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一、對教學本課的整體構想
1.教學過程確定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導入——力求新穎有趣,在整個活動中起導向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復習:與新課緊密聯(lián)系,為新課教學起鋪墊、溝通的作用。
第二階段:新授階段——是本課教學設計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關鍵。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了3個層次。
第一層次:教學例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知識,領會知識。
第二層次:教學例2,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果,教師起點撥引導作用。
第三層次:反饋練習,在學生的“找朋友”游戲中擊破本課的難點。
第三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設計練習時做到:a.目的明確、精心設計、科學安排;b.體現(xiàn)層次性、有坡度。第一層次:基本練習;第二層次:實踐性練習。
第四階段:課堂總結階段——納入已有知識結構,使知識形成完整體系。形式:發(fā)散性總結。
第五階段:延伸階段——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檢驗所學知識。
2.教學方法主要體現(xiàn)四個方面。
。1)以活動為主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本課以活動為主線,將導入、新授、練習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串起來,以活動促學習,以活動促思維。整堂課的活動分兩個層次:一個層次——觀摩活動、分組討論、同桌交流;再一個層次——借助直觀圖形、生活常識、模擬現(xiàn)實。
。2)溝通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為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確立基礎。
(3)“啟、扶、放”有機結合,靈活應用。以“啟”(啟發(fā)、點撥)為指導,又扶又放,扶放結合。其中例1以扶為主又適當放,例2以放為主又適當扶。
二、教學設計:
。ㄒ唬⿲
1、老師向學生介紹客人——“小貓咪咪”
2、咪咪問好,并說明要帶領大家去“文具超市”逛一逛。
3、要求學生帶好自備的1元3角錢,搭上“客車”出發(fā)。(音樂響起)
。ǘ┗顒舆^程
1、過關游戲。(電腦顯示來到文具店門口,門上顯示解“密碼”)
這時,教師讓學生自己決定進或退。在學生決定破解“密碼”后,電腦顯示三道復習題。分數(shù)是小數(shù)的基本,新課伊始,抓住新知的生長點,既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溫習了舊知,同時也為新知作鋪墊,更為學生的思維作了導向。
2、主要活動。(學生答對后,電腦顯示門開了,出現(xiàn)許多文具和它們的標價)
(1)師要求生每人挑選一件文具。這時,由咪咪發(fā)出疑問“這些都是什么數(shù)呀?”引導生思考回答本課的教學內容“小數(shù)”或“一位小數(shù)”。
。2)學生分小組活動——挑選文具。然后交流。
(3)教學0.1元。
a.根據(jù)學生挑選的“橡皮是0.1元”,引導學生回答:“1元有幾角?”“1角占1元的幾分之幾,也就是幾分之幾元?”學生回答后,教師借機告訴學生“還可以寫成小數(shù)0.1元!
b.讓學生跟讀兩遍。
c.說明0.1元表示十分之一元,0.1元的'小圓點叫小數(shù)點,寫在0的右下角。
。4)教學0.2元。
a.根據(jù)學生挑選的“鉛筆芯0.2元”,引導生回答:”應付多少錢?”
“2角占1元的幾分之幾,也就是幾分之幾元?”“還可以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
b.齊讀一遍。
c.讓學生說一說理由和0.2元表示什么。
(5)數(shù)學1.3元。
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帶的1元3角用元作單位的小數(shù)來表示,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6)思考:“你還可買什么?最多可買幾件?”
3.過關游戲.(買完文具后,電腦顯示門打不開)
。1).電腦顯示思考題。
a:1米有幾分米?
b:1分米用米作單位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shù)怎樣表示?
c:3分米用米作單位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shù)怎樣表示?
d:猜一猜小女孩的身高是幾米幾分米,用小數(shù)怎樣表示?
要求學生按照剛才的方法和獲得的知識,大家分組討論,作好記錄,然后派代表回答。
。2)顯示門開啟(學生歡呼)
。3)“乘車”回校。(音樂響起)同時教師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1、2,填書上,評講時演示,抽一兩題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2、P119/1、2,填在書上,然后互批,同時顯示標準答案。
3、補充練習(顯示過關游戲中的三道題,要求小數(shù)來表示)。
。ㄋ模┛偨Y.
回憶今天你認識了什么?(揭題)有些什么收獲?
。ㄎ澹⿲嵺`活動
1.要求學生課后統(tǒng)計本組“立定跳遠”成績,匯總時用一為小數(shù)來表示,并排出前三名。
2.要求學生在雙休日去商店購買生活用品。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隊列表演(一)”的具體情境,利用點子圖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2、經(jīng)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3、正確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橫式筆算,并選擇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
教學重點:利用點子圖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能結合點子圖正確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 橫式筆算。
習慣養(yǎng)成訓練點:
養(yǎng)成積 極思考、清晰表達、大膽質疑和認真傾聽的習慣。
教法:情境導入、多媒體輔助、直觀演示
學法:實踐操作、自主討論、同桌交流
主要教具: 多媒體、實物投影、練習題卡 、直尺
復習檢查:練習、反饋、展示
教學過程:
一、口算、復習舊知(通過口算復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相關知識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50 × 4 = 40 × 8 = 32 × 4 = 15 × 6 × 2
20 × 20 = 40 × 50 = 38 × 20 =
二、情景引入
1、(出示課件:隊列表演圖片和點子圖)這是一所學校在進行隊列表演,老師根據(jù)他們排列的隊形繪制出了相應的點子圖,在圖中你能找到數(shù)學信息嗎?(學生找出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數(shù) 學信息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你會列出算式嗎?
學生列式:14×12
師:說說你這樣列式的理由。
師:這樣的算式如何計算我們沒有學過怎么辦?
生:將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進行計算。
三、探究新知、個人學習、分享交流。
師:拿出老師發(fā)的點子圖,請你圈一圈,然后用算式表示出你圈的過程。
1、請學生分析點子圖和人數(shù)之間的關系。
2、引導學生利用點圖算出14×1 2的結果。
3、用算式表示圈的過程。
。1)、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 點子圖上圈出來,結合圈的過程將算式寫出來。
。2)、組內說說自己的方法。(要求說明白怎么圈的,怎樣列式,聽的同學要質疑)
教師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方法 ,準備班內交流。
。3)、班內展示學生的方法,由學生自己通過講一講說一說分享想法(實物投影、教師板書)
板書可能出現(xiàn)的`分法:
12×7×2 14×6×2
14×10+14×2 12×10+12× 4
……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進行口算,轉化成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連乘計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進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進行口算。
……
師:我們同學能將沒有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內容來解決問題,真棒!
3、課件出示課本P32表 格,引導學生理解。
。1)、老師這里有一個表格,結合點子圖你能看懂它嗎?
。2)、小組討論交流: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數(shù)與點子圖及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嗎?自學2分鐘,學生分享想法,在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師要做歸納與指導。(ppt)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出示題卡2)
。2)指名匯報學生的想法。
四、鞏固應用
完成題卡第2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14 × 12 = 168(人)
12×7×2 14×6×2
14×10+14×2 12×10+12×4
答:一共有168人參加隊列表演。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2、復習年月日相關的知識,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會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
3、明確時間的重要性,增強時間觀念。
導學案
自主預習整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1、我們認識了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學了24時計時法,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歸納:
年12個月 平年365天 閏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閏年( )天
日1日=( )時
時1時=(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頁第6題,說說怎樣想的?
(1)、3年=( )個月 24個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時是下午( )時
(3)、 展覽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從8:30到16:30,一天共開放( )小時。
交流合作
1、說一說時間單位的知識。
2、議一議有關時間知識的要點。
3、你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介紹一下你的學習經(jīng)驗。
4、你會計算起止時間和經(jīng)過的時間嗎?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組搶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會用什么方法記憶?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什么是普通計時法?什么是24時計時法?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說。
反饋測評1、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五第6 題:
小華每天早上7時30分到校,11時50分放學回家。下午2時到校,16時放學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長時間?
(1)先求上午在校時間:
。2)再求下午在校時間: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時間:
2、出示鐘面:
。1)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
。2)17:00開往長沙的火車現(xiàn)在開始檢票了,還有多少分鐘開車?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誤了時間,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握時間,時時處處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景,經(jīng)歷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過程。
2、體驗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多種方法,會比較簡單小數(shù)的大小。教學重難點:
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不同方法,并會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教具準備:
投影片(P4的情景圖)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在文具店里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這節(jié)課,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師出示下圖)
師:圖片中告訴我們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鉛筆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師:你能從中提出個數(shù)學問題嗎?生3:哪個文具店中的鉛筆盒便宜?
生4:要買書包應到哪個文具店去買???
師:同學們真棒,那么現(xiàn)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二、學習新知
。薄煟和瑢W們想一想,去哪個文具店中的買鉛筆盒便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師:誰能說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買,因為4.9元小于5.1元。師:你是怎樣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的呢?
。3)匯報交流。
生1:因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現(xiàn)在淘氣有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
同學們說幫不幫?(幫)
師:小淘氣想買一塊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買,同學們幫他選一家,好不好?(好)
。1)學生自己比較大小。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比較的?(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組自己練習。
2、到哪個商店去買?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生1:我學會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貨比三家
4.9元○5.1元
、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引導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會有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時卡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國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電話:康夫一家買了第二天8時的飛機票,約小婧一家在飛機場等?墒堑诙煲辉缧℃阂患以跈C場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沒到,你們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買的是晚上8時的飛機票)
2、一天中還有不同的8時嗎?生活中怎么來區(qū)分兩個不同8時而不造成誤會呢?
3、我們平時用的12時計時法,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二、自主學習(10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2頁
2、組內交流: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幾時?
3、嘗試訓練:(教科書53頁做一做)
連一連
晚上睡覺 吃午飯 放學啦
15:30 12:00 21:00
4、學生匯報。
5、教師強調總結:在一日(天)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jīng)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6、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3頁例3
我們是下午2時40分從北京出發(fā)的,列車17時45分正點到達石家莊站。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7、小組交流:可以有幾種計算方法?
8、學生匯報。
9、嘗試訓練:春蕾畫展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7:00。這個畫展每天展出多長時間?
10、教師總結強調: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當然把問題里面的時間都換成24時表示法之后,還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
三、自主練習(8分)
1、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24時計時法的有關知識,下面,我們進行自主練習。
四、當堂檢測(13分)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完成好的同學還是有紅旗獎勵哦!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tǒng)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jù)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趯W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
、壅f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 )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2)師強調: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 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經(jīng)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根據(jù)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這節(jié)課直接利用教材提供的“整理書”這一具體情境,分三步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
第一步,讓學生獨立地感知問題情境,明確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再選擇解決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即列出算式14×12或12×14。估計學生列式?jīng)]有困難,所以把教學的重點放到第二步上。第二步,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方法。分兩個小環(huán)節(jié),首先估一估,讓學生分組對所列出的算式進行估算并全班交流。通過估算,使學生感受到僅靠估算還不能解決“150本書能放得下嗎?”這一問題,要進一步探討如何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其次,交流算法多樣化。先讓學生獨立探索,再全班交流,比較不同算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加以掌握。這個小環(huán)節(jié)學生可能有難度,而且占用時間可能稍長,教師要注意適時調控、點撥。第三步為各種方式的鞏固反饋。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狀況博興樂安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辦學條件優(yōu)越,教學設施一流,建有微機室、語音室、電教室、多媒體教室、多功能階梯教室。教室全部配備了多媒體,教師每人配備一臺微機。學校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供了硬件保障。
學生狀況學生在第五冊已學習過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本單元第一課時已學習“找規(guī)律”(乘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乘法),學生已經(jīng)具備學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能力。估計在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豎式方法上,學生可能有難度,這是需要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課堂實錄〗
(一)活動一:學生獨立感知問題情境,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課件(小紅“整理書”的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觀察到什么?
生1:這個書架共有12層,每層放14本書。這個書架能放多少本書?
生2:150本書能放得下嗎?
師:誰能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ㄔO計意圖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估計學生列算式?jīng)]困難,把教學重點放在算法的探討與交流上。)
生:14×12。
師:這是某某同學(一位學數(shù)學有困難的同學)列的算式,大家贊成嗎?
。ǘ┗顒佣阂龑⑴c,探究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方法
1.估一估
師:現(xiàn)在分小組討論并估計150本書能否放得下。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到小組中,聽學生的各種想法,對學生的各種想法基本做到心中有數(shù)后,再組織交流。)
組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正確結果應大于140。
組2: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把12看成10,15×10=150,可以知道正確結果大約是150。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不同的估算過程及其特點,讓學生質疑,充分發(fā)表不同的意見。)
師:根據(jù)以上估算的結果,能判斷“這個書架能放下150本書”嗎?
生:不能。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討論這個問題,體會解決這個問題僅靠估算還不行,要進一步探討如何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
2.交流算法多樣化
師:既然這個問題僅靠估算還不行,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獨立計算14×12。
(計算完成后在組內交流。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板書不同的算法。)
生1:14+14+14+…+14=168。
生2:12+12+12+…+12=168。
生3:14×10+14×2=168。
生4:12×2×7=168。
生5:2×6×14=168。
生6:14×12=168(豎式計算)。
……
(指名用豎式計算的同學把豎式寫到黑板上。)
14
×12
――
28
+140
――
168
師:(生板書完后)你是怎么想的?
生6:14×2=28,14×10=140,140+28=168。
生7:我也列的豎式,但和他的不一樣。(師讓生7板演)
14
×12
――
28
。140
――
168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7:第一步,先用乘數(shù)12的個位數(shù)2去乘14,所得的數(shù)的末尾與乘數(shù)個位數(shù)對齊;第二步,用乘數(shù)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即:個位上是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可省略不寫,將得數(shù)的末位和乘數(shù)的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師邊聽邊贊賞地點頭。)
師:誰想評價一下這兩個同學的豎式?
生1:這兩種方法都可以。
生2:我認為第二個同學的簡便,“0”只起占位作用,可以省略不寫。
生3:其實這兩個同學的'豎式方法和前面的分步計算是一致的,都是分三步計算,只不過14×12的豎式是把三步綜合在一個豎式里,比較簡便。
……
(三)活動三:鞏固反饋
1.自選做法,嘗試練習
24×12 11×43 44×21
(這三個算式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獨立完成計算,再同桌交流、互相評價,及時知道對或錯,并及時得到糾正,獲得成功感。)
2.深化提高,欣賞數(shù)學美
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17×11 18×11
(先計算,再探究,感受數(shù)字模式的規(guī)律性,鼓勵質疑、交流,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最后教師在總結的基礎上用課件展示規(guī)律。)
〖教學反思〗
1.根據(jù)本課教材特點,教師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構建以“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習與活動完美地結合起來,鼓勵每一位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本節(jié)課有兩個很突出的特點:一是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方法的過程很精彩,這種原來由教師講解的算理讓學生主動地推理出來,使學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做數(shù)學”的樂趣;二是在第三個活動中欣賞數(shù)學美,有的學生做出兩個題目就找到了規(guī)律,也有的同學做了三個、四個,并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出來,使大多數(shù)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shù)學的美。
3.遇到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師生交流時間會感到不足。以后在類似問題上,應合理安排,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
〖案例點評〗
《標準》強調:數(shù)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本節(jié)課中,教師依據(jù)新教材特點,以“活動”貫穿教學始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常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誰想評價一下這位同學的想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一試好嗎?學生正是帶著這些問題,在活動中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共同尋找、探究、體驗,掌握數(shù)學的知識、思想與方法,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和樂趣。整節(jié)課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把學習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
2.每一個數(shù)學活動的設計都把明確的目的與實現(xiàn)這個目的的過程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
3.給學生充分的獨立學習的機會,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交流。
4.教師的指導針對性強,并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進一步的數(shù)學活動,或體驗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目的,如對估算的反思可能有助于發(fā)現(xiàn)計算的策略,把估算與計算融會貫通,使學生從中深刻體會到估算的意義和價值。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能運用方法熟練地進行口算,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熟練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準確口算。
2.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維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60÷3 240÷4 400÷5 1600÷4
480÷8 3000÷6 150÷3 200÷5
2.填空。
口算80÷2時,想80里面有( )個十,( )個十除以2是( )個十,就是( )。
口算20xx÷5時,想20xx里面有( )個百,( )個百除以5是( )個百,就是( )。
3.口答。
6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4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設計意圖】
復習舊知,加強與新知的聯(lián)系,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為探究新知做好心理準備。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12頁例3。
(1)出示情境圖:獨立讀題,尋找條件和問題。
提問:把66張彩紙平均分給3人,怎樣理解平均分給幾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張,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教師板書:66÷3。
。2)嘗試解答66÷3=( )
(3)交流、匯報計算方法。
方法一:利用數(shù)的'組成計算,6個十除以3是2個十,6個一除以3是2個一,2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就是22。
方法二:利用表內除法計算,想60÷3=20,6÷3=2,20+2=22。
(4)借助小棒,演示計算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5)同桌交流66÷3的口算過程。教師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66÷3的口算與上節(jié)課所學的60÷3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2. 小結: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要“先分后合”把幾十幾分成兩部分: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分別除以幾再相加。將新問題轉化為舊知識。
【設計意圖】
在算理的理解上,通過直觀、形象的小棒圖進行動態(tài)演示,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在演示中學生也感受了數(shù)與形之間的聯(lián)系。
三、鞏固深化
1.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
先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著重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練習三的第6題。
。1)獨立完成,邊做邊口述口算過程。
。2)集體評講。
3.練習三的第7題。
獨立讀題,尋找相關信息,并解答。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后思考: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5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年、月、日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應用年、月、日的知識,體驗數(shù)的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討論交流意識和互相學習的。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制作年歷的方法
2、在制作過程中,從年具體到月再具體到日。
教學用具
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等。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年歷?(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等),小朋友們真有教學眼光,誰能把自己的年歷拿上來展示一下?有目的讓四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讓每個學生說一說自己年歷有什么優(yōu)點?你欣賞其中的什么?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ㄒ唬┳詫W提綱(自學教材第56頁—57頁內容并完成以下問題。)
1、制作年歷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制作年歷首先要確定什么?然后確定什么?最后用顏色區(qū)別出什么?
3、制作年歷還要知道什么?(每月的重大節(jié)日是星期幾?)
(二)學生自學(對照自學提綱自學,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ㄈ┳詫W檢測
口答:1、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大月,各有幾天?哪幾個月是小月,各有幾天?平年、閏年二月各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2、制作年歷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哪四個部分?制作年歷首先要確定什么?然后確定什么?最后用顏色區(qū)別什么?制作年歷還要知道什么?
三、合作探究
。ㄒ唬┬〗M互探(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學習,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法。)
。ǘ⿴熒ヌ
1、想制作明年的年歷,但不知明年的1月1日是星期幾?
2、不知道明年二月份是幾天?
3、不知道其他重大的節(jié)日各是星期幾?
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年有()個月,其中大月有()個,每月有()天,小月有()個,每月有()天。閏年全年有()天,合()個星期零()天。平年二月有()天,閏年二月有()天。
。2)元旦是()月()日,這個月有()個星期零()天。
2、判斷。
(1)小剛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2)1900年、1996年、8年和9年都是閏年。()
。3)制作年歷第一步是先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
3、把4年9月份的日期填完整并標出教師節(jié)這一天。
4年9月
15
4、春節(jié)期間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這5天日期表示的5個數(shù)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這天是幾日?
年歷的作用。
問題:大家制作的年歷如此精美,可以用他來做什么?
預設:
1、查日期,了解時間。
2、制定學習計劃。
3、將全班同學的'生日圈起來,到時候送去祝福。
五、堂清檢測
。ㄒ唬┏鍪緳z測題
1、將4年2月份的日歷補充完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周年。
李叔叔是1972年3月3日出生的,到今年3月3日,他是()歲。
小紅的媽媽到6年剛好40歲,但她只過了10年生日,猜猜小紅的媽媽是()月()日出生的。
(二)、堂清反饋:
板書設計
制作年歷
制作年歷的步驟:
調查、收集各種類型的年歷
討論與制作:首先要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然后確定整體的形式,每列4個月排3行,最后用顏色區(qū)別出休息日。
展示與交流
運用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shù)。
使學生經(jīng)歷能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shù),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小組合作等學習活動,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體會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價值,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重點:
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含義,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難點:
理解每個分數(shù)所表示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猴王給猴子分桃的情境來導入:
猴王給猴子分桃,怎樣分才公平?
4個桃子分給兩個猴子
2個桃子分給兩個猴子
1個桃子分給兩個猴子
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樣分?
學生探討怎樣分
(學生思考:一個猴子得一半,一半用數(shù)怎樣表示)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這個蛋糕的一半,這一半該用什么樣的數(shù)來表示?
學生: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這樣的數(shù)就是分數(shù)。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來認識分數(shù)。
(板書) 認識分數(shù) 分數(shù)線 分子 分母
總結:說一說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二分之一”的'桃子的。
(直觀感知,初步認識)
。ǘ﹦邮謱嵺`,自主探究:
1.認識二分之一(1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2聯(lián)系生活,加深理解 3觀察判斷,拓展認識)
拿一張長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顏色。
展示學生涂色的作品(折法不同的各種情況)讓學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的就是二分之一。
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呢?
舉例說說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鞏固練習:
下面哪些圖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 )里畫“勾”。
說一說
2.認識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1)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 1/4、1/8、1/3、1/6……(師板書)
。2)拿一張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匯報: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組內交流。 展示作品: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表示的1/4
。3)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為它們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不同的圖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數(shù)嗎?
。5)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shù)嗎?(請圓形操作的學生舉起)
、比較分數(shù)大小
(1)展示作品:圓形表示的1/2、1/4
比較它們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說出哪個分數(shù)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塊)1/4呢?(一小塊)中間用什么符號?(小于號)
(2)用完全相同的圓,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樣?(。
用學生作品驗證。
。3) 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shù)嗎?老師給每組中發(fā)的圖形大小相同,誰表示的分數(shù)大?誰表示的分數(shù)小呢?組內比較。
6、分數(shù)的書寫。
。1)師教寫1/2。
。2)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嗎?(書上練習)
匯報:1/3 1/6 1/9 1/8
。3)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怎樣的?請生閱讀書P98
中間短橫,是?(分數(shù)線 板書)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圖估一估,再填上合適的分數(shù)。(書上題目)
長方形 1
1/3 先估,課件移動1/3,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估,課件移動1/6,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對的?有什么竅門?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觀察比較估計,這是多好的學習方法。
。ㄈ╈柟虘茫瑑然岣
生活中的幾分之幾,你能聯(lián)想到幾分之幾
。ㄋ模┲R梳理,總結評價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屬于小學幾何教學的起始階段,重在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1.重視學生對圖形特征的掌握。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圖形的特征,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印象,并能利用所掌握的`圖形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中,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作為重點復習的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的問題,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學習過的幾何圖形。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很多圖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哪些平面圖形?哪些角?
學生互相交流后匯報。
預設
生1:我們學習過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生2:我們學習過的平面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生3:我們學習過的角有銳角、直角和鈍角。
2.動手操作,感知三種角的大小。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在這張紙上折出一個直角。
學生獨立動手操作。
師:你還能用這張紙折出銳角和鈍角嗎?請大家來試一試吧。
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折銳角,一人折鈍角,并分別用三角尺進行驗證,然后匯報。
集體總結:
(1)直角等于90°。
(2)銳角比直角小。
(3)鈍角比直角大。
3.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圖形:
(2)學生獨立判斷:哪個圖形是長方形?哪個圖形是正方形?
(3)學生互相交流后匯報。
師引導學生重點說清自己判斷的理由。
(4)集體總結:
長方形的特征: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且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
正方形的特征:四個角都是直角,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
4.復習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1)出示物體:
(2)引導學生分組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然后交流匯報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3)組織幾名學生站在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然后驗證發(fā)現(xiàn)。
(4)集體總結:
站在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長方體,可以看到的面的個數(shù)一般不同;最多能看到三個面,最少能看到一個面,而且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形狀也可能不同。
設計意圖:對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并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在回顧與交流的過程中重新構建知識體系,在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經(jīng)歷問題解決過程,通過分析、比較體悟小括號的作用,知道小括號里的總是先算。
2. 能力目標: 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在列綜合式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正確合理地使用小括號。
3. 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數(shù)學化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獨立口算:
1) 240+60+6 2) 240+60-6 3) 240+60×6 4) 240+60÷6
2.反饋交流:這組算式有什么特點?這四題是否都先算了前面的加法呢?為什么?
3.小結: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中,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兩級運算,先乘除,后加減。
二、探究體悟
問題情境:一堆48 千克的`草料,老黃牛吃了15 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給 匹小白馬,每匹小白馬吃 到多少千克草料?
1. 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
2. 收集、呈現(xiàn)典型資源。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a、48-15=33(千克)
b、48-15÷3
c、(48-15)÷3 33÷3=11(千克) =33 ÷3 =33 ÷3 =11(千克) =11(千克) 答:(略)
3. 反饋交流 :你同意以上各種解法嗎?說說理由。(有機結合線段圖)
關于方案a 和方案c
1)都是正確的:先求48-15 的差,表示還剩下的草料;再求除以3 的商,表示每匹小白馬吃到的草 料。
2)不同處:方案a 是分步列式,方案c 則列成綜合式解答。
關于方案b
1) 是錯誤的,雖然思路符合題意,但違反了先乘除后加減的的運算順序規(guī)定。按這樣列式,應該先 求15÷3 的商,再求48 減去這個商的差,而這就不符合題意了。
2)根據(jù)題意,需要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就要添上小括號,小括里的總是先算。
3)小括號的作用:可以改變運算順序。
4. 自檢訂正
三、練習深化
1. 練一練(課本第3 頁) 497÷(26-19) (248+56)÷8 345÷(27÷9)
2. (回到引入的口算題)思考討論
1)后面兩題也要先算前面的加法怎么辦?結果是幾?
2)如果前面兩題也在240+60 部分加上小括號,會怎么樣? 那么怎樣才會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呢? 小結:具體題目具體分析,要合理使用小括號。
3. 問題解決
(1)一堆48 千克的草料,老黃牛每天吃15 千克,3 天后還剩下多少草料?
(2)植樹節(jié)學校組織學生種樹,一年級種了 173 棵樹,比二年級少種了24 棵樹,三年級種樹的棵 數(shù)是二年級的2 倍,三年級種多少棵樹?
(3)一盒48 粒的巧克力,小胖原來打算每天吃12 粒,實際每天少吃4 粒,現(xiàn)在這盒巧克力能吃幾 天?
四、拓展提高
添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32+48÷8=10 345÷27÷9=115 497÷26-19=71 400÷20×2=10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一、學習目標
。ㄒ唬⿲W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例1、例2及做一做。
教材在主題圖中呈現(xiàn)了一種完整年歷,通過觀察一些特別的日子,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例1開門見山,引出學習內容,讓學生通過觀察、填表、對比等數(shù)學活動,進一步感知年、月、日的含義及關系,自主歸納得出大小月、2月的天數(shù)和規(guī)律,不斷豐富對年、月、日的感性認識。例2教學平年和閏年,通過觀察和梳理,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ǘ┖诵哪芰
本節(jié)課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日歷表,掌握年月日之間的有關知識和關系,探索出平年、閏年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通過對不同年歷的觀察、記錄分析,發(fā)現(xiàn)并知道大小月、2月的天數(shù)和規(guī)律,提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2.根據(jù)二月份天數(shù)的不同,認識平年和閏年,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平年、閏年的規(guī)律,會正確進行判斷。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興趣。
(四)學習重點
牢記大小月、2月的天數(shù)和規(guī)律。
。ㄎ澹⿲W習難點
通過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平年、閏年的規(guī)律,會正確判斷。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年、月、日》課件、一些年份的日歷
二、學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觀察2015年、2016、2017、2018年的年歷,記錄每月的天數(shù):
觀察表格,我發(fā)現(xiàn)了:()
。ǘ┱n堂設計
1.通過解決問題,研究年和月
。1)研究一個月有多少天
思考一:爺爺每天要吃一片藥,一盒有30片,夠吃一個月嗎?
活動一:同桌合作,統(tǒng)計哪個月夠,哪個月不夠。(有困難的可以借助自己準備的日歷表)
學生匯報,集體討論,按月份的天數(shù)進行分類板書。
小結: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思考二:一年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有什么規(guī)律嗎?有什么好方法幫助大家記住哪個是大月?哪個是小月?
小結:可以用歌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或借助拳頭來記憶。
思考三:12個月份中,哪個月最特殊?特殊在哪兒?
(2)研究一年有多少天
活動二:這樣一個月一個月買藥挺麻煩的,索性就買了一箱(12盒×30片/盒),你覺得夠吃一年嗎?獨立思考,將想法寫到練習本上。
學生展示匯報,交流算法。
預設1:31×7+30×4+28=365(天)
預設2:30×12+7-2=365(天)
預設3:31×12-4-3=365(天)
小結:一年有365天或者是366天。
思考四:給你一份年歷,如何能一眼看出來這一年是365天還是366天?
【設計意圖】以問題為任務驅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在問題中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每個月有多少天,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研究平年、閏年
思考五:觀察2009年—2015年2月的月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思考六:2009年的2月有幾天?2010年呢?2008年后2月份再出現(xiàn)29天是哪一年?你是怎么知道的?
思考七:不借助日歷,如何判斷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比如1976年?
小結:年份是4的倍數(shù)時,2月份是29天,這一年會有366天,把這一年叫做閏年。否則2月份就是28天,這一年會有365天,把這一年叫做平年。(板書:四年一閏。)
思考八:觀察1900年、2000年、2100年的日歷,這些年份都是4的倍數(shù),它們都是閏年嗎?如何判斷整百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小結:整百的年份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設計意圖】平年閏年是常識性的知識,我采用了觀察、對比、分析等學習方式來幫助學生獲取平年閏年的相關知識,更突顯了學習的價值。
3.介紹“你知道嗎?”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一閏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79頁。教師再借助課件進行演示。
【設計意圖】對于平年閏年產生的原因,學生一定會有疑問,通過學生自學課本或播放視頻,讓學生進行初步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3.鞏固練習
(1)重要節(jié)日我知道。
、賴鴳c節(jié)是()月()日;
、谥矘涔(jié)是()月()日;
、勰愕纳帐牵ǎ┰拢ǎ┤眨荒銒寢尩纳帐牵ǎ┰拢ǎ┤。
。2)爸爸要出差,連續(xù)工作兩個月?赡芤ザ嗌偬?
(3)解決問題。
、賰和嬚箯男瞧趲组_始?到星期幾結束?一共展出幾天?
、5月5日媽媽出差回來,回來那天是星期幾?共出差幾天?
。4)春節(jié)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是農歷幾月幾號?像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哪些?說一說。
4.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關于年月日,你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還有什么困惑?
小結:一年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一個特殊月2月
平年全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天。
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一閏
(三)課時作業(yè)
1.填一填。
。1)一年有()個月,大月有()個,小月有()個;大月每月是()天,小月每天是()天。
。2)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一年有366天的是()年。
(3)國慶節(jié)的前一天是()月()日,4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月()日。
(4)1994年、2016年、1900年、2010年這四年中是閏年的是()。
答案:(1)12,7,4;31,30。
(2)28,365;閏。
。3)9,30,5,1,12,31。
。4)2016。
解析:考察目標1、目標2。
2.根據(jù)圖中的信息解決下面的問題。
。1)2015年2月14日早晨,牛奶還能喝嗎?
。2)學習機今天壞了,在保修期內嗎?
(3)滅火器從哪年開始必須進行檢驗?
(4)想一想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答案:(1)不能;(2)在;(3)2016年;(4)略。
解析:檢測目標1、目標3。
3.看一看、寫一寫,畫一畫。
2018年()月日歷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清明節(jié))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仔細觀察日歷并補充完整,你寫的這是()月的日歷。
。2)里的日子是()年()月()日,星期()。再過8天是星期(),請你在圖中圈出來。
。3)這個月有()個星期天。
。4)下個月的第一天是()節(jié)。
答案:不唯一。
解析:檢測目標1、目標3。通過捕捉清明節(jié)這一重要信息確定這是4月份的日歷,進而明確下個月的第一天是五一勞動節(jié)。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道平面圖形周長的概念。
2、會描繪平面圖形的周長。
3、能推導并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4、培養(yǎng)學生歸納和推導公式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周長的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自己買過衣服或褲子嗎?
生:沒有。
生:和爸爸媽媽一起買的。
師:我們的好伙伴小胖約了小丁丁陪他去買褲子,我們看看發(fā)生了什么?
。襟w演示:褲子太大了)
師:如果你是小丁丁,會和小胖說什么?
生:再換一條小點的試試。
生:這樣太麻煩了,先要量一量自己的腰圍。
師:你能向小朋友解釋一下什么是腰圍嗎?
生:腰圍就是腰這里的周長。
師:誰想來量一量自己的腰圍呢?
生邊演示,邊說明:從一端繞腰部一周的.長度,就是腰圍。
師:剛才同學還提到一個詞,就是周長。我們平時說不說腰這里的周長呢?那什么時候才用到周長,周長的概念到底如何?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
二、主體探究
1、周長的概念
媒體演示
師:你知道小青蟲爬的一周是桑葉的什么嗎?
生:桑葉的邊長
生:桑葉的周長
師:對了,從桑葉的一端開始沿著它的葉邊一周的長度,就是桑葉的周長。
那你說說我們在描葉子的周長時要注意什么?
生:要把葉柄也描進去,它也是葉子的一部分。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葉子,描描它們的周長。
生操作。
師:除了樹葉以外,看看我們的教室里,你想知道哪些物體的周長嗎?
生:桌子、黑板、椅子……
生:周長是指平面圖形的,應該說桌子桌面的周長。
小結:圍繞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
師:你知道周長的單位是什么?
生:是長度單位。
師:剛才同學們舉例的黑板、桌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長方形和正方形公式推導
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學習單
。1)計算以上兩個圖形的周長
圖A的周長是_____________;圖B的周長是_____________。
。2)猜測
長方形的周長和_____________有關,正方形的周長和_____________有關。
。3)證明你的猜測
。4)結論
長方形周長=_____________,正方形周長=_____________。
三、練習階段
1、測量有關數(shù)據(jù),并計算。
討論:需要測量哪些邊長?
可以通過平移的方法,轉換成長方形,測量出其長和寬。
比較:(2)、(3)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周長相同但是面積不同,面積指的是圖形的大小,而周長指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
2、請你自己設計兩個圖形,面積相同,但是周長不同。
四、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 目標
1、經(jīng)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教學 重難點
不遺漏的列出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教學準備
3個轉盤、若干個紙杯紙箱、4個紅色乒乓球、3個黃色乒乓球、3個黑色乒乓球。學生自制轉盤課時安排 1
教學過程
游戲引入:
師:今天,我?guī)砹艘晃焕吓笥,他要和我們一起玩游戲?/p>
。ㄤ浺簦┩瑢W們好,我是淘氣!我來玩?zhèn)游戲,看誰猜的又對又快!
師:(出示轉盤)如果轉動指針,指針可能停在什么顏色的地方?
有生說指向紫色,有生說也可能指向黃色。
師動手轉動指針,進行驗證。
。ㄤ浺簦┬∨笥巡聦α藛?兩種顏色都有可能指到。那么誰的可能性大一些,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師:小朋友們說的有道理,在這個活動中,兩種顏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猜一猜的活動,來研究可能性大小的問題。
游戲的延續(xù)
1、(錄音)淘氣:我還帶來了一個轉盤,這次還要請大家來猜猜指針會指向哪種顏色?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些?
師:(出示轉盤)誰愿意來猜?
生:可能轉向紫色。
生:也可能轉向黃色。
生: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師:為什么說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生:因為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大。
師:小朋友說的很好,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時,轉動指針,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請學生到黑板前動手撥一撥,進行驗證。
2、師: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個轉盤,拿出來讓大家猜一猜,然后動手轉一轉,看看你猜對了嗎?生出示自制的轉盤,在小組內活動。
教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對同學的錯誤判斷及時糾正。
3、(錄音)淘氣:剛才你們活動的好熱鬧!我也很想?yún)⑴c。我準備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轉盤,你們幫我想想指針指向各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好嗎?
師出示轉盤。讓學生說一說看法,以及理由。
生:轉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轉向黃色的可能性最小。因為面積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積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師:在玩轉盤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道理?
生答。(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游戲二(拋紙杯)
1、宣布規(guī)則。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拋紙杯”的試驗,
每個同學拋5次紙杯,每次的結果都要記錄在試驗單上。4人都拋完5次,再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結果,組長并將出現(xiàn)各種結果的次數(shù)進行匯總,最后得出結論。
2、小組活動。(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
3、交流結果。盡量請每個小組都匯報他們的試驗結果及結論。
師將各組的試驗結果進行匯總,這樣累計的次數(shù)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4、形成結論。
紙杯拋出,落地后側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側面的面積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為底部的面積最小。
游戲三(摸球)
1、師: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都玩的不錯,我們再來玩一個“摸球”游戲。(出示紙箱,并放入2個黃球和1個白球)
師: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的嗎?
師請一生到講臺前摸球驗證。
2、師:(在箱內再放入3個紅球)現(xiàn)在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并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判斷的。
師: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生答。
3、(在箱內放入2個白球和2個黃球)師:一次摸出2個球,可能出現(xiàn)幾種結果?
生在小組內討論。
匯報結論。
。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延伸作業(yè)
拋出一枚圖釘,可能出現(xiàn)什么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
板書設計
猜一猜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2-20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3-16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下冊教案02-02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02
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5篇)01-20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07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估算教案12-27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08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