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精選教學設計
一、內(nèi)容與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的共同必修模塊物理2的內(nèi)容標準中涉及本節(jié)的內(nèi)容有“理解功的概念”。該內(nèi)容要求學生知道功的概念;會分析物體位移的方向與力的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力所做的功;能正確運用功的公式,計算各力做功的大。辉诰唧w的物理情景中判斷物體所受各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正負;掌握合力做功的兩種計算方法。
“機械功”承接和發(fā)展了初中講過的功的公式,是在學生已知的特殊情況下(與在同一直線上)的功的公式基礎上的擴展,擴展為功的一般公式時(力與位移互成夾角),突出了力做功的效果。功是力學中的基本概念,在用能量途徑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功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這部分知識與現(xiàn)代生活、生產(chǎn)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本章的學習的一個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同時教師創(chuàng)設一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運用科學思維解決物理問題,讓學生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體會物理學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應用以及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和責任感。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掌握功的公式:,會計算恒力的功,掌握計算總功的方法。
3.知道功是標量,認識正功、負功的含義。
4.通過學習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導出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并學習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模型和數(shù)學工具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在理解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要素的基礎上掌握功的概念和機械功的計算公式。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與物體運動的位移容易混淆,這是難點。
3.要使學生對負功的意義有所認識,也較困難,也是難點。
4.如何判定各個力做功的正負和各個力所做的總功的計算。
【案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應用實物器材,讓幾位學生到臺上(或前排)動手操作將物體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例如:
1.出示茶杯,要求學生動手將茶杯從講臺桌的一端移動到另外一端(或移到窗臺上)。
2.將一桶水從教室左端提到右端。
3.放有重物并帶有拉繩的小車從教室的前排拉到后排。
讓學生動手操作上述幾種過程并將操作過程用示意圖展示在黑板上。
預測: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平推、上提、斜拉等搬運方法達到搬運的目的。
教師提出問題:幾位同學在上述操作過程中,他們對物體的作用力在那些階段做了功?若做功,所做的功如何計算?
在上述過程中主要有兩中情況:1.與在同一直線上或垂直;2.與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互成某一夾角。教師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情況1預測:有做功,。
情況2預測: a.有做功,;
b.沒有做功。
說明:學生在對與在同一直線上或垂直的情況(如圖1所示),分析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多少,可應用初中所學知識,基本上可以順利解決。但教師在這里仍應結合學生的回答,介紹和強調(diào):功是過程量,功是力作用在物體上通過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才發(fā)生的。求功時一定要明確要求的是哪一個力在哪一段位移(過程)上做的功。學生對與互成夾角時,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多少功?會遇到困難,借此引入新課。
【功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功”教學設計11-26
“功”教學設計11-25
《電功》教學設計03-11
《11.1功》的教學設計12-15
《功》教學教學設計范文04-07
“功”教學設計15篇11-26
功的原理教學設計內(nèi)容07-14
“功”教學設計15篇11-26
《電功》教學設計模板07-04