度來應(yīng)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xiàn)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dá)、灑脫情懷。

  這首送別詞中的“一笑作春溫”、“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蘇軾這種豪放性格、達(dá)觀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然而在這些曠達(dá)之語的背后,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

  《臨江仙·送錢穆父》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蘇軾知杭州(今屬浙江)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間)途經(jīng)杭州的老友錢勰(穆父)而作。當(dāng)時蘇軾也將要離開杭州。所以以此詞贈行。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翻譯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么是與非、成功與失敗,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邊的白發(fā)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于人們的談笑之中。

  注釋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字?jǐn)?shù)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東逝水:是江水向東流逝水而去,這里將時光比喻為江水。

  淘盡:蕩滌一空。

  成敗:成功與失敗。

  青山:青蔥的山嶺。

  幾度:虛指,幾次、好幾次之意。

  漁樵:此處并非指漁翁、樵夫,

  聯(lián)系前后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渚: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秋月春風(fēng):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濁:不清澈;不干凈。與“清”相對。濁酒: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混濁。

  古今:古代和現(xiàn)今。

  都付笑談中:在一些古典文學(xué)及音樂作品中,也有作“盡付笑談中”

  鑒賞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從全詞看,基調(diào)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并且折射出高遠(yuǎn)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淀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xiàn)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dá)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于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發(fā)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風(fēng)。江渚就是江灣,是風(fēng)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dú)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yuǎn)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dú)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皾峋啤彼坪躏@現(xiàn)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么。只不過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大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笆欠浅蓴∞D(zhuǎn)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dú)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jīng)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yùn)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fù)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yàn),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shè),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yàn)闂钌鞯娜松惺芴嗵,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shù)讀者產(chǎn)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云,就不必耿耿于懷、斤斤計(jì)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fēng)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fù)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愿屈從、阿附權(quán)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xiàn)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無論過去,當(dāng)下,還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當(dāng)然要建功立業(yè),當(dāng)然要展現(xiàn)英雄氣概,當(dāng)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jìn)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yuǎn)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jìn),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墒侨藗儏s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边@兩句尤其經(jīng)典,作都經(jīng)歷了70多年的人生,看穿了看透了,他就就是詞中的白發(fā)漁樵,坐在歷史長河邊的沙灘上,看歷史長河滾滾東流,此刻時間凝固了,他以旁觀者的心境,看季節(jié)的變化,看時代的`更迭,頓覺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你留也好,去也罷,四季照樣變化,朝代照樣更迭,生命照樣老去。面對短短的人生,我們又何必一定要去強(qiáng)求什么呢?此刻的心境雖然無奈但又何等的灑脫。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比说囊簧愀F也好,達(dá)也罷,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時煙消云散了嗎。所以,只要有一壺濁酒,有幾個知已,就應(yīng)該很滿足了。

  詞中有兩個“空”將詞的意境即作者的心境推向了極致,其一是“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其二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作者總結(jié)自己的一生,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是非成敗于人生而言,只不過都是笑談罷了!

  創(chuàng)作背景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楊慎獲殿試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楊升庵被發(fā)配到云南充軍。他經(jīng)常四處游歷,觀察民風(fēng)民情。每到一地都要與當(dāng)?shù)氐淖x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描寫云南的詩篇。此詞也即其中一篇。

  藝術(shù)特點(diǎn)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jìn)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fēng)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xiàn)象的總結(jié),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dá)超脫的人生觀!扒嗌揭琅f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衰、循環(huán)往復(fù),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

  詞中“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fēng)”、“濁酒”,意境高遠(yuǎn)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zhuǎn)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臨江仙·閨思

  愁與西風(fēng)應(yīng)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游簾幕記揚(yáng)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dāng)樓。

  羅帶鴛鴦塵暗澹,更須整頓風(fēng)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yīng)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翻譯

  憂愁與西風(fēng)應(yīng)該早有盟約,它們年年一起相會在蕭瑟的清秋。長憶舊游于簾帷帳幕風(fēng)月繁華的揚(yáng)州,而今形單影只只能在孤燈下重溫舊夢,一覺醒來只見屋梁上雙燕棲宿明月流照高樓。

  繡鴛鴦的洛帶雖已因歲月的風(fēng)塵而暗淡,還是要梳妝打扮保持原來的美貌風(fēng)流。萬一天涯游子歸來見到我,我形容消瘦是為相思而消瘦,我形容憔悴而慚羞也是為他而慚羞。

  注釋

  清秋:清秋節(jié),即重陽節(jié)。

  揚(yáng)州:指風(fēng)月之地。

  羅帶鴛鴦(:繡有鴛鴦花紋的絲織合歡帶。

  塵暗澹:表示離別時間已久。

  澹:“淡”的異體字。

  風(fēng)流:指美好動人的風(fēng)韻,此處有使風(fēng)韻美好動人的意思。

  見:同現(xiàn),出現(xiàn)。設(shè)想情郎來到。

  溫柔:指溫柔鄉(xiāng),喻美色迷人之境,此指伊人香閨。

  因:一本作緣。

  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北伐失敗,次年被殺。史達(dá)祖因曾事韓侂胄而受牽連,被黥面發(fā)配外地。此詞應(yīng)該是史達(dá)祖在黥面發(fā)配外地時所作,這段時間史達(dá)祖的生活顛沛流離,十分困苦,與先前在臨安的光鮮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賞析

  上闋著重寫女主人公獨(dú)宿空房的.孤寂心境。開首二句的構(gòu)思就極為精巧,詞人把抽象的“愁”情與無形的“西風(fēng)”都人格化,它們仿佛早有約會似的,每年要到清秋時節(jié)前來赴約,相聚在一起,這就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心情作了十分富有詩意的表達(dá)!芭f游簾幕記揚(yáng)州”是對思情的極為簡練而又非常具體的概括:女主人公當(dāng)年與她的情人在風(fēng)月繁華的揚(yáng)州曾有過一段令人銷魂的經(jīng)歷,他們曾在一起偎依相游,曾在簾幃帳幕中卿卿我我。而今“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dāng)樓”,寫出了閨中人孤獨(dú)寂寞的境況。詞人在這里以“雙燕”反襯女主人公獨(dú)宿空房的孤寂,燕影雙雙更比照出閨中人形單影只的凄楚。

  下闋寫女主人公思人時的微妙心理活動。“羅帶鴛鴦塵暗!北砻髋魅斯N盼游子久久不歸懶于梳妝打扮,鴛鴦帶已棄置久矣,但她又覺得應(yīng)該整頓精神保持自己儀容的美貌風(fēng)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給這一心理活動作了交代:原來她怕天涯游子萬一歸來見到自己衣冠不整而失卻了愛戀的柔情密意。最后二句“瘦應(yīng)因此瘦,羞亦為郎羞”是女主人公內(nèi)心聲音的坦誠流露,她遙向遠(yuǎn)方的情人傾訴:我形容瘦損是因?qū)δ愕乃寄疃@般消瘦,人們看到我這樣憔悴而議論我,羞赧我,我甘愿為你而羞!至此一個癡情女子對愛情的忠貞之情已盡現(xiàn)無遺。

  這首小令寫閨中人思念遠(yuǎn)方的游子。詞人借閨中人思念遠(yuǎn)方的游子之意寄托自己黥面受刑發(fā)配外地凄涼悲苦生活,而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愁思和向往懷念。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3

  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畫樓簾幕卷輕寒,酒馀人散去,獨(dú)自倚闌干。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徘徊飛盡碧天云,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

  翻譯

  淺紅色的桃花,落英繽紛,此情此景引發(fā)了主人公青春易逝的感傷。主人公站在裝飾華美的樓房里,待酒宴結(jié)束,賓客都走了,獨(dú)自憑欄以解愁憂。

  夕陽下芳草綿延千里,就連貴族子弟也不免煩憂。轉(zhuǎn)眼間已到黃昏時分,明月下,不知何處傳來的幽幽笙咽,欄前佇立著的是無語人。

  注釋

  冷紅:淡紅,這里指代桃花。

  闌珊:殘,將盡。

  畫樓:裝飾華美的樓房。

  萋萋:草木茂盛貌。

  王孫:王的子孫,后泛指貴族子弟。

  鳳笙:即笙。本指四寸長、十二簧的笙,因其像鳳之身,故稱為“鳳笙”。 闌干,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

  創(chuàng)作背景

  中主保大二年五年,馮延巳被罷去官職,開始了三年的貶謫生涯。在撫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西臨川,遠(yuǎn)離金陵,愁緒滿懷。暮春時分,馮延巳寫下《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以表達(dá)滿腹憂愁。

  賞析

  起句“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闭咽救藗円训搅四捍喝拢禾旒磳⑦^去,象喻著南唐小朝廷的敗落已初露端倪。

  “畫樓簾幕卷輕寒”,象喻富麗堂皇的宮室已包孕著難以擺脫的'令人寒心的隱患。酒余人散后,由喧鬧歸于寂靜,更增添了主人公孤寂的心緒,獨(dú)自憑欄以解愁憂。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本o承上片,敘寫遠(yuǎn)眺所見。夕陽下芳草綿綿,牽動著主人公的愁緒。

  最后兩句“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點(diǎn)明時間已由夕陽轉(zhuǎn)到了黃昏,主人公在欄前憑望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溶溶月光下,主人公獨(dú)自一人憑欄憂傷。整個境界是那么的靜謐、孤凄、又帶著難以言說的憂愁和感傷。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diǎn)是寫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詞中的憂愁,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詞中的憂愁“閑情”,常常很難確指是什么性質(zhì)的憂愁,從而留給讀者更大的自由創(chuàng)造聯(lián)想的空間!杜R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是言情之作,突破了詞人一己抒懷的跡象,開始觸及人生的苦悶,詠嘆世事的坎坷,不期然地揭示出人生路上多困難,自己獨(dú)自面對需要?dú)w屬的人生哲理。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4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fēng)。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譯文

  層層宮門關(guān)鎖,荒涼的皇家園林異常安靜;我靠著窗戶,含愁望秋天的夜空。自從皇帝去后,這里便一片寂靜,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蹤影。宮殿里歌聲樂聲,也早已斷絕,去追隨那一去不返的風(fēng)。

  云霧籠罩的朦朧之月,不知人事已經(jīng)變更,直到夜將盡時,還照耀著深宮。在荒廢的池塘中,蓮花正相對哭泣;她們像暗暗傷感亡國,清露如同淚珠,從清香的紅花上往下滴。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多用以詠水仙,故名。雙調(diào)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平韻。

  金鎖重(chóng)門:指重重宮門上了鎖。

  荒苑(yuàn):荒廢了的皇家園林。苑,古時供帝王游賞獵狩的園林。

  綺(qǐ)窗:飾有彩繪花紋的窗戶。

  翠華:“翠羽華蓋”的省語,皇帝儀仗所用的以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子,此用以代指皇帝。

  玉樓:指宮中樓閣。

  歌吹:歌唱和演奏音樂的聲音。。吹,鼓吹,指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的樂曲。

  煙月:在淡云中的月亮。

  夜闌:夜深。

  藕花:荷花。

  相向:相對。

  香紅:代指藕花。

  賞析

  趙崇祚編選《花間集》,據(jù)歐陽炯《花間集·敘》后題為“大蜀廣政三年夏四月”,為公元940年,即已收入此詞,是時距后蜀之亡(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尚有二十五年,故此詞或?yàn)榍笆裢跹芡鰢?25年)所作。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的作者生活在動蕩的`五代十國之際,他曾做過后蜀的永泰節(jié)度使,進(jìn)檢校太尉,加太保,可說是位極人臣。然而蜀主孟昶究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后蜀終為趙宋所滅。鹿虔扆品性高潔,不仕新朝,得到了自由之身。然面,當(dāng)他重游故地,看到當(dāng)年的雕梁畫棟變成了而今的殘?jiān)珨啾跁r,不覺“中心搖搖”,一種強(qiáng)烈的黍離之悲油然升起在心頭。

  筆下全是景,景中全是情,是這首詞的最大特點(diǎn)。在詞人的筆下,完全是一片荒涼而凄清的景象。詞人雖也寫“金鎖”、“重門”、“綺窗”、“翠華”、“玉樓”,但這些不過是以當(dāng)年曾經(jīng)的繁華富麗來反襯此時的悄寂荒頹。揭示出正是這國破家亡的慘史才使得昔日的繁華如被雨打風(fēng)吹去。在詞中,詞人不用一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情,而是筆下全是景,幾乎將其目之所及、身之所感的景物寫盡了,但“情、景名為二,而實(shí)不可離”,誠然,沒有單純的寫景,寫景的目的總是為了抒發(fā)一種情懷,在這首詞中,詞人抒寫的是他的亡國之隱痛,因而景中蘊(yùn)含著的又全是一片哀情。

  王國維說:“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此詞中,詞人沒有讓自己露面,然而在詞的字里行間卻隱現(xiàn)著他“行邁靡靡”的身影,喟嘆著他“悠悠蒼天,彼何人哉”的心聲!盁熢虏恢耸赂,夜闌還照深宮”,本是自然的場景,此刻卻染上了詞人的心緒,于是,又升發(fā)出一種物是而人非之感。就這樣,“綺窗”帶上了詞人的愁而對秋空,“藕花”含蘊(yùn)了詞人的哀而泣香紅,暗傷亡國,一縷幽恨,都賦予秋空、野塘。將無知亦無情的景物寫得如此富于情致,正是詞人內(nèi)心無限悲愴使然!吧裼谠娬,(善將情、景)妙合無垠”,作者以無一字寫情,而筆筆關(guān)情的高超技巧將內(nèi)心的黍離之悲抒寫得如此有致,使人們仿佛可以從他筆下的景物中看到他憂患的面影,聽到他悠長的嘆息聲

  這是一闋文人寫的最早的愛國詞。沈雄《古今詞話》上卷引倪元鎮(zhèn)《云林》稱此詞“而曲折盡變,有無限感慨淋漓處”。譚獻(xiàn)《鐔評〈詞辨〉》卷二:“哀悼感憤!彼^“曲折盡變”,是因?yàn)樗硎尽案锌薄ⅰ案袘崱,并非秉筆直書,而是通過“撫今追昔”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并以“煙月”、“藕花”無知之物,反襯人之悲傷,烘托、渲染,而愈覺其悲。

  鹿虔扆

  鹿虔扆(yǐ)五代詞人,生卒年、籍貫、字號均不詳。早年讀書古詩,看到畫壁有周公輔成王圖,即以此立志。后蜀進(jìn)士。累官學(xué)士,廣政間曾任永泰軍節(jié)度使、進(jìn)檢校太尉、加太保,人稱鹿太保。與歐陽炯、韓琮、閻選、毛文錫等俱以工小詞供奉后主孟昶,忌者號之為“五鬼”。蜀亡不仕。其詞今存6首,收于《花間集》,其詞含思凄惋,秀美疏朗,較少浮艷之習(xí),風(fēng)格近于韋莊,代表作《臨江仙》。今有王國維輯《鹿太保詞》一卷。另據(jù)當(dāng)代知名學(xué)者考證,鹿虔扆曾在前蜀做官,而所謂“五鬼”之說,純屬虛構(gòu)。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5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曉霜紅葉舞歸程?颓榻窆诺,秋夢短長亭。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guān)疊里離聲。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經(jīng)知心三年,歡樂自在,短短的幾夜之間就像這急湊的琴聲一般便要分離。明天天色微亮之際,霜打得紅葉漫天飛舞之時,你們便要踏上歸程。如此分別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嘆頌;在這秋意微涼之際,我將日夜思念,時時夢見曾經(jīng)分別時刻的場面。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淚水,琴弦也湊熱鬧一般的奏起陽關(guān)三疊,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詩詞寄托思念的友人頗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鴻,沈十二,廉叔,我們相約再次相見的地方,在煙霧繚繞的京城。

  「注釋」

 、俚赫Z出《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②危弦:急弦。

 、蹨O酒:清酒。

  ④陽關(guān):曲調(diào)名,即唐王維《渭城曲》。為送別名曲,反復(fù)吟唱,故名《陽關(guān)三疊》。

 、萆倭辏禾圃娙硕鸥。

  ⑥云鴻: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歌女小云、小鴻。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晏幾道監(jiān)穎昌許田鎮(zhèn)。此詞是晏幾道監(jiān)潁昌許田鎮(zhèn)三年任滿即將離別時所作。

  鑒賞

  晏幾道是一位多情詞人,每到一處,必然與歌妓繾綣纏綿,分手時就有相思痛苦。經(jīng)歷得多,品嘗得深,抒發(fā)得真切強(qiáng)烈。這首詞從某一段感情說起。曾有過三年的歡聚相戀時光,抵不住離別時幾夜琴弦上傳出的`凄苦聲調(diào)。

  上片言在潁昌三年,與諸友好淡水之交,深秋時節(jié)將別,連日來沉浸在離情別緒之中。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這兩句用了比興手法,形容作者與諸女之交是淡水長情君子之交!拔O摇毙稳莶偾偌ち,幾乎弦斷音絕。未正面寫因離別而生的惆倀,卻與作者“琵琶弦上說相思”(《臨江仙》)“斷腸移破秦箏柱”(《蝶戀花》)同一意境。

  “曉霜紅葉舞歸程?颓榻窆诺,秋夢短長亭”。“曉霜”句點(diǎn)出離別時的節(jié)令和景物,每到秋季曉霜滿地的時候,歸程上總是飛舞著墜落的紅葉,古今行人都是在驛道上顛沛奔波,在驛亭中魂?duì)繅艨M。

  下片敘餞別酒席上的情景與自己的離恨。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guān)疊里離聲”。描繪歌女勸酒時的依戀情態(tài)。離別酒宴上的送行《陽關(guān)曲》和情人的清淚,每次相同,一次次折磨離人。“陽關(guān)”(抒發(fā)離情別意的古琴曲名)二字點(diǎn)出送別本意。

  “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吧倭辍保ǘ鸥Φ姆Q號),在這里作為詩人的代稱。是對當(dāng)年自己的贊許,當(dāng)下被生活折磨得已經(jīng)沒有了這精氣神。云、鴻是歌伎名,晏幾道好以屬意者名字入詞,以記其墜歡零緒之跡。盡管是分別在即,小云、小鴻還與他相約。然而她們身世漂零,俱流轉(zhuǎn)入間,這相約是渺茫的,如同煙霧般可望而不可即。

  全詞通篇只寫了過去三年的淡水之交,眼前別宴上、驪歌中的清淚和黯淡的前程,未著一字寫“不舍”,字里行間卻讓人深切感受到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05-04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01-04

臨江仙原文翻譯賞析07-06

臨江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3-30

臨江仙·暮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2-14

臨江仙·暮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7-18

臨江仙·柳絮原文翻譯及賞析09-21

臨江仙·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14

《臨江仙·暮春》原文及翻譯賞析05-19

臨江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