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通用2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
一、傳統(tǒng)語文課堂現(xiàn)狀
。ㄒ唬﹤鹘y(tǒng)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原因
新課程在全國實施向縱深推進,向全國各地普遍推開,最平常的課堂教學也要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新課改呼喚”開放的課堂,智慧的課堂,生活的課堂”?傊,就是要讓學生真在課堂,學生真在課堂就是指學生將身心全部投入到課堂,然而事實上學生卻在課堂中積極探索,充分配合老師學生沒有真在課堂,如果學生在上課時心神游離于課堂外,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學生沒有真在課堂,也就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教師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么語文課也沒有真正的績效[1]。
。ǘ﹤鹘y(tǒng)語文課堂存在多種弊端
傳統(tǒng)語文課堂存在多種弊端,究其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教育思想認識問題,這是其根本原因,我們都知道大部分教師本著授知的至高宗旨,其中考試和分數(shù)制約著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勢必就是考試重點,勢必會將知識,興趣全部服務于考試與成績,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就會在教的內(nèi)容,教的方式上有所取舍,而學生也會在教的內(nèi)容,學的方式上有所取舍,這就會與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背道而馳;其次,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沒有合作交流的機會,即使偶爾有,學生也不會合作學習,那么就造成了課堂時間浪費,課堂教學的低效;接下來是,師生角色定位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是以教師,課本,學生三中心,而新課改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角,教師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問題,現(xiàn)在許多家長與學生認為語文課學不學,聽不聽都無所謂,只要考前背背就能得到一個理想的分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有重要作用,教師必須將智慧融入課堂教學中,課堂突破沉悶和壓抑,出現(xiàn)生動活潑釋放學生熱情的局面,課堂中問題的展開老師都是預設情境,預設答案,不允許學生有超出教師預設的教學內(nèi)容,沿襲著老一套缺乏智慧的教學方式,忠誠地執(zhí)行著教書匠的本職工作,沒有把教學作為一門智慧性的事業(yè)來看待;最后,我們知道語文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語文知識的獲取不僅僅存在于語文課堂,更存在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語文與社會生活是相互促進的,語文存在與社會生活中,社會生活實踐會促進學生學習語文,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2]。
二、智慧課堂的涵義
。ㄒ唬┲腔鄣暮x
智慧,自古以來就被西方的先哲們所關注,如《伊索預言》都講的是一些小智慧小哲理,關于智慧,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被賦予”最智慧”的人則是亞里士多德。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慧是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英國哲學家洛克認為智慧是使得一個有遠見并且能干,能很好的,鉆心致至的處理他的事物,而我國的《辭!穭t把智慧定義為對事物認識判斷,和辨析創(chuàng)造的能力[3]。赫拉克利是最早使用智慧這個詞的人,智慧就是說出真理,聽自然的話,并按自然行事。柏拉圖則說智慧是黑暗的,并且不像是天生,其意義是相對于物質(zhì)的東西,智慧是隱性的,潛在的,而物質(zhì)的東西則是顯性的可觸的[4]。綜上所述,智慧是人們對人或事物內(nèi)在本質(zhì)的深刻認識,及對事物發(fā)展趨勢的并對事物發(fā)展的解決和處理。智慧是人的一種深層次的認識判斷和創(chuàng)新能力,及精神境界,智慧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不僅僅是聰明所能替代的,聰明的人不一定是智慧的人,聰明的人有著人得天賦與技能,而智慧有著人得只是技能和潛能。
。ǘ┱n堂的涵義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將“課堂”解釋為“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室泛指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課堂作為駕駛與學生活動的場所,教學最為直接和最近距離的交流平臺,是學生獲得智慧的重要環(huán)境,隨著新課程實施的縱深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目光也聚焦到了課堂,《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課堂的解釋為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所以,課堂我們不應局限于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所以課堂我們不應局限于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室,還應擴展到課外,校外的教學活動[5]。
。ㄈ┲腔壅n堂的涵義
智慧課堂也是開放性課堂,是新課改呼喚的,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針對于知識課堂而提出的,智慧課堂要以學生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其本質(zhì)是一種追求創(chuàng)造性與智慧性教學。智慧課堂簡單的講就是充滿智慧的課堂,是師生相互配合互動的過程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智慧課堂能夠有效啟迪學生智慧,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以主人身份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性能動性,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智慧課堂還能夠豐富教師的教育智慧,教師充分利用智慧,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方式。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自主的控制整個過程,往往不能被復制和借鑒,所以說智慧課堂是啟迪學生智慧的場所。
三、語文智慧課堂的構(gòu)建
新課改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如何讓課堂成為充滿智慧的課堂成了學者研究的重點,這些理論的研究對語文智慧課堂的理論和實踐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所以,我也針對新課改的需要,立足智慧將探索視角指向了語文智慧,課堂的探索上我們知道當下的應試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有重要地位,使語文學科不被大家重視,讓老師對語文這門學科也無計所失,每位老師所想的問題,就是我們?nèi)绾蚊媾R這個問題,如何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即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同時又能獲得知識。語文課程教學可包括課堂性教學和非課堂性教學,這就需要師生之間建立合作交流的聯(lián)系。無論是在課外還是在課內(nèi)都是一樣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課內(nèi)外兼顧,只有這樣才能構(gòu)建成我所研究的智慧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新時期教師所應追求的就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ㄒ唬┱n堂性教學
1.自主性
自主性所體現(xiàn)的就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盲目照搬教師課堂中所講述的內(nèi)容。就是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也就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把握著課堂的主動權(quán)。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就要把課堂時間充分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自己動手操作;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和表達,讓學生自主探索,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同的語文內(nèi)容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對不同的學生要不同對待,上課時老師要讓學生通讀幾遍課文,對語文課所講的內(nèi)容要有所理解,除了要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外,還應帶著具體問題和具體任務去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容易完成課后作業(yè)。例如《威尼斯商人》首先要讓學生分角色來朗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搞清戲劇中的人物之間的關系,通過閱讀來欣賞戲劇的語言,從而來把握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戲劇體裁題材與其他體裁的文章有什么區(qū)別。當然了不同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理解,要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來自主發(fā)言,以此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解決課文中的問題也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首先要讓學生嘗試著獨立完成課后作業(yè),因為每個個體都有差異性,對待同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可以讓學生間互相表述自己不同的見解,是學生們之間互相表述自己不同的見解,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問題的答案,從而更加熟悉課文。課后有些問題是要引導學生去探究和解決的,學生要抓住這些問題,親身經(jīng)歷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從中體現(xiàn)探究的樂趣。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這一形象,縱貫全篇夏洛克都是一個自私,貪婪,十惡不赦的一個人,但是縱觀整篇戲劇我們可以看到課文中所沒有涉及到的,如對妻子及對女兒的愛,這是其三大吝嗇鬼所沒有的有點。這就需要學生自己親自實踐,早相關資料理解這個人物,通過與其它吝嗇鬼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物與眾不同的特點,這樣就使學生更明了這個人物的另類,從而記住這個人物,更能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6]。
2.合作性
智慧課堂上的合作,可以是學生之間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我們知道教師和學生是智慧課堂兩個動態(tài)因素,是二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中,不僅在認知的過程中有互動,在個人的核心價值觀中也有互動,這就會使學生之間無意識的交流思想,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的深刻性有時會伴其學生的一生。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從而展現(xiàn)個性,最終得到共同發(fā)展。而師生之間的互動就是師生雙方之間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和互相啟發(fā)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不應該在課前預設情境,預設問題及答案,不能因為學生答案與預設答案有出入而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而是要以學生為本,學生可以自主回答問題成為課堂中積極活動的主體。隨著師生之間的和諧交流,學生在課堂上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積極向上的課堂文化也相應的得到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7]。例如:可以在課上玩戲劇游戲,讓學生扮演喜劇中的不同人物,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學生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戲劇游戲可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恢復兒時創(chuàng)造力的潛能。戲劇游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在生活其它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許多喜劇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給學生相互影響的機會,讀課文做練習都會游刃有余[8]。
3.探究性
探究性即用探究未知的方法去獲取和應用知識,在課堂上如果某個學生對某個問題或知識充滿好奇,探究性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每個學生再求知和探索的前提下,都可以盡情的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的同時也要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預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懂的知識會使學生充滿好奇心,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在學習中不斷提出問題,不盲目屈從書本而是要敢于運用個性化的眼光和獨特的思維提出問題,敢于質(zhì)疑提出自己的見解。有時簡單的問題老師可以不講,可以讓學生自己解決和歸納,稍難的知識學生回答的不對,老師可以將學生思維引向重點?梢宰寣W生進行相互討論,學生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促使學生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探究規(guī)律,生成智慧,大膽思考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是學生真在課堂。例如:教師在課上可以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一個幽默短劇,一段音樂或一個小故事展開課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盡量使學生都參與,促進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智慧。
。ǘ┓钦n堂性教學
1.寫出來——知識內(nèi)化
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具有重要意義,是不可忽視的。讀過看過的東西不可以不寫,學生廣泛涉獵深入思考,語文和生活的素材都會得到積累,如果不把他們寫下來記憶記憶中的東西就會付諸東流,畢竟人的記憶也是有時間限制的。積累素材可以使學生思想得到鍛煉,再通過課上的評比交流提升學生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抓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再把它們計入文本,這就是讓語文走進生活。例如:學生可以寫學生日記,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日志上寫下對知識或經(jīng)歷的理解。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并將舊的知識結(jié)合起來學生可以在學習日志上將自己學習的知識內(nèi)化。偶爾,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寫作機會,可以給學生一個開放式的主題,為他們的寫作指出一個方向,也可以讓他們自由的寫一些主題,放眼于課外,幫助學生為正式寫作積累觀點。
2.走出去——接近生活
語文無處不在,生活是語文的源泉。所以,師生要由課堂語文走向生活語文,博覽群書于見多識廣是兩種學習語文的不同方式,博覽群書在當下考試的困擾下就顯得有些功利性。然而,現(xiàn)在的學生認為學習語文沒有必要性,只要考試前背背就行了,語文課缺乏趣味性也是原因之一。學生有時讀也罷他作為休閑娛樂。另一種就是見多識廣,把語文課帶到生活中,讓課堂飛出教室,將戶外活動作為課堂,趣味無窮。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意把語文延伸到課外,生活是語文的源泉,語文無處不在。教室有責任引導學生由課堂語文走向生活語文。例如:教師可以帶學生戶外遠足,這種方法是把學生從課堂中解放出來的一種好方法。與一個單元的學習相結(jié)合的郊游具有顯著效果的學習策略,在開闊學生的視野中,使學生文化內(nèi)涵豐富起來,同時更加有助于學生認識課堂中的知識與內(nèi)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四、作一名智慧教師
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智慧的學生,教師被人們尊稱為“園丁”“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所以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學生智慧需要用教師的智慧去啟迪。這就要求老師必須是一名智者,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把學生培養(yǎng)成智慧的學生。
。ㄒ唬┱n前準備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桶水,老師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應該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要構(gòu)建智慧的課堂,教師除了要不斷學習,不斷吸取各種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備好一節(jié)課是智慧課堂的先決條件,只有備好了課教師才能在課堂這個平臺上展現(xiàn)一節(jié)成功,獨特而生動的課,教師在備課前應明確教材內(nèi)容,教學目標,巧妙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要求,將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認真研究了教材教學大綱,具體章節(jié)的具體結(jié)構(gòu),只有透徹的研究了教材,教師才可以明確教什么,怎么教[9]。如:備課前先要多讀幾次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出情感,找出文章妙處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從深度廣度上研究課文,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教師還需要精心準備教案所講授的內(nèi)容,應突出重難點,設計出有參差感,針對性的問題,鉆研教材。要用學生的眼光學習課文,還要站在教師的角度來審視課文,讓語文課堂做到有的放矢。精心準備教案是智慧教師教學的前奏,使教材發(fā)揮功能,使學生進步,使課堂有效。
。ǘ┱n中實施
聰明的教師在課前會設置情境,如,放一段與課文相關的歌曲與幻燈片或講一個小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自然走進課文,理解課文,促使語文課堂活潑和諧自然。語文課也會由死板變?yōu)樽優(yōu)榉e極有效地引導,學生也會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奶剿。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語言對課堂的作用也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語言應付有激情幽默從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生動的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激發(fā)情感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只有這樣的語言才能激發(fā)學生智慧。好的老師還應在課上滿足不同參次學生的要求,正視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體現(xiàn)自身學習的價值[10]。
。ㄈ┱n后總結(jié)
在上完課后智慧的老師一定會對自己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有一個客觀而綜合性的評價,要延續(xù)自己的有點,差的地方要及時的改正,教師的思想和經(jīng)驗在自己的一次次的反思和實踐中逐步成長,將為下一次的將課做了很好餓鋪墊,老師在一次次的實踐中逐步更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循環(huán)往復。綜上所述,只有這樣嚴謹?shù)慕處煵攀且幻腔鄱细竦慕處煛?/p>
五、結(jié)語
要很好的展開語文智慧課堂需要多方面做出努力,師生要充分的配合好,使學生真在課堂。使學生在課上不斷充實與壯大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智慧的學生。由于我個人的學識水平有限,對語文智慧課堂的研究還不是很深入,我的研究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所以,不是很全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我知道自己在今后的學習中還要不斷學習和探索。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
新課程理念下,常常提及“興趣”,把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芭d趣是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條件。事實確實如此。課程改革兩年來,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著、嘗試著。我常常會捧著教材思索著,“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喜歡學這篇課文?”“怎樣的處理才能使孩子學得更快樂、更輕松?”“怎樣才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懂得道理?”
《金色的草地》這篇文章講述了俄羅斯鄉(xiāng)下的兄弟倆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成長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diào)皮和玩笑性質(zhì)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著他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從而真正喜愛上了蒲公英這種平凡的植物。文章表現(xiàn)了兄弟倆對這片草地樸實的愛,以及這片草地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xiàn)了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文章情節(jié)生動真實,情感真摯、語言平實,貼近學生生活,是一篇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好材料。
低段的孩子生性好動,很難在課堂四十分里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diào)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故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玩的時機,給孩子一次玩的機會,也不失為一項好的舉措。當然,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分寸,要讓孩子玩得其所,玩得有價值。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3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務必思索的現(xiàn)實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教材內(nèi)容,教材結(jié)構(gòu),教材重難點,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意識,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認為學生應該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內(nèi)心擁有學習的興趣。
語文學科的博雜更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擺在面前的即是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有時毫無興趣可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學,去用,這樣才能有所長進。
第一,對話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便于培養(yǎng)和諧師生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認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
1、創(chuàng)設對話的良好氛圍。
(1)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青與課文相關的自然風景,引領學生親歷課文意境;
(2)還可以利用課文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意韻之美。
2、創(chuàng)設對話的主導問題。運用巧妙的設問,便于學生有精彩的回答。
3、設置有趣的對話的話題。包括:
(1)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利用課文設置相關的問題
(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如: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試找出幾處,品味其夢幻般的意境。
(3)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如:文你有什么看法?
(4)師生與作品的對話。如:教師簡單的評論。
第二,語文要突出人文性,注重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是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因此,我們強調(diào)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第三,語文要強調(diào)自主性,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gòu),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
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fā)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思考。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升華1認識,學會學習。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探究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于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fā)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優(yōu)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閱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為,閱讀過程充滿了創(chuàng)造。閱讀教學應該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開放性的話題,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閱讀能力。教
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于師生在閱讀實踐中與文本發(fā)生深層的有價值的對話,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于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滲透,有利于學生體驗母語的優(yōu)美和運用母語的實踐。
“真理向前邁一小步,就會變成謬誤。”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4
這次我上的課文《頤和園》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是以“我國世界遺產(chǎn)”為主題,訓練的重點是:能夠引導學生想像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為了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針對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緊緊抓住游記的特點,創(chuàng)設游覽的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賞讀、美讀和趣讀。邊讀邊想像畫面。抓關鍵詞,體會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妙,從中感受到頤和園景色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探究“世界遺產(chǎn)”文化的興趣。在這節(jié)課上我力圖讓學生游得有趣,讀得有味,學得有法。中年級時既不能讓學生對游記概念化,又要讓學生形成對游記的初步正確的印象。
因此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整堂課我是以帶著學生去游覽頤和園為線索,拉近了文本和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走進文本,欣賞頤和園美景的閱讀欲望,情境創(chuàng)設貫穿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快樂的游玩中感受游記的特點。欣賞和表達頤和園的景色美。堅持以讀為主,讀說相結(jié)合。在整堂課中注重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我采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各種形式的讀,比如:邊讀邊找句子、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邊朗讀邊展開想像、邊朗讀邊體會關鍵詞的精妙。學生說的也比較充分,說自己對文字的感受,說腦海中浮現(xiàn)的畫面,說獅子的千姿百態(tài)還巧妙地把寫作指導穿插在其中。同時在整堂課中,我力圖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經(jīng)常出現(xiàn)“你感受到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這些引導的話。
不足之處:
因為對時間的把握還不夠準,最后設計的小導游環(huán)節(jié)沒有來得及進行,這是一大遺憾。另外感覺讀的還是少,只為了分析課文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
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十七孔橋小獅子可愛和多。我只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忽視了段落間的讀,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對文本進行了重組,利用師生合作讀來再次進入文本,雖然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重點朗讀再到師引讀再次整體讀,但總的來說還很不到位,離語文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有一段距離。今后逐步改正。
不過,總的來說,感覺孩子們還是學得比較輕松,讀得也還算有滋有味吧。對游記也有了不少的認識。 “賞識性教學診斷”,因為有了賞識,所以每一個老師都能在同行的肯定中獲得自信。而診斷則是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出發(fā)點,抱著幫助、指導、探討的目的,所以每一個上課的老師都能坦然而輕松地接受同行們的指教。我想每一個參與這次活動的老師都會在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非常慶幸自己也能是其中的一員。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5
從教將近二十年,從事語文教學也有十五六年了,但我一直感覺到語文課堂受到了束縛:每個老師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一課一課的講析,基礎檢測,閱讀練習,單元檢測,階段考試。我們語文老師做的工作好像跟賣肉的差不多:把整個課文分成許多塊,“精肉”要多講多練,“肥肉”就便宜處理,最后剩下沒用的就扔掉。語文課都這個樣子了,還有什么美感?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jīng)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guī),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xiàn)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么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tǒng)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么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系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里,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待,希望我?guī)麄兊教幧裼,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并富有全面的營養(yǎng),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xiàn)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jié)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么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后,還真想不出來上后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并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么呢?
語文一節(jié)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jié)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jié)課,幾節(jié)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一節(jié)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jié)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qū)W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蚝蛯W生談談國內(nèi)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nèi)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fā)現(xiàn)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
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6
兩個星期了,我也快結(jié)束二單元的唐詩鑒賞課了,每次上完課的結(jié)束,我就開始反思自己這節(jié)課學生學到了什么,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了那些問題。我一向主張是學生一課一得,通過這一得而能觸類旁通,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我達到了嗎?在回首反思中給我一個深刻的解剖!
語文教學風風雨雨走了這么多年,各種聲音都有,感覺到似乎所有的人都能對語文教學指點江山;厥自谇髮W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歸納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以為考上了重點中學的初中,可能就不會有了,誰知道,老師還是對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喋喋不休,癡心不改啊,一到上語文課,我就做數(shù)學或者看《七俠武義》,我似乎對語文沒有什么好感,至不過班主任是語文老師,所以還得應付,但每次考試,我的語文分數(shù)是非常樂觀的。
我甚至懷疑過,是不是我看了很多諸如《七俠武義》<<三國演義》的原因,使我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能得高分。一剎那間的懷疑過后,又否定了自己對不起語文老師的想法。畢竟那個時代,我們做學生是非常單純的。三年初中優(yōu)秀畢業(yè)了,語文課實在沒有給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如果有的話,還是我的地理老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每次他講中國地理的時候,他總是用詩詞來描繪什么地形地貌天氣之類的,我那個時候羨慕得要死,我納悶:地理老師怎么不來教語文呢?他的對中國某一地方的描述總是引經(jīng)據(jù)典,生動得讓我興奮。于是我好不容易接道一本《千家詩選》,花了三天三夜時間把它抄完,于是一首一首的去背,整個《千家詩選》我都背下來了,一個目的就是因為崇拜地理老師而去背詩的,F(xiàn)在想起來似乎很可笑,但卻是事實啊,是地理老師讓我和語文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初中結(jié)束之后似乎好得多了,再也聽不見歸納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了,語文課的確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還是提不起我的興趣,語文課要不就背英語單詞,要不就看數(shù)學或物理化學之類的,被語文老師批評了幾次,說我不尊重她的勞動成果,不要在語文課上做與語文無關的問題。我自知理虧,于是強迫自己去尊重語文老師的勞動成果,但我實在不想聽啊,于是干和語文有關的事情,節(jié)節(jié)語文課看小說看詩歌評論,有時被老師喊出來回答問題,我能在一剎那間從同桌的低語中把老師問的問題答對,而且還能向初中的地理老師那樣引經(jīng)據(jù)典的展開。語文老師總是表揚我,同學們也頭來羨慕的目光。其實,大家都知道我最不喜歡聽語文課的啦,但是我語文成績的確也是班級中一流的,寫的作文還能刊登在校刊上。每當這個得意的時候,我就想起我的初中地理老師,我一直納悶:他為什么不是語文老師呢?
如今我也做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老師呢?每當我上課,有學生不聽我的語文課,我就自責,我就反思是我自己出了問題,不是學生出了問題。說實在話,我們也是從當學生過來的,那一個學生愿意你在講臺上枯燥的喋喋不休呢?那一個學生又忍受得了你啰嗦過去又啰嗦過來呢?那一個學生又愿意你從頭講到尾呢?我自己中學讀書的時候,就領教過語文老師的認真的“折磨”(我沒有不尊重我的語文老師),所以我也不愿意成為“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去“折磨”我的學生,我的這個想法是好的,我也做過這樣的“婆婆”,每次一感覺自己做了“婆婆”,我解剖自己出了問題,有很多次都給不聽語文課的學生道過歉,說老師的這節(jié)課沒有設計好,都是我的錯。說實在話,教了這么多年的語文,我都教得有點怕起來了,面對新課改,我也是經(jīng)常反思,經(jīng)常觀看一些全國名家的課堂錄像,但我總覺得有些課給人不真實的感覺,有的實在是在舞臺忽悠啊,如果他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上,他可能也活得夠嗆的。我曾經(jīng)給我的學生說,語文就是:
風和日麗,是天氣在微笑;
樹葉搖曳,是花木在微笑;
淺峰微波,是山水在微笑;
含蓄謙和,是生命在微笑;
愿微笑思考常伴課堂上的你我,
愿快樂收獲永遠追隨語文課堂。
看起來,似乎是實足的浪漫主義,但語文課如果沒有浪漫主義,還又什么意思呢?但是,在浪漫主義的時候,引導學生去收獲現(xiàn)實主義。不知道是在什么時候,我在翻閱教學雜志時,看到一篇《美國老師是怎樣給學生講<灰姑娘>故事的?》文章,給我了深深的觸動和不盡的反思,F(xiàn)在把文章引用如下: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后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里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后媽和后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后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臟臟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現(xiàn)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睿?全班大笑)。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后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后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么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仆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后媽不愿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yún)⒓游钑,就是她的后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后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 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后媽,你們要怎么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后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后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真棒的老師!
我看后,吸了一口氣,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如果我從小學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這樣教我的話,我......我簡直不敢想。我想這就是我們值得借鑒學習的語文課吧!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7
其實每一次備課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對于說明文而言,卻是簡單而不失復雜,似淺而深的一種文體。所以就使備課人有時難于適度把握這種文體。我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按照導入——檢查預習 ——走進課文尋找結(jié)構(gòu)美——細讀文段尋找畫意美——揣摩語言探究語句美——拓展訓練——總結(jié)反思——布置作業(yè)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步驟安排的。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我又設置了一些過渡的語句,這樣會使整堂課顯得緊湊。一開始,我就用關于建筑的對稱的語句導入,并且加上了關于蘇州園林的幾幅圖片,這就緊緊抓住了教學主體的心,盡快加入到學習中去。在其間為了解決問題的需要,我充分挖掘了課本資源,讓教學主體閱讀了課本99頁的“學習閱讀說明文”,學習其中的一些知識;
又讓他們回顧了習題三中的說明方法以探究本文的語言。教學主體在“細讀文段尋找畫意美”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的還可以,我對他們的激勵的話如“我相信同學們的每一次表達都是一朵朵美麗的浪花,點綴在老師心靈的海洋中,所以,請不要吝嗇你的表達;
同學們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個個生動的音符,撥動著老師心靈的琴弦,請讓我們奏出和諧的音樂吧”也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學生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就讓他們合作探討,再不能解決的就點撥,幫助其解決。由于不僅僅是教學知識,還以情感化他們,一堂課下來,我已經(jīng)與他們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誼了。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8
優(yōu)點:
一、情景劇營造氛圍,注重了濃郁的情感體驗。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問題一直是一個“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學目標,對一些人來說可能還是一個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本人在這一節(jié)課中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千呼萬喚之后終于跚跚而來,我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去感受這道風景的美麗,不論是情景劇的表演、分角色朗讀,還是集體辯論。豐富的情感、明朗的態(tài)度、令人深思的價值觀,伴隨著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發(fā)言,匯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進學生的心田,也流進我的心田。整堂課,感受到的是心在跳動,情感在流淌。
二、加強互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在整堂課中,教師一直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xiàn),為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互動平臺。在這些互動中,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真正讓學生在互動中說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情景劇、分角色朗讀、辯論、和家長的對話讓學生的情緒高漲,參與性和互動性被充分激發(fā)起來。
例如學生表演和分角色朗讀夠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深刻體會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還可以進行語言訓練。作品讀得越好,學生就越能理解文學形象理解文學形象并受到感染,由學生結(jié)合文本點評,把聽、說、讀、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融合其中。
辯論的引入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辯論過程中雙方引經(jīng)據(jù)典,妙語連珠,使整個活動高潮迭起,不時引來陣陣喝彩。講到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其寫法;談到友誼,讓學生說出有關友誼的名言警句;說道理解、溝通,讓學生圍繞理解、溝通說一句最美的話或富有哲理性的話。這些都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 形式創(chuàng)新,課堂開放,寓教于樂
在教學形式上,突破了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把文本內(nèi)容融入人生AB劇的節(jié)目形式中,不僅使文本內(nèi)容富有時代氣息,也為學生營造了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家長的參與,讓教學過程向家長開放;辯論的引入,讓教學問題開放。在這種情景里,學生不但樂于表達,勇于表達,而且個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fā)揮。
這使我深深認識到,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天堂,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這樣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才能擁有一方明凈的天空,只有這樣新課標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只有這樣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在學生的心田生根發(fā)芽,只有這樣素質(zhì)教育的春風才能吹綠祖國各地,我們才能用雙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陽,當然,這也為我以后的語文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我堅信,在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這股清泉一定會源源不斷地奔涌而出!
不足:
總的來說,這堂課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效果。但這節(jié)課遺憾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過于重視過程的水到渠成,使得課堂結(jié)構(gòu)不夠緊湊,有些文本內(nèi)容給忽視了;有時后,不能從學生的發(fā)言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還欠一定的教學機智。在學生點評表演情況后,讓表演的學生談談自己對文本的情感處理會更好些。在讓學生作出選擇換好座位后應該給學生一定的討論交流的時間。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提高。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9
《陌上!愤@篇課文我上過兩次,每次教學都是循著羅敷的“美”史君的“惡”的路子教學這篇課文,效果不錯。這次語文教研活動,我接觸到一個新名詞------“-同課異構(gòu)”,它激起我心中的很多疑問。“同課異構(gòu)”究竟指什么?“同課異構(gòu)”的目的是什么?這種教學方式好在哪?在大礦中學兩位老師的示范下,我稍稍理解,但總覺得,課還是一般的課,“同課異構(gòu)”對課堂教學究竟起什么作用?怎樣做能使老師丟掉“灌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怎樣來看一堂課,什么樣的語文課才是好的語文課?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每天都不可能地觸摸到這一敏感而又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話題。新課程要求教師觀念轉(zhuǎn)變,語文教學又要實實在在,這種“放手”與“收手”的矛盾時時困惑著我。輾轉(zhuǎn)不眠,幾經(jīng)思考,我個人認為:適合、變化、和諧應是好課的標準。
一、適合!覀兘(jīng)常聽課、評課,外出學習。在教師個人素養(yǎng)提高的前提下,有許多內(nèi)容、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要靠老師的思辯,選出適合自己學習的東西教學。適合才是最好的“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弊寣W生在適合中慢慢提升,切不可照抄照搬,切不可急功近利。
二、變化!惶煤谜n的前提是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一堂課融入了許多教師思想和智慧。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備課設計課的前提下,要重在課堂生成。給學生充分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隨時做出機智的應變。不同的學生,課的深度、教學方式也不同,每一位一線教師都要時時變,刻刻新。在適合中求生存,在變化中求發(fā)展。
三、和諧!椭C的東西總是美好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特別是人與人之間更需要和諧。和諧使人輕松、愉悅。和諧更有助于人的教育,人的發(fā)展。因此老師怎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和諧的課堂氣氛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更是新課改的方向。
無論“同課異構(gòu)”的創(chuàng)新教學,還是循規(guī)蹈矩的實實在在的說教,我們都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善于變化的方式,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當然,課程改革是漫長和艱巨的!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睂W習新課標,不能形而上學,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歪曲曲解。對于傳統(tǒng)的一套,我們要懷疑,要創(chuàng)新,但又不能完全摒棄。畢竟教有法,而又無定法。不然,我們又會陷入某種教學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這當不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一、以學生為主
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我經(jīng)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讀課文后根據(jù)我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yè)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yè)的布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已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師生互動
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fā)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和解決者。學生通過提出疑問、自行釋疑,會深入理解課文,豐富了課外知識的。由此,我就啟發(fā)學生:文選內(nèi)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充實、完善,健全中學語文知識結(jié)構(gòu)是課內(nèi)課外等綜合因素建構(gòu)而成的。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
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后再歸結(jié)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chuàng)新點。學生的興奮點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們對課文會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如果每天都是輕松愉悅的上課,那么學生的靈感和情感會得到激發(fā)的。此外還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四、變教學思路
由教師教的思路轉(zhuǎn)向?qū)W生學的思路,由文章學的思路轉(zhuǎn)向閱讀學的思路。教師應注意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獨特體驗。只有遵循學生學的思路和閱讀學的思路,才能真正激發(fā)師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培養(yǎng)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閱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
“向閱讀要寫作能力。”學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我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于已身”。
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情感是教學藝術(shù)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shù)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lián)系,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
在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角色、轉(zhuǎn)變行為,豐富知識結(jié)構(gòu)、提高綜合素質(zhì),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化發(fā)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自己在專業(yè)上發(fā)展和人生的成長。
為識廬山真面目,勸君要做有心人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畫、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在操場上學生活動的情景。本課屬于按事物規(guī)律識字一類,反映的是學校生活,學生在生活中也較感興趣。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教學時,我將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學習漢字有機結(jié)合起來,教材倡導“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新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看圖說、看圖貼、再多種形式反復學習詞語,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活動中學,在情境中學,增強了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另外,我還注意到一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有意注意雖然在發(fā)展,但占優(yōu)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我在課堂中采用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diào)動起來。、采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
1、看圖說話,認識體育活動的名稱。
2、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3、請小老師領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打亂次序指名讀。
6、課間操:拍拍球、打打球、拔拔河、跑跑步、跳跳高、快坐好玩拼字游戲。
7、比較發(fā)現(xiàn)生字規(guī)律,然后貼在圖上。
8、玩拼字游戲,游戲分四人小組拼字。
9、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
從上面列舉的九次生字復現(xiàn)的情況可以看出來,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xiàn)生字,開火車、比賽、玩拼字游戲、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中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這些字。
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保持是一年級的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1
魯迅的文章素來以長見多,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弱,如果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閱讀上,既浪費了課時,同時學生漫無目的閱讀反倒讓學生厭煩!
如何上好這篇長度、深度、難度均非同一般的課文?我決定從“小說三要素”入手,圍繞小說中的人物展開對文章的研究,從尋找人物入手,跟隨人物深入課文,但是課文中關于閏土的描寫文字要多于楊二嫂的描寫文字,雖然學生對閏土比較熟悉,但是對于閱讀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要在一節(jié)課內(nèi)尋找并閱讀完關于閏土的描寫,時間就會相對倉促,因此采用“迂回”戰(zhàn)術(shù),先來了解描寫文字比較少的楊二嫂,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印象。
上課開始,我首先從小說三要素的人物開始說起:小說總共出現(xiàn)了兩個人物,一個人物時大家在小學課本中已經(jīng)和他有一面之交的閏土,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人物是楊二嫂,楊二嫂這個人物我們大家不熟悉,但是這個人物的出場描寫很傳神,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關于王熙鳳的出場描寫方式都是一樣的,正所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大家找找看,楊二嫂是如何出場的?
學生開始很快在文章中尋找楊二嫂的出場——“嚇,胡子這么長了!”
我馬上引導學生:楊二嫂是用她特有的聲音出場的,正所謂“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同時這也是人物描寫方法中的語言描寫,那么,這種寫法并不是魯迅首創(chuàng)的,其實告訴大家,這種寫法就是曹雪芹寫《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寫法,王熙鳳在《紅樓夢》中,當她聽說了林黛玉也就是賈寶玉的表妹,賈母的外孫女來了后,遠遠地喊了聲:“我來晚了,不曾遠迎!”這一句話,將王熙鳳在賈府的位置凸現(xiàn)出來,賈母跟前眾姐妹屏聲靜氣,唯有王熙鳳敢這樣出場,其實就是通過語言描寫體現(xiàn)王熙鳳的性格以及她在賈府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風云人物,大家可以去看看——(學生們聽的很認真),看來,魯迅老人家用的這個手法不是首創(chuàng)喲!這其實在提醒大家,魯迅的方法是學來的,大家可以試試的。
學生們?nèi)粲兴嫉狞c了點頭。
我繼續(xù)引導學生:俗話說“言為心聲”,那楊二嫂發(fā)出這樣的性格又體現(xiàn)了楊二嫂怎樣的性格特點呢?
學生們圍繞著這句語言描寫開始討論楊二嫂的性格特點……
很快,學生得出了自己的結(jié)論:
楊二嫂說話大驚小怪;
楊二嫂說話大大咧咧;
楊二嫂說話隨隨便便;
楊二嫂說話尖酸刻薄……
我又繼續(xù)引導學生,課文中關于楊二嫂的描寫還有,只不過是采用了不同的描寫方法,同時課文中關于楊二嫂的描寫還有她人生其他階段,大家試著找找。
很快學生將課文中關于楊二嫂描寫的段落全部都找到了。
當把所有關于楊二嫂的描寫包括不同時期和不同描寫方法的段落和文字整理到一起的時候,學生通過不同描寫方法的對比,更加了解了一個全面的楊二嫂,通過不同時期的楊二嫂的描寫,大家發(fā)現(xiàn)了楊二嫂的變化……
我引導學生:當“我”回憶起楊二嫂年輕的時候,知道她是賣豆腐的,后來“我”要走的時候處理家里什物時,她拿走了狗氣殺,這幾十年楊二嫂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每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都帶有這個時代的烙印,楊二嫂的命運軌跡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哪些烙印呢?
很快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很快一節(jié)課時間過去了,當學生討論到楊二嫂的變化和那個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時,這篇文章的主題也就顯得比較容易理解了——故鄉(xiāng),往往是一個人靈魂的棲息地,但當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和理想中的故鄉(xiāng)背離的越遠時,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和情緒就會糾纏于赤子的內(nèi)心,這是一種憂郁的美,它會繼續(xù)在赤子的內(nèi)心醞釀,發(fā)酵,會外化成另一篇更美的文章!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2
曾有一位哲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不是要向?qū)W生“灌水”,而是要“點火”,只有這樣教育才有意義。
《愚公移山》一文我共上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翻譯課文內(nèi)容,第二課時分析文章的主題。上第二課時時,我想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愚公“移山”的創(chuàng)舉的感想。當時,學生發(fā)言很積極,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愚公移山是為了給子孫后代造!,有的說“從愚公移山的壯舉看出他老人家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學生認為“愚公移山不理智,應該舉家搬出大山定居”;
還有學生說“愚公有點強人所難的,他的子孫也許根本就不想這樣做,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了子孫的身上,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這充分說明學生對《愚公移山》這則經(jīng)典寓言故事的實質(zhì)精神和故事所弘揚的蘊意還不理解。在讀解《愚公移山》這一文本時,教師又不應該帶有太多的情緒與結(jié)論,要讓學生讀解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這也是新課程的要求。
為了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我讓學生朗讀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為為什么會“帝感其誠”的問題,讓學生再帶著問題“回爐”全文,進行思考。學生從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難,進而思考到愚公如此做的決心之大,具有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而這些正是感動上帝的原因所在。然后我又順勢問他們“智叟為什么要反對他的這種做法呢?”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說他比較自私,有的說他目光短淺,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
就在這時,我針對他們的觀點請出一位學生作出總結(jié):愚公移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為子孫后代造福,他的這種利他主義、堅忍不拔的毅力、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而這也正是這則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
課上到這里,學生們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諦,而這些是他們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時也深刻體會到了給學生頭腦中“點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3
《周亞夫軍細柳》是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本來是兩課時上完的,放在一節(jié)課上完有很大的難度?梢哉f上《周亞夫軍細柳》這一課時,我的心情是非常忐忑不安的;仡欉@一課的教學,我覺得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激趣導入
我用王維的詩歌《觀獵》導入,“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弊鳛槌跞膶W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種導入增加了孩子學習的興趣,把孩子引領到課堂的學習中?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堂課我很注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計巧妙,板書新穎。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我整堂課教學抓住一個“真”來進行教學設計,周亞夫是“真將軍”!他的“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作者是如何塑造他“真將軍”的形象的?文中的漢文帝是怎樣的一位天子呢?學生回答之后,我總結(jié):漢文帝是一位“真天子”。這個“真”貫穿了整個課堂教學,也是我設計的主問題。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避免了課堂上碎問碎答,加強了課堂的時效性。這就是全國著名語文專家余映潮老師強調(diào)的,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要有主問題意識。
三、品讀到位,方法多樣。
“誦讀”的要義,是“得他滋味”(朱熹語)。“誦讀”重在“味(動詞用法)”、重在“玩”(劉勰語),“須是沉潛諷詠,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語)。
“非讀無以成課堂”,我很好地做到了文言文要在朗讀中教學這一要求,剛開始讀了三遍,后面在品讀的時候又增加了個別讀,全班讀,最后再讓學生讀作品《史記》的介紹?梢哉f,讀是貫穿了這節(jié)課的始終的!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點突出。
我這節(jié)課設計科學合理,容量適當,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這節(jié)課分為六大塊:導入新課——文言文知識檢查——自由朗讀,整體感知——品味朗讀,感受形象——作家作品介紹——布置作業(yè)。這六大塊中,又把“品味朗讀,感受形象”作為重點,讓學生品讀了周亞夫真將軍的形象并明確了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很好地把握了教材,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做到重點突出,各流程推進非常自然。
五、教授文言文知識扎實。
我先詢問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不會解釋的詞或者不會翻譯的句子,并給予解答。之后,我又用檢測的方式檢測了學生一詞多義和難句翻譯的掌握情況。這樣學生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文章大意了,這也為后面品讀課文做好了準備。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4
岳陽樓為湖南岳陽城西門城樓,它屹立洞庭湖畔,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龍盤之勢。岳陽樓與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李白,杜甫,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著名詩人都曾登樓吟詠,留下墨跡,岳陽樓因此名聲益大。宋慶歷六年,范仲淹受好友滕子京之托,作千古傳頌之《岳陽樓記》,當真是樓因文馳名,人因文不朽。學過此文的人無不出口成誦。也是《新課標》規(guī)定的中學生必學的五十篇古詩文之一。怎樣讓學生學好這一課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在學習本文之前,先把本文的重要性講給學生,以期引起學生對本文的高度重視,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過程中的三個“加”
所謂三“加”就是加大對課文朗讀的力度,加強對課文翻譯的準確性,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明顯加大朗讀的力度,范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我毫不吝嗇課堂上的時間。在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疏通文意。先讓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以及手頭資料討論,然后再提問,完善后出示譯文,譯文是我結(jié)合教材、教參、還有其他資料精心整理出來的,相對來說,比較直接,比較準確,比較好理解。疏通完文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再把這篇文章作為現(xiàn)代文分析,結(jié)合考點設計一些問題,如: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古仁人之心是什么,千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是什么等等,把文言文當做現(xiàn)代文來講,也是中招考試的一種趨勢。
三、利用作者的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質(zhì)對學生進行德育。簡介作者時,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已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
食不給,啖粥而讀,五年未嘗解衣”,作者苦難的童年和年輕時的刻苦學習精神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教材。在分析作者的性格時,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曠達胸懷與崇高的憂樂觀,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四、難以排解的郁悶
學完這篇名篇,我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如果說加大讀誦的力度和德育還算是素質(zhì)教育的話,那么,對課文逐詞逐句的講解,要求準確無誤的翻譯,無疑還是應試教育的味道太濃,有!缎抡n標》的要求。在當前以應試教育為主卻又大力倡導素質(zhì)教育的情況下,文言文到底該怎樣教?我小心翼翼的走在應試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中間,究竟該何去何從,我猶豫難決,彷徨不定。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5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chǎn)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nèi)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chǎn)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回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里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么?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系。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diào)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diào)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舍棄了。
2.你學懂了什么。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cè)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xiàn)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xiàn)撥云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qū)懭、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jié)構(gòu)或并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jié)構(gòu)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可以嗎?而實際上,我們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師虛晃一槍,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師總是有辦法趕著學生朝設計好的圈子里鉆。
4.你真棒。
現(xiàn)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qū)、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什么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最需要的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zhuǎn)變。體驗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zhì)疑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ǘ┙o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ㄈ┙o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請、清、情、晴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說: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里有事老想著是情。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jīng)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在課改實驗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處理好以下幾大關系:
1.繼承與創(chuàng)新。我們應始終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決不是另起爐灶,從頭開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重誦讀,重積累,重書面表達,這種教學方法源遠流長,自有其合理的內(nèi)核。當然,由于忽視獨立思考、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造就了不少孔乙己似的迂腐呆板的書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如何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認為,繼承和創(chuàng)新,兩者并不排斥,應該可以很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F(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應重視讀和背,但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讀出意味情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言語交際的能力,強調(diào)以學生主體性、開放式和愉快式積累為主,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和創(chuàng)造性。
。玻l(fā)散與集中。崔巒老師說: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老師應處理好發(fā)散與集中的關系。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十來歲的小學生,如果光顧發(fā)散、求異,忽視求同、集中,會很難形成正確的主導意識。
3.探究與接受。我們認為,兩者不可偏廢。探究不是惟一的教學方式,當不當用,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來確定。學生學習知識和發(fā)展探究能力同樣重要,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獲得能力的本身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在組織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更需要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理解體會不到的地方,老師應當通過適時點撥、啟發(fā),甚至是直接講授告訴學生,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讓學生都通過探究來獲得所有的知識。
4.分組與合作。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探究,并不是讓學生孤立學習。同樣,合作學習也并不等于分組討論,分組討論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師生互動、同位交流、全班討論,都是合作。它包括學生與學生間的、學生與集體間的、學生與教師間的合作。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鼓勵者、支持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同樣也是學習上的鼓勵者、支持者,是共同學習的伙伴。檢驗合作是否必要,是否有效應,其標準是三看:一看學習內(nèi)容是否有價值;二看全體成員是否人人投入;三看是否有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合作的時機,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shù)剡x擇。
5.誦讀與訓練。學生誦讀,讀中感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但不是全部。學生誦讀,不應忽視教師的方法指導,不應忽視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品味揣摩,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學生誦讀,不應忽視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誦讀,還必須兼顧說寫訓練。聽說讀寫有機結(jié)合,閱讀教學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一、關于合作學習
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問題很淺顯,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還需要合作探究嗎?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但如果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還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用,討論的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而且不宜過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問題如果過多,往往他們連問題都記不住,還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時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筆者認為:第一,出現(xiàn)了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可以讓學生討論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決的問題,而且有一定難度時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第三,當學生的意見不一致,而且有必要爭論時,不妨讓持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探究,準備與對方爭辯。小組合作學習還應明確分工,主持人、記錄員等各負其責。每位組員既要會表達見解,還要會傾聽意見,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合功效。筆者還看到有些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個完整的句子拆開來讓兩個學生合作讀,如:讀《看花燈》一文時,(一生)元宵節(jié),(一生)看花燈,(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歡騰。(一生)紙糊的金魚(一生)吐泡泡,(一生)紗做的猴子(一生)眨眼睛。(一生)這是何等地殘忍,優(yōu)美的詩句被攔腰截斷,語感怎么培養(yǎng)?
二、關于收集資料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問題很淺顯,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還需要合作探究嗎?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但如果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還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用,討論的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而且不宜過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問題如果過多,往往他們連問題都記不住,還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時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筆者認為:第一,出現(xiàn)了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可以讓學生討論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決的問題,而且有一定難度時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
三、關于整合學科
過去,我們的課程過于強調(diào)學科本位,所以我們要改革,增強課程結(jié)構(gòu)的綜合性,學科間加強整合,以提高學習效率,但不是說可以無目的地、隨意地整合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無論何時,語文課都姓語。都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融合其他學科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表演、繪畫、歌唱走進語文課堂,可以使語文課堂更輕松、活潑,使語文學習更快樂、高效。我們提倡語文與藝術(shù)結(jié)合,但究竟該在什么時機結(jié)合,以什么方式呈現(xiàn),仍要以語文學習目標為依據(jù),為語文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服務,切不可為了追求時髦,追求氣氛而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
1.及時總結(jié)、記錄自己教學的成功之處
2.從瞬間的靈感中給人以感悟
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瞬間迸發(fā)出的教學靈感,抑或是學生思維方式的獨到的見解、想法、做法,都是難能可貴的。身為教師,在及時給予學生以正面鼓勵的同時,將其記錄下來,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新意。
3.及時對教學行為進行記錄與反思,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設計作為教師,每上完一堂課都應反問自己:今天的這節(jié)課上得如何?哪些較為成功,哪些方面處理得不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不成功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對自己教學行為及時寫課后記、教學隨筆,進行課后備課,通過對自己教學中的案例分析,為自己進一步重新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線索,從而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實現(xiàn)自我提高與自我超越。
4.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等日常教學活動,與別的教師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或別人在教學設計中的優(yōu)缺點,取長補短。別人的缺點對自己也許有很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它同樣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設想,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找到教師反思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明確教育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探求教育教學反思的方式、方法。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的有效性,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6
一、激發(fā)興趣,快樂學習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上課伊始,我出謎語讓學生猜,學生在猜出謎底收獲成功快樂之時出示課題,讓學生結(jié)合課題質(zhì)疑,喚起了求知的積極性。接著告訴學生答案就在課文中,學生想一探究竟,迫不及待捧起書,教室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二、結(jié)合生活,識記生字。
語文來源與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蘊涵著豐富的語文知識。生活與課堂密不可分,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當學生讀一遍課文回答:“誰在畫風?”時,我出示文中插圖,采用與他們打招呼交朋友的方法,記住“宋、濤、”等六個字。學生在問好中認識了生字后,學生做青蛙跳傘的游戲檢查生字讀音。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三、抓重點詞句,以讀為本。
《畫風》一課,內(nèi)容淺顯,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思考。以“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為主線,學生帶著問題讀,并動手劃出相關句子。通過飄動的旗子、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讓學生去感悟風的存在,找到風的影子。并相機指導朗讀,讀出趙小藝的自信,陳丹、宋濤的興奮、驚奇。在多次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認識到風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學會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這一過程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
四、讀寫結(jié)合、訓練寫作。
我合理地利用課文中三位小朋友通過動腦筋畫出風的故事,提出“你會畫風嗎?你想怎樣畫風?”的問題,鼓勵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風中的景物說一說,畫一畫,孩子們畫出了彎了腰的小草,飄在空中的氣球,被風吹起的花裙,煙囪上歪了的煙等等,每個同學都能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尤其優(yōu)先讓后進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圖畫,既滿足了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同時使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和發(fā)展。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7
隨著課改的深入開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地位。各種因為關注學生活動而使課堂精彩的教學案例,在各大教學刊物上可謂“比比皆是”,似乎課堂上只要有了學生活動,只要關注了學生活動,課堂就必然精彩。然而事實上有些課堂并沒有因?qū)W生熱鬧的活動而“錦上添花”;相反,常常因教師課前的設計存在問題或預設不足,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
《項羽之死》教學片段:
教師:本篇散文分哪幾個場面塑造了項羽的形象?用四字短語概括每一場面的內(nèi)容。
學生:(異口同聲)三個,“霸王別姬”“東城快戰(zhàn)”“烏江自刎”。
教師:這三個場面分別塑造了怎樣的形象?
學生:(踴躍發(fā)言)多情、英勇善戰(zhàn)、重義。
教師:好的,下面我們就逐一分析作者在每個場面中是如何塑造項羽的。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學生的回答積極主動而且準確無誤(就教學參考書的答案而言),所以教師說好。但是我卻認為這一片段教學是失敗的。第一個問題中的三個概括內(nèi)容的短語思維角度不一樣:第一個短語的思考角度是“什么人,什么事”,第二和第三個短語的思考角度是“什么地方,什么事”。人們在思考同類問題的時候,思維方式一般應該是一樣的。學生的回答之所以和教師參考書的答案一致,是因為現(xiàn)在學生手里的參考書不比教師少,有很多學生在上課時課桌上攤開的是兩本書——課本與教參。很明顯教師在課前設計這一問題的時候,準備并不充分,教師沒有了解學生。如果教師課前充分了解了學生這一情況,那么在設計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應該對教參上的問題進行再創(chuàng)造,創(chuàng)設一些培養(yǎng)解答問題的思維的問題。但是,遺憾的是,這樣的現(xiàn)象在我們課堂中普遍存在,長此下去,教師教學的確輕松了很多,可學生大腦中的彎兒是不是少了些?
再如《邊城》教學片段:
教師:祖父不但“把錢強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煙草到那商人的擔子上去”,寫出了祖父的哪些美好品質(zhì)?
學生:淳樸,把錢看得很輕,對錢財?shù)“桑?/p>
教師:很好!還有嗎?
學生:老師,我認為他沒有經(jīng)濟頭腦,他載人渡船,就是為了生活,收下渡船人的錢是理所應當。祖父如果收下這些錢,將來他或許可以用積攢的錢在河上建造一座橋,他或許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
教師:你確實有經(jīng)濟頭腦。
現(xiàn)代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這一理念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并已逐漸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因此,現(xiàn)代課堂中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了。在這一教學片段中,第二名學生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價值觀,可以說這一現(xiàn)象較傳統(tǒng)課堂已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很顯然他沒有讀出《邊城》的明凈、淳樸的民風之美,沒有悟出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中流傳至今的美德的謳歌。但是教師卻肯定了他的發(fā)言,將鼓勵學生發(fā)言,肯定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放在了教學的第一位,忽略了學生發(fā)言應該放在文本這一大環(huán)境中的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忽略文本,不能忽略語文課的美育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前的設計中將教師的價值引領明確下來。價值的引領應該在教學設計或問題預設中體現(xiàn)出來。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應是以促進學生生命發(fā)展為根本的課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其核心成分應該是通過最優(yōu)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設計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每個學生都獲得最充分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與發(fā)展的真正統(tǒng)一。所以,事物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決定了教學的生成性,決定了創(chuàng)造性設計和彈性預設的必要性。是創(chuàng)造性設計孕育了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
為了使每一堂課真正做到既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充分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的價值引領作用,教師就必須在教學前對學生情況、文本情況做充分的彈性預設,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每一堂課。大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過程,不是教師向?qū)W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應是教師向?qū)W生提供學習環(huán)境和經(jīng)驗,組織、參與和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F(xiàn)代的課堂教育,不僅重視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意志、交往與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全面素質(zhì)的發(fā)展。真正的教學,是讓學生有機會從事各種方式的學習活動,“是學習者、教師和教學內(nèi)容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我們設計教案時,必須時刻銘記“學習首先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必須靠學生自己來完成”。為了在教學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發(fā)揮自己的卓越才智,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
對策一:整體創(chuàng)造性設計目標明確,要有彈性,局部預設要細致深入。
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在心中牢記每單元、每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有助于教師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例如:
在借學生講課的作文授課大賽中,我講了一節(jié)寫景狀物的作文課。這節(jié)課分四步:
1、多角度真實描述看到的景物。(注意時令、地域)
2、結(jié)合景物特征展開聯(lián)想,運用各種修辭形象描摹景物。
3、注意描寫順序。
4、表明自己的情感。這既是我的教學設計又是我的全部教案,這一教學設計的彈性應該說很大,它的內(nèi)容完全要靠學生去填充。當課講到真實描述自己看到的景物的時候,一名學生面對著一朵美麗的荷花的時候這樣描述:“我看見碩大的花苞向我探過頭來,它仿佛總是在窺視著我,讓我厭惡!睂τ诿利惖暮苫,學生居然厭惡,這是在我的預設之外的,但是由于我牢記著本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目標,“厭惡”是學生的主觀情緒,屬于教學設計的最后一步,于是我說:“這位同學描述了荷花的外觀‘碩大’,他抓到了事物的真實的特征,不過他說他厭惡這荷花,那么他一定有關于荷花的不同經(jīng)歷,一會我們再和他一起來分享他的故事好嗎?”這樣既為我考慮學生的問題贏得了時間,又將學生逼到了不得不考慮怎么寫文章上來。這完全得益于我在課前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的目標明確。
整體設計如果說是一條主線,那么局部預設就是這線上穿的珍珠。珍珠是否閃光,要看教師預設的是否細致深入。
還是這節(jié)作文課,在講到借助修辭描述所見景物的時候,我為學生設計了一道題:請同學在橫線之處填出貼切的比喻。
左右兩旁,嫩草綠油油的,亮晶晶的,蒙著金色的塵埃。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像顯得那么親切可愛……
[蘇]革拉特珂夫《水泥》
同學:像嬰兒。
教師:可以,同學們看一看她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有沒有哪些特征她的比喻中沒有顯現(xiàn)?
同學:抓住了“小巧、嬌嫩”“親切可愛”,但是沒有體現(xiàn)黃色。我感覺像剛出殼的黃鶯。
教師:好!同學們的比喻更貼切了。還有同學要補充嗎?
同學:我覺得還有“朵朵”“絢麗爛漫”沒體現(xiàn)出來,但是我沒有想出來像什么。
教師:非常好!以上幾名同學基本將蒲公英花兒的特征抓住了,同學們想一想“朵朵”體現(xiàn)了蒲公英花——
學生:多,前面加“一群”。
。ù鸢福菏且恍╇u雛,它們撲動著,歡笑著,)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如果教師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不細致不深入,那么學生恐怕只會想到嬰兒這一答案了,一群剛出殼的黃鶯這一靈動的景觀恐怕就不會出現(xiàn)了。
對策二: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彈性預設,要求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問題中對教學有意義的因素,調(diào)整教學思路。
創(chuàng)造性設計和彈性預設要求教師真正吃透教學目標,掌握消解教學任務的策略,明確教學目標及其要求是創(chuàng)造性設計、彈性預設的前提。教學中不確定性的客觀存在要求教學活動突破既定計劃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的天地。一般可采取兩個維度的策略,通過迂回完成教學任務。
(1)學生維度:從“先讓學生開口”中找到生成——找準起點;從“巧用學生的話”中生成——由此及彼;從“妙用學生的錯”中生成——因勢利導(將錯就錯);從“善用學生的問”中生成——順勢延伸;從“活用學生的題”中生成——趁熱打鐵。
。2)任務維度:一旦課堂出現(xiàn)“預設意外”,教師不僅要沉著冷靜,還要牢記圍繞教學目標這個內(nèi)核。調(diào)整預設,持續(xù)“生成”;一是伺“機”而動,價值引導;二是隨“機”應變,順應學情;三是借“機”施教,放大生成。從而實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在講景物描寫寫作課的時候,還是那名描述荷花的學生為我又出了一個難題,他說景物描寫就像一首小提琴曲,然后又說了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音樂我哪里懂,但是又不能回避,突然我想到任何一首曲子都會有主旋律,于是我隨“機”應變:“音樂我不懂,但是我想每一首曲子,都會有主旋律,我們描寫景物也是這樣,它也有自己的主旋律,這就是文章中的情感!蔽疫@樣一解釋,一部分懂得音樂的同學,對寫景狀物文章中的情感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對策三:及時反思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在教學設計之外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的,無論教師多有經(jīng)驗,設計得多么巧妙,預設的問題多么全面,課堂中總會偶爾出現(xiàn)一些意外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要切實反思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所在,考慮今后遇到類似的文章、類似的問題應該怎樣設計,怎樣預設,怎樣引導學生自己剖析問題的根源,進而避免今后教學出現(xiàn)類似情況。作為教師只有不斷的反思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設計、預設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匠心,展現(xiàn)了師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它孕育著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8
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教師,一節(jié)節(jié)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jīng)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gòu)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反思: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ㄒ唬┙o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ǘ┙o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ㄈ┙o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jīng)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19
七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學生會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1)從七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2)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3)七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語文,是最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修辭方法的運用,作文材料的選擇和詳略安排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nèi)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習情況不斷調(diào)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yōu)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級剛剛從小學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比較、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yōu)化。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jié),探究,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主要注重學生學到那些知識,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
三、挑戰(zhàn)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經(jīng)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jié)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及時反思的時候了。多和搭檔探討教學方法,多比較教學思路、向同學科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努力踐行“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對自己的教學多比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課水平和課堂效率,希望能沖破“瓶頸”,開辟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0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xiàn)及其行為依據(jù),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jié)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隨著教學反思的功能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那么,教師應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要想讓教學反思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應強化反思意識,明確反思內(nèi)容,掌握反思方法,養(yǎng)成反思習慣,
一、強化反思意識
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yè)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yè)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chǎn)生于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nèi)容
教師應從哪里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于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zhì)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什么?”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nèi)化為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tài)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gòu)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tài)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傳媒等方面去思考、質(zhì)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并自覺地根據(jù)反思的結(jié)果校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shù)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采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小結(jié)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xiàn)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shù)”,再成功的教學也有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俺們減少缺憾,因此,教師課后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小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法子,如“這堂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jié)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fā)展、由現(xiàn)象反思到本質(zhì)”的多次循環(huán),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yōu)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便于掌握和運用,俺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nèi)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nèi)省反思法
內(nèi)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jù)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jié)束后,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小結(jié)、反思的方法,反思小結(jié)的內(nèi)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像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xiàn)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課和錄像——觀看錄像——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循環(huán)反復,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jīng)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程度”、“信息技術(shù)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師本人根據(jù)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并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xiàn)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jīng)驗進行整理和系統(tǒng)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yè)發(fā)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jīng)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后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后,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yǎng)成反思習慣
教師專業(yè)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jīng)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xù)的修煉過程,對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fā)新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要養(yǎng)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的有機結(jié)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后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1
九年級語文教學與七八年級有明顯不同,它所有的指向都較勢利,那就是一切為了中考,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學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應對及操作中考試題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識點的梳理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學生到了九年級,相應的知識點也到了一個可以歸納總結(jié)的時候,很多的閱讀文題目其實也都是在以各種形式在考知識點,可是我們的九年級學生,到了臨考前,諸如連人物描寫的幾種角度(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諸如修辭手法的幾種形式(比喻、排比、擬人)都還是模糊一片。雖然我臨時突擊,以結(jié)構(gòu)圖的形式把知識點給予明確的概括,在閱讀文章中予以強化,可是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依然是相當多的。
單靠九年級的復習突擊,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時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就把知識點的梳理系統(tǒng)化,滲透進日常的教學,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們對知識點就有了一個消化到內(nèi)化到運用的過程。考試中類似的題目對他們來講,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二、要訓練學生自己習得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很簡單,老師報答案,學生記答案,但是長期下來,學生一個養(yǎng)成了惰性,二來,對聽來的答案他們也難以真正掌握。如果,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讓學生養(yǎng)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養(yǎng)成借助學習資料自己找答案的習慣,他們的自學能力會有更多的提高,他們的知識面和字詞的積累以及語感反應都會有更樂觀的表現(xiàn),碰到這樣的選詞填空的題目,也會更有信心。
三、要讓學生有規(guī)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很多時候,學生在碰到類似的閱讀問題的時候,信手寫來,憑著感覺走是最常見的答題方法。其實,閱讀文章的答題也是有技巧有規(guī)律的。文章中關鍵句子的把握,答題時關鍵詞句的出現(xiàn),常常就可以讓閱讀問題的回答變得又快又準確。
如果學生在答題前就有這樣的答題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現(xiàn)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兩方面上,從內(nèi)容看,不外乎為塑造人物服務,從結(jié)構(gòu)看,或作鋪墊,或埋伏筆……那么他們在答這道題時,答題的大方向是不會出錯的,同時,這樣的答題技巧也會自然地對他們的答題語言進行約束,出現(xiàn)更多的得分點。
這樣看來,我以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搞閱讀文的題海戰(zhàn)術(shù),但是,做一篇文章,卻應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讓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了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圖,熟悉并掌握一些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的答題技巧與規(guī)律,并能在閱讀文訓練中發(fā)復運用。
四、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zhì)。
中考文言文試題中解釋加點字意義的出題范圍內(nèi)容基本上全是從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中來的,另外翻譯句子的評卷方針是意譯不給分,直譯時關鍵的一個字漏譯也會被砍去一半分。這種嚴格到殘酷的評卷方式使我們的文言文教學變得相當嚴肅?偨Y(jié)以往的失敗教訓,九年級的文言文教學更應偏重于授課的細致,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老師講課時絕不允許只串大意而不通詞素,必須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一字一字的翻譯習慣。另外,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除專有名詞外一率得會背,包括個別較難句子的整句翻譯也要張口就能背出來。背誦的實惠不僅能應對課內(nèi)文言文的試題,課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學生對課內(nèi)文言文字詞的理解記憶。我學生一課一課背,教師一課一課落實,然后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nèi)字詞意思遷移到課外。剛開始時學生不會遷移,一見到課外文言文就懵了,
五、就是學生最沒把握的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了。
提高學生現(xiàn)代文閱讀成績的唯一方法當然是老套的做題戰(zhàn)術(shù)。但九年級上半期及下半期開端,不應該是學生的題海戰(zhàn)術(shù),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師身上。其實我發(fā)現(xiàn)七八年級時,學生基本上不明白現(xiàn)代文閱讀得分技巧,問十個同學十個同學回答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學拿著筆不知道怎么表達他蒙的那點可憐的答案。所以,現(xiàn)代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是學生提高閱讀分數(shù)的心鎖。教師把重點放在答題技巧上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標準答案上,學生閱讀分數(shù)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訴學生議論文、說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來;寫景或?qū)懳锏纳⑽拇竽懙耐松砩峡浚瑢懭嘶驍⑹碌纳⑽谋M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tǒng)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當然并非所有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的答題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標點、字音字形、詞語意義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語言的得體等就另當別論了。
六、最后說說作文,作文可分成四等:又華又實,華而不實、實而不華、不華不實。又華又實是任何時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這里不做贅述。具說華而不實已不再時髦,實而不華反占先機。對此我有不同理解,讓學生一本正經(jīng)地下工夫?qū)憣嵄茸寣W生耍筆桿子寫華更難,而且出力不討好,得分往往更底。華美的文字和華美的裝修一樣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碼體現(xiàn)了學生運用文字的嫻熟性,如果不慎不實了,評卷老師也不忍心痛下殺手,得分往往比預想的高。這些學生已經(jīng)在九年級以前訓練過了,九年級時要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盡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動別人。二是盡量在作文里出現(xiàn)帶感情色彩的詞,讓評卷老師不知不覺地受你蠱惑;三是盡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暢;四是感情強烈時可獨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結(jié)尾處議論和抒情,讓抬筆打分的老師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靚麗的地方。
總之,語文的教學還是應重在平時,所以,九年級的語文教學最根本的是抓住課堂,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2
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不是第一次從事了,每次都有新收獲,在城軌半年來的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中職語文課堂不同于一般的語文課堂,由于面對學生的特殊性它更注重課堂內(nèi)容的有效性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因此對教師工作會有更高的要求。
中職學生的學情比較復雜,這與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個人經(jīng)歷關系緊密。首先,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整體較差,這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給學生布置過作文,學生交上來的習作中錯別字、病句、前后矛盾等現(xiàn)象很嚴重,一次語文課講到詩歌,我問學生“這首詩寫了那些意象?”,話沒落音一位學生就接口道“老師,什么是意象?”,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中職學生很多是初中沒讀完輟學后重新走進校園或在一般性的初高中因為學習成績太差不想讀了才走進中職學校的,換句話說他們很多是“沒地方去了”或者“被逼著”來到中職學校的。此外,很多中職學生的家庭情況也很特殊,比如單親家庭、父母離異等,他們?nèi)鄙俑改傅年P愛,當然也有一些誤解了父母的關愛,所以表現(xiàn)的比較叛逆,覺得很多事都無所謂,混一天是一天,這些特殊的原因使這些孩子在常人眼里被貼上了“不聽話的孩子”“壞孩子”等標簽。上述的這些情況在中職學生里很常見,也是他們情況復雜的重要表現(xiàn)。
面對這樣復雜的學生情況,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自然也必須適應他們的心里,學生叛逆、逆反不能說他們是“壞孩子”,在他們心底也有自己在乎和任可的東西,教師要做的就是走進他們,接近他們,用語言真情打動他們。
一、接近學生,觸及心靈
我教的學生是14級春季班的學生,所以以講授語文(基礎模塊)下冊中的教學為例。下冊課本中經(jīng)典篇目很多,比如第一篇《合歡樹》,開學第一課講親情非常好,學生也能很好的接受,在講這一課時,我結(jié)合自己在外讀書的經(jīng)歷告訴了學生“家”“親人
”的真正存在。講課時,我沒有以名人名事導入,也沒有以自己從書本里看來的事例導入,而是以自己在外讀書時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真實事情導入,由自身的經(jīng)歷激起學生的感同身受,進而告訴學生“家”不是沒錢時的“提款機”,也不是遇到困難挫折時的“避風港”,它是我們迷茫時、困惑時的照明燈,是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的“安慰”,不管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家都在我們身后,只要轉(zhuǎn)身,我們就看得到,這樣的方式一下就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也能很快的跟著課堂走,而在結(jié)束時,同樣以自己的做法告訴學生要多和父母溝通,那次的課中我很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是很有心也很善良的,覺得他們的叛逆只是表現(xiàn),背后是他們的迷茫。
二、以課堂為主,時刻跟著學生的“腳步”走
中職學生年齡一般在14--18之間,正值花樣年紀,價值觀人生觀容易受到影響,而網(wǎng)絡等各種鋪天蓋地的信息傳遞方式使它們能比教師更快的接受一些信息,上課時教師如果能很好地運用這一點也會使課堂別具一格。在講《口語交際·演講》時,我選用了《超級演說家》的一些小視頻進行講解分析,視頻的演講內(nèi)容都是近一段時期內(nèi)網(wǎng)絡上的一些熱門話題或事件,演講的方式也不是常見的從開頭講到結(jié)尾的很嚴肅的傳統(tǒng)方式,所以學生很喜歡去看,看完后結(jié)合所講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分析,學生能從各個方面去分析,針對不足的還能提出改進意見,自然的課堂效果也很不錯。在社會新話題這一塊,很多時候?qū)W生都走在教師面前,若能跟上他們的腳步,并加以適當?shù)囊龑,學生能很好的融入課堂并端正對一些為題的看法。
三、課堂上要多點激勵,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
中職學生正值花季,青春熱情、富有朝氣、活潑好動是他們的特點,但同時這一時期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小大人”,對“尊嚴”看得很重,所以教師應在保持師者的威信同時盡量做到和學生平等相處,在尊重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而學生在學會尊重老師同學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所有的人。比如在一次作業(yè)中,有位孩子表達了自己想學好但又很迷茫不知從何入手,在寫評語時我寫了“老師已經(jīng)看到了你的努力,以后會在課堂上關注你的”,下次課前當著全班的面不點名的表揚了他,結(jié)果自那以后,課堂上不管身邊的怎樣他都能認真聽課。還有一個孩子,剛開始基本沒在課堂上出現(xiàn)過,偶爾出現(xiàn)也是在玩手機或睡覺,但在一次很偶然的事情上我給他留足了面子,結(jié)果他悄悄改正了自己的錯誤開始認真聽課,并且還能監(jiān)督身邊的人好好聽課。這些小事情都讓我很有感觸,孩子們還是很懂事的,只是有時需要被人關注被人鼓勵,更多的是被重視。
四、用故事語言拯救課堂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他們中不少人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走神、玩手機、甚至打瞌睡都是難免的,大部分中職孩子對教師的口若懸河的”長篇大論”根本不感興趣,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尤為反感,因此,在教學中注入快樂因子,讓課堂氣氛活起來,是為師者不可或缺的“必殺技”。
處在14--18歲的孩子很多時候愿意學習有故事情節(jié)的內(nèi)容,所以在課堂中多穿插一些小故事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特別是和作者相關的逸聞趣事。有孩子對我說“老師,學校里學的東西根本沒用,學的不是真知識”,我回答他說“你說對了,學校課堂里學的不是真知識,我也不是在教大家知識,我是在教大家見識,教大家和學校外的朋友聊天時的優(yōu)越感,我平時給大家講的小故事不是讓大家一笑而過的,是在給大家積累和朋友聊天時的素材”,這樣的回答讓那些孩子靜了下來,低著頭若有所思,此外,在講艾青的詩歌《我愛著土地》時,一段配樂的朗誦也讓學生瞬間進入了情景。在課堂中,恰當?shù)剡\用幽默或動情的語言是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到教學中去的,因此,要善于運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中職語文教學是比較特殊的教學課題,其中值得探究的很多,雖然在之前的教學工作中已經(jīng)有所得但要學習的仍然很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多地去向其他的老師學習請教,也會在以后的課堂中繼續(xù)進行自己的教學反思和總結(jié),以此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3
《假如》是二年級語文上冊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詩歌,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的關愛,詩的內(nèi)容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展露了兒童博大而又純真的心,是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關愛生活、愛護環(huán)境的好教材。
我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詩歌最后一節(jié)的省略號,啟發(fā)學生進行補充,創(chuàng)造,試圖讓他們像文中的小作者那樣用一顆善良、純潔的童心關心他人、關愛生活。同學們的交流很熱烈,高高舉起的小手左右搖晃,投給我期待的眼神希望我能喊到他的名字,有的甚至按奈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站在座位上不住地喊:“老師,老師,我來……”課堂上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于是,我將本次的課堂交流轉(zhuǎn)化為寫話練習。
當我翻開孩子們的寫話本,細細品味這些細膩而飽含美好愿望的文字時,為他們贊嘆,也被感動著,文字背后是一顆顆純真爛漫的童心。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花草樹木畫雨露陽光,讓它們健康成長;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貧窮的人們畫一幢幢高樓和美麗的城市,讓他們不再為了生活而愁容滿面;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乞丐畫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不再四處流浪;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會為災區(qū)的小朋友畫一座校園,畫許多學習用品,讓他們能和我一樣在學習中快樂的成長;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明的孩子們畫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讓他們看看世界是多么美麗;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臺灣的小朋友畫片片雪花,讓他們摸摸雪花的冰涼,感受一個雪白的童話世界,在雪地上盡情打滾;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畫一個超級吸毒氣,讓它將每個病人身上有害的病痛都吸走,人們可以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開心快樂的生活;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媽媽畫一個能干的機器人,讓媽媽不用操心家務,不再那么勞累;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留守兒童畫一道彩虹橋,讓他們在想念父母的時候可以隨時抵達父母的身邊;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畫一輛自行車,可以自己回家,不用爸媽接我;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爺爺畫一個健康的身體,讓爺爺再也不會受到病魔的折磨,而是能到公園里散步聽音樂,鍛煉身體;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畫一架飛機,飛到天上與鳥兒齊飛;畫一艘船,劃到海底,與魚兒嬉戲;
孩子擁有無窮的想象力,當他們把純真的想法化作文字展露時,必定打動人心。在我的語文課上,我已經(jīng)不是僅僅只期待孩子們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善待身邊的人、事、物,因為在我與他們相處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里,早已于無形中培植了這些,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擁有。我更期待傾聽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看到他們別具一格,打上自己的烙印的文字。每每這時,我的心總能跟隨他們飄蕩在他們?yōu)槲揖幙椀膲艟,樂而忘返?/p>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4
《b p m f》這一課的學習是我班孩子到了陽羅鎮(zhèn)小后第一次學習四個聲母的讀法、寫法,以及和韻母的兩拼讀法。在學會了6個單韻母后,孩子們顯然已經(jīng)不再陌生拼音字母的學習了,而且,也已經(jīng)掌握了學習的一些方法。
1、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和書中的插圖,孩子們能理解圖意,引出bpmf四個聲母,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幫助識記,為學生學習字母提供了一個語言背景和環(huán)境。我始終把準確拼讀、正確書寫字母、韻母作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對音節(jié),只要求能夠準確拼讀、進行適量描紅、抄寫,不要默寫,以減輕負擔,保證重點。值得注意的是拼讀要與識字、與發(fā)展語言結(jié)合起來,不能只是單純技能上的訓練。
2.書寫的重點在于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寫字過程中,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時觀察范字的習慣、按筆順寫的習慣、寫完后檢查的習慣、簿本的整潔等,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遠遠甚于字寫得好與壞。寫字的過程要比寫的結(jié)果來得更重要。所以,我沒有過于看重孩子字寫得是否又快又好,而是十分重視學生寫字過程中的一系列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一入學、初握筆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3.在寫字過程中,我注意孩子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兒童化,盡量設計多種多樣的適合兒童的練習。避免簡單、重復的抄寫。比如課堂上安排書空訓練、口頭書寫、同桌互相寫在對方手心上并檢驗等等。學生學得興趣濃厚,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學了這一課后,孩子們算是正式開始拼讀音節(jié)了。我想,今后依舊要這樣腳踏式的地一步一步地讓孩子們學會聲母與韻母的拼讀。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25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如何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呢?我認為是語文教師的興趣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興趣是語文課的酵母”。古人云:“樂此不疲!笨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責任感產(chǎn)生,而是從對人和客觀事物的愛和熱忱中產(chǎn)生,教學反思《語文課堂教學反思》!边@些無疑都是“興趣第一”的注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放在教學首位。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識、發(fā)展思維的強大內(nèi)驅(qū)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記憶等多種智力活動也就愈有成效。有興趣,內(nèi)心活動包括情感和智慧是統(tǒng)一的、積極的、滿意的;反之,內(nèi)心是強求的、被動的、行動上是服從的但內(nèi)心是厭惡的。長此以往,心理健康也必受影響。所以要把激發(fā)興趣作為改革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愉快、振奮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這已是也應該成為老師們的共識。怎樣激發(fā)學生興趣呢?我想,在教學過程中,表述要準確,語言要生動,形式要活潑,重點要突出,思維要激活,教法要多樣?傊,教師要以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sh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得生動活潑。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范文12-04
語文《aoouiu》課堂教學反思03-20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11-30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2-12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6-21
語文《靜夜思》課堂教學反思07-12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1-13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