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青山不老》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青山不老》,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以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為總目標,正確把握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本教學過程主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來學習課文。教學中我設計了“品讀奇跡——感受環(huán)境——品析老人”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挖掘,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和綠色山林的視頻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自學課文。
2.我國晉西北地區(qū)沙化現(xiàn)象以及植樹造林狀況的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質疑,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圖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相機介紹: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片,對比引導學生反思這里的一些地方現(xiàn)在已經不同了,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如詩如畫的山林。)
3.引發(fā)質疑:這樣的改變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看到這樣的奇跡,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個奇跡?)
4.導入: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梁衡走進晉西北,在課文《青山不老》中尋找答案。(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兩幅不同的圖畫,旨在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同時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研究問題的積極性。
二、自由讀文,自主學習
1.出示自學提示:
(1)用較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
(2)誰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的?(找出相關的段落用筆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自主讀文,結合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3.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檢測自學,突破字詞
1.抽生讀詞語:
肆虐盤踞險惡綠洲治理勁挺蕩漾領悟宏偉歸宿如臂如股風雨同舟三番五次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圖片用重點詞語概括。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面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交流學習生詞和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深入解析課文奠定基礎。
四、以文入情,品讀“奇跡”
1.過渡:青山為證,綠樹為憑。老人綠化造林,執(zhí)著地堅守著大山。那么,這位老人究竟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
2.指名學生匯報:
(1)出示:十五年啊,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僖龑W生想象:一畝約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一間教室五十平方米,三千七百畝相當于幾個我們教室那么大?四萬九千多個?梢娪卸啻蟀!從老人的事跡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的感受?
、谶@么浩大的工程,老人為創(chuàng)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多么令人敬佩!圖片帶著這種“了不起”的感情,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老人創(chuàng)造的這一奇跡呢?
、俪鍪荆捍巴馐菂⑻斓臈盍。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谶@景色美嗎?這個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想象,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壑笇Ю首x: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讀此段?(贊美、欣喜)齊讀。
、艹鍪揪渥樱簵顦洹⒘鴺,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山洪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⑤是啊,這是一片美麗、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青山。這還是一片怎樣的青山?(堅強、勇敢、生命力頑強。)
、摭R讀,讀出勇敢、堅強的語氣。
、咝〗Y:是啊,這不僅是一片美麗的青山,更是守住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們生存希望的青山!
設計意圖:充分讓學生來感悟文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特別注意在學生感悟后的悟讀深化,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讓學生感受“奇跡”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朗讀能力,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五、再讀課文,感受“環(huán)境”
過渡:這一奇跡究竟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
1.了解大環(huán)境。
(1)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結合注釋,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2)課件出示:“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崩斫膺@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想象:如果當時你在這情景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這真是讓人感到恐懼。)
(4)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險惡的地方,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2.學習第3自然段,了解小環(huán)境。
(1)院子里的小環(huán)境是怎樣的?
(2)盡管老人生活條件艱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奮斗者相繼離世,這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yǎng)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進行改造,是什么支撐老人在這里植樹造林、守候一生呢?
(3)出示:“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币龑W生說說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大小兩個環(huán)境,對比綠意盎然的山林景觀,促使學生在頭腦中深刻地感受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對奇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課文回顧,品析老人
1.作者對老人有什么看法呢?從文中找出來,齊讀課文第6、7自然段。
2.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3.“另一種東西”是什么東西?(“另一種東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創(chuàng)造的這片綠洲,實際上還包含著開辟山林、綠化家園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懷。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
4.“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5.人能像日月一樣發(fā)出光輝嗎?請大家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呢?是啊,老人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是老人執(zhí)著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6.“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边有什么是不會老的?
7.同學們,這位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地植樹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學到這里,相信大家又有很多的話想對這位老爺爺說吧,趕快拿起筆來寫寫吧!
課件出示:我想( )地對這位老爺爺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著這片樹林,我想大聲地告訴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學生積蓄了一節(jié)課的情感在這里噴薄而出,深深的敬意、信誓旦旦的承諾……相信會源源不斷地涌出。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七、拓展總結,升華感受
圖片引導學生反思:課文為什么以“青山不老”為題?
老人的生命與青山同在,青山是他的豐碑;老人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日月是他的獎章,有這樣的精神,青山還會老嗎?(不會。)齊讀最后一句話:青山是不會老的。
設計意圖:在深入理解老人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堅定信念,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讀最后一句話,起到升華情感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樣的奇跡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的?“青山不老”的含義是什么?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并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2.課堂動靜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交流: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老人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了奇跡?為什么青山是不會老的?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生通過默讀走進文本,思考問題,通過有感情的讀、悟,領會老人不屈的種樹精神,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情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完成了學習任務。
3.重視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能用自己的話進行理解概括,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
【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青山不老》】相關文章:
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燈光》03-30
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丁香結》03-30
部編版五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小島》03-30
部編版五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月跡》03-30
部編版五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慈母情深》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