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課堂教案實錄
《風箏》是我很喜歡的一篇作品,我一直想詮釋它,我想借此引導學生探究魯迅深沉博大的思想,獲得豐厚的人生教益。所以,我覺得這篇文章能否上成功,取決于學生對魯迅思想的了解。因此,在上課之前,我簡單梳理了一下魯迅的核心思想,作為同學們研究學習的藍本。
一、走近魯迅──牽住那一根線
1、關(guān)于“人”的問題:
魯迅始終抓住“人”這個軸心,他最關(guān)心的是“人”的地位與真實處境。在《燈下漫筆》中,先生尖銳地揭示了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中國人向來就沒有掙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敝袊鴰浊甑臍v史,也就是“暫時做穩(wěn)奴隸與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鞍讶水斪魅,還是使人成為奴隸”,是區(qū)分傳統(tǒng)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基本的價值標準和尺度。魯迅總是警惕某個思想的原始教義,是促進人自身的解放,還是助長人的奴化。可以說,對人獨立精神的渴望,對人被奴化的危險的警惕,構(gòu)成魯迅思想的兩個基本側(cè)面。
2、關(guān)于主奴一體化:
魯迅認為:中國國民的惡劣性在于主奴相通,“專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做主子時以一切別人為奴才,則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濒斞赋3@Щ筮^去共同反對奴隸制的戰(zhàn)友,如今儼然以“權(quán)威”自居,壓制起年輕人來了。他引用《論理學的根本問題》中的一段話:“凡是人主,也容易變成奴隸,因為他一面既承認可做主人,一面就當然承認可做奴隸,所以,威力一墜,就死心塌地,俯首帖耳于新主人之前了!薄凹纫斨髯,奴役別人;又要當奴,被別人奴役。”這就是中國人的奴性,但奴性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和他的主子性合在一起的。阿 Q 在趙太爺面前是奴才,但在小尼姑面前還是要做主子的!坝袡(quán)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奴性十足!敝袊髋难杆俎D(zhuǎn)化,關(guān)鍵在于一個權(quán)字──有權(quán)就是主子,沒權(quán)就是奴才。
3、關(guān)于話語霸權(quán):
在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之下,中國出現(xiàn)三種類型的人──主子、奴才、奴隸。但這三者又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權(quán)力中心就是真理中心,權(quán)力中話語就成了語言的霸權(quán)。在中國,“皇帝所誅者,逆也;官兵所剿者,匪也;劊子手所殺者,犯也!濒斞刚f:“中國沒有真正的逆、匪、犯,所有的稱謂都取決于權(quán)力者的意志!薄犊袢巳沼洝分杏幸痪湓,“總之,你就不能說話,你一說你就錯!闭Z言霸權(quán)在中國最極端的形態(tài)就是指鹿為馬。
4、關(guān)于中國人的健忘:
健忘的原因有幾個:一個是權(quán)力壓制;一個是精神勝利(阿 Q 精神);一個是精神奴役。在《墳》中的《春末閑談》中魯迅講到了細腰蜂,它用毒針,向小蟲身上一戳,小蟲麻木不動了,但還活著,處于不死不活的狀態(tài),細腰蜂便慢慢一口口不慌不忙地吃掉它。細腰蜂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有麻醉劑。魯迅說,細腰蜂解決了歷代統(tǒng)治者最大的難題,因為統(tǒng)治者都要別人做牛做馬,但人們一做事情便有思想、便要反抗,最好是既能當奴隸,又沒有思想,或者說保存運動神經(jīng),卻沒有感覺神經(jīng),細腰蜂正起了這個作用。
5、關(guān)于魯迅式的無路可走:
魯迅的“無路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絕望,而絕望其實就是看透了。魯迅先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人的奴隸化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感到絕望之后,又幾乎以同樣的理由粉碎了西方文化的種種神話。西方的物質(zhì)文明和科學民主確有積極的一面,但對物質(zhì)與科學理性的過分崇拜,將導致人的內(nèi)面精神的喪失,使人淪為物質(zhì)的奴隸。而當人們把民主變成眾數(shù)崇拜時,必“借眾以凌寡,托言眾治,壓制尤烈于暴君”從而形成“以獨制眾者古,以眾虐獨者今”的歷史循環(huán)。魯迅繼空間上否定希望之后,又從時間的角度否定了未來。先生說,“曾經(jīng)闊氣的要復(fù)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xiàn)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所以,未來的黃金世界,仍然有矛盾,沖突,斗爭,仍然要流血,有奴役、有殺伐。所以,魯迅說,從來就沒有至善至美,極境就是絕境。魯迅還粉碎了“過去”的種種神話。比如,魯迅先生有一篇《死后》,寫人死了,但什么都來了,生意都做到棺材里,他借此告訴我們,死亡并不是人事災(zāi)難的結(jié)束,而是更大痛苦與荒謬的繼續(xù)。魯迅堵住了一切精神的避難所。無路可走很多時候表現(xiàn)為兩難選擇。
二、走進《風箏》──解剖這一個風箏
師:《風箏》是魯迅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多年來它像風箏一樣飄揚在思想的天空,給人們無限的啟發(fā)和深思。下面請一個同學友情朗讀一下,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有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感悟。
生:(朗讀課文)
師:讀得怎么樣?同學們評一評。
生:讀得不錯,但還可以更好一些,我說的是情感處理上。
師:好,具體說一說。
生:比如,前面要讀出初見風箏的驚異,沉靜在故鄉(xiāng)春天美夢里的迷醉,還有后來禁止小兄弟放風箏的粗暴、得意,醒悟之后的悲哀,最后,躲避到現(xiàn)實中的茫然無措,都要詮釋出來。
師:“前面、還有、最后”思路清晰,說得不錯,你找一段來嘗試一下,給我們做一個示范。
生:好,我讀魯迅精神虐殺的那一段。(生讀)
師:(掌聲)同學們的掌聲說明了一切,可以說,你把自己融入了作品,讀出了作者由憤怒到得勝的感情,讀出了自己的體悟。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做好評論的準備。
生:我有感悟──一切景語皆情語。比如,魯迅用兩個季節(jié)來寫自己的心情,F(xiàn)實中冬季的肅殺,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所以,當作者看到天上的風箏,馬上就隨著風箏的絲線,被拉到故鄉(xiāng)的溫暖和春光里去?墒,回憶并不讓人欣喜,反而激起了作者精神虐殺弟弟的懺悔,于是,作者反而要躲到嚴冬里去,可是──可是嚴冬卻正給我很多寒威和冷氣。
生:我覺得這個應(yīng)該是魯迅思想中的“無路可走”的體現(xiàn)。“我暫時”沉浸到故鄉(xiāng)的春光里去,但“精神虐殺”讓“我”懺悔,于是竟然要躲到嚴冬里去。這個反?梢姟拔摇睉曰谥睢5F(xiàn)實中嚴冬給我的“寒威和冷氣”,似乎說明現(xiàn)實中這樣的精神虐殺無處不在!
師:說的不錯,回憶中有精神虐殺,現(xiàn)實中有社會虐殺。作者在兩個季節(jié)里游走,可是最終又無路可走,這是一個兩難境地,魯迅對生活的認識,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比如祥林嫂魂靈的有無,比如《記念劉和珍君》的“記”與“不記”,比如魯迅對青年的熱望和絕望。
生:我也談感悟。我覺得應(yīng)該看到文章中的對比,比如剛才現(xiàn)實的冬天和回憶中的春天對比。其中還有異地和故鄉(xiāng)的對比。然后,就是弟弟和哥哥的對比。
師:什么時候的弟弟和哥哥對比?
生:小時候的弟弟和哥哥有對比,長大后的弟弟和哥哥也有對比。
生:因為作者寫的是兩個時段的弟弟和哥哥,所以,我覺得弟弟自身也在對比,哥哥自身也在對比。
師:說的好,再具體一點。如果說,哥哥是一個精神虐殺者,那么,弟弟就是一個──
生:弟弟就是一個受虐者。就是說,我們還可以把兩兄弟的對比,看成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對比。
生:我覺得這里有問題。作者沒有必要把這件小事擴大化,甚至把它提高到精神虐殺的層面,我覺得好象有點小題大做。因為這是兄弟兩個人的事,而且哥哥是為了弟弟好。
師:你認為是小題大做,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見解。
生:我把它看成是“以小見大”。作者表面上好象只是寫個人的恩怨得失,甚至是良心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它正是通過具體、形象、真實的事件,反映重大的社會問題。
師:反映什么重大的社會問題?
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精神虐殺問題,這是一個社會性問題。我開始也覺得是小題大做,后來又想,或許正是類似我們這種對精神虐殺的熟視無睹,才促使作者要小題大做呢!
師:分析得好,分歧就在這里,我們不妨通過這個話題深入進去,看看作者怎樣寫精神虐殺?為什么要寫精神虐殺?作者發(fā)掘精神虐殺的社會意義又是什么?
生:通過對比來寫精神虐殺。小兄弟最喜歡放風箏,而我認為這是笑柄,可鄙的。因為我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的玩意,大人和小孩之間總是有代溝!
師:呵呵,其實這兩個人年齡相差還不到十歲,不過,由于作者的老成,這里確實有一個成人思維和孩子思維的問題。前天,我兒子要我?guī)缴止珗@去,我說:“到森林公園有什么用?”兒子說:“好玩!”我思考這兩句話發(fā)現(xiàn):成人思維常常是“有用沒有用”,孩子的思維卻是“好玩不好玩”!坝杏脹]用”關(guān)注功利性,是“物欲”的問題;孩子的“好玩不好玩”關(guān)注自然性,是人的“天性”問題。比如《射雕》中的郭靖,就比《神雕》中郭靖有趣得多,賈寶玉認為小女孩子都是水做的骨肉,都是寶珠,但結(jié)了婚(就是成年了),就變成了死魚眼珠,道理就在這里。甚至魯迅自己也是這樣,百草園里貪玩破壞的魯迅,和雙喜偷羅漢豆的魯迅,和潤土捉鳥的魯迅,到現(xiàn)在成了精神虐殺小兄弟的魯迅。好,還是讓我們回到文本,看看小兄弟天性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生:、小兄弟“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竟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币粋靜的神態(tài),兩個動的細節(jié),就淋漓盡致的寫出了他對游戲的濃厚興趣。
生:不僅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我”推開門,果然發(fā)現(xiàn)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边@個情景讓我們看到小兄弟工作很專注,很細心,而且擅長鉆研,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
師:呵呵,沒有槍,沒有炮,“我”就自己造!小兄弟真是一個努力創(chuàng)造的好孩子。
生:還有,“大概十歲內(nèi)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似乎正需要一些活動來改變一下身體狀況,說不定這個孩子的病態(tài),正是作者管束的結(jié)果呢!所以,我覺得作者很殘忍,完全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殺。
師:可是,作者是為了讓小兄弟有出息啊?
生:我認為作者的“出息”觀有問題。他認為“出息“就是掙大錢、做高官、成大名,總之,就是要出人頭地,光耀門楣。
師:你認為魯迅也這樣惡俗?
生:不是惡俗,而是生活所迫,或者是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
師:能不能結(jié)合魯迅思想,深入探討。比如魯迅的身世。
生:我覺得魯迅既是一個施虐者,也是一個受虐者。生活中他飽受冷眼和嘲弄,然后,就很自然地去虐殺別人。
師:有道理,魯迅經(jīng)歷了祖父入獄、父親病死、親人變臉的煉獄,家道中落讓他徹底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在當鋪和藥店之間游走,更讓魯迅嘗盡了冷眼和嘲弄。魯迅確實是一個“受虐者”,正因為受虐,所以,他才迫切的希望弟弟要出息,所以,才精神虐殺弟弟。
生:我不同意老師的觀點,因為這種解釋把魯迅虐殺中的“丑惡”美化了,而魯迅恰恰是要解剖自己靈魂中的“惡”,這種“惡”甚至就是前面的“主奴一體”。在別人面前做慣了低聲下氣的奴才,也要在更弱者面前充當一回“主子”。
師:呵呵,贊成同學們的觀點,就讓魯迅做一回惡人吧!魯迅曾說過:“我的確時時在解剖別人,但我常常更無情的解剖自己!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精神虐殺的具體經(jīng)過,然后,分析魯迅所說的兩個解剖。
生:先寫小兄弟看見“我”的惶遽心理。而“我”儼然是一個粗暴的封建家長,折、擲、踏之后,傲然走出,窮形盡相,栩栩如生。
生:還有,“我得到完全的勝利,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边@個“我”只關(guān)心自己的權(quán)威有沒有得到維護,至于小兄弟的絕望,我沒有留心,也不會去留心。
師:可以說,魯迅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剛才有個同學說,哥哥主觀上為了小兄弟好,不許他放風箏,這究竟算不算一種虐殺?
生:應(yīng)該是虐殺,而且作者對自己的虐殺還進行了解剖。
師:怎么解剖?
生:觀念落后,作者認為放風箏沒出息。
師:呵呵,中國式的出息觀,完全是儒家的毒害。
生:文中說“論年幼”,我贏得了當然的勝利。可見這是家長制思想,長兄為父,弟弟就該聽我的。
師:封建等級制的毒害。
生:還有,從“氣力”上來說,這是一種強者邏輯,是強者對弱小者的控制和支配。
師:這就是魯迅說的“權(quán)力中心即真理中心”,權(quán)力者掌握了話語權(quán),說你壞你就壞,不壞也壞。
生:教育觀念落后──后來,作者讀到“玩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天使!辈虐l(fā)現(xiàn)阻止孩子玩,就是對孩子的精神虐殺。
師:現(xiàn)代知識的缺陷和封建思想的濃厚,應(yīng)該是互相的。正因為這樣,所以作者才理直氣壯地虐殺弟弟。那么,長大之后呢?
生:當“我”重提舊事,小兄弟說“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的笑著說,就好象旁聽著別人的故事。”這地方,人物著墨不多,但卻寫出了各自的心理與性格。
師:什么心理和性格?生:哥哥能夠深刻反省自己,勇敢地解剖自己,然而,弟弟卻早已經(jīng)淡忘。
師:魯迅嚴厲地解剖自己,因為他對精神虐殺弟弟的一幕,有了一種靈魂的罪感,并且深切的懺悔。但同時,魯迅也在解剖弟弟,因為被虐殺者并不認為自己被虐殺,反而把兄長的粗暴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fā)現(xiàn),就木然地接受懲罰;然后,忘得一干二凈。
生: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應(yīng)該也是虐殺者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比如陳獨秀的麻木退讓,使得蔣*石大膽妄為,以致大肆屠殺。《五人墓碑記》中的幾個英雄“發(fā)奮一擊,卻能使大閹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促發(fā)!
生:弟弟的麻木,除了自己認為理虧之外,還有哥哥強權(quán)的壓制,還有可能就是弟弟自己的精神麻醉。這是魯迅所論述的中國人為什么健忘的幾個原因,我認為小兄弟是兼而有之。
師:呵呵,分析得好。確實,魯迅對小兄弟的解剖是很有深意的,先生痛感國人麻木不仁,因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么,因為小兄弟的完全忘記,導致自己口頭上的道歉,行為上陪弟弟放風箏的愿望都無從實現(xiàn),心里的大石頭要一直墜下去,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生:(沒有人主動回答)
師:我們可以從魯迅這樣做的動機,小兄弟如果接受道歉的結(jié)果等方面來考慮。
生:魯迅的動機是“討他的寬恕”。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魯迅懺悔之深,另一方面是自我麻醉。
師:懺悔之深,我們早有說法。自我麻醉怎么解?
生:因為精神虐殺的傷害已經(jīng)造成,原諒只是形式上的東西,于事無補。如果小兄弟原諒了“我”,也就是受虐者原諒了施虐者,那么,只能讓施虐者心頭的石頭落地,而對受虐者來說,幾乎沒有價值也沒有。
師:呵呵,很有道理,就是說,哪怕弟弟原諒了自己,但這注定是一只斷了線的風箏!施虐者的心靈還是沒有辦法得到救贖!因為那個風箏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了,是嗎?
生:對。魯迅這樣寫,還要堵住自己阿 Q 式的精神麻醉,堵住自己的靈魂逃避,魯迅重又回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因為,大石頭仍然墜著,只有面對。
生:我來補充一下,這個“只有面對”,是不是還暗含著現(xiàn)在仍然是一個精神虐殺的時代,每個人都逃脫不掉,所以,只有面對。
師:說得好,每個人都在虐殺,但同時也被別人虐殺。所以,這個懺悔注定沒有辦法實現(xiàn),因為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在這里作者把個體的精神虐殺,放到社會大背景中來,使得批判更有力量。
生:老師,因為主奴的一體,我們能不能說,在某種層面上,魯迅和小兄弟也是一體的。因為我在小兄弟的身上,似乎看到了魯迅被虐殺的情景。
師:呵呵,有道理。我想起了一首詩。好象是臧克家的《三代人》:“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流汗。爺爺在土里,葬埋!睂懙氖侨,其實就是一代農(nóng)民的寫照,今天在土里玩耍的孩子,有一天就會在土里流汗,有一天也會在土里葬埋。這里的魯迅和小兄弟,當然也可作如是觀。通過《風箏》,同學們對魯迅的思想,已經(jīng)有所了解。對于魯迅的寫作風格,我還想聽聽同學們的看法。
生:有人說,魯迅的文章憂憤深廣,我十分認同!皯n憤深廣”概括了魯迅文章的四個方面,可謂不刊之論。
生:我覺得魯迅的文風和杜甫特別相似,也是沉郁頓挫。
師:有意思,說來聽聽。
生:我就感覺到這兩個人都憂國憂民,下筆沉雄渾厚,而且都特別苦大仇深的!
生:(學生大笑)
師:說得很好!魯迅的文章寄托深遠,沉郁頓挫,充滿曲折。拿《風箏》來說,先由冬季肅殺蒼涼的心境,轉(zhuǎn)入故鄉(xiāng)春天季節(jié)風箏的溫馨,這回憶是美好的,但“驚異”未及細嘗,“悲哀”就襲上心頭,這是一折。哥哥精神虐殺弟弟,“我”當時得意,也并不放在心上,但時隔多年,竟然感到分量,壓迫自己的心,這又是一折。為了補救,“我”設(shè)想種種方式,以為可以得到寬恕,也認為能得到寬恕,從此寬心,結(jié)果卻于事無補,這又是一折;貞浿懈械街貕,于是逃回到現(xiàn)實,但現(xiàn)實寒威和冷氣使心頭的重壓更加厲害,這又是一折。魯迅就是用這樣的沉郁頓挫、憂憤深廣的筆調(diào),始終關(guān)注著“人”,警惕抨擊一切奴化人的行為,倡導“人之為人”的自由精神!只有真正走進魯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深邃和博大,只有真正走進魯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犀利背后的溫情和絕望!可以說,只要你了解他,你就會鐘愛他,就會把他作為人生的向?qū)Ш途竦穆窐?
三、走進心靈──放飛風箏
師: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魯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認識價值,我們現(xiàn)在不妨放飛風箏,來談?wù)劇熬衽皻ⅰ边@個話題,你們認為生活中,那些行為是精神虐殺?
生:隱私權(quán)被侵犯。
生:對民工的歧視和排斥。
師:眼睛能看到地底下,好。
生:公務(wù)員報考限定身高,我覺得也算精神虐殺。
師:一切的不平等,或是對“人”自由精神的抑制,都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殺。
生:宣傳輿論的偏向,使公眾失去了知青權(quán)。
師:呵呵,這就是話語霸權(quán)。想一想,社會上還有哪些在愛的名義下的精神虐殺?
生:為了子女的終身幸福,父母包辦子女的婚姻。
生:送溫暖的時候,讓“被溫暖者”者拋頭露面地宣傳。
……
師:說的很好。想一想,你們精神有沒有被虐殺過?
生:父母設(shè)計好人生道路,讓我去走。我覺得這是對我的精神虐殺。
師:因為父母的設(shè)計,讓你失去了自由地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權(quán)利。
生:應(yīng)試教育擠占了我們的青春和快樂,讓我們的回憶成了灰色,我覺得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虐殺。
師:呵呵,金色的童年變成了灰色的夢魘,火熱的青春化為單調(diào)的數(shù)據(jù)。應(yīng)試教育虐殺人啊!
生:班主任公布我們的成績排名,老師不斷請家長,我認為也是恐嚇。因為那讓人感到羞愧,感到巨大的精神負擔,甚至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師:呵呵,我會幫同學們轉(zhuǎn)告的,希望他們注意方法。任何人都不能再精神虐殺了,哪怕是以愛的名義。懂得了精神虐殺決不是目的,我們還要保護自己的精神不受侵犯。那么,生活中,我們究竟該如何保持思想的明亮?如何高揚精神的大旗?如何維護思想的自由?如何促使生命的舒展?這節(jié)課結(jié)束了,但這個重要的命題,永遠不會結(jié)束,需要同學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回答。謝謝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同學們再見!
生:王老師,再見!
【《風箏》課堂教案實錄】相關(guān)文章:
《風箏》(魯迅)課堂實錄11-20
風箏魯迅課堂實錄10-01
魯迅風箏課堂實錄10-02
《勸學》課堂教案實錄11-13
《狼》的課堂教案實錄及評析08-26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案實錄08-19
課堂實錄簡評教案08-19
《窗前的氣球》課堂教案實錄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