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通用10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1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可能性大小》是屬于《統計與概率》中概率的起始知識之一,本節(jié)課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知道隨機事件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并通過簡單的試驗讓學生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斷可能性大小的方法,體會單次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并進行運用。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構建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設想,打算通過不同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去“猜想——驗證——感悟”,最終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認識。
從生活中來,就是尊重學生的原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猜一猜”的情境,勾起學生已有的對于“可能性大小”的認知,初步判斷出“數量多的發(fā)生的可能性大,數量少的發(fā)生的可能性小”。生活經驗要通過驗證才能上升到理論認識,我通過讓學生小組進行摸球,收集數據,比較、分析數據,證明了剛才學生的猜想是正確的,最終完成對“概率”的初步體驗。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數學的基本使命——去指導,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我還安排了許多與生活相關的例子,如:足球比賽前,通過拋硬幣的方式判斷雙方隊員的位置;打乒乓球時通過猜乒乓球在裁判的哪只手來選擇由誰先發(fā)球;下棋時通過扔色子來判斷誰先走……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例子,學生學起來也特別感興趣。
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通過所學的知識,自己去思考、去完善新的游戲規(guī)則,使我們的游戲更加的公平。
不足之處:
這節(jié)課基本上是按我所設定的程序進行,沒有發(fā)生“小概率事件”的情況,我覺得自己還應準備多些材料以備所需,引導學生了解試驗少的時候,試驗結果不一定與預測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試驗結果將越來越接近預測的可能性大小。
我覺得在分析總結數據時最好讓學生或是小組長自己先來匯報,然后再一起進行總結,這樣可能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2
在備這節(jié)課之前,我查閱了有關概率的各種資料,希望能夠幫助我理解教材,把握好“可能性大小”的總體方向,確定好重難點。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覺得以下幾點做的挺到位的:
一、遵循概率的認知規(guī)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隨機事件的課,需要試驗的驗證,體驗和感悟的。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驗證——感悟”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建構“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經驗,得出猜想。再組織學生進行驗證,提供4:2的黃白球比例提煉“小概率事件”,制造與原有認知的沖突,解構了原有認知,促成學生積極尋找原因,最終感悟出“當試驗次數少時,出現相反的情況是正常的;當試驗的次數越多,就越接近我們的猜想。因此,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的結論,使原有的知識得到了重構和升華。
二、注重生活經驗的開發(fā)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鄙钍俏覀償祵W資源開發(fā)的寶庫,能利用好生活經驗是學好數學的前提。這節(jié)課我在兩個環(huán)節(jié)注重了生活經驗的開發(fā):
。ㄒ唬┮氕h(huán)節(jié),尊重學生的原有認知,以最直接、快捷的方式提煉出數學知識,給后面的探討奠定基礎、留足時間。
(二)運用環(huán)節(jié),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我們要創(chuàng)造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機會。因此,在課的最后我讓學生設計“抽獎轉盤”,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的所有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知識,將其融入設計轉盤的活動中。我想當數學與生活攜手共進的時候,我們的數學也就擁有了活力、擁有了生機。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掚m老了點,但卻是不變的真理。興趣會促使人主動的去尋求知識和真理。這堂課我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設計了“猜球游戲——摸球游戲——摸獎游戲——闖關游戲”等四大游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斷地調整課堂的氣氛,調節(jié)學生的狀態(tài),將整堂課維持在最佳狀態(tài)。
當然,由于經驗不足,這堂課也留下了我的遺憾:
一.小概率事件沒有更勇敢的面對
雖然說,在備課前我就小概率事件就給予了充分關注與思考,也曾經猶如初生牛犢般勇敢面對。但是,試教的碰壁使我變的小心翼翼起來,于是試圖通過比較分析來幫助學生感悟頻率與概率的區(qū)別,卻忽略了及時制造認識沖突的可貴之處,如果在學生發(fā)現小概率問題后就及時追問:“怎么摸到白球的次數和黃球的次數一樣多,這是怎么回事呀?”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思考,引出統計全班的必要性,這樣整堂課也就更加飽滿了。
二.沒有用更適當的方式呈現數據來源
由于“可能性大小”的特殊性,本身就包含著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提供的數據最好是有根有據的,這樣才具有說服力。因此,我覺得這堂課的兩個細節(jié)還需要再修改一下:
。1)匯報環(huán)節(jié),要采用小組長站起來匯報式。
。2)出示四個小朋友的實驗結果時,要提供更詳細的材料。
這堂課留給我的啟發(fā)是——當學生經歷過“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那山,水不是那水;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的求知過程后,相信他們才會真正領略知識的真諦。因此,我覺得平時教學時,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原有認知,找準生長點,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提煉和升華,逐步形成高于生活的數學知識,才是上策。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3
在學生學習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這時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用描述性語言說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會用分數描述可能性的大小,體現數據表示的簡潔性和客觀性。
1、能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先從“猜左右爭奪發(fā)球權”的游戲活動展開,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對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是1/2”。
2、教學過程中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利用摸球的游戲這一情境讓學生有目的深入研究、逐步學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使枯燥的知識趣味性,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究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就要為其創(chuàng)設學習數學的情境,讓學生去經歷、去研究。
3、借助摸牌游戲情境,讓學生收集數據,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探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應用學習過可能性的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所增強。
4、通過練習,讓學生判斷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使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分數表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經驗,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通過計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斷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總體來說,本節(jié)課達到了教學目標,特別是對于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這一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還是較落實到位的。但課堂氣氛以及老師調動性的語言可以增加一些,使師生之間能感覺到一種熱烈的交流。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4
《可能性大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里的第二個學習內容。這一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材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通過創(chuàng)設這些具有啟發(fā)性的情境,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本節(jié)課教材主要設計了有趣的摸棋子游戲為素材,課中我改為摸球,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執(zhí)教了這節(jié)課,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學生,要看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
首先,在學生充分理解了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從聽故事引入,讓學生猜測黃狗會不會答應狐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抓住了知識的切入點。
其次,在學生已經會用正字進行統計數據,并會制作簡單的統計圖的基礎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親歷試驗的全過程,用所學過的知識,總結出新的實驗結果。
二、創(chuàng)設有效的,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幸運52的情景,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樂學,善學,并不斷地接受挑戰(zhàn)。學習情境還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商場購物轉獎的生活情景。并設疑:商家為什么這樣設計一等獎呢?你想設計一個這樣的轉盤嗎?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并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很高。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新課改以來,我們經?吹叫〗M合作,不過有時小組合作多流于形式,今天我們在研究課堂實效性的時候,又有一些人走向另一個極端,干脆廢除小組合作,看到小組合作就覺得就是在搞花架子,其實,必要的小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驗,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并在小組合作中讓他們人人有事做,通過分組摸球試驗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在小組共同努力下,總結出試驗結果,這樣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從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運用,讓學生的生成落實在開放的真實有效的學習活動中,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不回避小概率的發(fā)生
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中,學生容易產生偏差,例如:在摸球試驗中,個別小組摸的是白球數量多,黃球數量少,在教學中我不回避矛盾,讓學生明確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是有可能的,只是和全班同學的摸球情況比較,摸到白球的次數還是少一些,黃球的次數還是多一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正確的概率概念。
五、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
練習中我插如了運用可能性的大小來把成語分類,使學生能根據數學知識理解成語。增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科之間是相通的。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5
這節(jié)課我是在學生掌握了兩種物體可能性的大小后,在原來兩種物體的情況下增加了一種物體,讓學生看到物體的個數后再進行可能性的猜測,利用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使學生先進行猜測,然后再進行實際的驗證。由于學生已有經驗,因此我沒有再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而是全班任意一位同學隨機的進行抽球,全班進行記錄,這樣也節(jié)約了時間。
在講解例5時,可能很多學生都會認為是紫棋多,但這也只是一個猜測,如何進行證明呢?我設計了讓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組內進行摸球游戲,我以5:1的方式放置了橙球和白球讓學生摸,雖然學生摸出的結果不一定是橙球15次,白球5次,但是通過他們統計的數據,我們很清晰地看出結果是相當接近的,這就證明了被摸出的次數多,說明它的數量就多,學生通過實驗操作,能更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
在這課的教學上,我還設計了讓學生制作抽獎的轉盤,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是他們所熟悉的,因此學生特別感興趣。同時我還讓學生分別站在商家或是顧客的角度去考慮轉盤的制作。
總之,在教學這節(jié)課時,我有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
2.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
3.聯系生活實例,建立對數學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發(fā)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6
《可能性的大小》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P108—110的內容,通過對教材的深入了解分析,我們知道在二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感受了不確定現象,并能用 “可能 ”“不可能”“一定”這樣的詞語描述這些現象。本課時的學習主要是在二年級的的基礎上,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很可能”“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經!薄芭紶枴钡仍~語進行描述,從而為今后學習可能性以及用數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礎。
整節(jié)課的設計,我貫徹了“猜測—試驗—分析試驗數據”這一主線,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計規(guī)律性。讓學生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課時的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一、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復習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二、 摸球游戲——研究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三、 聰明屋——研究三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四、 實際應用、拓展
1、幸運大轉盤。(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
2、小小設計師(怎么樣才能讓我們中獎的機會變大呢?)
3、 操練場——連一連。
。▽W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強調重點字詞的的理解)
4、 你說說,我說說(對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斷、描述)
五、全課小結。
課后,參與評課的老師給我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實在獲益良多。
首先肯定的評價讓我深有感觸。具體摘錄如下:
1、 體現了較充分的教學預設。在摸球游戲(研究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 結束后,通過觀察摸球情況統計表,反問剛才猜選黃球的學生,現在讓你再選一次,摸到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大?(白球)師追問,你為什么要改變主意呢?通過質疑、推理、驗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使學生的理解更加透徹,認識更加深刻。
2、 體現了個人的教學機智。在“聰明屋——研究三種結果可能性大小的”環(huán)節(jié)中,(盒子中裝了14個球,分別是8個白球,4個黃球和2個紅球,閉上眼
摸出1個球,可能出現哪些結果結果?請列舉出來。)
老師首先讓學生猜測,學生根據“數量多——可能性大,數量少——可能性小”的規(guī)律猜測: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少。
接著,小組開火車試驗摸球,結果出乎意料:小組共8人摸球,黃球4次,白球3次,紅球1次。教室里馬上出現的了3——5秒鐘的停頓,包括上課的老師、同學,以及在場聽課的老師。這時老師及時反應:不對啊?同學們,怎么跟我們剛剛猜測的結果不一樣呢?這時候,一學生反應:“繼續(xù)摸!”好及時的三個字,馬上激發(fā)了所有同學的思維活躍性,重新啟動了課堂。在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下,得出只有摸球的次數越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越大的結論。經過這一停頓,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思維沖突”,而且很好的拓寬了學生動思維廣度,讓學生對“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的多少之間的密切關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很慶幸這次課堂上出現的“插曲”,雖然有點“險”,但在老師與同學的默契與機智中及時“化險為夷”,這不僅鍛煉了我個人的課堂調控能力,也為我積累了難得的教學經驗。
3、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使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生活照、校園實物等),讓學生思考起來會感到非常親切、有趣,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 “操練場——連一連”,讓每一個學生獨立判斷數據與文字表述之間的對應關系后,動筆進行匹配連線的書面練習作業(yè)的;能夠強掉圈出重點的字詞。
5、 “幸運達轉盤”讓學生應用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的多少有關的知識,去理解、分析商家促銷活動的營銷策略的;“小小設計師”讓學生按“顧客”的意愿,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設計抽獎轉盤。
另外的一些改進建議,讓我受益匪淺,包括下面幾點意見:
1、適當調整教學容量,把握課堂時間,不宜拖堂。
2、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引導學生“耐心聽別人發(fā)言”。
3、板書設計可以把縱向的結構改為橫向結構,找準清晰與簡潔的平行點。 最后廖勝斌老師小結了這次水藤片青年教師展示課的情況,對于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積累給予了肯定,也為我們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年輕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必須把年段內的知識點了解透徹,站在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備課,抓好平時課堂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如坐姿,傾聽的習慣,回答問題的組織性等等,像“圈出重點字詞”的良好聽課筆記習慣,值得提倡。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深的體會到找準新知識切入點的重要性,如何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含有數學問題的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把問題設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思維上的矛盾和沖突搭起了一個平臺,調動起學生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去實現知識的建構,并從中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
反思再三,《可能性的大小》一課對我來說是又一個新挑戰(zhàn),也是一個新突破。我深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往后數學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我將繼續(xù)努力,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新的成績。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7
本課題我曾教學達8次之多,因為要參加市教研會賽課活動,所以在本校一遍遍地試上、反思、修改,到最后決定。期間,有許多困惑與茫然,對領導、專家、老師的建議難以取舍。但正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才終于不負眾望,獲得了一等獎,而且是第一名。我想說感謝團隊,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辛酸和感慨,F對本課最后一次執(zhí)教作以下反思:
一、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整合信息
在備課中,我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學生的知識起點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對教材進行了一些處理。由“狄青百錢定軍心”故事導入,通過教材例1教學用 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往布袋中放球,教學用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例2摸撲克牌教學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再通過“幸運大轉盤”、“小小設計”活動進行了挖掘、拓展、延伸,使整節(jié)課有跌宕起伏,有出彩之處。
二、教學流程清晰,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
由于是賽課(要借班),心想只要按教學預案正常進行即可,所以盡管下面幾百人聽課,我也無暇顧及,完全進入了狀態(tài)。借班自然少不了課前溝通,我讓學生介紹自己學校,并播放我校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幻燈片,相互了解,并通過談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再通過讓學生判斷某一種現象是“可能”、“一定”還是“不可能”,并用它們說一句話,引入今天要探討的課題。
上課伊始,播放““狄青百錢定軍心”的故事,激起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同時拋100枚銅幣有沒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從而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學新知時,通過猜球、摸牌等活動認識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實現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畫,然后通過幸運大轉盤的直觀演示,讓學生體會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接下來的“小小設計”活動(按要求在盤子中放棋子),學生積極思考、操作、交流、匯報,體會到有很多種不同的放法。拓展延伸部分呼應開頭,為學生釋疑解惑。課堂小結簡明扼要,板書完善適時、適當。總體看,教學流程清晰,結構完整。
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尤其是“幸運大轉盤”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明紅色區(qū)域為什么是一等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分析能力,體會兩種極端可能時,由猜想——發(fā)現——逐一逼近,學生感到非常開心,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操作中,人人參與,各有各的放法,逐一匯報,達成一致結論,體會到數學多元化的思想,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四、語言有待進一步錘煉,細節(jié)有待進一步完善
教師的教學語言既要風趣幽默,又要簡潔精煉。盡管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過渡語都進行了精心預設,過渡連貫、流暢、自然。但總感覺到臨時性的激勵性評價語言不夠靈活、多樣,態(tài)勢語言也顯得稍有欠缺,語調單一,語速還是有點快。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有凝聚力的教師,必須在語言上千錘百煉,必須關注一些小的細節(jié)。因為細節(jié)決定成敗。
總之,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還不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但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教學之路長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立志做一名樂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智慧型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夢想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8
本教學內容在小學階段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屬“統計與概率”知識領域的“概率”范疇。由于概率的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時,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教學這些內容時,主要是以直觀內容為主,目的是滲透一些概率的思想。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原來設計思路是讓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猜想、觀察、分析、驗證等思考方式親自體驗、感知,得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可以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
11月份,我試教了《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這節(jié)課,課后數學科組圍在一起進行了評課,各位老師都分別提出了優(yōu)點作為鼓勵,也很誠懇地提出了一些值得我思考的不足之處。本以為試教完這節(jié)課,我會輕松許多,可是恰恰相反,心里悶悶的,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復反思自己,感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感覺自己對數學本質性的東西缺乏深度的理解,感覺自己理解數學的能力還有待加強,感覺自己對教材的把握過于膚淺。例如:
。1)例題的呈現,我原本是設計了讓第一行學生拍掌傳球而沒在電腦上呈現,結果一開始學生都沒能數清幾個男幾個女就結束了。鄺主任聽了就提建議把在電腦上呈現情景讓同學們數一數幾個男幾個女,這樣清淅明了。
。2)例題中,我把男女人數設計了6:2,原本想著讓學生從例題中分析游戲是否公平,為什么?體會當游戲不公平的時候怎樣修改。經試教發(fā)現這樣的設計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應該把難度進行分散,因此把設計修改為例題是4男4女,公平的,然后再從“做一做“的練習中體現不公平情況。這樣修改后,經試教,學生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及怎樣判斷一個游戲公平的知識點理解得很好,效果不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在練習設計上,考慮到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我們要創(chuàng)造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機會。因此,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設計成生活中的游戲,例如引導學生設計“轉盤實驗”,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的所有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知識,將其融入設計轉盤的活動中。我想當數學與生活攜手共進的時候,我們的數學也就擁有了活力、擁有了生機。經課后檢測反饋,學生掌握得相當好。回顧一節(jié)課,反思優(yōu)點如下:
1、層層深入設置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分散解決了難點。
以復習舊知喚醒經驗,用可能性相等的知識與新知識自然銜接,同時又可與本課內容形成對比,突出新課內容——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例2探究用幾分之幾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這里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體現方法的多樣化,通過多人發(fā)言,教師板書,小組交流,對比發(fā)現,自主小結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并學會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突出了:
重點(1)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
重點(2)怎樣判斷一個游戲是否公平;
重點(3)如果不公平,怎樣修改會變成公平。
突破了:
難點(1)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
難點(2)怎樣判斷一個游戲是否公平。緊接著安排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練習鞏固新知。最后總結全課,從總結中了解到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掌握較好。
2、從學生現實生活經驗中取素材,為學生架起知識遷移的橋梁。
這一堂課,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這堂課我設計了“拍掌傳球”“抽獎活動”“設計實驗”等情景展開教學,通過學生自己獲得生活中的數學信息,使學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動參加活動,學習感受怎樣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因為當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能領悟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活教材。
本課對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進行了充分挖掘,既有修改也有補充。如例練習一,設計讓學生摸數字卡片、讓學生設計實驗等,不僅讓學生想、聽、說、讀、寫,還讓學生設計規(guī)則,把教材提供的素材變靜為動。使課堂更加生動,學生學的更加有趣。
4、關注學生發(fā)展,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
從例題到練習設計,都是讓學生猜想、討論、分析、匯報、評價等活動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參與,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他們積極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做數學的價值。
課后反饋,學生在學得輕松、愉快的同時對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效果非常好。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9
“可能性”這一教學內容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這一知識領域的“概率”范疇。由于概率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時,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教學這些內容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目的是滲透一些概率的思想。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活動貫穿始終,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币虼嗽谡n始部分,通過創(chuàng)設摸獎的情境,復習以前學習的有關可能性的知識,為學生學習新知奠定基礎。新知學習部分,先通過例題1“猜左右決定由誰先發(fā)球”引導學生認識這一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以此為橋梁,將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過度到定量刻畫,這也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緊接著,組織學生完成“試一試”,通過摸球,繼續(xù)感知在摸球過程中每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個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例題2的學習比例1提高一個層次,為了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魔術表演中常見的撲克牌為載體,讓學生對新知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從而激起其強烈的求知欲。整堂課始終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游戲活動,讓其在經歷一系列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可能性大小的體驗,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各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義和方法。
2、緊密聯系生活,突出學以致用。
在本節(jié)課的練習中,設計了一組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為學生學以致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通過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發(fā)球權來判斷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從不同的摸獎活動方案中認識中獎率的大小,讓學生感受到概率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3.注重對知識的深層挖掘。
試一試的第(1)小題是要學習用幾分之幾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結合學生的多種思考方法,讓其體會到解決問題時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因此,在學生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時,提出如果任意摸一個球,使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么裝球?此時,學生思維處于極度活躍狀態(tài),也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中,同時也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qū)別就在與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而六年級學生已經有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了,因此,在課堂上,要培養(yǎng)其善于思考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擁有一張網,去捕獲所有的魚。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 篇10
統計與概率中的可能性的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在二年級時,學習客觀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三年級學習客觀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認識到可能性的大小與相關的條件有密切關系。(數量的多少和區(qū)域的大。。四年級學習等可能性。就是說游戲在什么情況下是公平的。五年級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從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畫。對五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并且這部分知識教師可能涉及的較少。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變得非常關鍵。
而本課時則是用數字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這對學生來說,十分抽象,難于理解。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復習導入,揭示課題。通過復習“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物的發(fā)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及等可能性,喚醒學生對可能性已有的認知,然后出示4個黃球,讓學生體驗可能性大小生成的過程,層層推進,并得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件可能性為0,一定能發(fā)生的事件可能性為1,讓學生輕松自然地進入到新知的學習中。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探索交流、體驗概率。首先出示3個黃球1個白球,先讓學生猜測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然后通過開展摸球游戲,讓學生體驗到實際操作中當摸球次數足夠多時,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來越接近四分之一,不一定剛好是四分之一。然后通過白球個數不變,黃球個數不斷增加,讓學生體會到摸到黃球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越來越接近1;通過黃球個數不變,白球個數不斷增加,讓學生體會到摸到黃球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越來越接近0。
第三環(huán)節(jié)拓展練習。第1題是基礎練習,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問題,思維含量比較高;第2題是拓展。先出示盒子中裝有5個黃球,20個白球問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當學生答出摸到黃球的可能是五分之一時,我再追問,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是不是一定要放5個黃球,20個白球,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同時自然而然得到黃球的個數占總個數的五分之一或總個數是黃球個數的倍都行,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并解決問題。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及各位專家的點評,收獲頗多。
1、在課堂上組織活動是手段,體驗感悟是目的。第一次試教的時候,沒有開展摸球游戲(出示3個白球和1個黃球),因為考慮到實驗的結果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不一定是四分之一,怕給自己的教學帶來麻煩。通過藍老師和兩位教研員的指導,明白了學生是主體,只為自己的簡單,不考慮學生的利益,這是不稱職的老師。如果不開展摸球游戲,只停留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是白球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只是讓學生用分數的意義來說明可能性的大小,數學味淡了,深刻性不夠了。通過實踐操作、合作交流探討讓學生明白實際摸球活動中記錄的數據和標準概率四分之一是有差距的,并使學生明白當摸球的次數足夠多時,摸到白球的的概率越來越接近四分之一,上升到理性認識可能性的高度。
2、用簡單的材料上富有思考的課?吹胶玫牟牧暇拖胗蒙先ィ鞘聦嵅⒉皇遣牧显蕉嘣胶,一個材料可以落實的任務不要用多個材料去呈現。
3、數學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科學性,幽默風趣大氣是我努力的方向,評價語過于單一,枯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可能性大小教學反思05-25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09-04
可能性大小的教學反思06-15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反思06-19
可能性大小教學反思范本06-15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08-09
可能性的大小數學教學反思06-23
可能性大小教學反思(通用27篇)10-21
可能性的大小教學設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