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3-20 08:59:15 賽賽 古籍 我要投稿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xué)家楊慎在四川瀘州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全詞基調(diào)慷慨悲壯,讀來只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平添萬千感慨在心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查看。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朝代:明代

  作者: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ü沤裼⑿鄣墓Τ擅停浆F(xiàn)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jīng)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dāng)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發(fā)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于(人們的)談笑之中。

  注釋

 、偬员M:蕩滌一空。

 、跐O樵:此處并非指漁翁、樵夫,聯(lián)系前后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垆荆▃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茯嚕╩ù):愿意為上馬、超越,此處意為“突然”。

 、菰谪ヒ皇窂椩~第三段《 說秦漢》中,原文共11句,因為受各影視、文學(xué)、音樂等作品(主要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廣為流傳的是前四句。

  鑒賞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diào)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并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淀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xiàn)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于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涌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yè),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云滅,不見蹤影。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發(fā)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風(fēng)。江渚就是江灣,是風(fēng)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皾峋啤彼坪躏@現(xiàn)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么。只不過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fēng)”、“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zhuǎn)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jīng)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仿佛也凝固了!扒嗌揭琅f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fù)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睏钌鞑⒎怯幸饨o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歷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chǎn)生不謀而合的感觸。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于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歷史,產(chǎn)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宏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xué)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yōu)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fēng)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贊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后為官十年,只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后謫戍邊關(guān),在當(dāng)時邊遠而落后的云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恒,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shù)百載之后,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借舉重若輕,漫不經(jīng)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境界。

  楊慎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jīng)那樣春風(fēng)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xué),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zhuǎn)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jīng)歷,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xiàn)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shè),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shù)讀者產(chǎn)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云,就不必耿耿于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fēng)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愿屈從、阿附權(quán)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xiàn)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dāng)下,還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zhì)不一定要自己經(jīng)歷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鑒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人們豁然開朗。

  當(dāng)然要建功立業(yè),當(dāng)然要展現(xiàn)英雄氣概,當(dāng)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墒侨藗儏s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tài);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淀下些許的永恒。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fēng)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笆欠浅蓴∞D(zhuǎn)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xiàn)象的總結(jié),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衰、循環(huán)往復(fù),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現(xiàn)了一個白發(fā)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fēng)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huán)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xiàn)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創(chuàng)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當(dāng)時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削奪官爵,定罪為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楊慎到達云南以后,并沒有因為被謫戍而消沉,而是經(jīng)常四處游歷,觀察民風(fēng)民情,還時常詠詩作文,以抒其懷。楊慎在云南度過了三十幾年,經(jīng)常來往于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阿迷、澄江嵩明之間,足跡幾乎遍布云南。楊慎每到一地都要與當(dāng)?shù)氐淖x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詩篇。

  據(jù)研究,楊升庵在35年的放逐生涯中,先后七次回川,“往復(fù)滇云14回”,路過瀘州15次!杜R江仙》初稿寫于瀘州(江陽),靈感產(chǎn)生于瀘州碼頭[9]。同時也是作為《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而作。

  作者簡介

  楊慎(1488~1559年)明代文學(xué)家,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人物生平

  蟾宮折桂

  楊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六日(12月8日)。為湖廣提學(xué)僉事楊春之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楊廷和之子。他自幼聰慧過人,又非常好學(xué),再加上出生于書香門第,所以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七歲時,楊慎的母親教他句讀和唐代絕句,常能背誦。十一歲時,就會寫近體詩。十二歲時,擬作《吊古戰(zhàn)場文》,有“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紅看了極為贊賞,復(fù)命擬《過秦論》,其祖父讀了之后,自矜謂:“吾家賈誼也”(陳文燭《楊升庵太史年譜序》)。有一天,他的父親和叔父們觀畫,問升庵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畫;畫之佳者,人曰似真,孰為正?”要求他寫一首詩加以說明,升庵略加思索,立即寫詩云:“會心山水真如畫,名手丹青畫似真;夢覺難分列御寇,影形相贈晉詩人!彼龤q時,就隨父入京師,沿途寫有《過渭城送別詩》、《霜葉賦》、詠《馬嵬坡》詩等,其《黃葉詩》,轟動京華。當(dāng)時茶陵詩派的首領(lǐng)、內(nèi)閣首輔李東陽“見而嗟賞,令受業(yè)門下”,并稱楊慎為“小友”。

  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主考官王鏊、梁儲已將楊慎寫的文章列為卷首。不料燭花竟落到考卷上燒壞,以致名落孫山。遭此意外的打擊,楊慎并沒有灰心失望。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于在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歲時,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此,楊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臺。后因母親去世而回鄉(xiāng)守喪,服喪完畢后又出任翰林修撰。

  移疾求退

  楊慎的政治生涯是非?部榔D辛的。他為人正直,不畏權(quán)勢。明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喜歡到處游玩。針對朱厚照荒誕的行為,楊慎不避斧鉞,敢于犯顏直諫,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責(zé)朱厚照“輕舉妄動,非事而游”,勸他停止這種荒唐行為。朱厚照根本不理睬,依舊我行我素。楊慎目睹民不聊生,國事日非,實在氣憤不過,稱病告假,辭官歸里。

  逆鱗廷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駕崩。因朱厚照無子,經(jīng)張皇后及楊慎父親楊廷和商議,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授楊慎翰林院修撰,經(jīng)筵講官。

  嘉靖二年(1523年),參與纂修《武宗實錄》,充纂修官。

  楊慎利用給朱厚熜講書的機會,經(jīng)常聯(lián)系當(dāng)時實際情況教育朱厚熜。如對已判死罪尚未誅殺的佞宦張銳、于經(jīng)等人,由于大肆行賄,朱厚熜破例赦免了他們的死罪。楊慎在經(jīng)筵講課時,便特地選出《尚書》里《金作贖刑》這一章,對朱厚熜講道:“圣人贖刑之制,用于小過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惡,無可贖之理。”朱厚熜聽后很不高興,常常借故停止講書。楊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歡于皇帝,又結(jié)怨于權(quán)奸。雖胸懷壯志,力圖報國,但其政治才能在當(dāng)時是難以施展的。

  特別是在內(nèi)閣“大禮議”的紛爭中,突出表現(xiàn)出楊慎的“叛逆”風(fēng)骨。當(dāng)時朱厚熜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寶座后,按照皇統(tǒng)繼承規(guī)則,朱厚熜要承認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廟;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這樣,皇統(tǒng)與家系就成了當(dāng)時內(nèi)閣大臣紛爭的議題。當(dāng)時,張璁、桂萼等新貴為迎合上意,攀附權(quán)奸,主張在憲宗與武宗之間,加入睿宗(興獻王朱祐杬),德高望重的楊廷和父子和許多大臣堅決反對。為此,楊廷和被迫辭官歸里,楊慎一再上書辭職,不愿與張、桂等“無恥小人”同列共事。對此,剛愎自用的朱厚熜非常生氣,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詔改稱生父為恭穆皇帝,楊慎“又諧學(xué)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朱厚熜更加震怒,使用暴力鎮(zhèn)壓,“命執(zhí)首八人下詔獄”。消息傳出,群情激憤。楊慎約集同年進士檢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動地說:“國家養(yǎng)士一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庇谑牵诮鹚畼、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聲徹宮廷!暗垡媾は略t獄,廷杖之。”楊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復(fù)蘇;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幾乎死去,然后充軍云南永昌衛(wèi)(今云南保山縣)。

  流放滇南

  楊廷和在朱厚照駕崩、朱厚熜未至?xí)r,曾總攬朝政共三十七日,他裁撤許多冒濫軍功的官員。至楊慎被貶后,被裁撤的挾怨者招募了一些亡命之徒在路上埋伏,要伺機殺害楊慎。楊慎知道后,一路小心防備,到臨清縣時這些人才散去。他扶病上路,騎馬走了近萬里,非常疲憊,等抵達永昌衛(wèi)時,險些無法病愈。

  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并未因環(huán)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仍然奮發(fā)有為,不肯向邪惡勢力屈服。他路經(jīng)湘西,想起了被楚懷王放逐的屈原,情不自禁地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谫F州,他想起了流放夜郎(今桐梓縣)的李白,感嘆“我行更迢遞,千載同潛然”(《恩譴戌滇紀行》)。他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為白族修史。每到一處,往往借詠邊塞奇花異草,抒發(fā)政治熱情。他在《南枝曲》中,以生在“窮山絕域”而“絕世獨立”、自放清香的老梅自喻;在《山茶花》中,盛贊山茶花不畏嚴寒,“綠葉紅英斗雪開”的傲然風(fēng)骨。他在永昌看到“背日而開,與蜀葵相反”的唐婆鏡花,就慨嘆葵花向日,固然是忠臣的象征;唐婆鏡花背日而開,應(yīng)是諍臣的表現(xiàn)。諍臣往往受到謅媚佞臣的排擠和誣害,無恥小人又經(jīng)常喬裝成向日蜀葵,使人忠奸難辨,真假難分。在詠物之中,寄寓著自己正直的人格和理想。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楊慎在放逐期間,仍然關(guān)心人民疾苦,不忘國事。如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昆明一帶豪紳以修治?跒槊,勾結(jié)地方官吏強占民田,化公為私,斂財肥己,坑害百姓時,不僅正義凜然地寫了《海門行》、《后海門行》等詩痛加抨擊,還專門寫信給云南巡撫趙劍門,力言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閑置散者,欲謀利自肥而倡此議”,請求制止如此勞民傷財?shù)乃^水利工程。

  嘉靖五年(1526年),楊廷和患病,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楊廷和非常高興,病也就好了。楊廷和病愈后,楊慎又返回永昌。聽說尋甸的安銓、武定的鳳朝文作亂,便率領(lǐng)家僮和步兵一百多人,快速趕到木密所,與副使張峩用計擊破叛軍,平定叛亂。

  嘉靖八年(1529年),楊廷和在新都去世,年七十一。楊慎請求巡撫歐陽重替他請命回鄉(xiāng)葬父,獲準后趕回新都治喪。此后,或暫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員善待。

  朱厚熜因大禮議之故,對楊廷和、楊慎父子極其憤恨,常問及楊慎近況,大臣則回答楊慎“老病”,朱厚熜才稍覺寬慰。楊慎聽聞此事,更加放浪形骸。?v酒自娛,游歷名勝!稑犯o聞》稱他“暇時紅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令諸妓扶觴游行,了不為愧。”終朱厚熜一世,六次大赦,楊慎終不得還,按明律年滿六十歲可以贖身返家,但無人敢受理。

  楊慎年近七旬時,曾返回瀘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撫派四名指揮將其押解回永昌。

  卒于戍所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8月8日),楊慎在戍所逝世,時年七十二歲。臨終時,他還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勉勵后人。楊慎去世后,當(dāng)時巡撫云南的右副都御史游居敬命人為其殯殮入棺,還葬故鄉(xiāng)新都。

  嘉靖四十年(1560年)冬,楊慎附葬于父楊廷和墓旁。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追贈楊慎為光祿寺少卿。明熹宗天啟(1621年—1627年)年間,追謚‘文憲“。

  主要成就

  文學(xué)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鄉(xiāng)”、“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nèi)》表現(xiàn)別情思緒,深摯凄婉。

  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余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睌⑹鲎约阂虿w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xiàn)了對人民疾苦的關(guān)懷!逗?谛小芳啊逗蠛?谛小方衣逗兰澋刂鞴唇Y(jié)地方官吏,借疏?谡继锓仕。他在詩中指出,“疏浚?阢y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nóng)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云南風(fēng)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逗oL(fēng)行》寫了下關(guān)的風(fēng):“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fēng),沖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睔鈩菪蹅ィ欣做f鈞之力。而《龍關(guān)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睂懚R股,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當(dāng)他來到有川南勝景之稱的西昌瀘山,看到這里的美景與火把節(jié)的盛況后,在此吟出了名句《夜宿瀘山》:“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guān)。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dǎo)“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fù)古風(fēng)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fēng)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fēng)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fēng)范。《于役江鄉(xiāng)歸經(jīng)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姚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笔惆l(fā)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暢想駛?cè)腴L空銀河,意境優(yōu)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稘h雜事秘辛》事皆淫艷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規(guī)勸正德皇帝“偏聽生奸,獨任成亂”,以“古之圣人必謀于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峣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譚苑醍醐》八卷亦皆考證之語,與《丹鉛錄》大致相出入,而亦頗有異同。引《水經(jīng)注》載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監(jiān)孟琰據(jù)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渭水漲,攻琰營,臣作橋越水射之。橋成,遂馳去”。此事《三國志.諸葛亮傳》不載,可補史闕。

  楊慎在文學(xué)上既講求文法,主張詩文用字要有來歷,又反對極端的復(fù)古主義;反對詩史說;偏愛李白,亦好杜甫,對李白的身世進行了有價值的探討。又辨李白為蜀之彰明人,歷引其《上裴長史書》與《悲清秋賦》及諸詩句,以證《唐書》稱白為隴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類,考訂辨論,亦多獲新解。

  儒學(xué)

  ·揭示理學(xué)和心學(xué)都存在的弊端

  楊慎說:騖于高遠,則有躐等憑虛之憂;專于考索,則有遺本溺心之患。故曰:“君子以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故高遠之弊,其究也,以六經(jīng)為注腳,以空索為一貫,謂形器法度皆芻狗之余,視聽言動非性命之理,所謂其高過于大,學(xué)而無實,世之禪學(xué)以之。考索之弊,其究也,涉獵記誦以雜博相高,割裂裝綴以華靡相勝,如華藻之繪明星,伎兒之舞呀鼓,所倡其功倍于(而效)小,學(xué)而無用,世以俗學(xué)以之。

  “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本為《中庸》所謂,但宋儒中,朱熹主張以究理問學(xué)為主,提倡研讀經(jīng)傳,一依圣賢遺教去做,有偏重于“道問學(xué)”的傾向,陸九淵譏評其支離破碎;陸九淵主張學(xué)者從經(jīng)典中解脫出來,求諸本心,認為“學(xué)苛知本,‘六經(jīng)’皆我注腳”,有“尊德性”的傾向,朱熹斥責(zé)其盡廢講學(xué)。自南宋朱、陸相爭以來,兩家之學(xué)漸成水火之勢,“宗朱者詆陸為狂禪,宗陸者以朱為俗學(xué),兩家之學(xué)各成門戶,幾如冰炭矣”。這對儒學(xué)發(fā)展影響甚大,誠如程敏政所說:“朱、陸之辨,學(xué)者持之至今!淞髦劣谧鸬滦、道問學(xué)為兩途,或淪于空虛、或溺于訓(xùn)詁,卒無以得真是之歸。此道所以不明不行!

  楊慎在這里則對朱、陸都進行了批評,指出陸學(xué)之弊在于“以空索為一貫”,趨簡憑虛而入于禪,“學(xué)而無實”;朱學(xué)之弊在于“以雜博相高”,遺本溺心而流于俗,“學(xué)而無用”。在他看來,“經(jīng)學(xué)之拘晦,實自朱始”,“新學(xué)(此指象山心學(xué))削經(jīng)鏟史,驅(qū)儒歸禪”,兩者對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和儒學(xué)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這樣,楊慎便全面否定了宋儒所倡通學(xué)。

  對于當(dāng)世流行的“道學(xué)”(即理學(xué))和“心學(xué)”,楊慎亦持全面否定態(tài)度。他說:“道學(xué)、心學(xué),理一名殊。明明白白,平平正正,中庸而已矣。更無高遠亢(言)妙之說,至易而行難,內(nèi)外一者也。被之所行,顛倒錯亂,于人倫事理大戾。顧巾衣詭服,闊論高談,飾虛文美觀而曰:吾道民、吾心學(xué),使人領(lǐng)會于渺;秀敝g而不可琢磨,以求所謂禪悟。此其賊道喪心已甚,乃欺人之行、亂民之儔,圣王之所必誅而不以赦者也,何道學(xué)、心學(xué)之有?”他認為儒學(xué)本是“明明白白,平平正正”,“內(nèi)外一者也”,但承襲宋儒之學(xué)風(fēng)而流行于明世的所謂“道學(xué)”、“心學(xué)”,盡管名稱不一,形式有異,而其實都是只知“闊論高談”、“虛飾文詞”,只說不行,“教人領(lǐng)會于渺;秀敝g而不可著摸”的空洞無用之物。其惡果,一是欺世,二是亂民,故皆為“圣王之所必誅而不以赦者也”。如此之“道學(xué)”、“心學(xué)”,根本背離了儒學(xué)的基本精神。

  ·指出心學(xué)“削經(jīng)鏟史,逃儒歸禪”,又點示理學(xué)同禪學(xué)也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如其指出朱熹《中庸章句》所引程頤“活潑潑地”之類的話就是以佛家語錄入章句,他說余嘗評之曰:《說文》之解字,《爾雅》之訓(xùn)詁,上以解經(jīng)、下以修辭,豈不正大簡易!了螘r,僧徒陋劣,乃作語錄;儒者亦學(xué)僧家作語錄……欲求易欲,反為難知;本欲明經(jīng),適以晦道矣!甚者因陋就簡,以打乖筋斗入詩章,以閉眼合眉入文字,曰:我所述程朱之說,道理之談,辭達意而已,不求工也。噫,左矣!這里所說的“以打乖筋斗入詩章,以閉眼合眉入文字”是陳獻章(白沙心學(xué))所為?梢,在楊慎看來,“學(xué)禪家”而導(dǎo)致儒學(xué)之“理”難知,圣道幾晦,實是程朱理學(xué)和陸王心學(xué)的通病。

  此外,楊慎認為,莊子所謂“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乃切要之言,丘長春所謂“世間之事尚不能究,況天下之事乎”乃正論。而邵雍、朱熹論天則是強不知為知,實為“妄說”。他說:“古論天文者,宣夜周髀渾天之書,甘石洛下閎之流,皆未嘗言。非不言也,實所不知也。若邵子、朱子之言,人所不言,亦不必言也;人所不知,亦不必知也!崛斯滩怀鎏斓刂猓我灾熘婷婺繗e?且圣賢之‘切問近思’,亦向必求知天下之事耶?”他還對宋儒鬼神之論予以批判,指出朱熹對《中庸》所謂“鬼神為德”之解有悖儒家作書之旨,曰:“宋儒解‘鬼神’二字,支離太甚,既以‘二氣’言,又以‘造化’言;……既曰‘人物’,又曰‘造化之跡’。則有形有聲,視之可見,聽之可聞矣,豈不與《中庸》背馳矣?且《中庸》一書,本是平常之理,而引之高深虛地文字,又豈子思作書之旨乎?……故朱子引程、張‘二氣’、‘良能’、‘造化之跡’諸說,移以解《易》之‘鬼神’則可,解《中庸》之‘鬼神’則不可!彼,楊慎譏笑宋儒“雜博”、“支離”、“割裂”,如同“伎兒之舞迓鼓”,既“無古人之學(xué),而效古人之言,如村人學(xué)官衙鼓節(jié)也”。如此,不流入禪,借助于佛家之言以裝飾門面,又怎么可能呢?

  ·對陽明心學(xué)有所批判

  楊慎借云南副使陳夢祥《六經(jīng)》“一字一義皆圣賢實理之所寓,實心之所發(fā)”的話,職責(zé)陳獻章“六經(jīng)皆虛”論實“非圣人之蘊”,乃“佛者幻妄之意”。他說:“儒教實,以其實天下之虛;禪教虛,以其虛天下之實。陳白沙詩曰:‘六經(jīng)緣在虛無里’,是欲率古今天下而入禪教也,豈儒家之學(xué)哉!”楊慎更怒斥王陽明為“霸儒”、“儒梟”,批評其以儒為表、以佛為里,證性見心、“驅(qū)儒歸禪”,背叛了儒家的經(jīng)義,說:“邇者霸儒創(chuàng)為新學(xué),削經(jīng)劃史,驅(qū)儒歸禪,緣其作俑,急于鳴儔, 俾其易人,而一時奔名走譽者,……靡然從之!彼衷⑶f于諧地對人們何以會對陽明心學(xué)“靡然從之”作了分析,引其友之語道: 余友蔣兆暈芝善戲語而有妙理,嘗論講學(xué)之異曰:“宋儒‘格物致知’之說,久厭聽聞,‘良知’及‘知行合一’之說一出,新人耳目。如時魚鮮筍,肥美爽口,盤肴陳前,味如嚼冰,蟻而厭飫,依舊是鵝鴨菜疏上也。又如真旦看厭,卻愛裝旦;此北《西廂》聽厭,乃唱南《西廂》。觀聽既久,依舊是真旦、北《西廂》出也。公多與辯,但徐徐俟之!

  ·對集理學(xué)之大成的朱熹批判最多、最烈

  楊慎不僅從學(xué)術(shù)、思想的諸多方面批評朱熹,如在《陳同甫與朱子書》中譏朱熹自立門戶,在《文公著書》中責(zé)朱熹“違公是遠情”,在《俗儒泥世》里中斥朱熹“迂”,在《大招》、《禹碑》、《大顛書》中批評朱熹文學(xué)藝術(shù)上的失誤,在《圣賢之君六七作》中指出朱熹史學(xué)上的紕漏。如何等等,難以詳述,而且,他更一針見血地揭示道:朱熹之學(xué)“失之!保笆е畬U,一騁意(己)見,掃滅前賢”,用其自己的理學(xué)思想來詮釋儒家經(jīng)典,否定漢唐諸儒經(jīng)說,以確立其自己的思想權(quán)威,而后儒不察,‘失之陋’,‘失之陋者,惟從宋人,不知有漢唐前說也’,只能仰朱熹之鼻息了:“高者談性命,祖宋人語錄;卑者習(xí)舉業(yè),抄宋人之策論”。這必然要導(dǎo)致“經(jīng)學(xué)之拘晦”。

  在《云南鄉(xiāng)試錄序》中更揭示陽明集心學(xué)之大成,鼓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諸說造成了明代中后葉知識界的空疏淺陋,謂:“今士習(xí)何如哉!其高者凌虛厲空,師心去跡,厭觀理之煩,貪居敬之約,漸近清談,遂流禪學(xué)矣。卑焉者則掇拾叢殘,誦貫酒魂,陳陳相因,辭不辨心,紛紛競錄,問則口,此何異叟誦詩、閽寺傳令乎?究高者既如此,卑論者又如此,視漢唐諸儒且恧焉,況三代之英乎!”

  著述

  楊慎一生刻苦學(xué)習(xí),勤于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學(xué)家。他不僅對經(jīng)、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無所不通,而且對天文、地理、生物、醫(yī)學(xué)等也有很深的造詣。如他任翰林時,明武宗朱厚照問欽天監(jiān)及眾翰林:“星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眾張口結(jié)舌,無以對答,獨楊慎從容對曰:“柳星也”,并歷舉《周禮》、《史記》、《漢書》等文獻資料加以說明。他預(yù)修《武宗實錄》,事必直書,不為尊者諱。他在長期流放中,仍然“好學(xué)窮理,老而彌篤”(《明史.楊慎傳》)。在云南永昌邊塞荒涼地區(qū),盡管圖書資料奇缺,升庵仍嗜書成癖,“書無所不覽”,經(jīng)常對人說:“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yè),當(dāng)自學(xué)問中來!保ā睹魇.何孟春傳》)他認為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閱”,從親身經(jīng)歷中獲得知識;二是依靠“載籍”,從別的記載和書籍中取得。因此,他不僅刻苦讀書,手不釋卷;而且每到一處,就對當(dāng)?shù)仫L(fēng)俗民情進行調(diào)查了解,努力學(xué)習(xí)當(dāng)?shù)孛褡逭Z言,從親身經(jīng)歷與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知識。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僅憑自己苦學(xué)、實踐、記憶,在滇南時就寫出了不少筆記、選本以及許多注釋性書籍。如《南詔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慎候記》、《南中志》、《滇載記》、《記古滇說》等書。據(jù)《升庵楊慎年譜》的記載,楊慎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種。所以,《升庵外集》序稱:“國初迄于嘉隆,文人學(xué)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薄睹魇贰繁緜髟唬骸懊魇烙浾b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書法

  楊慎工于書法,王世貞《國朝名臣遺墨跋》稱楊慎“以博學(xué)名世,書亦自負吳興(趙孟頫)堂廡”。朱昌頤《跋楊升庵詩扇》也說:“書法尤超邁絕倫,至今滇南尚多留刻”。其書論主要見于《墨池瑣錄》、《升庵書品》、《法帖神品目》等。

  繪畫

  楊慎亦善寫蘭。王文治《楊升庵畫蘭長卷跋》稱:“楊升庵畫蘭卷子(長至四丈),疏密反側(cè),朝煙晚露,皆能畢肖其形!逼洚嬚撚小渡之嬈贰贰ⅰ睹嬌衿纺俊返。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賞析08-05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翻譯賞析09-30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及賞析02-10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及賞析06-17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注釋、賞析02-27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試題閱讀及翻譯賞析06-13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明代05-19

臨江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