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計劃模板8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理念
本課以新課標為依據,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玩跳繩,利用跳繩學做游戲和游戲拓展為主教材,旨在挖掘跳繩的多種玩法。根據初中學生身心特點,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執(zhí)行任務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以比賽的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練習轉向自主練習,成為活動的主人,并充分給予學生表現與展示的機會,以集體練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理解,寬容等優(yōu)良的社會適應品質,從而真正實現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快樂體育的有機結合。
二、教學依據
有利于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利于增進學生“身、心、社”的整體健康,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學生學習創(chuàng)編游戲能體現自主地位,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集體合作游戲,鍛煉了學生的彈跳能力,發(fā)展了身體素質,培養(yǎng)了團結精神。
四、教法與學法
講解法、啟發(fā)誘導式教法、游戲法、小組討論法等。 教師良好的感情能喚起學生感情共鳴,使師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人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計劃 篇2
通過參加暑期的骨干教師培訓,我重新正視了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觀點!敖虝䦟W生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品德與社會》課是完成這一任務的主載體和主渠道。正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所指出的:“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做人是本課程的核心!睘榇,在本學期的《品德與社會》課中,我力求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為首要教學目標。
一、首先教師要避免“眼高手低”,思于先
《品德與社會》是對學生系統(tǒng)地進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課程,但目前學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脫節(jié)現象,其原因就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意義與教師教學思想的認識還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師對《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持無所謂態(tài)度,對品德科的備課只囿于應付檢查,浮于表面等,為此,在教學中,本人認為教師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備課、講課著眼點高,要著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層次,著眼于學生怎樣學會做人,教學創(chuàng)特色,上水平,著眼于全冊教材的整體認識,“會當凌絕頂,覽勝在其間。”“手低”即在備課時要因地制宜,針對本班學生實際,制定教學措施,以本為本,掌握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做人道理,教給學生道德判斷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諦。
二、在教學中要扣線串珠,思在滲
品德與社會課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這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小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學中,應扣住這一主線,串連如孝親敬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等這些做人最起碼的基礎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珠子”,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有效地確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對學生終身發(fā)揮作用。
因此,在教學中,應扣好線,串好珠,做到:第一,滲透有心,要增強滲透意識,增強各個“珠子”滲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鉆研教材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做人因素,充分發(fā)揮學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滲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結合實際,自然得體,力求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體現出學科的滲透魅力,一是適時地擴補內容,開發(fā)課程資源,大膽對教材進行取舍,提高滲透效應,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換個角度想一想》(人教版,下同,三下)一課時,對第一個活動“我的生日”大膽作了取舍,由于農村孩子一般不舉辦生日活動,他以剛發(fā)生在本地的一件摩托車相碰而引起爭執(zhí)交通事故導入,讓知道的學生說說當時圍觀群眾是怎樣評論的,從而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們的想法不同,說法也就不同,接著又讓這些學生換個角度說說自己的見解,引出課題,也讓學生知道應該學會寬容的做人品質。二是把教會學生做人有機地滲透于道德認識的獲取、情感的體驗和行為的訓練之中,滲透于學生的思想反饋的信息中,并及時地捕捉教育的契機,隨機施教。
三、因勢利導,思在激
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高和鞏固道德認識。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痹诮虒W中,應積極創(chuàng)建情境,采取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愉悅心情,激起學生的學生興趣。如教學《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導入新課時,開展“擊鼓傳花”的游戲,讓學生在與伙伴的玩耍中體驗伙伴間的友情和快樂,在游戲中揭示課文內容所蘊含的道理,這樣的游戲導入,既調動起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又在快樂中增強了合群意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去探明課文內容所蘊含的道德認識。
四、因材施教,思有路
葉圣陶先生曾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但在教學中往往出現豐富、實用的教材內容與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學規(guī)律與實際教學過程之間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輕導行,重主導輕主體,重明理輕激情等。為此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順應編者意圖,做到以下三點,才能發(fā)揮其“教會學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著眼于做人道德認識的提高,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確立做人的基本準則,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應當學習的道德要求,能夠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從中能學會并運用于實踐中去。
第二,著重于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小學德育綱要》指出“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币驗檫@是做人道理認識的催化劑,是從知到行的橋梁,促使學生將做人道理轉化為做人準則的信條,進而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在此,在教學中應該選擇行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為線索,講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誘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種方法,借助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移情想象等體驗方式,達到強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著力于做人行為的指導,使學生懂得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明白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為此,在教學時,要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首先應激發(fā)行為動機,使其樂于去做,其次提出行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著指導行為方式,使其知道怎樣去做,再則提供行為范例,使其學著去做,最后是鼓勵行為實踐,使其堅持學著去做。例如《說聲“謝謝”》(三下)首先要告訴學生“謝謝”雖是一個簡單的禮貌用語,但這是做人應具有的一個禮節(jié),是對別人的一個尊重,接著教師示范或學生表演在什么情況下使用“謝謝”,讓學生學著做,最后要求在學校、家庭或社會上待人都應該文明禮貌,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尊重的做人品質。
五、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的放矢,思有度
教學活動應該是目的明確,計劃慎密,步驟緊湊的高效活動。教材正文、插圖、閱讀材料和思考題豐富多彩,知識量很足,但教學中卻常出現面面俱到,不分輕重主次,滿堂灌現象依然嚴重,使學生聽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膚淺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認識,必然造成知行脫節(jié),為此,在教學中應做到:適時,即適時提出思考,讓學生帶著思考題去看書,聽課,教師針對思考題應有意識地講解、強調,加深印象;定向,即要處處把握好“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的方向,引導學生把思維重點定向在“如何學會做人”的道理上來,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與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度,即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不宜過深地講解做人道理及倫理道德,但也不能過淺地浮于表面的認識,輕描淡寫,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總之,本學期在品德與社會課中,力爭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為目標。此目標主要是使其學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養(yǎng)一些做人的基本行為習慣,為長大以后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打下初步的基礎。我堅信,以我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對教材的理解方式,多層次、多維化的教學方法,一定會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教學計劃 篇3
一、班情分析 (包括學生數、學生原有成績、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tài)度和作業(yè)習慣以及差生情況等)
五年級有四個班,共140多人,經過二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科學知識,據說這屆學生大部分學習比較自覺,但不夠穩(wěn)定,尤其要抓好幾個調皮的學生,才能維持好課堂紀律,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上學期的考試成績,除了四班不及格的較多以外,其它各班不算太差,今年又重新分班,各班情況基本平衡,所以抓好學習態(tài)度不放松,持之以恒,應該能教好?茖W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學要求 (按大綱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實際,制定一學期切實可行的教學總要求)
過程和方法:
1.1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1.2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問題做出書面計劃。
1.3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1.4能制作簡易科學模型。
1.5能濃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2.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
2.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悼念可以有、實驗等多種方法。
2.3知道猜想或推測與經探究證實的結論是不同的。
2.4知道在探究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2.5會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評議或質疑,并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探究。
3.1能提出某項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3.2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3.3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3.4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4.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4.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4.3在探究過程的環(huán)節(jié),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4.4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相關資料。
5.1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5.2知道對其他探究結果提出質疑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
5.3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5.4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合理的解釋。
5.5能考慮對同一現象做不同的解釋。
5.6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5.7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5.8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知識與技能:
1.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fā)生變化,推和拉都是用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1.2懂得怎樣才能讓天平和杠桿操持平衡。
1.3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簡單機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
2.1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
2.2能根據特征對問題進行簡單分類或排序。
2.3能將材料的特征與它們的用途相聯系。
3.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2列舉常見的敗類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3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不同繁殖方式。
4.1能捆常見的巖石特征,如顏色、顆粒、軟硬等。能列舉巖石的功用。
4.2知道巖石主要是由各種礦物組合而成的,知道銅、鐵等金屬的來源。
5.1了解感覺器官的作用,知道人體的各種感官是對外界的反應。
5.2知道大腦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方面的作用,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5.3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5.4能認識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5.5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能積極參加鍛煉,注重個人保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
1.1尊重證據。
1.2愿意合作與交流。
1.3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1.4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技有關的社會生活。
2.1想知道,愛提問。
2.2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2.3愿意合作與交流。
2.4認識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2.5喜歡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
2.6樂于試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關心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1能參與較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
3.2愿意合作與交流。
3.3珍愛生命。
3.4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4.1感受并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4.2喜歡用嘗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
4.3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5.1愿意合作與交流。
5.2珍愛生命。
5.3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采用總-分-合的思路進行建構。先總的介紹什么是機械,接下來是用四課的篇幅分別引導學生研究杠桿、斜面、輪軸和滑輪,最后,課文從自行車的鏈條傳動引入機械傳動裝置,由力和能量的傳遞角度闡述機械是簡單機械的組合,使學生獲得對機械的一個整體認識。
第二單元就是在學生已經學過了常見材料、常見力的上,通過"別有洞天"的制作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形狀與結構的初步知識,掌握科學制作的初步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興趣、創(chuàng)新膽量。同時通過學生尋找"形狀與結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真正感受科學技術在人類發(fā)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單元圍繞繁殖后代這個話題,比較全面地討論了植物、動物和人類的繁殖問題。通過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學生認識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增強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四單元的活動,試圖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探究巖石的特征和礦物的性質,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和礦物的用途。并且通過對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的討論,使學生知道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讓學生懂得珍惜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護我們賴以自下而上的環(huán)境。
第五單元從趣味性、適合性、系統(tǒng)性、發(fā)展性、探究性幾方面原則出發(fā),再一次選擇學生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身體作為研究對象,圍繞本年級探究過程技能訓練重點――"交流與質疑"這條主線,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動去體會、理解大腦的"指揮中心"作用,構建了本單元既符合生命科學的知識邏輯體系,又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六單元交流與質疑,廣義地講,發(fā)布信息和獲取信息都是交流,不輕信、不盲從、不畏權、不滿足現有狀況與水平等等,都是質疑。在科學探究過程中,交流與質疑不僅是與探究相關聯的活動與技能,還是完整的探究過程的科學教學計劃要組成部分,更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價值取向與基本技能。
四、教學措施(按大綱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實際,制定一學期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
1、 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并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3、發(fā)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 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tài)度
6、樹立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7、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8、開展環(huán)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yǎng)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huán)境間的關系。
教學計劃 篇4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四個班。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課外知識的視野相對不如本地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后,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fā)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走進自然,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和結構:
本冊書28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植物和我們:(1---7)課,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植物,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秘,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2、動物和我們:(2—14)課,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動物,初步掌握其生活習慣及其生命特征。
3、我們的生活材料:(15--21)課,以“學生對生活材料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4、水的科學:(22---24)課,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布、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了解水的三態(tài)、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認識水的特點。
5.我們周圍的空氣:(25.-28)了解空氣在哪里,空氣的成分,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目的: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4、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重點:《動物和我們》、《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四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 、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 、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占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五、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理解“威風凜凜”“智慧”“栩栩如生”“舉世聞名”“結晶”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2. 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背誦二、三段。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準備
教師:1.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中國地圖,“走進敦煌”影碟,音樂磁帶;
2. 其他兩大石窟的相關資料。
教材簡析
在祖國西北那神奇的地方,有一座舉世聞名的藝術殿堂,那姿態(tài)各異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吸引了無數中外游人。栩栩如生的臥佛、姿態(tài)紛呈的飛天圖,向人們展示著迷人的風采。人們不由感嘆,這一奇觀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啊!它如明珠般熠熠閃光。讓孩子多讀讀,從讀中定會有不少收獲。
本篇文章描述的內容具有鑒賞性,教學中要注意用圖片和音樂引導學生多讀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學重點:一、引導學生隨文識字,學會本課的生字;二、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欣賞莫高窟的美,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偉大,激發(fā)對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的熱愛。
建議本課教學1~2課時。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
通過作品的制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我校四年級學生大都是在農村長大的。
他們都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美麗可愛的校園。經過前幾年的學習、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簡單勞動制作能力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術。他們的接受能力較強,相信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是樂于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的。
二、教材分析
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內容包括“小布袋的縫制”“環(huán)保小臺燈的制作”“鐵絲玩具的制作”“節(jié)能小夜燈的設計與制作”“風箏的設計與制作”五大部分。讓學生在“做”中“學”,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勞動與技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它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了解它是我們養(yǎng)成勞動習慣、形成技術素養(yǎng)、實現全面發(fā)展的廣闊天地,也是我們體驗創(chuàng)造樂趣、鍛煉實踐能力、追逐快樂童年的美好樂園。培養(yǎng)學生關注身邊的勞動技術,激發(fā)學生對勞動技術活動的興趣。
2、關注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技術問題,能運用所學技術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小問題。通過學習基本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細致認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質,培養(yǎng)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
3、通過簡單的作品的設計、制作及評價活動,初步掌握制作的基本流程,體驗勞動創(chuàng)造的愉悅。在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動手能力和認真、細心的勞動習慣。自覺重視安全操作規(guī)范。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1、運用所學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常見的小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的思想感情及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在勞動課的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并把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實踐性、教育性相統(tǒng)
一。
2、加強課堂實踐操作的教學。上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選好場地,備好工具,通過操作示范,學生的動手實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更好地掌握勞動技巧,教師要特別注意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的機會。
3、加強家校聯系。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回家實踐,并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操作技術。
4、加強組織紀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做好勞動保護,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操作規(guī)程,確保勞動安全。
教學計劃 篇7
莊子和孔子一樣,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獨特的風格,他吸收了神話的精髓,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極富浪漫色彩。其故事形象生動,幾乎所有的生物非生物都會說話,會辯論,使邏輯思維的理論文章更加生動化、形象化。文中譬喻較多,而且用法靈活。
兩則短文作為教材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1、兩篇文章具有開放性。這樣便于引導學生自行查閱資料、合作交流并體驗、感悟和參與評議活動,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兩文只是對當時的活動情景和語言作了客觀陳述,沒有任何評價性語言。這更有利于我們利用文本資源讓學生從多角度去理解文本。如對于《惠子相梁》,有人會說:文本告訴我們不要以丑陋的心態(tài)去揣度別人,否則會自取其辱;也有人會說:莊子代表的是真、善、美,因此永遠是從容坦蕩的,無懼無畏的。對于宛鳥芻鳥之死,有人會說它是清高的,是有骨氣之士,但也有人說它只是自我清高,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肚f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一文,首先我們不能用莊子和惠子誰對誰錯來判斷。莊子對于外界的認識,常常帶著觀賞的態(tài)度,他把主觀的情趣發(fā)揮到外物上,產生移情的作用;惠子則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場,來分析事理意義下的實在性;莊子是以其藝術家的風貌,在認知態(tài)度上,偏于美學上的觀賞;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在認知態(tài)度上,著重認識論的判斷。兩種對立思路,一個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tài)。
2、兩則文章均是在人物的輕松對話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有利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感悟、體會文本的內涵。
作為教材資源,該文是實施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很好的載體,更是實現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極好文本之一。
因此,在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
1、以讀貫穿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學會積累文言內容。要通過通讀朗讀誦讀評讀等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而達到議和悟以及拓展延伸的'完美融合。
2、注重感悟,注重學生多方位的體驗是教學的主渠道。
3、注重思維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要注重最為重要的思維過程的引導,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元性,特別是要尊重學生個性體驗、個性感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借助工具書能讀懂課文,掌握并積累必要的文言詞義、句義、文義。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線,按通讀──朗讀──誦讀層進式推進課堂流程,在教學中充分以生為本,充分體現自主性原則,讓學生自行預習,自行搜集資料、自行朗讀、自行體驗揣摩,自行質疑討論,師生平等對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兩人在不同故事中表現出的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明確正確對待自然、社會、他人等所應有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方式
1、教會學生積累。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全員參與、互相交流,碰撞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質疑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構思
1、故事導入,激起學生理性的思維:講述嗟來之食的故事,引出學生對窮人的思辯而導入新課的學習。
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3、朗誦、誦讀:能朗讀、誦讀課文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是理解感悟的基礎和前提。文言文教學一定要重視讀,多形式和多層次的讀是教學的妙方。
4、分組學習:借助注釋、工具書,初步理解重點詞義、句義、文義。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也要巧點撥,教給學生積累文言的方法和技巧。
5、理解賞析、質疑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是課堂學習的閃光點和高潮部分,是學生思維火花迸射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升華對人物思想的品味、理解和感悟。教師的關鍵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和理解,要善于并巧妙撩撥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課堂實錄】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隨著大家一天天地長大,你們的思維會越來越趨于理性,你們一定會用理性的眼光去審視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許多同學回答:知道)好,那你怎么看故事中的廉者呢?
(老師眼光含有期待,一是要求學生快速進入角色,二是用平等、信任、和諧的眼光與學生交流,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能快速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
(專家點評:其實課的開始,老師的情感最重要。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作為導語把學生引入理性的思維,導得自然!導得得體!導得巧妙!很快讓學生以理性的思維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尤其是老師的用手示意和期待的目光等極親切的體態(tài)語,如春風有情,營造了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下面的對話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鋪墊!)
生1:在吳晗的《談骨氣》中,作者是把廉者作為一般常人中有骨氣的典范。我個人認為,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在今天仍是有骨氣之舉,換我,也不會吃那嗟來之食的。
師:很有個性!
生2:他說的觀點我也認同。但是當時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那廉者吃了那嗟來之食,結果會怎樣呢?古人不是說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是生命重要呢?還是面子重要呢?
師:是的。對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去審視。有時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但從多個角度,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好!讓我們就以這種理性的思維一同走進《〈莊子〉故事兩則》。
師:課前,我要大家?guī)臀宜鸭幌掠嘘P莊子的材料的,完成了嗎?
(生齊聲回答:完成了)
師:很好!那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3:我是從注解①知道的。莊子名叫莊周,《莊子》是他及其弟子的著作集,是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代表人物。
生4:我在圖書室借了一本書,我從書中了解到以下這些:莊子,名周,宋國蒙人。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生5:我從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他們剛才說的我都有。我還可以補充嗎?
師:當然可以。
生5:他寫了很多散文。他的散文大多是虛構的寓言故事,很富有神話浪漫色彩,很有風格。
師:看來大家資料的搜集很全面。而且大家能夠從多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去搜集信息,這是最重要的收獲,這對于我們學習、理解兩則故事很有幫助。下面我們一起共同研讀《惠子相梁》吧!
(專家點評:此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讓學生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資料,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利用網絡,無疑是給語文學習帶來了新天地!教師的隨時性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師:我先告訴大家讀此文的方法和要求。讀出層次,先通讀,再朗讀,再誦讀,最后品讀。下面大家完成第一層:通讀全文。拿著筆,畫出生字。
(學生自讀。)
(教師巡視。)
師:下面聽老師給大家讀一讀。希望你們仔細體會快慢和重音的處理,尤其要聽出語氣和語調喲。
(教師朗讀。)
師:下面我們分組疏理文言詞句,拿不準的,先做上記號,也可以商討或查閱手中的資料。
(學生分組活動:有的獨自查詞典,有的查資料。)
(專家點評:注重學生全員參與。既有獨立學習,也有合作,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富有成效!)
師:剛才大家的分組學習很積極,而且很高效。大多數小組在很短的時間里積累了很多文言詞句?磥泶蠹覍W得很成功!我們知道了課文的大意了。下面我們再讀課文。要有感情的朗讀以至誦讀,要讀出其中的味!
(學生自讀:有的同桌互讀,有的還搖頭,有的邊讀邊笑)
師:下面歡迎哪一位同學給我們誦讀一下?
(生舉手,誦讀課文。)
師:真的很有味了!尤其是嚇!讀得太妙了!真是韻味無窮!
(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看來,只要讀,我們也可以讀出文章的真味呀!大家讀出了哪些味呀?能和大家分享嗎?
生6:我覺得故事中的惠子只不過是個小人。他是以小人之見度莊子之腹。這樣的人怎能為梁國之相呢?
生7:我覺得莊子講的這個故事太妙了!用宛鳥芻鳥和鴟作比,既幽默,又有極強的諷刺性,我想惠子聽后絕對是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師:讀出真味了!聯想也精彩!
生8:我一直在揣摩嚇!這一句,雖是一個擬聲詞,但其中的含義似乎很深刻的。一方面寫出了鴟當時的情態(tài),同時還可以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宛鳥芻鳥當時是怎樣的神態(tài)呢?真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呀!
(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大家的鼓掌已經肯定了你的思維成果!還有嗎?
生9:我想說說宛鳥芻鳥,從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本意來看,它應該是品行高潔偉岸之士的化身,也就是有骨氣之人的縮影。
師:但我們能否從另外的角度去想想呢?
生10:我覺得它只不過是自我清高。
生11:我也有同感!如果我們今天都像它,那不是死路一條嗎?還能有與時俱進嗎?
生12:這則故事讀起來很輕松,我們都會為莊子的機智而叫好!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中悟出我們?yōu)槿颂幨赖膽B(tài)度。
師:那你說說!
生13:那就是我們在生活中,要為人坦誠,要講誠信,不要有小人之心。
師:說得很好。大家從中悟出了許多人生的哲理,老師贈給大家一句話,作為本節(jié)課的結束語:面對人生的名利,要淡而視之,坦誠為人,誠信為本,坦蕩一生!
(專家點評:真正實現了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實現了學生的全人發(fā)展。不僅深刻領悟了文本內涵,而且在對話中又讓文本價值得到了提升、拓展、升華。學生在這種思辨的對話中,思維碰撞出個性化的火花!)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一起欣賞了《惠子相梁》中的惠子和莊子。這節(jié)課,我們再去看看《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的莊子和惠子又有何有趣的故事。
師:大家先聽錄音。
(放錄音,學生聽讀,做記號。)
師:下面我們跟讀一遍好嗎?讀時要注意捕捉最重要的語言信息。
(放錄音,學生跟讀。)
師:下面大家再自讀全文。注意讀好兩個人的對話語言,仔細體會話中之意喲!
(專家點評:突出了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反復地多層次地讀了,學生才會有自然的理解、自然的品味、自然的感悟。學生自主的理念就體現在這樣的細節(jié)設計和長久的落實中。)
師: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快速疏通文言學習障礙,然后以故事的形式交流。大家覺得可以嗎?
(學生活動大約7分鐘后。)
師:準備好了嗎?哪一個小組的先上臺呀?這個講臺呀,可不是光老師用的,更是大家展示自己才華的大舞臺!
(專家點評:教師的這句激勵的話有時可促進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和進步。)
(第二小組組長拿著書上了講臺。)
師:誰對他的故事作個點評?
生14:我覺得他們在講故事時既注意了原文,又有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很精彩!但是,我感覺他在對人物對話的神態(tài)上想像似乎還不夠。
師:那下面我們再分組活動:分角色對話,好好再創(chuàng)造一下!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為一個課本劇,老師希望大家一定演好喲!
(學生小組活動:朗讀對話,準備表演。課堂氣氛很熱烈。)
(待學生準備充分后。)
師:哪一個小組先表演呀?
(第三小組上臺了:有道具,有簡單的化裝。表演比較精彩。)
師:真不錯!老師真沒想到你們有這樣的表演天賦!我下課后給張藝謀導演打個電話,讓他把你們要去。
(學生都很開心地笑了并鼓起了掌。)
師:欣賞了同學的表演,我們對莊子和惠子的認識又進了一步。那么,我問大家:你認同哪一個的見解呢?
(很多學生面有疑惑。)
師:有疑惑是吧?大家議議!
(學生討論。)
師:有結果了嗎?愿和莊子一道的請到這邊來,和惠子志同道合的到那邊去。好!我們分成兩派了。下面進行一個小辯論會。大家先分組準備一下。
(專家點評:多么開心愉悅的課堂學習!新一輪課程改革要追求的就是這種開放、民主、師生真正平等的課堂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真正地自主活動,自編自演,充分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不僅是新的課程理念的落實和反映,而且真正讓學生在愉悅的表演中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真的長期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教師多么輕松!學生多么輕松!)
(學生討論很熱烈。)
師:老師做主持人。同學們!小型辯論會開始!先由莊子代表隊發(fā)言!
莊子方學生代表:各位同學!我是莊子代表隊成員之一。我是很欣賞莊子的這種帶著欣賞的眼光去感知大自然的一切的。其實大自然是美好的,萬事萬物都會表現出無窮的情趣!但這情趣需要人去體會、去品味、去體驗。如果像惠子那樣去看待自然,那怎會有情趣二字呢?
惠子方學生代表:我不否定我們應該有情趣。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都像莊子那樣,得到的結論能正確嗎?光憑想像,能會有真理嗎?
莊子方代表:那按你們的邏輯,魚是不是快樂,我們必須先變成魚兒,然后到水里去體驗。只有魚自己才知道是否快樂。如果這樣,我們人與人之間又如何交流呢?無法交流了!
惠子方代表:古人云:實踐出真知!你不去實踐,你從哪里獲得真知呢?
莊子方代表:請問對方代表:有這樣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是如何知道黃昏好的呢?那是不是詩人就是黃昏呢?
惠子方代表:那也不能說我們錯了呀!
師:其實老師是故意給了大家一個永遠也辯論不清的話題!但是大家的發(fā)言很精彩!在唇槍舌劍中,我們又長進了一步。我對大家的辯論作一下點評,好嗎?
(學生鼓掌。)
師:我們對于兩個人,本身就不應該用對和錯來判斷。這只能是反映了兩個人在認識自然時的角度不同。你們覺得呢?
生15:我覺得莊子好像是在欣賞魚兒!
師:欣賞一詞用得很好!
生16:我覺得莊子是在用心體驗,用心在感受濠水之濱的自然美景!
師:是的。事物總是有它多面的特性。我們認識事物也應該從多個角度去理解。當你處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如能換個角度,退一步會海闊天空,更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學反思】
此次課可以說是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輕松愉快、開放和諧的話題交談中完成了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達成了學生全人發(fā)展的三維動態(tài)目標?偟恼f,有以下幾點嘗試頗有收獲:
1、因文制宜,確立了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去理解文本內涵,始終保持語言的品析與文本內涵的挖掘的一致性。不僅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的維度,也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維度讓學生有了全面的發(fā)展,達成了全人發(fā)展的至高目標。既鑒賞了語言,又明白了生活的意義。在課堂流程中,以讀為載體,以品為活動方式,以悟為活動目標,因文制宜,教法恰當。因此,學生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很有成效!
2、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和發(fā)展:
學習形式有個體獨立的,也有小組合作的;有組內交流,也有班級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取長補短,學會了在思維碰撞中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在讀和品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根據個人化的感覺選擇精要的語句進行品味并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關注了生命的獨特性。
但是,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然而正是有這些遺憾,才給我們展示了再探索的空間。
教學計劃 篇8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48個學生,能寫具有一定條理的片斷和記敘文,寫話能力有一定個提高.能正確領會圖意,完整表述時間,小學作文教學計劃。能恰當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等.對文中主人物為動物的作文,想象里似乎較豐富,其他作文的想象力一般.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描寫不具體。學生的詞匯量普遍較少,還存在書面語言與口頭語混淆的情況。聯系生活以及周圍事物的能力一般,如對生活勞動細節(jié)描寫常不具體不形象.莊杰鵬、莊賢華表達能力特差;綜華珍、張潔瑩等寫作能力相對較好,但并不突出。
二、本冊課文習作訓練內容
本冊教材的習作安排有兩種形式,一是“口語交際·習作”中安排了5次習作,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6次小練筆。
5次習作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圍繞“難忘的‘第一次’”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習作,能圍繞所選內容的寫作要點分段表達,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第二單元:口語交際課上,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風民俗,交流時做到內容充實,表達流利。然后
后借鑒本組描寫民風民俗的寫作方法,學習抓住特點介紹民俗的方法,來寫一定寫自己所想要介紹的民風民俗。
第三單元: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我的理想》為題,完成一篇習作。同時培植學生表達的自信心,樹立良好的理想觀。
第四單元:寫寫自己經歷或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護的事情,也可以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激發(fā)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計劃》。能把自己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事情說清楚,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單元:從記憶中搜尋最讓你心動的生活場景,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那一個個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難以忘懷的事……
另外還安排了“畢業(yè)贈言”的學習。
學生習作時無話可說,常常是因為平時素材積累不夠。教材有意識地引導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樂于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下來。本冊明確安排的“小練筆”在第五組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本冊還多次在課文之后安排學生動筆的練習,如,《匆匆》課后第三題: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仿照課文的寫法,再寫幾句;再如,《北京的春節(jié)》
課后第四題,布置學生簡單寫寫自己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又如,《跨越百年的美麗》課后第四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和閱讀鏈接,簡單寫一寫自己的感悟。這樣的安排,不僅可以使學生及時把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法自然遷移到習作中,更能使動筆成為學習的一種常態(tài),成為學生的一個習慣。
三、學習教學目標: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根據各次習作要求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畢業(yè)贈言。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7.課內習作5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四、具體措施
1、指導作文,從內容、從觀察入手,使人人有內容可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讓學生多一些體驗
教育,為習作提供實踐經驗和經歷感受。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不構一格,放開膽子寫。
2、注意讀寫結合,課內課外結合。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閱埃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從讀學寫,作文教學要聯系作者是怎樣表達的,使讀寫互相促進。
3、加強學生自主擬題作文的練習,習作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在教室里開辟“佳作放送”,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鑒賞能力。
4、改進作文的批改和講評。講評中要肯定成績,抓住帶有共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批改可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講求實效。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
5.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詞匯,培養(yǎng)語。
6.加強給中下學生的作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